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选择题
1.胡绳在《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说:“从大革命失败到全面抗日战争前夕这十年,是中国共产党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斗争并达到政治上成熟的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上“成熟”表现在( )
A.积极发动工人运动
B.独立探索革命发展道路
C.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D.提出中国民主革命纲领
2.1912年,孙中山让位于袁世凯,《临时约法》在国家机构的设置上,特意将原来的总统制改为内阁制,规定国务员负有实际责任,总统颁布命令须由内阁副署才能发生效力。这项规定产生的实际后果是( )
A.民主共和政体得以维护
B.行政权力划分陷入混乱
C.完成了政治民主化进程
D.政党政治实现高度发展
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发展长河中的一个里程碑式的理论成果,他所具有的革命性和民主性为中国人民开辟了一个政治生活的新时代。”此处的“革命性”可具体理解为( )
A.规定国民一律平等 B.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C.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D.废除了不平等条约
4.1941年,《陕甘宁边区 施政纲领》提出:本党愿与各党各派及一切群众团体进行选举联盟,并在候选名单中确定共产党员只占三分之一,以便各党各派及无党无派人士均能参加边区民意机关之活动与边区行政之管理。共产党这一做法( )
A.适应了国内外形势发展的需要
B.表明国共关系从对峙走向缓和
C.标志着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
D.有利于巩固工农兵苏维埃政权
5.1948年,毛泽东将关于五一劳动节口号原稿中的“工人阶级是中国人民革命的领导者,解放区的工人阶级是新中国的主人翁”,改为“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这体现了( )
A.中国共产党建设民主政治的诚意和决心
B.人民解放军取得战略决战的胜利
C.中国共产党开始意识到统一战线的重要
D.工人阶级不再是革命的领导阶级
6.“从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干部制度方面来说,主要的弊端就是官僚主义现象,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邓小平这一讲话意义在于( )
A.体现了共产党人对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初步构想
B.是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C.正式把依法治国方略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
D.表明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框架基本形成
7.如图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我国( )
A.摆脱殖民统治实现民族独立
B.人民政治权利和地位的提高
C.政治制度建设在创新中发展
D.实行改革开放走向富裕繁荣
8.1929年,毛泽东指出:“红军决不是单纯地打仗的,它除了打仗消灭敌人军事力量之外,还要负担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以至于建立共产党的组织等项重大的任务。离了这些目标,就是失去了打仗的意义,也就是失去了红军存在的意义。”这一认识( )
A.强调了创建革命武装的重要性
B.推动了人民军队的建设
C.标志着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形成
D.指明了中国革命的前途
9.20世纪50年代,我国推动民主制度建设的主要举措是( )
A.新政协的召开
B.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D.将“依法治国”正式写入宪法
10.“它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体和政体,人民的各项自由权利,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性质和职权,以及国家的军事制度,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政策、文化政策、民族政策、外交政策等”。材料中的“它”( )
A.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的两大原则
B.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中华民族繁荣团结
C.为之后新中国新型国家的架构奠定了基础
D.标志着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确立
11.1939年边区参议会成立,这既是一个有广泛代表性的民意机关,又是一个最高权力机关,人民通过参议会行使选举权,参议会的选举以直接的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凡赞成民主抗日的不分民族、阶级、党派、性别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边区参议会( )
A.实行直接民主强调人民主权
B.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C.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D.为新中国的政权建设提供了借鉴
12.1951年政务院发出了《政务院关于处理带有歧视或侮辱少数民族性质的称谓、地名、碑碣、匾联的指示》。根据这一指示,将“归绥”改为“呼和浩特”,将“迪化”改为“乌鲁木齐”,等等。这种做法( )
A.提高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
B.旨在确保少数民族的文化独特性
C.宣告少数民族区域自治的正式形成
D.是中共处理民族关系的有益探索
二、综合题
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12年2月13日,孙中山请辞临时大总统,并在他任职的最后一段时间里主持制定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其用意,“一以表示我党国民革命真意义之所在,一以杜防盗憎主人者,与国民共弃之”……尽管后来袁世凯践踏了这个约法,但它规定了“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不再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不再是任何人所得而私,这便是它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美国制宪者认为,将国家的命运与个人的权利托付于情绪化的民众,缺少一种精英的理性慎思明辨和权力的必要集中,其后果必然是无政府主义的民粹政治……他们关心的更多的是如何建立一个有效力的但又受到约束的政府。代表们既想建立一个有足够权威的中央政府,又要竭力保护各州已经拥有的重要权力;他们既希望联邦政府的权威得到有效的施展,但又要防止不同利益集团对政府权力的垄断;他们既反对贵族或寡头政治,又害怕简单无序的“暴民政治”,正因为有这些忧虑,1787年的宪法格外注重权力的分割与制约。
——摘编自万绍红《共和主义与美国宪法的主要原则》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目的及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实行“三权分立”的原因及影响。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法律制定的因素。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选择题
1.胡绳在《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说:“从大革命失败到全面抗日战争前夕这十年,是中国共产党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斗争并达到政治上成熟的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上“成熟”表现在( )
A.积极发动工人运动
B.独立探索革命发展道路
C.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D.提出中国民主革命纲领
【答案】B
2.1912年,孙中山让位于袁世凯,《临时约法》在国家机构的设置上,特意将原来的总统制改为内阁制,规定国务员负有实际责任,总统颁布命令须由内阁副署才能发生效力。这项规定产生的实际后果是( )
A.民主共和政体得以维护
B.行政权力划分陷入混乱
C.完成了政治民主化进程
D.政党政治实现高度发展
【答案】B
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发展长河中的一个里程碑式的理论成果,他所具有的革命性和民主性为中国人民开辟了一个政治生活的新时代。”此处的“革命性”可具体理解为( )
A.规定国民一律平等 B.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C.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D.废除了不平等条约
【答案】B
4.1941年,《陕甘宁边区 施政纲领》提出:本党愿与各党各派及一切群众团体进行选举联盟,并在候选名单中确定共产党员只占三分之一,以便各党各派及无党无派人士均能参加边区民意机关之活动与边区行政之管理。共产党这一做法( )
A.适应了国内外形势发展的需要
B.表明国共关系从对峙走向缓和
C.标志着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
D.有利于巩固工农兵苏维埃政权
【答案】A
5.1948年,毛泽东将关于五一劳动节口号原稿中的“工人阶级是中国人民革命的领导者,解放区的工人阶级是新中国的主人翁”,改为“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这体现了( )
A.中国共产党建设民主政治的诚意和决心
B.人民解放军取得战略决战的胜利
C.中国共产党开始意识到统一战线的重要
D.工人阶级不再是革命的领导阶级
【答案】A
6.“从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干部制度方面来说,主要的弊端就是官僚主义现象,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邓小平这一讲话意义在于( )
A.体现了共产党人对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初步构想
B.是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C.正式把依法治国方略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
D.表明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框架基本形成
【答案】A
7.如图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我国( )
A.摆脱殖民统治实现民族独立
B.人民政治权利和地位的提高
C.政治制度建设在创新中发展
D.实行改革开放走向富裕繁荣
【答案】C
8.1929年,毛泽东指出:“红军决不是单纯地打仗的,它除了打仗消灭敌人军事力量之外,还要负担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以至于建立共产党的组织等项重大的任务。离了这些目标,就是失去了打仗的意义,也就是失去了红军存在的意义。”这一认识( )
A.强调了创建革命武装的重要性
B.推动了人民军队的建设
C.标志着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形成
D.指明了中国革命的前途
【答案】B
9.20世纪50年代,我国推动民主制度建设的主要举措是( )
A.新政协的召开
B.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D.将“依法治国”正式写入宪法
【答案】B
10.“它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体和政体,人民的各项自由权利,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性质和职权,以及国家的军事制度,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政策、文化政策、民族政策、外交政策等”。材料中的“它”( )
A.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的两大原则
B.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中华民族繁荣团结
C.为之后新中国新型国家的架构奠定了基础
D.标志着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确立
【答案】D
11.1939年边区参议会成立,这既是一个有广泛代表性的民意机关,又是一个最高权力机关,人民通过参议会行使选举权,参议会的选举以直接的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凡赞成民主抗日的不分民族、阶级、党派、性别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边区参议会( )
A.实行直接民主强调人民主权
B.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C.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D.为新中国的政权建设提供了借鉴
【答案】B
12.1951年政务院发出了《政务院关于处理带有歧视或侮辱少数民族性质的称谓、地名、碑碣、匾联的指示》。根据这一指示,将“归绥”改为“呼和浩特”,将“迪化”改为“乌鲁木齐”,等等。这种做法( )
A.提高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
B.旨在确保少数民族的文化独特性
C.宣告少数民族区域自治的正式形成
D.是中共处理民族关系的有益探索
【答案】D
二、综合题
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12年2月13日,孙中山请辞临时大总统,并在他任职的最后一段时间里主持制定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其用意,“一以表示我党国民革命真意义之所在,一以杜防盗憎主人者,与国民共弃之”……尽管后来袁世凯践踏了这个约法,但它规定了“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不再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不再是任何人所得而私,这便是它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美国制宪者认为,将国家的命运与个人的权利托付于情绪化的民众,缺少一种精英的理性慎思明辨和权力的必要集中,其后果必然是无政府主义的民粹政治……他们关心的更多的是如何建立一个有效力的但又受到约束的政府。代表们既想建立一个有足够权威的中央政府,又要竭力保护各州已经拥有的重要权力;他们既希望联邦政府的权威得到有效的施展,但又要防止不同利益集团对政府权力的垄断;他们既反对贵族或寡头政治,又害怕简单无序的“暴民政治”,正因为有这些忧虑,1787年的宪法格外注重权力的分割与制约。
——摘编自万绍红《共和主义与美国宪法的主要原则》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目的及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实行“三权分立”的原因及影响。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法律制定的因素。
答案:(1)目的:明确革命的意义;限制袁世凯的权利。意义: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权利;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或体现了资产阶级的革命性和民主性,具有重大意义)。
(2)原因:民众容易情绪化,缺少理性;防止利益集团权力的垄断;防止专制、独裁;防止多数人的暴政;受到启蒙思想的影响;美国宪法制定者的政治智慧。影响:美国政治制度趋向民主化、法制化;推动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工业革命的发展;为其他国家提供借鉴;不利于权力集中,容易导致无政府主义。
(3)因素:时代局限性;制定法律者的认知;具体的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