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9课 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 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1.了解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和基本特征。
2.知道宗教伦理在西方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核心素养:
【时空观念】认识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唯物史观】说明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基本特征和局限性,学会史论结合、客观全面地看待历史问题,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史料实证】通过历史资料提出问题,梳理从奴隶制时代到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发展历程,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历史解释】认识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的特点,分析基督教在中世纪和近代发挥的不同作用,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家国情怀】了解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标准,理解法律制度与国家治理、经济发展、社会生活的关系。
教学分析:
教学重点:认识罗马法是西方近代法律的渊源;理解“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的不同特点。
教学难点:西方宗教伦理与教化的作用和社会影响。
时空坐标: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讲授法、合作探究法、任务驱动法、问题化设计、情景创设法与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等
教学设计:
1.本课位于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三单元“法律与教化”第9课。本单元从法律制度的角度结合必修课中所学知识引导同学更深入的了解中西方的社会政治、经济状况。
2.介绍近代西方法律制度出现的历史背景、特点,以及西方宗教伦理与教化,让学生认识法治和德治在近代西方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和影响,从而理解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对唯物史观有进一步的认识。法律制度的渊源和基本特征部分的讲解以《罗马法》和近代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分析为主。宗教伦理的社会影响主要讲解基督教对社会的作用,以及新教对于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崛起的推动作用。
3.通过图片、文字等史料,引导学生自主整理教材的基本内容,培养学生分析材料、思考问题的能力,进而提升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和时空观念素养。
情景导入:
这张图片是古罗马神话里司法女神朱斯提提亚,在西方的法院随处可见她的雕像,我们来观察一下女神的造型,一手持剑一手持天平,天平表示“公平”,宝剑表示“正义”,紧闭双眼表示“用心灵观察”。正义女神一手提天平,用它衡量法;另一只手握剑,用它来维护法。剑如果不带天平,就是赤棵棵的暴力;天平如果不带剑,就意味着软弱无力。
造像的背面往往刻有古罗马的法谚:“为实现正义,哪怕天崩地裂!”
这种精神一直影响着西方国家,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
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及发展
(一)渊源:罗马法
1.形成阶段:从习惯法到成文法
(1)习惯法:
①概念:
是指没有固定的成文形式,依靠传承下来的习惯规定来调整社会关系。
②评价:
A.积极:由习惯产生,易得普遍认同;
有广泛的约束力和制约性。
B.消极:有地域性和行业性,具有很大的伸缩性和不确定性;贵族垄断法律的解释权,随意曲解法律以欺压民众。
(2)《十二铜表法》
①目的:为了缓和平民和贵族的矛盾。
②概况:公元前450年,颁布《十二铜表法》。
③地位:古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
历史解释:
1.罗马法:
指公元前6世纪末---公元6世纪古代罗马(罗马共和国到罗马帝国)制定和实施的全部法律制度的总称。以《十二铜表法》的出现为标志,以《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的出现为鼎盛。
2.成文法:
是国家机关根据法定程序制定和公布的以成文形式出现的法律文件。
问题探究: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十二铜表法》主要内容?如何评价?
材料 《十二铜表法》的部分内容:
第3表第二条 债权人有权拘禁不能按期还债的债务人。
第5表第四、五条 死者未立遗嘱;又无当然继承人,其遗产由最近的族亲继承。 如无族亲时,由宗亲继承。
第8表第二条 凡毁伤他人肢体而不能和解的,他人亦得以同态复仇而“毁伤其肢体”。
第9表第一条 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
提示:
(1)内容:
①保护私有财产(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②一定程度限制贵族特权;
③保留了落后习俗;
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评价:
进步性:
①打破贵族对法律的垄断,限制了贵族对法律的随意解释,一定程度保护了平民的利益;
②标志着成文法的诞生。
局限性:
①保留了一些较野蛮的习惯法;
②保留了某些维护贵族特权的不合理法规。
2.发展阶段:从公民法到万民法
(1)公民法:
罗马共和国时期,用以调整罗马公民关系的法律,只适用于罗马公民。包括部分习惯法,《十二铜表法》以及随后制定的法律。
(2)万民法:
罗马帝国时期,随着统治疆域和人口的激增,,适用于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用来调整罗马公民和异邦人及异邦人和异邦人之间的民事关系。
3.完备阶段,形成体系:《罗马民法大全》
(1)创立:6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下令编纂《罗马民法大全》
(2)意义: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完成,是古罗马法律的最高成就,也是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
问题探究: 如何理解“《罗马民法大全》是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
材料一 资本主义生产是在简单商品生产的基础上产生的,以《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为代表的罗马法就是一种完整地体现简单商品生产的法,它对这种商品生产的各种法律关系,例如所有权、债权和契约等等,都做了极为详尽的规定,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巩固提供了现成的法律形式。
——沈宗灵《略论罗马法的发展及其影响》
材料二 17、18世纪新兴资产阶级的自然法学说的一般公式是:人类处于自然状态中,由自然法所支配,享有各种自然权力: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而这直接导源于罗马法学家——西塞罗认为:“法是一种自然的权力,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自然法是整个法律科学的思想基础和各种具体法规的指导原则,高于一切人定法和人为权力。
——沈宗灵《略论罗马法的发展及其影响》
提示:
(1)基本精神:保护私有财产(核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注重程序,无罪推定;有关商品经济发展的法权关系;渗透着“自然法”思想(原则:自然、理性、自由、平等)。
(2)影响:为近代西方法律提供了现成的形式,是自然法理论的思想渊源,对资本主义民法产生了很大影响。
(二)发展:中古时期的法律
1.日耳曼法:
各日耳曼王国在记载和整理日耳曼人部落习惯法的基础上编纂了一批成文法,作为庄园法庭审判的依据。
2.教会法:
以基督教神学《圣经》为思想基础,吸收了若干罗马法原则而形成的法律。是对古罗马法制文明的传承。
3.罗马法的复兴运动:
①11世纪,人们对当时的法律现状不满,开始研究罗马法;
②11世纪末,欧洲掀起了罗马法复兴运动。
问题思考:11世纪后欧洲出现研究和宣传罗马法运动的原因?
提示:
①欧洲法律体系混乱,审判不便;
②日耳曼法不是抽象的法规,是判例的汇编,保留落后的内容;
③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兴起,要求建立完备的私法,保护私有财产。
(三)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形成:
1.英美法系:
含义: 亦称"普通法系"、"海洋法系"。以英国普通法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法律的总称。指英国从11世纪起主要以源于日耳曼习惯法的普通法为基础,逐渐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法律制度以及仿效英国的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法律制度。
其特点:“法官制定的法律”,以判例法为渊源、以遵循先例为基本原则,法官地位突出,可以创立先例,也可以对先例作出新的解释。
(1)背景:
11世纪,英国诺曼王朝设立法院,并派法官定期到各地进行巡回审判。
(2)形成:
12世纪在习惯法基础上,形成全国普遍适用的“普通法”。
(3)发展:
13世纪(1215年),《大宪章》确立“法律至上,王权有限”的原则。
(4)完善:
17世纪,光荣革命后,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法律体系更加完善(《权利法案》、《王位继承法》)。
(5)形成体系:
美国等很多国家在学习英国法律的基础上制定了本国法律,构成普通法系,也称“英美法系”。
2.大陆法系:
(1)13世纪以后,王权加强,法国建立在罗马法基础上的法律体系日益成熟;
(2)1789年后,在启蒙思想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下制定了一系列法律;
(3)1804年, 拿破仑颁布《法国民法典》,与此后制定的四部法典(《法国民事诉讼法典》《法国商法典》《法国刑事诉讼法典》《法国刑法典》)统称为“拿破仑法典”;
④《拿破仑法典》与此前颁布的法律,构成了法国的成文法体系,最终确立了法国的资产阶级法律制度;
⑤后来,逐渐形成了以罗马法为基础、以《法国民法典》为代表的世界性法律体系,称为“大陆法系”或“民法系”。
历史解释: 大陆法系
又称民法法系、罗马-日耳曼法系或成文法系。指19世纪初以罗马法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以1804年《法国民法典》为代表的世界性法律体系。它是西方国家中与英美法系并列的渊源久远和影响较大的法系。
其特点:以成文法为主要法律渊源,强调宪法的根本法地位,法律体系比较完整,一般不承认判例的效力。明确立法和司法的分工,法官作用不太突出。
思考点: 法国大革命对法律建设有什么重要贡献
提示:
①法国大革命推翻旧王朝的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使启蒙运动中资产阶级的思想得以实现;
②法国大革命中,法国资产阶级颁布的一系列法律,充分体现了自由、平等和人民主权、社会契约等启蒙思想;
③大革命中上台的拿破仑捍卫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对资产阶级法律进行了总结,最终确立了法国的资产阶级法律体系。
问题探究: 结合教材的【历史纵横】 比较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的异同。
二、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基本特征
(一)法律思想来源:
继承传统法律思想,融合启蒙思想。
(二)法律理论基本特征:
1.在国家权力结构层面上:坚持权力制衡、三权分立。
(1)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
(2)立法权:法律由代表人民行使权力的议会制定;行政权:行政机构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行使行政权;司法权:法院根据法律独立掌握司法权。
2.在法律内容上:注重保护个人权利。
①不同程度地体现了天赋人权和人人平等思想;
②注意保护个人的各种权利(生命权、自由权和财产权等)。
3.在司法实践过程中:坚持程序公正和无罪推定。
①建立了律师制度和陪审团制度。
②无罪推定即被审判者在判决之前都被视为无罪。
历史解释:
1.陪审团制度:指由特定人数的有选举权的公民参与决定嫌犯是否起诉、是否有罪的制度。
2.律师制度: 支持被告自己聘请律师辩护。
问题探究: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你对近代西方法律制度如何评价
材料一 法律和私有财产的设定是不平等的第一阶段。
——卢梭
材料二 法律的运用比法律本身还要不人道得多;法律压迫穷人,富人管理法律和对于穷人是一条法律,对于富人是另一条法律——这是两句早已家喻户晓的至理名言。
——恩格斯
材料三 一个向上帝要求赋予自由的民族,没有迈出同时给予非洲人自由的第一步是不应该的。
——马丁·路德·金
提示:
(1)积极:
①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②一定程度上调节、缓和了社会矛盾稳定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③对亚洲及其他地区的立法活动产生了广泛影响。
(2)局限:
①实质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
②确认了私有财产制度,每个人私有财产的多少决定着法律地位的高低,存在等级性;
③直到20世纪,黑人、原住民和妇女还在为享有完全的公民权积极斗争。
三、宗教伦理与教化
(一)宗教伦理的含义:
宗教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整套完整的道德修养体系,关乎人与神、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其社会作用是通过道德的感化而影响信众。
(二)中世纪的基督教的伦理与教化:
1.发展脉络和地位:
2.教化的表现:
(1)教士搜集抄录经典,宣讲教义,开办学校(宗教、世俗);
(2)设立宗教法庭,打击宗教异端;
(3)介入人们的生老病死、婚丧嫁娶,利用节日、纪念日渗透基督教精神。
3.影响: (学习之窗)
①保存了古典文化;
②强化教会对人的控制,深刻影响了欧洲有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
③深刻影响了人们的思想意识与日常行为,具有一定社会教化功能。
(三)近代新教的宗教伦理与教化
1.背景:
宗教改革后,西欧的基督教分裂为天主教和新教。
2.内容:
①反对教皇权威,主张信徒自己阅读《圣经》
,人人皆祭司,直接与上帝对话(因信称义);
②提倡节俭和积极入世的态度,鼓励人们必财致富;
③认为人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证明自己是不是上帝的选民,激发了人们追求发财致富的热情(先定论)。
历史解释: 先定论
是加尔文提出,认为上帝在创造人类之前已经决定了每个人的命运,包括永生与永罚、成功与失败等;上帝将人类预先分为选民和弃民,选民注定成功,而弃民注定失败。人们无法知道自己是否是选民,但通过世俗生活中的成功可以证明自己是选民。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新兴资产阶级的发财致富提供了支持和动力,符合了当时资产阶级的愿望和要求。
问题探究: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近代新教伦理与教化的评价
材料一 路德战胜了虔信造成的奴役制,是因为他用信念造成的奴役制代替了它。他破除了对权威的信仰,是因为他恢复了信仰的权威。他把僧侣变成了世俗人,是因为他把世俗人变成了僧侣。他把人从外在的宗教笃诚解放出来,是因为他把宗教笃诚变成了人的内在世界。他把肉体从锁链中解放出来,是因为他给人的心灵套上了锁链。
——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材料二 世俗化的新教伦理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精神上的支持,人们信仰新教其实就是在信仰资本主义。新教伦理赞扬劳动……新教伦理主张合理地追求财富……合理的进行消费……这些都是在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提示:
(1)积极:
①否定了教皇教会的权威,促进了思想解放;
②适应了原始积累时期新兴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诉求,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局限性:
①仍然坚持基督教的基本教义,束缚人们的行为,麻醉人们的思想;
②排斥其他教派,引起多次宗教冲突,造成巨大损失;
③一些对教义持有不同意见的人被斥为“异端”,遭到迫害。
知识拓展: 中国古代与西方近代法律不同及原因。
不同:
2.原因
(1)经济:
①中国自然经济始终占统治地位;
②欧洲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较快、程度较高。
(2)政治:
①中国古代封建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②欧洲君主专制统治相对薄弱。
(3)思想:
①中国古代封建儒家思想长期处于正统思想;
②欧洲先后经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解放了民众思想。
高考真题演练:
1.(2023·湖北高考)某学者关注世界历史上的一位著名统治者,研究其在位时期的文治武功。该统治者以恢复旧日罗马帝国的荣耀为己任,力图建立“一位皇帝、一部法律、一个帝国”的新秩序。最符合该研究主题的史实是( )
A.罗马帝国一分为二
B.都城改名为伊斯坦布尔
C.颁布第一部成文法
D.征服占领北非和意大利
【解析】由材料“力图建立一位皇帝、一部法律、一个帝国的新秩序”可知这位罗马帝国统治者力图恢复往日罗马帝国荣耀,可知发生在罗马帝国分裂以后,同时该罗马帝国皇帝对法律贡献大,据此可以推断这位罗马帝国皇帝是查士丁尼,结合所学,查士丁尼在位时期,罗马占领北非和意大利,故选D项;罗马帝国一分为二是在查士丁尼之前,排除A项;东罗马帝国都城改名为君士坦丁堡,排除B项;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是《十二铜表法》,而且是在罗马共和国时期,与材料时间信息不符,排除C项。
2.(2023·全国甲卷)共和之前的古罗马部分诉讼中,败诉方须将用于担保的牛羊祭神,以赎伪誓之罪。担保的牛羊多超出诉讼物价值,且影响农牧生产。共和国早期,败诉方改向国家缴纳罚金,到公元前3世纪末,罚金已无足轻重。这一变化表明罗马共和国时期( )
A.系统完备的罗马法体系形成
B.法律注意保护公民的权益
C.法律事务受到神权严格控制
D.贵族对法律的解释权扩大
【解析】由材料“担保的牛羊多超出诉讼物价值,且影响农牧生产”“罚金已无足轻重”可知罗马法中对败诉人的罚金由重到轻,败诉方承担的败诉成本减少,进一步维护了公民利益,故选B项;公元6世纪查士丁尼编撰的民法大全标志罗马法体系的完成,排除A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神权对法律事务的控制逐渐削弱,排除C项;公元前5世纪罗马成文法即《十二铜表法》诞生,限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排除D项。
3.(2023·浙江高考)有史家认为:“虽然道路、圆形剧场、城市的根基、水渠和市场都是其丰功伟业的实物见证,但罗马帝国的遗产和希腊民主时期或罗马共和国时期的遗产一样,是观念性的。没有这笔遗产,无论是欧洲,还是其后的整个世界,都绝不会是今天的样子。”下列项中,属于“这笔遗产”的是( )
A.元首制 B.罗马法
C.万神殿 D.大竞技场
【解析】据材料“观念性的”“无论是欧洲……样子”可知,罗马法影响后世,是近代西方法律制度渊源的,故选B项;元首制的实质是披着共和外衣的军事独裁,与“观念性”“无论是欧洲……样子”不符,排除A项;万神殿建造于哈德良皇帝统治时期,最大的特色是它的圆形穹顶,把穹顶技术发展到顶峰,后来影响到了世界各地的建筑,与“观念性的”不符,排除C项;大竞技场是罗马帝国征服耶路撒冷后,为纪念皇帝威斯巴西安的丰功伟绩而建的,甚至一直影响着现代大型体育场的建筑,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
4.(2022.6·浙江高考)在罗马扩张的过程中,“地方习俗互相抵触的不同地区的人们之间,例如西班牙商人和埃及商人之间是有纠纷的,罗马法官不得不以某种方式加以排解。于是,罗马法逐渐形成这样的观点:习俗未必正确,还有一种藉以做出公平决定的更高的、普遍的法则……(这)是从人的本性和理性产生出来的,因而是为所有人所了解和接受的。”上述材料反映出( )
A.罗马成文法的起源
B.公民法逐渐取代万民法
C.万民法的作用逐渐显现出来
D.以习惯法排解外邦人之间的纠纷
【解析】材料“西班牙商人……加以排解”说明随着罗马的不断扩张,各种新的社会矛盾日益凸显,公民法已不太适应新的形势,“还有一种藉以做出公平决定的更高的、普遍的法则”说明万民法应运而生,适用于罗马境内的各族人民,简洁灵活且实用有效,故选C项;《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成文法的起源,排除A项;万民法取代公民法,排除B项;以万民法排解外邦人之间的纠纷,而非习惯法,排除D项。
5.(2021·海南高考)19世纪中后期,酗酒之风在英国日益滋长。“1872年售酒法”规定,严格限制酒馆的营业时间,对于无照经营、酒水掺假、向未满16岁的青少年出售烈性酒的店主施以罚款乃至没收营业执照的处罚。这反映了( )
A.经济的发展推动法律体系走向完善
B.工业革命促使阶级关系发生重大变化
C.售酒法的颁布限制青少年恣意妄为
D.服务业的经济效益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解析】据题干可知,面对“19世纪中后期,酗酒之风在英国日益滋长”,政府颁布“1872年售酒法”从酒馆的营业时间、不良店主进行全方位治理,故选A项;“促使阶级关系发生重大变化”不合题意,题干未见工业资产阶级、工业无产阶级等信息,排除B项;“限制青少年恣意妄为”不合题意,题干打击的整个社会的酗酒行为,排除C项;“服务业的经济效益”以偏概全,酒馆等只是服务业的组成部分之一,排除D项。
6.(2021·河北高考)在古罗马城市建设中,水道占有重要地位,相关立法较多。就公共下水道的管理而言,裁判官告示规定:“你让人在公共下水道中所做的施工或堆放的物,由此使其使用状况恶化或将变得恶化的,你要恢复原状。就不得进行这样的施工和这样地堆放物,我也要发布令状。”这说明( )
A.水道管理服从裁判官个人意愿
B.国家治理实践丰富了罗马法
C.私法规则得到进一步补充完善
D.官员从政行为依法得到规范
【解析】据材料“在公共下水道中所做的施工……恶化的”可知,对水道的严格立法,可以有效地保护公共环境,预防疾病传播,提高公众健康水平,增强国家的治理能力,体现了罗马法的务实精神,丰富了罗马法内容,故选B项;材料强调裁判官告示对公共下水道管理的规定,是国家的意愿,而非个人意愿,排除A项;私法主要是指调整普通公民、组织之间关系的法律,而材料强调的是公共卫生立法,排除C项;官员从政行为与“在公共下水道中所做的施工……发布令状”不符,排除D项。
7.(2021·全国乙卷)18世纪90年代初,法国国民议会取消监禁专制授权令,否定了家长或家族可不经审讯就将孩子投进监狱的做法;国民议会还规定,由新建立的家事评议庭专司听审父母和20岁以下子女的争讼,21岁的家庭成员不分男女,不再受父权的管辖控制。上述内容体现了( )
A.个人意志即个人权利
B.个人与国家间的契约关系
C.男女的政治地位平等
D.家族利益凌驾于国家利益
【解析】题干的大意是在18世纪末,法国国民议会规定由新建立的家事评议庭专门审理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纠纷来代替家长或者家族直接把孩子投进监狱的做法,同时父母对成年子女的控制权被取消,这等于把个人权利用国家法律来保障,建立了公民个人与国家间的契约关系,故选B项;题干体现的是国家与个人之间的关系,排除A项;题干中只有“21岁的家庭成员不分男女,不再受父权的管辖控制”体现了男女地位问题,属于以偏概全,而且也与题目主旨不一致,排除C项;“新建立的家事评议庭专司听审父母和20岁以下子女的争讼”、“不再受父权的管辖控制”等信息说明国家利益是高于家族利益的,排除D项。
8.(2021·山东高考)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热情讴歌充满人性要求和感性魅力的生活态度,并追求现世幸福和享乐,西欧宗教改革思想家们却将这视为奢靡和不道德。然而,二者却又共同推动了西欧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的过渡。这是因为他们都
A.重新审视人,冲破了传统的束缚
B.提升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
C.反对神学,重构了人与神的关系
D.沉重打击了罗马天主教会的统治
【解析】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对人性和生活态度的讴歌和对现世生活享乐的追求肯定了人的地位和作用,贬低了神的地位和作用,西欧宗教改革提倡因信称义,反对天主教会的因行称义,否定了天主教会的地位,肯定了人的信仰的力量,二者都在突破传统思想的束缚,所以推动了西欧的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故选A项;文艺复兴并没有提高新兴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宗教改革有利于提升新兴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排除B项;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都不肯定神学的存在,而不是反对其存在,排除C项;宗教改革沉重打击了罗马天主教会的统治,文艺复兴并没有这样的作用,排除D项。
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
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及发展
(一)渊源:罗马法
(二)发展:中古时期的法律
(三)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形成
二、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基本特征
(一)法律思想来源
(二)法律理论基本特征
三、宗教伦理与教化
(一)宗教伦理的含义
(二)中世纪的基督教的伦理与教化
(三)近代新教的宗教伦理与教化
教学反思:
本课是传统教材较少涉及的新问题,在处理教材时,按照时间的逻辑结构梳理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西方法律的基本特征与局限性通过分析材料得出结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史料实证等核心素养。对基督教在不同时期的不同作用的分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今后我将继续提升自己在次方面的理论水平,用生动形象、言简意赅的语言为学生呈现此课程。
因学生对于罗马法与中世纪宗教的社会影响两大高考的重要知识点,所以需课后检验学生对此部分的掌握情况,没有理解透的知识点需进行及时的补充讲解。
《历史选择性必修1》 第9课 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