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1、加深对酸和碱的主要性质的认识。
2、通过实验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2学情分析
在对酸、碱性质的学习过程中,通过给学生演示关于酸、碱性质的实验,让学生准确的掌握知识,但仍有部分学生不能很好的理解。对于学生只是在看着老师演示实验,记忆不会很深刻,希望通过本节学生实验活动课,自己动手让他们加强记忆并对酸、碱性质的实验现象及原理能够分析的更加到位。
3重点难点
1、酸、碱各自所具有的化学性质;
2、酸碱中和反应。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实验活动6 酸、碱的化学性质
在前面我们学习酸和碱的各化学性质时,大家都只是看到教师的演示实验,今天,让我们自己动手操作,来探究一下酸和碱的各项化学性质及酸碱的中和滴定实验。
活动2【活动】实验活动6 酸、碱的化学性质
(1)酸和碱与指示剂的作用:
请同学们按教材P69实验步骤进行实验,观察现象并记录得出实验结论。
(2)酸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
取两个生锈的铁钉分别放入两支试管中,加入2ml稀盐酸,观察现象并记录。
待观察到铁钉表面的铁锈被去掉变得光亮时,将其中一支试管中的铁钉取出,洗净。继续观察另一支试管中的现象,过一段时间将铁钉取出,洗净,比较两支铁钉,观察现象并记录。
(3)碱和盐的反应:
将氢氧化钠溶液加入到约2ml硫酸铜溶液中,观察现象并记录。再向试管中加入稀盐酸,观察现象并记录。
(4)酸和碱的反应:
在试管中加入约1mL氢氧化钠溶液,再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然后边滴入稀盐酸边不断振荡试管,溶液的红色逐渐减褪,至刚好无色时,取该无色溶液约1mL,置于蒸发皿中加热,使液体蒸干,观察现象并记录。
(5)氢氧化钙的性质:
向两支试管中各加入相同量的氢氧化钠粉末,然后各加入约1mL水,振荡;各滴入1~2滴酚酞溶液,观察现象并记录。继续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约1mL水,振荡,无明显现象;向另一支试管中加入约1mL稀盐酸,振荡,比较两支试管中的现象并记录。
活动3【讲授】实验活动6 酸、碱的化学性质
(1)酸和碱与指示剂的作用:
现象:石蕊溶液遇盐酸溶液变红;石蕊遇氢氧化钠溶液变蓝;
酚酞溶液遇氢氧化钠溶液变红;酚酞遇盐酸溶液不变色。
结论:石蕊溶液遇酸溶液变红,遇碱溶液变蓝;
酚酞溶液遇碱溶液变红,遇酸溶液不变色。
(2)酸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
现象:
将两个生锈的铁钉分别放入两支试管中,加入稀盐酸,红色的铁锈逐渐消失,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待铁钉表面的铁锈被去掉变得光亮时,将其中一支试管中的铁钉取出,洗净;
继续观察另一支试管中的现象,发现铁钉表面有气泡放出,溶液由微黄色变成浅绿色。过一段时间将铁钉取出,洗净,比较两支铁钉,发现先取出的那支铁钉粗些,后取出的那支铁钉细些。
原理:
Fe2O3+6HCl=2FeCl3+3H2O;Fe+2HCl=FeCl2+H2↑
(3)碱和盐的反应:
现象:
将氢氧化钠溶液加入到硫酸铜溶液中,有蓝色沉淀产生,再向试管中加入稀盐酸,蓝色沉淀逐渐溶解。
原理:
2NaOH+CuSO4=Cu(OH)2↓+Na2SO4;Cu(OH)2+2HCl=CuCl2+2H2↑
(4)酸和碱的反应:
现象:
在试管中加入约1mL氢氧化钠溶液,再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变红,逐滴滴入稀盐酸,边滴边不断振荡试管,溶液的红色逐渐减褪,至刚好无色时,取该无色溶液约1mL,置于蒸发皿中加热,使液体蒸干,发现有白色晶体析出。
原理:NaOH+HCl=NaCl+H2O
(5)氢氧化钙的性质:
现象:
向两支试管中各加入相同量的氢氧化钠粉末,然后各加入约1mL水,振荡;各滴入1~2滴酚酞溶液,发现溶液变红,继续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约1mL水,振荡,无明显现象;向另一支试管中加入约1mL稀盐酸,振荡,发现红色逐渐消失。
原理:Ca(OH)2+2HCl=CaCl2+2H2O
通过实验发现氢氧化钙的性质是:1、可使无色酚酞变蓝;
2、可与酸发生中和反应。
(6)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通过实验进一步探究了酸和碱的主要性质,同学们课后要好好归纳总结,加强对酸碱性质等知识的认识。
活动4【作业】实验活动6 酸、碱的化学性质
完成实验记录,写好实验报告。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