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大单元基础过关训练(导学案 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5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大单元基础过关训练(导学案 无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05.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7-16 14:40: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第15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2022课程标准 了解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等国民革命的主要内容;知道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及性质
【核心概念】
1924年至1927年是北洋军阀走向末路和国民革命兴起、发展到失败的历史时期,也是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北伐战争是革命高潮之一,北伐之所以能取得巨大胜利的原因可从北伐方针、工农群众的支持、北伐将领英勇作战、共产党的先锋模范作用等方面分析。但国名革命运动的结果是蒋介石为代表的新军阀取代了军阀,没有完成中国人民的民主革命任务,社会性质也没改变,运动以失败告终。
【基础知识】
一、国共合作的实现:
1.合作形式:中共三大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党内合作)
2.正式合作:1924 年 1 月,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
3.政治基础:新三民主义(反帝反封建的一致性),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二、国共合作的成果
1.创建黄埔军校:
①地点:广州黄埔 ②创建者:孙中山
③校长:蒋介石 ④政治部主任:周恩来
⑤作用: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2.北伐战争:
(1)开始时间:1926 年
(2)总司令:蒋介石
(3)初期主要战场:湖南、湖北
(4)目的:推翻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
(5)主要战役及人物:汀泗桥战役、贺胜桥战役、叶挺第四军独立团(铁军)、卢德铭
(6)战果:北伐胜利进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7)胜利进军原因:①作战方针正确;②国共合作;③将士浴血奋战;④工农运动的大力支持
三、国共合作的破裂
1.合作破裂标志: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①蒋介石: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②汪精卫:“分共会议”--标志国共合作破裂,国民革命失败。
2.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①时间:1927 年 4 月 【蒋介石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建立】
②地点:南京
③人物:蒋介石
④性质: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3.继续北伐:1928 年底,张学良“东北易帜”,南京政府名义上统一全国。
4.如何理解“北伐战争胜利了,而国民革命运动失败了”?
北伐战争基本消灭了北洋军阀,名义上实现了全国统一,是成功的;而国民大革命由于蒋介石代表的大地 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是失败的。
5.国民革命失败的教训:
必须独立掌握革命武装力量【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1937】
【易错点拨】
1.易错字:黄埔军校,吴佩孚,汀泗桥
2.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正式建立。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3.南京临时政府属于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成果,蒋介石建立的南京国民政府是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反动政权。
【课后巩固】
一、基础过关
(一)国共合作的实现
1.中共“三大”: 年6月,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 。
2.国民党“一大”:1924年1月,国民党“ ”在广州召开。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在实际上确定了 三大政策。意义:  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
3.黄埔军校的建立:  年 5月,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  担任政治部主任。
培养出大批 ,为 的建立和随后的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二)北伐胜利进军
1.时间:  年7月。
2.目的:推翻 等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3.主要战场: 、 。
4.主要战绩:   率领的北伐军先锋第四军独立团连克汀泗桥和贺胜桥,攻克武昌,吴佩孚主力被基本消灭。北伐军在江西歼灭孙传芳主力。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   。
5.北伐胜利进军原因
(1) 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2) 方针策略正确。
(3) 的大力支持。
(4) 培养了大量革命人才。
(5)北伐将士英勇奋战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1.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1927 年 4月,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1927年7月,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
2.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1927年4月,蒋介石在  建立“国民政府”。1928年底  发表通告,宣布“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 南京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南京政府是代表 的政府。
3.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及教训。
(1)客观原因:① 过于强大,他们联合起来镇压中国革命;② 叛变革命,国共合作遭到破坏。③主观原因: 当时缺乏斗争经验,放弃了革命领导权,当敌人发动突然袭击时,不能有效地组织人民进行反抗。
(2)教训:中国共产党认识到,要领导人民取得革命胜利,就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 ,必须掌握革命武装,坚持武装斗争。
二、问题思考
1第一次国共的合作起止时间是什么?开始的标志是什么?合作的政治基础是什么?重要成果有哪些?
2.黄埔军校何时创立的?作用有哪些?
3.北伐的对象是谁?目的是什么?开始的时间?
4.北伐初期主要战场是哪里?主要战役?结果如何?有何意义?
5. 什么事件标志国民革命失败?产生了什么后果?
6. 南京国民政府是何时成立的?名义上统一全国与什么史实有关?
【历史小课堂】
北伐战争的“铁军”
1924年11月,中共在取得孙中山先生同意后,由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周恩来主持,组建了“陆海军大元帅府铁甲车队”。一年之后,在铁甲车队的基础上扩建为独立团,叶挺担任团长。独立团属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实际上由中国共产党掌握。团长和营长都是共产党员,连一级干部大部分也由党员和团员担任,并在独立团内从上到下建立了党的组织
为了建设一支革命军队,从1925年1月到1926年5月在肇庆驻军期间,部队初步建立了政治工作制度,开展了政治教育。周恩来曾指示:政治工作的任务是使“革命军队确实有革命观念”,使官兵懂得“革命军是党的军队,革命军的行动要依靠着党的政策”。
独立团根据中共指示,在干部中进行反贪污、反打骂的教育,给士兵上政治课,宣讲革命道理,引导土兵认识国内外的政治形势,懂得革命军队同旧军队的根本区别。
1926年5月底,中共通过广东革命政府派遣独立团负担北伐先遣队的重任,先期开赴湖南前线。独立团官兵肩负着中共嘱托,出师后接连在湖南、湖北打了许多硬仗,其中有四个战役对于促进北伐战争胜利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由于独立团勇猛善战,所向披靡,连战皆捷,被人们誉为“铁军”。当年武汉粤侨联欢社同仁敬赠一块牌上称赞“铁军”是“摧锋陷阵,如铁之坚,革命抱负,如铁之肩。功用若铁,人民依焉;愿寿如铁,垂忆千年”,充分反映人民对“铁”军的爱戴和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