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加深对酸和碱的主要性质的认识。 通过实验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2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为我校九、二班的学生,本班学生学习成绩一般,但思维比较活跃,班级纪律较好,且集体荣誉感强,他们有热情和激情,对自己喜欢的事积极性较高。我们已经学习了酸碱的化学性质,对常见的酸碱的性质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只是没有亲自动手操作实验,为了巩固对酸碱化学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知识的掌握,学习本节知识内容。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酸碱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正确书写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导入
从讲桌上有一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可能是酸或碱溶液,如何来证明是哪一种入手,创设情境,回忆以前所学的酸碱的性质知识,我们已经学习了酸碱的性质,观察到了部分演示实验现象,现在很渴望亲手体验下实验操作吧。
活动2【讲授】新课
强调酸碱有腐蚀性,实验时要注意。
实验1:酸、碱与指示剂的作用
学生用简易奶片盒做稀盐酸 、稀硫酸分别和紫色的石蕊溶液的反应,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分别和酚酞溶液的反应实验,教师巡视指导、点拨,找学生回答实验现象,大家思考可得出什么结论。
实验2:酸与活泼金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
将两支生锈的铁钉分别放入盛少量稀盐酸的试管中,过一会取出一支铁钉,观察现象,待一会再观察另一铁钉表面现象 比较两个铁钉 找学生回答。思考:稀硫酸代替稀盐酸 也会发生上述现象吗 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实验3: 碱与某些盐的反应 碱与酸的中和反应
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观察现象, 再向里面加入稀盐酸后,振荡试管,观察现象。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实验4:酸与某些盐的反应 碱与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
用玻璃管向盛有少量澄清的石灰水的试管中吹气,观察现象。 再向试管里加入 少量的稀盐酸,观察现象。解释并 写出有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实验5: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向盛有少量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加入两滴酚酞溶液,再加入稀盐酸至溶液变成无色为止,将溶液倒入蒸发皿中加热,观察现象,得出结论。
实验6:酸与碱的 中和反应
向盛有少量氢氧化钙粉末的 试管中加入少量的水振荡,观察 现象,再向里面加入两滴酚酞溶液观察现象,再加入稀盐酸至溶液刚好变成无色为止。解释现象,得出结论。
活动3【活动】小结
分小组讨论,小组长汇报观察到的 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其他组可以补充,由学生归纳总结出酸碱的化学性质。
教师总结本节课,指出优缺点。
活动4【练习】练习
课后练习题
1.下列反应,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
A. Zn +2HCl == ZnCl2 + H2
B. CuO + 2HCl == CuCl2 + H2O
C. Ca(OH)2 + H2SO4 == CaSO4 + 2H2O
D.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CO2
2、一些国家在试用碳酸水浇灌某些植物,其作用是( )
A.改良酸性土壤 B.改良碱性土壤
C.促进植物光合作用 D.在植物上方形成温室
3.现有失去标签的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为了鉴别这三种溶液,将他们编号为a、b、c,取a、b、c各1毫升于试管中,再分别加入少量试剂(1)a、c 溶液都变成红色,b溶液仍为无色, 取a、c各1毫升于试管中加入少量试剂(2)后a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c溶液无明显现象。写出试剂(1)、(2)名称。写出三种溶液的化学式。写出生成白色沉淀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写出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果将两个步骤颠倒能否达到实验鉴别的目的吗。
活动5【活动】教学反思
《实验活动六 酸、碱的 化学性质》一节的教学反思
我在本节课的教学结束后,进行了教学研讨,同行们给予了一定的肯定,同时也提了很多需要改进的方面,让我在教学方法和观念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这是一节学生活动课,实验中能够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突出了化学学科的特点和 化学实验的地位与作用。在课堂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我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利用一切条件创设情境,让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去,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不断建构和丰富自己的知识,使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方法都得到提高的效果。这节课通过创设情境,假设在实验室里有一瓶无色溶液,只知道它是酸或碱,让学生设计实验来鉴别这种物质引入。回顾前面所学的酸、碱的化学性质,然后学生动手做一、二两个实验,亲身体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第一个实验用小食品奶片的软塑板来代替点滴板,使学生明白化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而且可以变废为宝,利用生活中的物质来替代化学实验室中一些仪器。第二个实验通过除去铁钉表面的铁锈,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利用学过的化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体验到学有所用的快乐。第三、四、五个实验为了节省时间,我给学生分成小组进行特定的实验,通过学生实验了解中和反应的实质就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认识中和反应在生活中的应用。在这一过程中采取组间互评、师生评价的评价方式,根据学生对实验现象的推断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情况,了解学生对酸、碱的化学性质的掌握情况。在订正化学方程式时,我欠缺的是学生互评,应该让学生找出错误,而不是一味的我说,学生听,又一次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其次,教师的评价只能对部分学生,不可能一节课把所有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都了解,所以最关键的是让学生能主动评价自己的学习,对不足能进行及时弥补。这就需要我在平时的学习中培养学生会看学习目标并及时进行自我评价的习惯。
通过这节实验活动课的教学,我收获很大,让学生有更多的 机会主动的体验化学实验的过程,在知识的形成、相互联系和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和获得科学的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更好的研究课标、教材和学生,制定合适的学习目标,挖掘教学内容更深层次的价值,寻找更适宜的教学方法和评价发式,让课堂发挥最大的有效性。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