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活动6 酸、碱的化学… 配套教学设计(125)

文档属性

名称 实验活动6 酸、碱的化学… 配套教学设计(125)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3.0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5-12-28 13:22:33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1、知道常见酸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2、根据酸的主要性质和用途能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3.使学生逐步懂得从个别到一般的认识事物规律的过程(即从现象到本质)。
4.培养学生基本实验技能、协作能力。
5.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比较、归纳能力。
2学情分析
学习了酸碱指示剂、盐酸、硫酸的物理性质和浓硫酸的腐蚀性等内容,本堂课主要是学习稀盐酸、稀硫酸的化学性质,从而总结出酸的通性。《盐酸的化学性质》是在学生对一类物质化学性质的概括,而且是学生第一次概括一类物质的化学性质,它对学生今后学习“碱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从而培养学生认识物质的个性到概况物质共性的能力,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比较、归纳能力。综上所述,《酸的化学性质》在教材中所处地位是非常特殊和重要的。
3重点难点
(1)重点:酸与指示剂作用、酸与活泼金属反应、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
(2)难点:用微观粒子解释酸的化学性质的本质原因。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创设情景
幻灯片:“教师在整理实验室的药品时发现有两瓶无色液体的标签模糊不清,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们是蒸馏水和稀盐酸溶液,你能帮助老师通过实验的方法确定它们的身份吗?”
[点评]:水是很生活化的物质,酸的性质在前一节课介绍过,问题的情景学生很熟悉,学生的探究欲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小组成员之间开始热烈地讨论起来。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情境创设扮演好设疑引疑的角色,要深入研究教材的内容和特点,精心创设问题情境。
活动2【讲授】实验操作
组织、引导、指导、促进学生利用桌面上的药品和仪器完成探究方案的设计
药品:紫色石蕊试液、锌、铁、镁等金属、大理石、生锈的铁钉
[实录]:学生们鉴别酸溶液和蒸馏水方案很多,如:①可以用紫色石蕊试液(学生知道石蕊试液遇酸变红);②锌、铁、镁等金属(锌、铁、镁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气泡);③可以用大理石(学生知道大理石中碳酸钙与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④可以用生锈的铁钉(有学生进行了课前预习);还有学生想到用闻气味的方法……
教师将学生提出的鉴别方案一一写在黑板上。然后引导学生讨论,学生们相互交流各自的方案,并对各种方案进行评议。得出可行的方案。
活动3【活动】归纳总结
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分析归纳,学生自己得出结论
[实录]:学生们根据讨论后提出方案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鉴别实验。教师对学生实验时的错误操作进行评点,对学生中出现的错误结论作评析。
老师:同学们通过实验都能鉴别出酸溶液和蒸馏水,通过这些实验同学们知道了酸都能跟哪些物质发生反应呢?
学生争相回答……
教师因势利导让学生完成课本上活动与探究,并填写实验报告。(最后用幻灯片显示正确的答案)
①上面反应的生成物有什么共同之处?
②利用上面的反应可以清除铁制品表面的锈,除锈时能否将铁制品长时间浸在酸中?为什么?
[点评]:自主探究是在教师的引导与指导下围绕提出的问题,学生独立自主的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和结论。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了宽松的学习环境,通过这样的合作学习环境,可以彼此取长补短,高效率、高质量地获得探究结论。
活动4【练习】课堂练习
根据上面的实验和讨论,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归纳出盐酸、硫酸等酸有哪些相似的化学性质(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用幻灯片显示)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