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表格式)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文档属性

名称 6.1《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表格式)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7-16 13:00: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 《记念刘和珍君》 课 型 新授课
课 时 2课时
教材分析 《记念刘和珍君》写于“三·一八”惨案之后,通过七个部分,交代了创作缘由,纪念了以刘和珍君为代表的爱国青年,表达了对青年革命烈士的哀悼和对反动势力的痛恨。学习这篇文章,我们要注意概括刘和珍的有关事迹,梳理情感发展脉络,体会鲁迅在字里行间表达的“至情”,以及对烈士牺牲意义的理性思考。同时,对文中的语句反复品味,感悟其中的思想和情感。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鲁迅的生平及文章的写作背景。 思维发展与提升:梳理脉络,分析语言,体会深刻的情感。 审美鉴赏与创造:赏析人物形象,分析作者的态度及现实意义。 文化传承与理解:传承革命精神与爱国主义,增强民族自尊心。
教学重点 赏析爱国青年人物形象,分析语言,体会其中蕴含的深刻的情感。
教学难点 学习爱国青年的革命精神,总结历史教训,树立正确的民族责任意识。
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
近代中国,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英雄的中国人民却始终没有屈服,在救国的道路上抗争求索,展现了不畏强暴、自强不息的顽强意志。他们的名字被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他们的精神被不断传诵。今天,我们一起跟随鲁迅先生,走近《记念刘和珍君》。
任务一:了解相关文学常识
1. 走近作者(观看视频)
鲁迅(1881/9/25-1936/10/19),浙江绍兴人, 后改名周树人,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民主战士,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2. 人物介绍
刘和珍(1904—1926/3/18),江西南昌人,民国时期北京学生运动领袖之一。先后就读于南昌女子师范学校、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她积极参加学潮运动,带领同学们向封建势力、北洋军阀宣战,1926年在三·一八惨案中遇害,年仅22岁。
3. 写作背景
大沽口事件
1926年初,中国正处在大革命高潮的前夕。在北方,原属直系军阀的冯玉祥受南方革命势力的影响,把他所率的军队改称“国民军”。同年3月,冯玉祥国民军与奉系军阀张作霖作战期间,日本公开出面援助奉系,派军舰驶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国民军开炮还击。日本帝国主义便向当时的北洋军阀段祺瑞执政府提出抗议,又联合英、美、法、意、荷、比、西等国驻北京公使,借口维护《辛丑条约》,提出种种无理条件,并且在天津附近集中各国军队,准备武力进攻。
三·一八惨案
3月18日,北京的工人、学生、市民五千多人在天安门前举行集会,共产党人李大钊在会上作了演讲。会后,两千多名群众组成请愿团,到段祺瑞执政府前请愿。段祺瑞竟命令卫兵向请愿群众开枪。 随后,士兵们又手持大刀、铁棍追杀群众。打死47人,伤200多人,制造了屠杀爱国民众的“三·一八”惨案,死难烈士中就有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学生刘和珍。
任务二:梳理脉络,分析句子
1. 整体感知
阅读全文,划分文章层次,并概括每层大意。
2. 课文分析
请分析下列句子,并思考其含义。
①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②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
③……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④……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①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虽然于死者毫不相干,但在生者,却大抵只能如此而已。倘使我能够相信真有所谓“在天之灵”,那自然可以得到更大的安慰,——但是,现在,却只能如此而已。
强调为生者而写,警醒世人,同时寄托自己对刘和珍的悼念。
②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
对反动派暴行的无比愤慨,对流言家的诬蔑深恶痛绝,这已经不像是一个人间了,所以说了又有何用。
③我们还在这样的世上活着;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这样的世上”是“四十多个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围”,“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尤使我觉得悲哀”的“似人非人的世界”,是既有“猛士”又多“庸人”的世界,是“造化”易于使人“暂得偷生”的世界。为了促醒“庸人”,使不知“何时是一个尽头”的世界早日到它的“尽头”,这就正有写“一点东西”来揭露暴行,揭露“流言”的必要。愤怒的揭露敌人的真面目
④离三月十八日也已有两星期,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了罢,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惨案才过去两个星期,而“忘却的救主”则快要降临了。烈士的鲜血就这样白流了吗?敌人欠下的血债就不讨还了吗?因此有必要写“一点东西” 提醒人们,也提醒自己,不要忘记烈土的鲜血,要总结教训、意义,“更奋然而前行”。勿忘血债,警醒庸人
任务三:赏析人物形象,体会作者情感
鲁迅回忆了刘和珍的哪些事迹,分别能反映刘和珍怎样的人物形象?
(1)反抗一广有羽翼的的校长 敢于斗争、勇于反抗
(2)和同学们偏安于宗帽胡同求学 渴求知识、学习精神
(3)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 责任感和使命感
(4)“欣然前往”参加请愿运动 爱国热忱
(5)生前爱看鲁迅文章;生活虽艰难,毅然预定了全年的《莽原》 追求真理,追求进步
“双重”艰难
①个人的艰难。刘和珍出生于贫民家庭,13岁丧父,和母亲、弟弟相依为命,学费是别人资助的。刘和珍虽然贫困,但订了一年的《莽原》。
②鲁迅办杂志的艰难。当时社会背景混乱,又因为鲁迅的杂志言论都是抨击社会现实的,经常掀起思想风暴,对此,保守势力不能容纳。
书中说:“凡我所编辑的期刊,大概是因为往往有始无终之故罢。”
在鲁迅的回忆中刘和珍经常带着怎样的神态?为何要反复出现这一神态?(作用)
内容:①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强调刘和珍的温和善良的性格。
结构:②与杀人者的凶残和庸人的麻木形成鲜明对比,突出执政府的残暴和卑劣。
③为抒发悲愤之情奠定基础。
刘和珍形象总结
刘和珍是一个思想进步,富于斗争精神和反抗精神,具有责任感和使命感,温和善良、爱国热忱的女青年学生。
特写烈士遇难经过的用意是什么?
但竟在执政府前中弹了,从背部入,斜穿心肺,已是致命的创伤,只是没有便死。同去的张静淑君想扶起她,中了四弹,其一是手枪,立仆;同去的杨德群君又想去扶起她,也被击,弹从左肩入,穿胸偏右出,也立仆。但她还能坐起来,一个兵在她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于是死掉了。
背部中枪,说明学生不是在冲突中被杀害而是被有计划地蓄意杀害。其一是手枪,说明有军官指挥进行杀害,这次惨杀是有组织有准奋的。这暗示了“三·一八”惨案是段祺瑞执政府设下的罗网,揭露了执政府的卑劣与凶残。
作者对此的情感
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文明人”、“惊心动魄的伟大”、“伟绩”、“武功”都是反语,“伟绩”是指灭绝人性的劣迹;“武功”是指凶残野蛮的暴行。
表达了作者对三个女子临难不惧的赞颂,对执政府的愤怒、憎恨和讽刺。
鲁迅对刘和珍和这些青年们的精神表达了肯定,那么鲁迅对请愿这种斗争方式持什么态度?
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我总觉是很寥寥,因为这实在不过是徒手的请愿。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
鲁迅是不支持这种行为的。这段话以煤的形成比喻人类发展的历史。人类历史每前进一步,都需要付出血的代价。徒手请愿虽然付出极大牺牲,但结果对社会进步影响并不大。因此,作者希望人们从这次惨案中吸取教训,采用更有效的斗争方式。
拓展延伸
“改革自然常不免于流血,但流血非即等于改革。血的应用,正如金钱一般,吝啬固然是不行的,浪费也大大的失算”。
“但愿这样的请愿,从此停止就好”。
“这回死者的遗给后来的功德,是在撕去了许多东西的人相,露出那于意料之处的阴险的心,教给继续战斗者以别种方法的战斗”。 ——鲁迅《空谈》
在第六、七节中找出作者总结“3·18”惨案事件意义的句子,并概括其意义。
①血不会白流,精神留在心中
②证明中国女子的勇毅没有消亡
③给苟活者希望,激励猛士前行
除刘和珍外,文中还提到了一些人,如第二节中的“真的猛士”“哀痛者”“幸福者”“庸人”;第六节中的“无恶意的闲人”“有恶意的闲人”;第七节中的“苟活者”。这些人分别指的是怎样的人?
“真的猛士”指真正勇猛的革命斗士。
“哀痛者”“幸福者”指刘和珍等革命青年。
他们为国家民族的前途,为人民的悲惨命运而哀痛;
他们为改变黑暗现状而斗争,以勇往直前、奋斗献身为最大的幸福。
“庸人”指平庸之人,容易忘记历史教训,不思反抗,苟且偷生。
“无恶意的闲人”指一般的庸俗的市民,他们善于忘却,思想麻木,对爱国青年的斗争和牺牲冷眼旁观的人。
“有恶意的闲人”指所谓的学者文人,走狗文人,如陈西滢等人,他们散播无耻流言,是反动政府的帮凶。
“苟活者”指作者自己,也指那些有是非观,不忘烈士死难,支持革命,但还没有投身革命,不敢斗争的民众。
思考问题:从鲁迅对刘和珍影响的视角探究鲁迅对新文化运动的贡献
鲁迅对进步青年的思想影响深远。他虽然弃医从文,但他没有放弃救国救民,他是在“医”千千万万人民的愚昧思想。他用手中的笔唤醒国人、改造国民性、改良中国社会。
毛泽东说,他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是文学家,更是思想家,还是革命家。鲁迅用他思想的光芒驱逐了人们心灵的黑暗,把人们从旧文化的束缚下解放出来,为中国教育出了一代由新文化熏陶出来的新人。
表现手法:综合运用记叙、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
叙述:反映激烈的社会斗争。
议论:表现对事件的深刻观察,对敌人的彻底揭露,对人民的热烈支持。
抒情:表达作者爱憎分明的感情,从而感染读者,激励读者。
总结全文
此文记念刘和珍作为切入的角度,笔触涉及了三个方面的对象,即爱国青年、反动势力以及处在中间状态的“庸人”,在对三者的分析中表明了自己的立场、观点和态度。
除了悼念在惨案中牺牲的爱国者刘和珍等人外,还述评了“三·一八”惨案的教训和意义,以此鼓励生者、激励猛士,揭露敌人,唤醒庸人。
课堂结语(齐读诗歌)
假如这样的青年一杀就完,
要知道屠杀者也决不是胜利者。
中国要和爱国者的灭亡一同灭亡
……
如果中国还不至于灭亡,
则已往的史实示教过我们,
将来的事便要大出于
屠杀者的意料之外。
这不是一件事结束,
是一件事的开头。
墨写的谎言,
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
血债必须用同物偿还。
拖欠得愈久,
就要付更大的利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