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6张PPT。第三节 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高中地理精品课程 被熏黄的庄稼遭灭顶之灾的油菜遭灭顶之灾的油菜思考:该事件发生的原因有哪些?
事件发生后会有哪些影响?想一想
阅读教材24页“探索”栏目的内容
1、从自然和人文角度认识该小山坡发生巨大变化的根本原因。
2、说说所在地区的地理环境发生过或正在发生着哪些变化,分析变化主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由于政府投资办学和商人建设校外服务设施,它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在自然环境方面,大力发展校园绿化、美化,使不毛之地变得环境优美,景色宜人;在人文环境方面,由长期无人问津变得文化教育、科技、商业活动繁荣,人口稠密。
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在不断地直接或间接地改变着地理环境。
人类对环境的改变,总是从对区域环境的某一因素产生影响开始,进而引起整个区域环境的改变。一、自然资源的利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实际上就是人们利用各种自然资源进行建设的过程。思考
请思考采矿业的发展给社会经济和环境带来什么样的影响?矿产资源的开采对地区的影响?矿产资源的开采材料一 2014年山西企业100强 能源重化工企业仍为主 从行业分布上分析100强,能源重化工企业仍旧是核心,包括煤 炭开采及加工、化学及化工原料生产、金属冶炼及加工、装备制造、电力企业等72家入围,其销售总额占到100强的67.67%。
在能源重化工企业中,煤炭及相关行业共有39家,销售总额累计为1940.38亿元,占重工业销售总额的73.94%。试分析—— 煤炭给山西带来了什么?材料二 6月11日《纽约时报》中国煤炭污染形成全球阴影 煤炭是中国的双刃剑——既是发展新经济的黑金,又是损害环境的黑云
矿产资源的开采 ?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利用,带来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不合理地开采和利用,会造成区域环境的巨大破坏。(以山西煤炭资源的 开发为例说明其对区域地理环境带来的有利影响)1.推进当地工业化和城市化
2.促进以交通运输为重点的 基础设施建设
3.供给各地充足的能源,提高人们生活水平一、自然资源的利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1.工业废渣占据了大量农田,浪费了大量土地资源;
2.自然景观遭到破坏;3.水、土地和大气不断被污染,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4.导致地面塌陷,地下水漏失阻断水循环。一、自然资源的利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对受水区域的环境改善和经济发展带来可能?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对两地是否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给调入区带来新的病虫害和疾病,引起土地盐碱化等问题为受水区域工农业生产和生活提供水源
补偿调节河湖水量,改善水源调入区的气候,缓解生态缺水,改善生态环境
有利于减少地下水的开采,防止地面沉降
有利于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水的循环,从而利于水土的保持
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1.水资源跨区域调配特点:解决自然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方法
如:澳大利亚的东水西调,美国的北水南调,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
积极影响
(1)社会效益——缓解缺水地区人们的用水困难问题,有利于社会稳定
(2)经济效益——保证生产用水
(3)生态效益——美化环境,改善居住条件,改善局部地区的水循环及小气候,有利于水土保持及防止地面沉降等
负面影响案例研究: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跨流域调水我国北方地区尤其是黄淮海地区长期受到干旱缺水的困扰,水资源短缺与经济社会发展及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东线工程:从江苏省扬州附近的长江干流引水,基本沿京杭大运河逐级提水北送,向黄淮海平原东部和胶东地区供水。供水区内分布有淮河、海河、黄河流域的25座地市级及其以上城市 中线工程:从丹江口水库陶岔闸引水,经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分水岭方城垭口,沿唐白河流域和黄淮海平原西部边缘开挖渠道,在河南省郑州市附近通过隧道穿过黄河,沿京广铁路西侧北上,自流到北京、天津。输水干渠全长1273公里,向天津输水干渠长154公里。年调水规模130亿立方米。西线工程
将通天河(长江上游)、雅砻江(长江支流)、大渡河用隧道方式调入黄河(西北地区),即从长江上游将水调入黄河。 2.南水北调工程的利弊利:①从根本上缓解黄淮海流域、胶东地区和西北内陆河部分地
区的城市缺水和生态、农业用水问题。
②改善和修复黄淮海平原和胶东地区的生态环境。
③还将有利于防治汉江“水华”现象,提高长江流域的水质 。弊:对长江流域来说:减少水量,影响水质、航运及水生动植物
的生长;引起海水倒灌,泥沙冲淤状况的变化等问题。
对调入区来说:导致地下水位变化,引起盐碱化,改变含水
量,影响生态环境。生物资源的利用 ?生物资源的利用是人类活动中最基本的资源利用形式。 ?对生物资源不合理地利用,既破坏了环境,又影响人类健康。(P27“阅读”)3、 生物资源利用积极改造:培育农产品新品种,“三高农业”,改善环境,提高土地产出量
如西瓜的改良:无籽——个小皮薄——黄肉
负面影响:过度利用,破坏生态平衡——如过度砍伐森林、利用草场、猎杀动物等二、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第一产业——即广义的农业。一般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等。第二产业——即广义的工业。一般包括采矿业、制造业、建筑业,以及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等。第三产业——即广义的服务业。是为第一、第二产业发展提供基本服务的产业部门。如商业、金融、保险、运输、公务、教育和公益事业等。区分三大产业中国美国 看图比较:2003年,中国与美国国内生产总值三大产业构成差异 。12.646.022.341.476.5分析中美产业结构,思考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有什么关系?小结 中国和美国分别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他们代表了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通过比较,我们可以了解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产业结构的区域差异。
随着国民收入的提高,劳动力首先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收入继续提高后,劳动力便会向第三产业转移。社会的产业结构会遵循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发展变化的规律。
社会的产业结构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一般来讲,从一个区域的产业结构比重来看,第三产业比重越大,说明该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二、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思考:
曾经有人这样形容广东经济:“产粮越多越穷,产粮越少越富” 。怎么理解这句话?二、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带来产业结构的区域差异。发达区域的产业升级,使低级落后的产业向欠发达区域迁徙,形成产业转移。产业移出地产业移入地二、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带来产业结构的区域差异。发达区域的产业升级,使低级落后的产业向欠发达区域迁徙,形成产业转移。产业移出地产业移入地世界上的主要产业迁出地区和迁入地区分布示意图探究学习
1、分析产业转移对迁入区和迁出区的影响
2、阅读教材29页“珠江三角洲的产业转移”,并完成教材给出的填充表格。二、产业转移对区域经济、地理环境的影响产业移出地产业移入地低级产业迁出带来环境的优化和改善产业升级为知识技术密集型和服务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兴起且经济获得发展 低级产业迁入带来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案例研究:深圳1981(东门)深圳1985(国贸大厦)深圳2000(地王大厦)深圳的高速城市化发展与产业转移有何联系?产业转移对深圳地理环境有何影响?如何应对?实践测试
我国正在建设的四大工程在促进西部大开发、资源大调度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请搜集有关这“四大工程”的各种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1.填写四大工程名称:属于水资源跨流域调配的是_______ 工程,属于能源调配的是 和 工程,属于交通设施建设的是 工程。
2.四大工程的建设有利于我国东西互补,南北相济,资源共享。请写出我国水资源、能源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水资源分布的南北差异:________________;能源分布的东西差异__________ _;经济发展水平的东西差异_______ __________。西气东输南水北调西电东送青藏铁路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北多南少、西多东少东部发达,西部欠发达1.下列关于区域地理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生存和生活关系不大
B. 区域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各组成要素之间相互影响、
相互作用
C. 区域地理环境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总是向着有利于
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方向发展
D. 区域地理环境在人地关系中起主导作用 B 课堂练习2.煤炭资源开采对区域地理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有 ( )
①扰动地表,造成水土流失 ②采矿易导致地面塌陷,地下水漏失 ③排放的废渣占据大量土地,同时还会污染大气、水和土壤 ④促进了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A读“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回答3~4题。3.下列有关该区域产业结构变化的说法,正确是 ( )
A. 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发展变化
B. 由资源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转变
C. 对环境的影响经历了重度污染→中度污染→轻度污染的过程
D. 这种变化是发达国家向外转移产业的结果4.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劳动力转移的趋势是 ( )
A. 从第二产业向第一、三产业转移
B. 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C. 趋于平衡
D. 从第三产业向第一、二产业转移BA5.结合下面三则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南水北调中线、东线工程示意图材料二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汉江上游的丹江口水库取水,利用地势的自然落差,全长
1 241千米,建设全立交、全衬砌引水渠道,穿越沿线各水系,每年将145亿立方米的水送到华北平原和黄淮地区,最后到达天津、北京。
材料三 (1)我国为什么要进行南水北调?
(2)与东线相比,中线方案建设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3)北方地区什么季节缺水?长江什么季节最适宜调水?如何解决调需之间的季节差异?
(4)受水地区使用调来的水,对生态环境的改善有什么作用?
(5)在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中,为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水资源,还必须同时采取哪些措施?课后探究
1.以“首钢搬迁”为例,运用已学知识分析这种大型工业的转移现象对北京及曹妃甸地区的经济和环境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2.以西电东送为例运用已学知识分析此跨区域调配对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和环境可能带来的影响。矿产资源的开采
跨区域工程
生物资源利用 正面的和负面的影响
产业升级
产业移出条件、方向、结构变化——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自然资源利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产业转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小结:1.3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