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
一、选择题
1.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相继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等法律性文件。这表明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 )
A.宗旨是制定新中国法律
B.为新中国法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C.体现了民主协商的精神
D.完善了新中国中央政府的结构
2.1954年宪法总纲第一条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同时,宪法还肯定社会主义改造只能采取逐步的方法和步骤,而不能操之过急,而且在宪法第七十条规定:“少数民族地区可以按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规定。”1954年宪法的这些规定( )
A.体现原则性和灵活性的有机结合
B.为社会主义改造提供了法律依据
C.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
D.确保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
3.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共七编、1260条,包括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这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具有里程碑意义。编纂该法典的出发点是( )
A.制定全新的民事法律
B.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C.法律制度与国际接轨
D.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4.2020年5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它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它系统整合了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长期实践形成的民事法律规范,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这说明我国( )
A.开始确立依法治国方略
B.公民道德建设成效显著
C.法治建设取得重大成果
D.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
5.1954年,当选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1226名代表,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经过普选产生的,故此次大会又被称为“第一次真正的人民大会”。这体现了( )
A.人民民主原则 B.社会主义原则
C.直接民主原则 D.民族平等原则
6.《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均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反对大民族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禁止民族间的歧视、压迫和分裂各民族团结的行为”。这一规定是为了( )
A.团结民主人士共同建设新中国
B.建立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C.满足少数民族共同富裕的愿望
D.保证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7.1980年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个税起征点为800元,而2018年全国人大修改后的个人所得税法规定个税起征点为每月5000元,并进行包括子女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赡养老人等在内的专项附加扣除。这一变化表明( )
A.国民收入得到普遍提高
B.个税征收制度更加完善
C.国民生产总值极大增长
D.国民贫富差距不断拉大
8.1962年3月,毛泽东针对公安工作指出:“刑法需要制定,民法也需要制定,没有法律不行”。1964年7月形成民法草案(试拟稿),该草案共3编、24章、262条,包括总则、财产的所有、财产的流转。这反映出( )
A.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完成
B.“左倾”错误得到全面纠正
C.依法治国方针正式形成
D.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益探索
9.1954年9月15日《人民日报》社论指出:“有了这样广泛的代表性,这个代表大会会议所讨论和决定的一切,就将完满地表达全国人民的意志。”“这个代表大会”是指( )
A.八七会议
B.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共八大
10.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个体户、自由职业人员等新的社会阶层。2001年,党内曾把这一阶层界定为“也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2002年,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他们“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2004年,十届二次人大将“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写入宪法。这一变化( )
A.说明了我国已经消灭了阶级斗争
B.体现出理论建设道路的艰难曲折
C.折射了民主政治建设进程的加快
D.反映出我国社会结构的时代变化
11.1987年12月深圳首次拍卖国有土地使用权。1988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修改宪法草案,删除原宪法中禁止土地“出租”两字,明确规定“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这说明( )
A.宪法修改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启动
C.土地的所有制性质发生了变化
D.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2.有学者认为,1982年宪法是对1954年宪法甚至《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一种结构性的回归。正是在具有回归内涵的改革进程中,改革才始终在相对保守的改良主义轨道上前进,而没有演变成再一次的激进主义革命。这说明1982年宪法( )
A.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发展的基石
B.高度重视保障人权和“依法治国”
C.有利于社会稳定和改革的发展
D.与1954年宪法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二、综合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年份 法律法规
1978年 首次将环境保护写入宪法
1979年 通过《环境保护法(试行)》
1983年 正式确立了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强化环境管理”的三大环保政策
1989年 正式颁布《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
1990年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进一步提出了环境保护的“八项制度”
1993年 《中国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
1994年 《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以及“九五”计划纲要中,我国明确将可持续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战略和指导方针
1995年 《大气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1996年 明确提出“坚持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并重”的环境保护思路,颁布《水污染防治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1997年 《节约能源法》
1998年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2000年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
——据张小筠、刘戒骄《新中国70年环境规制
政策变迁与取向观察》整理
根据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紧扣材料,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
一、选择题
1.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相继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等法律性文件。这表明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 )
A.宗旨是制定新中国法律
B.为新中国法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C.体现了民主协商的精神
D.完善了新中国中央政府的结构
【答案】B
2.1954年宪法总纲第一条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同时,宪法还肯定社会主义改造只能采取逐步的方法和步骤,而不能操之过急,而且在宪法第七十条规定:“少数民族地区可以按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规定。”1954年宪法的这些规定( )
A.体现原则性和灵活性的有机结合
B.为社会主义改造提供了法律依据
C.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
D.确保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
【答案】A
3.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共七编、1260条,包括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这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具有里程碑意义。编纂该法典的出发点是( )
A.制定全新的民事法律
B.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C.法律制度与国际接轨
D.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答案】D
4.2020年5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它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它系统整合了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长期实践形成的民事法律规范,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这说明我国( )
A.开始确立依法治国方略
B.公民道德建设成效显著
C.法治建设取得重大成果
D.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
【答案】C
5.1954年,当选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1226名代表,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经过普选产生的,故此次大会又被称为“第一次真正的人民大会”。这体现了( )
A.人民民主原则 B.社会主义原则
C.直接民主原则 D.民族平等原则
【答案】A
6.《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均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反对大民族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禁止民族间的歧视、压迫和分裂各民族团结的行为”。这一规定是为了( )
A.团结民主人士共同建设新中国
B.建立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C.满足少数民族共同富裕的愿望
D.保证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答案】D
7.1980年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个税起征点为800元,而2018年全国人大修改后的个人所得税法规定个税起征点为每月5000元,并进行包括子女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赡养老人等在内的专项附加扣除。这一变化表明( )
A.国民收入得到普遍提高
B.个税征收制度更加完善
C.国民生产总值极大增长
D.国民贫富差距不断拉大
【答案】B
8.1962年3月,毛泽东针对公安工作指出:“刑法需要制定,民法也需要制定,没有法律不行”。1964年7月形成民法草案(试拟稿),该草案共3编、24章、262条,包括总则、财产的所有、财产的流转。这反映出( )
A.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完成
B.“左倾”错误得到全面纠正
C.依法治国方针正式形成
D.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益探索
【答案】D
9.1954年9月15日《人民日报》社论指出:“有了这样广泛的代表性,这个代表大会会议所讨论和决定的一切,就将完满地表达全国人民的意志。”“这个代表大会”是指( )
A.八七会议
B.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共八大
【答案】C
10.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个体户、自由职业人员等新的社会阶层。2001年,党内曾把这一阶层界定为“也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2002年,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他们“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2004年,十届二次人大将“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写入宪法。这一变化( )
A.说明了我国已经消灭了阶级斗争
B.体现出理论建设道路的艰难曲折
C.折射了民主政治建设进程的加快
D.反映出我国社会结构的时代变化
【答案】D
11.1987年12月深圳首次拍卖国有土地使用权。1988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修改宪法草案,删除原宪法中禁止土地“出租”两字,明确规定“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这说明( )
A.宪法修改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启动
C.土地的所有制性质发生了变化
D.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答案A
12.有学者认为,1982年宪法是对1954年宪法甚至《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一种结构性的回归。正是在具有回归内涵的改革进程中,改革才始终在相对保守的改良主义轨道上前进,而没有演变成再一次的激进主义革命。这说明1982年宪法( )
A.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发展的基石
B.高度重视保障人权和“依法治国”
C.有利于社会稳定和改革的发展
D.与1954年宪法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答案C
二、综合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年份 法律法规
1978年 首次将环境保护写入宪法
1979年 通过《环境保护法(试行)》
1983年 正式确立了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强化环境管理”的三大环保政策
1989年 正式颁布《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
1990年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进一步提出了环境保护的“八项制度”
1993年 《中国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
1994年 《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以及“九五”计划纲要中,我国明确将可持续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战略和指导方针
1995年 《大气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1996年 明确提出“坚持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并重”的环境保护思路,颁布《水污染防治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1997年 《节约能源法》
1998年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2000年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
——据张小筠、刘戒骄《新中国70年环境规制
政策变迁与取向观察》整理
根据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紧扣材料,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参考答案示例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环境保护价值取向的增强。
1978—1992年,环境保护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为主;形成宪法、法律、细则、制度为载体的环境保护、污染防治体系。1992—2000年,以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并重为环保思路,将环境保护纳入经济发展规划,以法律、法规、条例、对策规范落实环保工作,标本并重。
总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环境保护的价值取向由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向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并重过渡。
示例二
改革开放以来环保体系的构成。
理念: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到污染防治、生态保护并重。
法律、法则:从宪法到具体法律、法规的补充完善。
政府:国务院、计划、规划、对策到具体法律、法规、制度的落实。
总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环保体系由不完善到形成较为严密的理念、法律、法规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