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活动6 酸、碱的化学… 配套教学设计(132)

文档属性

名称 实验活动6 酸、碱的化学… 配套教学设计(132)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6.0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5-12-28 13:24:52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CO2、NaOH、Na2CO3的化学性质。
2、落实验证反应的发生的思路。
2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CO2、NaOH、Na2CO3的化学性质,落实了基本反应;欠缺几种物质在实验探究中的出现形式及破解的方法,和验证反应发生的思路方法。
3重点难点
验证反应的发生思路 ----明确实验目的----明确检验物质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练习】证明无明显现象反应的发生---CO2与NaOH证明无明显现象反应的发生
-----CO2与NaOH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方程式:检验物质检验方法(有反应的写出反应方程式)干扰物质排除方法NaOH
CO2
Na2CO3无明显现象反应的解题思路
[中考链接](13-- 32).化学小组的同学探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实验方案如下:实验装置实验步骤实验现象① 将注射器1中的溶液推入充有CO2的瓶中气球鼓起② ……无明显现象③ 将注射器2中的溶液
推入瓶中溶液中有气泡产生,气球变瘪④ 向外拉注射器3澄清石灰水变浑浊(1)步骤①中气球鼓起的原因可能是 。
(2)步骤②中的操作是 ,其目的是 。
(3)步骤④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本实验的结论是 。
[小试牛刀](12--32)化学兴趣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研究两个问题(夹持装置已略去)。
研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
   A中盛有稀硫酸,B中盛有碳酸钠固体,C中盛有氢氧化钠固体。
  【实验1】打开K1,关闭K2,将A中溶液滴入B中,气球明显鼓起。打开K2,关闭K1,一段时间后,气球没有明显变瘪。
   实验1没有出现预期的实验现象,改进后重新加入药品进行了实验2。
  【实验2】打开K2,关闭K1,将A中溶液滴入B中,用燃着的木条放在K2上方的导管口处,木条熄灭。上述实验操作的目的是__ ______。然后进行后续实验,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后续实验的操作及现象是____ ___。
干扰因素
[巩固提升](14朝阳一模32).同学们利用如下装置验证CO2能与NaOH反应。(装置气密性良好)
(1)打开K1、K3,关闭K2,当D中出现____________的现象时,可确定C中收集满CO2
(2)C中收集满CO2后,关闭K1,打开K2,将注射器中5mL浓NaOH溶液推入C中,
观察到D中液体流入C中,说明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
①小明发现此装置有明显不足,认为应该在 (填装置字母序号)之间增加
洗气瓶E,其作用是 。
②改进装置后,小红认为要想证明CO2与NaOH发生反应,还应利用上述装置补充一个
对比实验,实验方案是 。
提升陌生无明显现象反应
(2012中考33)1同学们发现NaOH溶液与NaHCO3溶液混合后无明显现象,产生疑问:两种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在老师的帮助下,他们通过以下探究过程证明NaHCO3溶液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
(1)实验准备 ① 查阅资料:NaHCO3+NaOH Na2CO3+H2O
   ② 一定溶质的质量分数NaHCO3、NaOH和Na2CO3三种溶液进行如下实验,为设计实验方案供参考。NaHCO3溶液NaOH溶液Na2CO3溶液加入稀盐酸现象Ⅰ无明显变化产生气泡加入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无明显变化现象Ⅱ加入CaCl2溶液无明显变化溶液变浑浊溶液变浑浊加热溶液至沸腾,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
变浑浊澄清石灰水
无明显变化澄清石灰水
无明显变化   表中的现象Ⅰ为________,现象Ⅱ对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__。
(2)实验过程
  【实验1】证明反应生成了Na2CO3
同学们选用上表实验中的药品,设计了如右图所示实验,先在NaHCO3溶液中加入
A溶液,无明显现象,再滴加NaOH溶液,溶液变浑浊,则A溶液是________。
有同学提出这个实验不足以证明有Na2CO3生成,其理由是____ ____。为了证明有Na2CO3生成,需要继续进行的操作是_____ __
_____ __ _____ __ 。
  【实验2】证明反应后NaHCO3不存在
同学们参考上表中的实验,又设计了一个实验,虽然没有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但可以证明反应发生了,该实验方案是_ _____ _ _ 。
(3)实验反思
通过实验1和实验2说明,对于没有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以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证明反应的发生,这两个角度__ __。2.(8分)化学小组同学在课外读物中看到:“通常CO2可作灭火剂,但有些物质(如Na)着火,不能用CO2熄灭。”他们决定探究CO2与Na反应的产物。
【提出猜想】CO2与Na反应可能生成4种物质:C、CO、Na2O和Na2CO3。
【查阅资料】
① Na是非常活泼的金属,常温下与O2、H2O等物质反应。
② 碱性的Na2CO3溶液与中性的CaCl2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
③ Na2O是白色固体,与H2O反应生成NaOH。
④ 向氯化钯(PdCl2) 溶液中通入CO,产生黑色沉淀。
【实验过程】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部分夹持仪器已略去)。
(1)实验记录序号实验操作主要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及解释①打开a,关闭b,由长颈漏斗注入稀盐酸A中产生大量气泡E中出现浑浊E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当E中出现浑浊时,打开b,关闭a,点燃酒精灯D中Na剧烈燃烧,产生白烟内壁附着黑色、白色固体
G中产生黑色沉淀反应产物一定有
和 ③取D中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再加入石灰水产生白色沉淀反应产物还有
(2)实验反思
① 实验记录②中,E中出现浑浊再点燃酒精灯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若无装置C,对实验有影响的物质是___________。
③ 检验第4种物质是否存在的实验方案:取D中白色固体于试管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__ _____ 。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