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1.通过习题的讲解,培养学生在审题中找解题的突破口,并进行分析推理的能力。
2. 通过习题的练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2学情分析
《推断题》往往综合了酸、碱、盐的相互关系;典型物质的典型反应;化学反应规律等有关知识,具有考查知识面广、综合性强、题型多变、思维容量大和能力层次要求高等特点,所以一直是各省中考化学的重要题型。江西省近十年来最常见的是“框图型”推断题。从近五年来江西省中考考查的内容来看,试卷的第20或21题考查的为推断题,考查的知识点以酸碱盐的知识为多,另有碳及其碳的化合物间的转化,分值为8分。
3重点难点
要解答好推断题,应熟练掌握以下几方面,即找解题的突破口:
1. 常见物质的颜色
2. 常见物质的化学性质
3. 常见物质的用途
4. 常见的“化学之最”
5. 常见物质的反应规律或某些化学反应的特殊现象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教学过程
一.常见物质的颜色
黑色固体:Fe、CuO、Fe3O4、C
红色固体:Cu(亮红色)、Fe2O3(红棕色)。
黄色溶液:含Fe3+ 的溶液(棕黄色)。氯化铁溶液(FeCl3)、硫酸铁溶液。(Fe2(SO4)3)
绿色溶液:含Fe2+ 的溶液(浅绿色)氯化亚铁溶液、硫酸亚铁溶液
蓝色溶液:含Cu2+: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
白色沉淀:碳酸钙、碳酸钡、氯化银、硫酸钡、氢氧化镁等。
红褐色沉淀:氢氧化铁。
蓝色沉淀:氢氧化铜。
无色气体: CO2、CO、O2、H2、CH4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NH3 (此气体可使湿润pH试纸变蓝色)
二、常见物质化学性质
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能供给呼吸的气体):氧气。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的气体:二氧化碳。
易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一氧化碳。
在空气(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的气体:氢气。
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氯化银(AgCl)、硫酸钡(BaSO4)。
与可溶性碱共热,有氨味气体产生的化肥:铵态氮肥。(铵盐)
三、常见物质用途
重要的建筑材料:大理石、石灰石、熟石灰等。
补钙剂的主要成分:碳酸钙
农业上用来降低土壤酸性,改良酸性土壤:熟石灰。
配制波尔多液的原料:硫酸铜和熟石灰(Ca(OH )
用作人工降雨、致冷剂:固体二氧化碳(干冰)。
广泛应用于肥皂、石油、造纸、纺织、印染等:氢氧化钠。
广泛用在玻璃、造纸、纺织、洗涤剂等:碳酸钠。(Na2CO3)
人体胃液中的一种酸:盐酸。
食品包装中常用的干燥剂:氧化钙。
食品包装中常用的“双吸剂”(吸收氧气和水分):铁粉。
生命之源,人们每天必须饮用的物质:水。
四、化学之最类题眼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氮气。
密度最小的气体:氢气。
。
最简单的有机物:甲烷。
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物质:氢气。
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水。
最常用(常见)的溶剂:水。
五、常见物质的反应
根据反应条件类推断
通电:电解水。
高温:木炭还原氧化铜、碳酸钙高温下分解、木炭还原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或炼铁工业的主要反应)。
【相关例题分析】
例1(2007·江西.21.7分)A~H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已知B为黑色固体,D为红色固体单质,F为红色固体,它们的转化
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
(1)物质B的化学式为_____;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写一个能实现反应
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3)某兴趣小组利用反应③在实验室制取物质G.根据所得的物质G的质量,可求得参加反应的物质E的质量,但实际消耗的物质E的质量远远超过计算值,其原因可能是(从实验过程分析,任意答两点
2、根据反应类型推断:
两类置换反应 (1)C、H2与金属氧化物反应:
(2)金属与酸和盐溶液的反应
【相关例题分析】
例2(2012·江西.19 .8分)如图所示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
质。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反应,(部分物质
和反应条件未标出)。其中A是紫红色金属,B常温下是气体,C
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
(1)A的一种用途是 ;
(2)B的化学式为 ;
(3)E和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右图转化关系中没有涉及至的
基本反应类型是
3.根据物质间的转化关系推断【相关例题分析】
例3(2011·江西.24.8分)如图所示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反应.已知A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G是最轻的气体,B、C、D、E、F都是氧化物.请回答:
(1)G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E与F发生化学反应的基本
类型是__________,
写出物质B的一种用途
__________;
(2)C、D发生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4:(2008·江西.21 .10分)如图表示的是物质A-H相互间的关系(“→”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A、G都是单质,气体C常用于灭火,F是一种蓝色溶液,可用
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请你回答:(1)C的化学式 ,
H可能是 ;(2)写出标号①、②、③、④的
化学方程式:① ;② ;③ ;④ 。
例4:(2008·江西.21 .10分)如图表示的是物质A-H相互间的关系(“→”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A、G都是单质,气体C常用于灭火,F是一种蓝色溶液,可用
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请你回答:(1)C的化学式 ,
H可能是 ;(2)写出标号①、②、③、④的
化学方程式:① ;② ;③ ;④ 。
【近五年江西中考推断题分析】
【题型一 密码型】
给出几种具体物质,用框图展示各物质间能发生的反应或转化关系。
技巧:(1)先根据题眼确定某一种物质
(2)写出所给物质间能发生的反应
(3)将反应个数最多的或最少的物质根据框图对号入座
【相关例题分析】:
例题6(2014·江西.20 题 8分)小昊用铁、硫酸、氢氧化钡、硫酸铜和碳酸钠五种物质玩化学拼图游戏(如右图),游戏规则要求图中相邻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其中C溶液的颜色为蓝色,A与E反应产生的气体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已知:碳酸钡不溶于水)
⑴C物质是 ;
⑵A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B与E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
(4)按游戏规则,下列能替代D物质的是(填序号) 。
①银 ②氯化铁 ③氢氧化钾④氧化铜
例题6(2014·江西.20 题 8分)小昊用铁、硫酸、氢氧化钡、硫酸铜和碳酸钠五种物质玩化学拼图游戏(如右图),游戏规则要求图中相邻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其中C溶液的颜色为蓝色,A与E反应产生的气体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已知:碳酸钡不溶于水)
⑴C物质是 ;
⑵A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B与E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
(4)按游戏规则,下列能替代D物质的是(填序号) 。
①银 ②氯化铁 ③氢氧化钾④氧化铜
【题型二 叙述型】
没有给出具体物质,用框图展示各物质间能发生 的反应或转化关系。
技巧:(1)先根据题眼确定某一种或两种物质
(2)根据框图提供的反应条件或反应特征或物质的特征逐一推理
【相关例题分析】:
例3(2012·江西.19 .8分)如图所示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反应,(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未标出)。其中A是紫红色金属,B常温下是气体,C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
(1)A的一种用途是 ;
(2)B的化学式为 ;
(3)E和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右图转化关系中没有涉及至的
基本反应类型是
例3(2012·江西.19 .8分)如图所示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反应,(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未标出)。其中A是紫红色金属,B常温下是气体,C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
(1)A的一种用途是 ;
(2)B的化学式为 ;
(3)E和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右图转化关系中没有涉及至的
基本反应类型是 。
例4(2011·江西.24.8分)如图所示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反应.已知A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G是最轻的气体,B、C、D、E、F都是氧化物.请回答:
(1)G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E与F发生化学反应的基本
类型是__________,
写出物质B的一种用途
__________;
(2)C、D发生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结:推断题常考物质】:
1.单质:碳粉、铁粉、铜、氢气2.氧化物:水、二氧化碳、氧化钙3.酸:盐酸、硫酸4. 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钙5.盐: 氯化钠、碳酸钠、硫酸铜 碳酸钙
【布置作业】:《中考新突破》P103~104 中考模拟演练
【教学反思】:这堂课按照教学设计应该是挺完美的,因为解题需要的题眼已经在第一堂课和学生共同总结出来了,我要求学生们熟记这些题眼。根据我对学生的了解,他们记住这些常见题眼不会有太大困难。在正式传授解题技巧的时候,学生们因为第一次面对镜头非常紧张,连最简单的问题都答不出,使课堂气氛显得有些呆板,后来在我的一再启发下,课堂气氛才慢慢活跃一些。课结束后,我问及学生们的掌握情况,还不错。以后,我要和学生们共同努力,争取每堂课都精彩。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6 页 (共 6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