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授课人:茹文平
平山县外国语中学
碱的化学性质 复习课
【设置情境】 由“软塑料瓶变瘪”想到的
向一个盛有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拧紧瓶盖,振荡,软塑料瓶变瘪,体积变小。(该实验在新授课时曾演示过)CO2+2NaOH==Na2CO3+H2O
针对这一现象,结合所学知识,你能提出哪些与此实验现象有关的问题?
碱的化学性质 复习课
【激疑启思】 由“软塑料瓶变瘪”想到的
1、该现象不一定说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因为二氧化碳和水在同样的装置中也能有同样的现象。如何证明二者的确发生了反应?
2、还有没有其他反应也能使软塑料瓶变瘪?
3、塑料瓶变瘪后,其质量是否发生了改变?
碱的化学性质 复习课
【解决问题】 由“软塑料瓶变瘪”想到的
问题1:如何证明二者的确发生了反应?
方案一:用两个软塑料瓶,同时做对比实验。
方案二:向反应后溶液中加酚酞,看剩余溶液是否仍显碱性。
方案三:检验反应后的溶液中是否含有CO32-。
碱的化学性质 复习课
【交流评价】 由“软塑料瓶变瘪”想到的
方案一:需控制变量(如塑料瓶的大小、材质、液体的加入量、二氧化碳是否集满等)
方案二:不可行。产物中碳酸钠显碱性,也能使酚酞变红。
方案三:二氧化碳与水作用生成碳酸(H2CO3),也有CO32-产生。但也有同学说,可利用碳酸的不稳定性,将溶液加热或放置一段时间,再检验CO32-的存在。此法得到了大家的赞同。
3、先加热,后滴加试剂,可排除H2CO3产生的CO3的干扰。
1、检测Na2CO3的的存在,可以选用的试剂有:稀盐酸或稀硫酸;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钡溶液、氯化钙(或氯化钡、或硝酸钙、或硝酸钡)溶液,切不可选用酚酞试液或紫色石蕊试液。
2、盐酸要过量,现象才明显(产生气泡)
碱的化学性质 复习课
【解决问题】 由“软塑料瓶变瘪”想到的
问题2:还有没有其他反应也能使软塑料瓶
变瘪?
讨论后小结:
只要两物质之间相互作用能使装置内气压明显减小的反应或组合,均可实现。
如碱性溶液与酸性气体、酸性溶液与碱性气体或水与溶解性良好的气体等。
碱的化学性质 复习课
【解决问题】 由“软塑料瓶变瘪”想到的
问题3:塑料瓶变瘪后,其质量是否发生了改变?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该装置总质量不变。
追问:反应前后溶液的质量是否改变?
结合反应原理分析得出,反应后溶液质量应增重,且增重的质量即为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培养学生分析能力 )
碱的化学性质 复习课
【拓展提高】 由“软塑料瓶变瘪”想到的
老师的问题(同学们忽略的几个问题):
4、该实验能不能利用其他装置完成并有明显现象?(改进装置)
5、实验室的氢氧化钠固体应如何保存?
6、如何探究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
是否完全变质?
【解决问题】
4、改进装置:
设计这一问题,意在加深学生对于实验本质“装置内外产生压强差”的理解。联系所学知识和日常解题经验,提出几种如借助U型管的液面变化、水倒吸、瓶吞鸡蛋等实验装置。
碱的化学性质 复习课
几种装置图
D
E
F
G
H
【解决问题】
5、实验室的氢氧化钠固体应如何保存?
应密封保存。
氢氧化钠固体 潮解 变质
碱的化学性质 复习课
吸水
CO2
1、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是什么?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如何证明氢氧化钠全部变质还是部分变质?设计实验方案,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解决问题】
6、如何探究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
是否完全变质?
分析: CO2+2NaOH==Na2CO3+H2O
(1)检验“是否变质”,即证明反应后的溶液中是否含有CO32-;(重点掌握)
(2)检验“是否完全变质”,即证明反应后的溶液中是否仍含有OH-。(综合应用)
碱的化学性质 复习课
问题一:这些NaOH固体是否变质?
猜想与假设: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一定量的该固体于试管中加水使其全部溶解,滴加足量稀盐酸。
有气泡冒出
氢氧化钠变质
氢氧化钠变质
如果变质,那是全部变质还是部分变质呢?
猜想与假设: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氢氧化钠部分变质或完全变质
1、取一定量的变质的NaOH固体于试管中加水使其全部溶解
2、向上述溶液中滴加氯化钙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
3、将2中的溶液静置后,取上层清液于另一支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
1、得到无色溶液
2、有白色沉淀生成
3、
氢氧化钠
问题二:
部分变质
无色酚酞变红
问题二:如果变质,那是全部变质还是部分变质呢?
猜想与假设: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氢氧化钠部分变质或完全变质
1、取一定量的变质的NaOH固体于试管中加水使其全部溶解
2、向上述溶液中滴加氯化钙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
3、将2中的溶液静置后,取上层清液于另一支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
1、得到无色溶液
2、有白色沉淀生成
3、
完全变质
酚酞不变红
氢氧化钠
【反思总结】
本课涉及知识点:
① 碱的化学性质 ② CO32- 的鉴定
③ 实验评价 ④ 除杂方案设计
⑤ 几种常见沉淀 ⑥氢氧化钠固体的保存
⑦二氧化碳与水的作用
⑧控制变量、对比实验等学习方法
⑨环保理念
碱的化学性质 复习课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