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枫树上的喜鹊 教学设计 (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9 枫树上的喜鹊 教学设计 (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7-16 17:35:03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教学内容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九课《枫树上的喜鹊》 课时 一、二
教材分析 《枫树上的喜鹊》是语文二年级下册中的一篇课文,属于低年级阅读教学范畴。本文以儿童视角出发,通过描绘一个孩子对枫树上喜鹊一家的观察和想象,展现了儿童纯真无邪的内心世界和对自然界的热爱。课文语言生动、情感真挚,富有童趣和想象力,不仅有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还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和探索欲。 从教学内容上看,本课旨在通过具体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体会主人公对喜鹊一家的深厚情感,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课文中的对话描写和细节刻画,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语言素材和情感体验,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审美情趣。 此外,课文还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教育价值,如引导学生学会关爱自然、珍惜生命,以及从喜鹊阿姨的教诲中领悟到成长的道理等。这些元素都使得《枫树上的喜鹊》成为一篇不可多得的优秀课文。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正处于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他们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探索欲。然而,由于他们的认知水平和语言能力有限,因此在阅读理解和表达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对于《枫树上的喜鹊》这篇课文,二年级的学生可能能够初步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但对于深层次的情感体会和语言表达则可能感到力不从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如分段研读、问题引导、情感朗读等,帮助学生逐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主人公的情感变化。 同时,二年级的学生也正处于想象力发展的高峰期,他们喜欢听故事、编故事,对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在拓展延伸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故事续编或改编等活动,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语文知识,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综上所述,针对二年级学生的学情特点,《枫树上的喜鹊》这篇课文的教学应注重情感体验和语言表达的培养,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教学目标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我”对喜鹊一家的情感。 能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主要情节,并表达个人感受。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简单的故事续编或改编。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我”的情感。 教学难点: 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并表达个人感受,进行故事续编或改编。
教学方法 小组讨论法、练习法、讲授法
教具准备 PPT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猜谜引入,出示课题 教师行为: 微笑地对学生说:“同学们,今天我们来玩一个有趣的猜谜游戏,看看谁能最快猜出答案。谜面是:身穿绿衣裳,肚里水汪汪,生的子儿多,个个黑脸膛。(打一植物)” 等待学生回答后,引导学生结合谜面和生活实际,说出答案(西瓜),并表扬回答正确的学生。 接着出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和一种树有关,它也是一种非常美丽的树,你们猜猜是什么树呢?”(引导学生猜测后,揭示课题——《枫树上的喜鹊》) 指导学生读好课题,注意停顿和重音。 学生行为: 积极参与猜谜游戏,举手回答。 思考并回答教师的提问。 跟随教师读好课题。 师生示例对话:
教师:“同学们,谁能告诉我这个谜语的答案是什么?”
学生:“是西瓜!”
教师:“真棒!那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和什么有关呢?”
学生:“和树有关!”
教师:“对,是一种非常美丽的树——枫树。那么,课题就是《枫树上的喜鹊》。”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师行为: 布置任务:“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圈出生字词,标出自然段序号。” 巡视课堂,指导学生正确朗读,注意纠正发音。 集中纠字正音,重点讲解“撑着渡船”、“山冈”、“绿荫”、“遮蔽”、“渡口”等词语的读音和意思。 引导学生读好长句,通过分解句子结构、借助插图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并读好句子。 学生行为: 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标出自然段序号。 认真听教师讲解,纠正自己的发音。 尝试读好长句,理解句子意思。 师生示例对话:
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渡口’是什么意思吗?”
学生:“是船可以停的地方。”
教师:“非常好!那请大家再读一遍这个句子,注意把‘渡口’这个词读准确。”(学生跟读) 三、“我”喜欢 教师行为: 提出问题:“文中反复说‘我喜欢’,那‘我’喜欢的是什么呢?请大家再次默读课文,找到带有‘我喜欢’的句子。” 引导学生根据“自学提示”进行自学,并分享自己的发现。 借助插图,引导学生想象画面,感受“我”对喜鹊阿姨和喜鹊弟弟的喜爱之情。 学生行为: 默读课文,找到带有“我喜欢”的句子,并做标记。 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发现,准备分享。 观看插图,想象画面,感受“我”的情感。 师生示例对话:
教师:“谁能告诉我,你找到了哪些带有‘我喜欢’的句子?”
学生:“我找到了这一句:‘我喜欢站在枫树下,抬头看喜鹊的窝。’”
教师:“很好!那你能说说‘我’为什么喜欢站在枫树下看喜鹊的窝吗?”
学生:“根据这个内容,我觉得‘我’喜欢站在枫树下看喜鹊的窝,是因为那里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喜鹊阿姨和喜鹊弟弟们的生活让‘我’感到很温馨和快乐。” 教师行为:
教师点头赞许,并继续引导:“你说得真好!那么,除了这个句子,文中还有哪些地方也表达了‘我’的喜欢呢?我们能不能一起再找找看,并试着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我’喜欢的是什么?” 学生行为:
学生们再次翻阅课文,寻找并标记其他带有“我喜欢”的句子,然后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发现,尝试用自己的话表达“我”的喜欢之情。 师生示例对话:
学生:“我还找到了这一句:‘我喜欢喜鹊阿姨的教诲,好像我也要懂得很多道理似的。’”
教师:“非常棒!这句话告诉我们,‘我’不仅喜欢喜鹊阿姨和她的家,还喜欢她对喜鹊弟弟们的教诲,这让‘我’仿佛也学到了很多。那么,你觉得‘我’从喜鹊阿姨的教诲中学到了什么呢?”
学生:“我觉得‘我’可能从喜鹊阿姨那里学到了要关爱他人,要勤劳,还有很多生活的道理。” 教师总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不仅认识了生字,学会了写字,还感受到了‘我’对枫树上喜鹊一家的喜爱之情。这种喜爱不仅仅是因为它们可爱,更是因为它们的生活让‘我’感受到了温暖和快乐,也学到了很多生活的道理。” 四、写字指导
教师行为: 在黑板上展示“弟、姨、母、伞”四个字的规范书写,边写边讲解每个字的笔画顺序和结构特点。 引导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注意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布置课堂练习,让学生在练习本上书写这四个字,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书写姿势和笔画错误。 学生行为: 认真观察教师的书写示范,记住每个字的笔画顺序和结构特点。 在练习本上认真书写,注意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和笔画顺序。 五、布置作业
教师行为:
“同学们,今天的作业是: 抄写并记忆‘渡、荫’等9个生字,每个字三遍。 在田字格中规范书写‘弟、姨、母、伞’四个字,每个字两行。 朗读课文三遍,并尝试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中的‘我喜欢’的部分。” 学生行为:
学生记录作业内容,准备在课后认真完成。 六、拓展提升
教师行为: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喜鹊在很多文化中都是吉祥的象征。它们聪明、勤劳,还懂得合作。课后,大家可以去观察一下身边的喜鹊或者其他鸟类,看看它们的生活习性,也可以查阅一些资料,了解更多关于喜鹊的知识。下节课,我们一起来分享你的观察和发现。” 学生行为:
学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纷纷表示会在课后去观察并收集相关资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教师行为: 复习生字词:通过快速指读、开火车读等方式,复习上节课学习的生字词,确保学生掌握。 回顾课文:简要回顾上节课内容,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枫树上的喜鹊》,谁能说说‘我’为什么喜欢站在枫树下看喜鹊的窝?” 学生行为: 积极响应教师的复习活动,快速准确地读出生字词。 回顾课文内容,举手回答教师的问题。 师生示例对话:
教师:“谁能告诉我,‘我’为什么喜欢站在枫树下看喜鹊的窝?”
学生:“因为那里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喜鹊阿姨和喜鹊弟弟们的生活让‘我’感到很温馨和快乐。” 二、深入研读,体会情感 教师行为: 分段研读:将课文分成几个部分,逐一引导学生深入研读,体会“我”的情感变化。 问题引导:通过提出一系列问题,如“‘我’还喜欢喜鹊阿姨的什么?”“‘我’为什么觉得喜鹊阿姨在教诲小喜鹊时,自己也学到了很多?”等,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情感朗读: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的重点段落,通过语调、语速的变化来表现“我”的情感。 学生行为: 认真听教师讲解,积极思考并回答教师的问题。 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尝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我”的情感。 师生示例对话:
教师:“请大家读读这一段,感受一下‘我’对喜鹊阿姨教诲的喜欢和敬佩之情。”(学生朗读)
教师:“从这段朗读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学生:“我感受到了‘我’对喜鹊阿姨的敬佩,觉得她也像老师一样在教小喜鹊们很多道理。” 三、复述课文,表达感受 教师行为: 示范复述:教师先示范复述课文的一个段落,强调关键信息和情感表达。 学生复述:请几位学生尝试复述课文的主要情节,鼓励用自己的话表达,并适当加入个人感受。 互评互改:组织学生进行互评,指出复述中的亮点和不足,共同改进。 学生行为: 认真听教师的示范复述,学习复述的方法和技巧。 尝试复述课文,注意条理清晰、情感真挚。 参与互评互改,积极提出意见和建议。 师生示例对话:
学生复述:“我喜欢站在枫树下,看喜鹊阿姨教小喜鹊们学本领。她耐心地教,小喜鹊们也认真地学,我觉得这一幕特别温馨。”
教师:“你复述得很好,不仅条理清晰,还加入了自己的感受。大家觉得他哪里说得好?哪里还可以改进呢?” 四、拓展延伸,创意表达 教师行为: 故事续编:引导学生想象喜鹊一家后续的故事,鼓励他们进行创意续编。 创意写作:提供写作纸或电子文档,让学生将自己的续编故事写下来。 分享交流:请几位学生分享自己的续编故事,全班共同欣赏和评价。 学生行为: 发挥想象力,构思喜鹊一家的后续故事。 认真写作,将自己的创意故事记录下来。 积极参与分享交流,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 师生示例对话:
学生分享续编故事:“有一天,喜鹊阿姨带着小喜鹊们去森林里探险,他们遇到了很多有趣的动物和植物……”
教师:“你的故事真有趣!你能告诉大家,为什么你想出这样的故事吗?”
学生:“因为我觉得喜鹊一家很勇敢,他们总是去探索未知的世界,我也想像他们一样。” 五、总结回顾,布置作业 教师行为: 总结回顾: 教师:“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枫树上的喜鹊》这篇课文,感受到了‘我’对喜鹊一家的深厚情感。我们不仅看到了喜鹊一家的温馨生活,还从喜鹊阿姨的教诲中学到了许多生活的道理。希望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也能像喜鹊一样,勤劳、勇敢、关爱他人。” 引导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包括“我”对喜鹊一家的情感、课文的主要情节以及个人感受的表达等。 布置作业: 书面作业:“请大家回家后,继续完善你们的续编故事,要求故事完整、情节合理、语言流畅。同时,抄写并记忆本课新学的生字词,每个字三遍,加深记忆。” 实践作业:“鼓励大家利用周末时间,到户外去观察真正的喜鹊或其他鸟类,记录下它们的生活习性或有趣的行为。下节课,我们将分享你的观察日记。” 创意作业:“如果你有绘画或制作手工的兴趣,可以尝试将《枫树上的喜鹊》中的某个场景画出来,或者制作一个与喜鹊相关的手工作品,下节课带来展示。” 学生行为: 学生认真听取教师的总结,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 记录下作业要求,准备在课后认真完成。 对于实践作业和创意作业,学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纷纷表示会积极参与。 六、拓展提升 教师行为: 文化拓展:“同学们,喜鹊在很多文化中都是吉祥的象征。除了我们课文中所描述的,你们还知道哪些关于喜鹊的传统文化或习俗吗?比如,在中国传统婚礼中,喜鹊常常作为吉祥的象征出现。大家可以在课后查阅资料,了解更多关于喜鹊的文化内涵。” 情感升华:“通过《枫树上的喜鹊》这篇课文,我们不仅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感受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希望大家能够珍惜我们身边的自然环境,爱护每一只小动物,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预告下节课:“下节课,我们将举行一次‘我与自然’的主题分享会,大家可以将自己的观察日记、创意作品或是对自然环境的思考带来分享。期待大家的精彩表现!” 学生行为: 学生表现出对文化拓展的浓厚兴趣,纷纷表示会在课后查阅资料,了解更多关于喜鹊的文化知识。 对于情感升华部分,学生认真聆听,感受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 对于下节课的预告,学生充满期待,纷纷表示会认真准备,积极参与分享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