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讲义(含答案) 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讲义(含答案) 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8.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7-16 15:53: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的变化,认识其发展中的成就与问题
素养达成
1.全面认识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的新变化,对其背景、表现、实质等作出历史解释,培养学生唯物史观等学科核心素养。
2.认识到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没有从根本上克服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依旧存在,培养学生唯物史观的学科核心素养。
必备知识
一、国家的宏观调控
1.背景
1929年经济大危机的影响;二战生死存亡的教训;
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冲击与影响。
2.目的:稳定政治、经济与社会,谋求资本主义的生存发展。
3.内容: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强化国家干预为核心的调整。
4.措施
国内 内容 ①加大政府在公共事业领域的开支,增加就业机会,刺激消费需求; ②制定经济发展计划,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③利用信贷、利率、税收等经济杠杆实施宏观调控
结果 ①二战结束至20世纪70年代初期,国家宏观调控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经济增长一度较快; ②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不同程度的“滞胀”现象,各国再次调整,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国际 内容 通过建立国际经济组织,加强在金融、投资和贸易等领域的国际协调,通过大国相对平等的协商,采取市场干预行动,协调利益,维护经济秩序
结果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推动了世界经济向体系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
【系统认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不断在市场主导和政府调节之间寻求平衡,既强调市场机制,又主张国家适度调控与国际协调,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科学技术的新发展与社会结构的新变化
1.科学技术的新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
背景 ①相对论的提出和量子力学的发展; ②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问世,为技术革命进一步提供了理论支持; ③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科学技术也获得了一定的发展
内容 科学技术的新发展包括原子能的开发利用,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互联网的建立,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种新材料的出现,生物工程技术的突破等
影响 这些新的科技成果使社会发展进人信息时代,劳动方式日益自动化和智能化,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2.社会结构的新变化
背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新发展所带来的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结构出现了新变化
表现 ①就业人口比重的变化:农业和工业的就业人口所占比重逐渐下降,从事服务业的人口所占比重增加; ②“中间阶层”的人数增加(他们一般不拥有生产资料,但有较高的收入,有可观的生活资产)
【系统认知】科学技术的新发展使人类社会进人信息时代,极大地提升了社会生产力。二战后发达国家出现的社会结构多层次化现象,是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在生产关系上的反映。
三“福利国家”与社会运动
1.“福利国家”
内容 国家通过构建社会保障体系,保证个人和家庭内涵的经济安全;通过加大社会服务开支,保证全体公民享受较好的公共福利
作用 在缓和收入分配不平等、保持社会稳定方面起到一定积极作用;增加了国家的财政负担,降低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发展 ①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经济危机时,减少福利就成为“改革”的内容之一; ②20世纪80年代,美、英、法等国都不同程度地减少政府公共开支,改革社会保障制度,在提高社会效率和维护社会公平之间寻求新的平衡
2.社会运动
原因 资本主义国家在二战后都通过加强国家干预的办法缓解社会矛盾,但没能触动造成这种不平等和贫困的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
表现 黑人民权运动 背景 20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对黑人的歧视仍广泛存在
成果 美国黑人掀起民权运动,迫使美国国会通过民权法案,宣布种族隔离和歧视政策为非法
妇女解放运动 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越来越多的妇女参加工作,妇女运动兴起
成果 大多数国家的妇女获得了选举权和被成果选举权,一些国家建立了维护妇女权益的机构
学生反战运动 20世纪6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普遍爆发了大规模的学生运动,美国学生发起反对美国侵略越南战争的运动
【系统认知】“福利国家”的建立是人民长期斗争的结果。二战后的社会运动形成了人民民主斗争的高潮,迫使资本主义国家扩大公民的民主权利。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的这些变化,所触及的主要是统治的手段和方法,并没有克服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强化关键能力/史料实证·融通历史解释
探究点(一)经济之变——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史料证史——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及实质
【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初期,各国为了防止20世纪30年代那样的大危机重演,美国为了加强军备,西欧各国和日本为了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和发展经济并推进经济现代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起来。特别是在50年代以后,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生产高度社会化同私人垄断占有形式这一基本矛盾进一步加深,推动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更加广泛和持续地发展起来。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当代史》
【解读】二战后,为了战后重建的需要,西方发达国家汲取经济危机的教训和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借助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大力实行国家干预经济政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
问题探史--战后国家干预经济的效果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采用以刺激需求为主的调节方式,推动经济发展。1953-1973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增长率:美国为3.5%,英国3.0%,法国5.2%,联邦德国5.9%,日本9.8%等。
--摘编自高德步《世界经济通史》
[材料二]从1973年11月开始,意、英、美、日、法联邦德国等国相继出现经济危机。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普遍、持续大幅度下降,企业大量破产,股票行情大幅度下跌,工业、金融和贸易公司的破产具有普遍性失业人数大量增加,到1975年底达1850万人。与此同时,物价大幅度上涨,美国上涨7.4%,日本18.9%,联邦德国12.7%,法国26%,英国19.1%,意大利24.6%。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滞胀”阶段。
--摘编自宋则行、樊亢《世界经济史》
【探究】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70年代初,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趋势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解读】趋势:从经济高速增长到出现“经济滞胀”。原因:经济危机的冲击;国家干预经济的弊端;资本主义内部基本矛盾的存在
史论形成——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出现新变化的原因
(1)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从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后,垄断加剧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造成一系列难以自解的危机,迫使私人垄断资本接受国家的干预和调节。
(2)二战进一步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在战争中,国家对工业部门实行集中管理,这为战后国有化政策的实行及建立国有经济奠定了基础。
(3)经济危机的惨痛教训。经济危机期间,单靠私人垄断和市场自我调节已无法缓解固有矛盾,只有国家才能充当调和矛盾、挽救危机的“救世主”
(4)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二战后出现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和高科技产业需要巨额的资金和对各部门有效的管理,这就需要国家政权对经济进行有力干预。
(5)战后相对稳定的环境。战后世界战争相对较少,两极格局期间美苏两国相互牵制,客观上为资本主义调整创造了相对安定的环境,(6)对社会主义建设成果与经验的借鉴与吸收。
探究点(二)社会之变--二战后“福利国家”的建立
1.问题探史——“福利国家”的弊端
[材料一](英国)社会福利计划的各项开支占到了公共支出总额的50%。……(瑞典)主要靠借债和赤字预算来维持社会福利的各项开支。……在各国社会福利开支仍在不断增加的同时,各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大幅度下降。……联邦德国从1970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领取维持日常生活救济的人数增加了一倍。……70%以上的美国人反对政府在福利救济方面花更多的钱。
--摘编自陈银娥《现代社会的福利制度》
[材料二] 以德国为例,对于一个正常的德国公民来说,他失业后的18个月内,每月可从政府那里领取1000马克的救济金……还能去观看拜仁队的比赛……于是很多德国人在下岗后不愿立刻找工作,宁愿在家享受政府的救济,成为国家巨大的负担。
[探究]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一战后发达国家高福利制度的弊端。
【解读】:福利开支大,国家财政负担加重,经济增长大幅降低,加重纳税人的负担,引起纳税人的不满,挫伤劳动者的工作积极性
2.史家说史——西方养老模式的发展及启示
20世纪50年代开始,英国政府推行“住院式照顾社会养老模式。政府兴办大型福利院,同时花钱雇用大批工作人员对无依无靠的老年人和残疾人实施住院式集中照顾。由于使他们脱离了长期生活的社区,精神生活难以得到满足,引起了某些人权主义者的批评为了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减轻政府财政负担,英国政府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逐渐改变这种“住院式照顾”方式,推行新型社区照顾的养老模式。20世纪90年代,英国政府颁布了法令,强调社区照顾的目标是在“自己的家或像家式的”环境中供养人们。
——摘编自唐忠新《社区照顾:英国养老主要方式》
[解读]二战后,英国对养老模式进行了探索与创新,从初期的“住院式”照顾转变到“社区式”照顾。这种养老模式的变化,既减轻了政府的财政负担,又满足了老人的精神生活,提高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如何养老也成为政府和社会必须面对的问题,根据中国国情,借鉴西方经验,一定能够探索出一种合适的社会养老模式。
史论形成——“福利国家”的利与弊
(1)积极作用
①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收入分配不平等降低了贫困人口的比重,在缓和社会阶级矛盾、保持社会稳定方面起到一定积极作用。
②有利于改善普通群众的生活,满足国民基本生活需要。
③有利于扩大消费市场,缓和供求矛盾,有利于资本主义的稳定与发展,从而巩固资本主义制度。
(2)消极影响
①国家财政开支巨大,形成财政赤字,国债急剧增加,增加了国家财政负担,从而导致税负加重。②高福利导致社会效率不高、缺乏活力,很多人陷人了对福利制度的依赖,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民的工作积极性;破坏了社会风气和社
会竞争精神。
③过高的税收支出成了企业和个人的沉重包袱,压抑了企业活力,直接影响了经济发展的速度。
④没有从根本上触动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的私有制,无法解决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根本矛盾。(3)启示:生产关系的调整始终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国家治理需要从历史及现实出发,适时调整,同时不断创新,只有创新才能驱动发展,只有创新才能赢得发展。
学科素养和核心价值
(一)教材补缺--历史认知更丰满
战后三大国际经济组织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是战后协调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组织,成立于1945年,总部设在华盛顿成立时的运行机制是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并帮助维持黄金与美元基本固定的汇率,由此形成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又称布雷顿森林体系)。这两个组织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成员国的认缴,美国因认缴资金最多而获得最大投票权。1973年,固定汇率制被浮动汇率制取代,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主要目标是减让关税,消除贸易歧视,以及反对利用进口限额或其他措施来保护本国工业。虽然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名义上只是一项临时性协定,但实际上起着国际组织实体的作用。其主要活动是主持多边贸易谈判,以及实施多边贸易谈判达成的各种协议。其从1948年开始临时运行,1995年被世界贸易组织取代。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关贸总协定是二战后支撑世界经贸关系的三大支柱;以此为基础,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美国在其中拥有特殊地位。它们的出现,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趋势,反映了二战后世界经济向着体系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
(二)辩证看待--换一种视角看历史
二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
二战后资本主义在和平环境中,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引领下,生产力大发展,生产关系也有一些变化,社会有所进步,资本主义发生了诸多新变化。但是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的这些变化,所触及的主要是统治的手段和方法,并没有克服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充分暴露了资本主义固有的弊端。无论是自由放任、国家干预,还是建立福利国家,都没有改变私有制的基础,其实质都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或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调节),其目的都是为了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对抚养未成年人的家庭进行资助的项目源于罗斯福新政时期,最初主要的救助对象是白人贫困家庭;20世纪60年代后接受救助的黑人贫困家庭大幅增加,1970年该项目的受益人中,黑人占了近一半。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
A.国家干预的减少 B.经济危机日趋严重
C.民权运动的高涨 D.移民问题愈演愈烈
2.1956年苏伊士运河危机爆发后,美国大量抛售英镑,导致英国外汇储备骤减。英国抱怨美国的行为是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宗旨和精神“不可饶恕的背叛"。最终,英国停止了对埃及的军事干涉行动。这反映出( )
A.美元占据国际货币体系主导地位 B.埃及民族解放运动获得广泛支持
C.布雷顿森林体系走向瓦解 D.西方大国间盟友关系破裂
3.下表为1935—1950年美国对外投资中私人投资和政府投资情况统计(单位:亿美元)。这两种投资的结构性变化反映了美国( )
类型 年份 私人投资 政府投资
1935 135 101
1940 122 221
1945 147 222
1950 190 354
A.恢复经济发展的努力 B.放松了对拉美的控制
C.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 D.国家安全战略的调整
4.针对下图所示问题,西方主要国家采取的措施是( )
A.适当减少对经济的干预 B.巩固布雷顿森林体系
C.缓和与苏联的关系 D.恢复自由放任政策
5.阅读下图,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美国( )

A.社会贫富差距不断扩大
B.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受到触动
C.政府建立起自下而上的机制解决社会贫困问题
D.社会福利开支增加的同时贫困状况并没有缓解
6.观察下图,解读正确的有( )
①农业和工业的就业人口所占比重下降
②从事服务业的人口所占比重增加
③美国大量劳动力从生产线上退下来缘于它最先建立“福利国家”
④两国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化得益于科学技术的新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20世纪80年代,联邦德国政府调整社会保障政策,推迟养老金随工资增长而提高的时间,同时严审申请养老金的条件,增加个人交纳额度。上述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
A.减轻公共财政负担 B.减缓老龄化进程
C.提高劳动者积极性 D.缩小贫富间差距
8.1951年,美国黑人团体民权大会向联合国发起请愿活动,指控美国政府对黑人犯有种族灭绝罪行。美国政府指责请愿活动是共产主义的宣传,并寻找支持政府的黑人来驳斥这些指控。这反映出当时( )
A.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正式形成 B.民权大会的指控缺乏事实依据
C.美国对待种族问题的态度受冷战意识影响 D.美国政府对国内的种族平等问题漠不关心
9.20世纪以来,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十分引人注目。2016-2017年,计算机顶级人工围棋程序“阿尔法狗”(AlphaGo)击败了世界围棋顶尖棋手。2021年12月,浙产超导量子芯片“天目1号”“莫干1号”首发,它们可应用于经典计算机可能解决不了的前沿问题。由此可知
A.人类的智力水平已不如电子计算机
B.计算机程序发展已对人类构成威胁
C.电子计算机推进了人类信息文明发展
D.计算机系统可以代替人类各种智力活动
10.1947年,日本近代天皇制度的核心机构内务省被废除。1949年,通商产业省成立,主管工业和商业,制定经济政策。这些举措
①强化了天皇控制国家经济的权力
②有助于铲除日本的军国主义残余
③推动了日本经济复兴与贸易扩大
④延缓了战后日本政府民主化改革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1.20世纪60年代初,日本国民对1946年宪法的共识是“拥护宪法等于和平与革新,修改宪法等于反动与保守”;进入80年代,越来越多的人对“宪法限制日本做出国际贡献”的观点表示赞同。这种变化反映当时日本
A.修改宪法无法阻挡 B.力图促进地区和平稳定
C.大国主义思潮抬头 D.军国主义势力卷土重来
12.1950年以后的20年里,大多数发达市场经济国家持续的高增长率使经济定期波动的特点大为改观。西欧在1952年和1958年出现两次衰退,但每次衰退的程度都很轻,衰退后都继之以更高的增长率。这主要得益于
A.“自由放任”政策推行 B.“福利国家”的规模缩小
C.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D.“新经济”增长模式出现
13.1929年,资本主义陷入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为转嫁危机,翌年美国提高近900种商品关税。随之,25个国家采取报复措施,1932年增加到76国以上。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秩序陷入混乱。为避免新的贸易壁垒,二战后各国开始协商并建立以法律形式调整国际贸易与贸易关系的规则与程序。此即( )。
A.《布雷顿森林协议》 B.《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临时适用协定书》
C.《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D.《经济展望声明》
14.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有日本学者注意到这种增长的特点,“不是每个企业经济活动的简单累加,而是政府亲自定调,采取一切手段来协调企业进行高积累。最优先的是发展经济”。这种观点表明战后的日本
①政府积极推行微观调控政策 ②形成独具一格的市场经济模式
③掀起了大规模的国有化浪潮 ④政府拥有经济政策和社会经济决策权
A.①② B.①②④ C.②④ D.③④
15.20世纪50年代,日本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为9.1%,60年代为10.5%。日本经济的发展
A.强化了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
B.奠定了日本民主改革的基础
C.推动了发达国家经济格局的改变
D.促成了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成立
二、材料分析题
16.[美元霸权与国际秩序]
材料—
20世纪30年代的货币混乱带来了一系列灾难性后果,在各国中激起对于国际合作的热望。从英美提出战后国际货币计划开始,凡参与讨论的国家都没有对其目标提出异议。在1944年7月召开的布雷顿森林会议上,美国推动他国同意一系列国际货币安排,筹备设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与此同时,以英国为代表的诸国所获得的成绩,如稀有货币条款、过渡时期的设置等无一不是顽强斗争的结果,绝非源于美国方面的慷慨恩赐。苏联代表认为,会议对于维护并加强世界和平与安全均具有重要意义。法国代表回顾了货币与经济会议的多次失败后,认为此次会议在历史上“开创了一个新时代”。
——摘编自王在帮《霸权稳定论批判》
材料二
1971年8月15日,尼克松未与他国商量便径自宣布停止美元兑换黄金,直接导致布雷顿森林体系固定汇率制度的崩溃,引起世界哗然。在各国讨论应对这一重大变故之时,大多数决策者头脑中不断浮现的是,将大萧条转变成一次世界大灾难的事件——1933年世界经济会议的失败、纳粹主义的兴起以及最后的世界大战。但从宏观视角看,这些担心被普遍夸大了。浮动汇率没有带来经济萧条或政治混乱,更没有引发战争,布雷顿森林体系其他机制得以延续。
——摘编自[美]弗朗西斯·加文《黄金、美元与权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20世纪30年代货币混乱的表现,简析布雷顿森林会议“开创了一个新时代”的含义。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浮动汇率没有引发经济萧条等严重后果的原因,并评价美国停止美元兑换黄金的举措。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
①1870—1913 ②1913—1950 ③1950—1960 ④1960—1970
法国 1.6 0.7 5.0 5.8
英国 2.2 1.7 2.8 2.7
美国 4.3 2.9 3.2 4.0
德国 2.9 1.3 7.7 4.8
——摘编自J.M.阿尔贝蒂尼《国家报告》
(1)根据材料,分别指出各同同民生产总值变化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表内同家在第②和第③时段的经济活动对世界产生的主要经验和教训。
参考答案:
1.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二战后(美国)。据本材料可知,救助政策从开始的主要救助白人家庭到二战后黑人家庭也在救助之列,并结合所学可知,二战后美国黑人掀起了民权运动,反对种族歧视,C项正确;救助政策是国家干预的表现,且二战后,美国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加大对国家的干预,排除A项;二战后50、60年代美国经济进入黄金时期,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到移民问题,排除D项。故选C项。
2.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56年(全球)。据题干中“美国大量抛售英镑,导致英国外汇储备骤减”以及英国对美国行为的指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事件本质上显示了美元作为布雷顿森林体系中心货币对国际金融秩序的巨大影响力,反映了美元占据国际货币体系的主导地位,A项正确;题干信息虽涉及埃及民族解放运动,但主要讨论的是美英之间的金融互动及其影响,排除B项;布雷顿森林体系走向瓦解是在20世纪70年代,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项;西方大国间的盟友关系虽受到考验,但“破裂”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A项。
3.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35—1950年美国(美国)。根据表格可知,1935—1950年美国对外投资中私人投资和政府投资相比,私人投资比例下降,政府投资上升,这两种投资的结构性变化反映了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调整,即由二战反对法西斯到二战后与苏联冷战对峙,抢夺世界市场份额,称霸世界,D项正确;大危机后美国经济在1940年左右基本恢复到大萧条前水平,恢复经济发展说法能反映材料结构性投资变化的本质,排除A项;美国并没有放松对拉美地区的控制,反而加强了对拉美地区控制,视拉美地区为美国后院,排除B项;无论是政府投资还是私人投资,都会促进跨国公司的发展,不能反映这种结构性变化的本质,排除C项。故选D项。
4.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78-1982年(世界)。据本题材料可知,1978-1982年西方国家失业率增加,消费品价格增长率下降,市场活力不足,因此需要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激发市场活力,A项正确;1973年2月,美元进一步贬值,各主要货币在投机力量冲击下被迫实行浮动汇率制,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崩溃,排除B项;苏联实行计划经济,西方国家经济发展与苏联无关,排除C项;经济大危机爆发后自由放任政策已经失灵,20世纪80年代西方国家采取的是新自由主义政策,排除D项。故选A项。
5.D
【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范围为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根据柱状图可以看出,20世纪80年代,美国政府福利开支大幅度上升,而社会贫困状况中,贫困人口比例和贫困线以下人数却由上升到逐步缓慢下降,这说明当时社会福利制度并没有发挥有效作用,社会福利开支增加的同时贫困状况并没有缓解,D项正确;材料中没有社会财富各阶层占有的数据,社会贫富差距情况通过柱状图并不能反映出来,可知贫困人口比例在下降,排除A项;福利制度没能触动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排除B项;C项只涉及到了美国政府福利开支,没有涵盖美国贫困状况的信息,排除C项。故选D项。
6.B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二战后农业和工业人口比重都在下降,服务业人口比重增加。结合所学可知,二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促使社会结构变化。①②④符合材料,B项正确;英国最早建成“福利国家”,③错误,排除ACD项。故选B项。
7.A
【详解】联邦德国政府“推迟养老金随工资增长而提高的时间,同时严审申请养老金的条件,增加个人交纳额度”,目的在于减少社会福利,减轻社会福利带来的财政负担,A项正确;上述政策不能减缓老龄化进程,排除B项;推迟养老金随工资增长而提高的时间,增加个人交纳额度,不利于提高劳动者积极性,排除C项;增加社会福利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排除D项。故选A项。
8.C
【详解】1951年正处于冷战时期,美国政府面对黑人团体在联合国大会上的指控,认为民权大会的请愿活动是共产主义的宣传,以此来反对民权大会的指控,美国政府对待种族问题的做法显然是受到了冷战意识的影响,C项正确;1955年华约成立标志两极对峙格局正式形成,排除A项;美国历史上白人残酷对待黑人,民权大会的指控有事实依据,排除B项;战后美国政府关注到了种族平等问题,D项表述绝对,排除D项。故选C项。
9.C
【详解】电子计算机的发展,推进了人类信息文明发展,故C项正确;A项表述错误,排除A项;计算机程序是人类制定的,B项说法夸大了计算机的作用,排除B项;计算机程序是人类制定的,计算机系统不能代替人类各种智力活动,排除D项。故选C项。
【点睛】
10.C
【详解】由所学知识可知,日本在二战后进行了民主化改革,涉及政治、教育、经济、农地等方面,改革了天皇制度,取消了天皇总揽国家一切统治权的权力,推动了战后日本政府的民主化改革;设立通商产业省,推动了日本经济复兴与贸易扩大,有助于铲除日本的军国主义残余,所以②③符合题意,①④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排除D项;因为①和④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B项。故选C项。
11.C
【详解】材料信息是,日本国民对1946年宪法的态度,由20世纪60年代初的肯定和拥护到80年代越来越多人的否定。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种变化是随着日本经济崛起急需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反映,故C正确;材料不是强调修改宪法,故A错误;材料没有促进地区和平稳定的信息,故B错误;材料不能说明军国主义势力卷土重来,故D错误。
12.C
【详解】从材料可知,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都有所恢复与发展,结合所学,这主要得益于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的发展,故C项正确;自由放任此在罗斯福新政时期已经被抛弃,排除A;此时福利国家规模扩大,排除B;D项是90年代,排除D。
13.B
【详解】1947年10月签署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临时适用协定书》,旨在降低关税,减少贸易壁垒,实现国际贸易自由化,故选择B项,《布雷顿森林协议》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度,是构建国际货币体系中的重要一环,排除A项;1993年11月生效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标志着欧盟正式诞生,排除C项;《经济展望声明》是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在1993年发表的,排除D项。
14.C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信息“不是每个企业经济活动的简单累加,而是政府亲自定调,采取一切手段来协调企业进行高积累”说明战后日本采取了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政府亲自定调,采取一切手段来协调企业进行高积累”体现了政府对具体经济单位的经济活动所进行的调节与控制,这说明政府积极推行宏观调控政策,故①错误;这一模式是独具一格的市场经济模式,故②正确;掀起了大规模国有化浪潮的是战后的英国和法国,故③错误;这种经济模式下,政府拥有经济政策和社会经济决策权,故④正确。由此可知,C正确,ABD错误。
15.C
【详解】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20世纪50-60年代日本经济的发展冲击了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资本主义世界逐渐形成了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推动了发达国家经济格局的改变,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日本经济的发展不能强化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B选项错误,日本民主改革推行于1945年9月,20世纪50-60年代日本经济的发展并非为民主改革奠定基础;D选项错误,亚太经合组织成立于1989年,两者之间没有直接关系。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16.(1)表现:“金本位”制瓦解;货币贬值和通货膨胀;贸易保护主义。含义:国际金融秩序的建立;推动全球经济的发展;维护并加强世界和平与安全。
(2)原因:浮动汇率可以增加国际贸易的预测性和稳定性;浮动汇率促进国内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资源配置的合理化,提高经济效率;浮动汇率可以激发创新动力,促进企业的竞争力,因此,浮动汇率没有引发经济萧条等严重后果。评价:对美国:美国停止美元兑换黄金是为了保卫美国已经非常有限的黄金储备,以稳定美元的汇率;美国停止美元兑换黄金使得美国霸主地位开始衰落;对世界:国际货币金融市场极度混乱。
【详解】(1)本题属于特征类材料分析题。表现:结合所学知识,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爆发,各国实行货币贬值“金本位”制瓦解;各国实行货币贬值出现通货膨胀、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含义:由材料“1944年7月召开的布雷顿森林会议上,美国推动他国同意一系列国际货币安排,筹备设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可知布雷顿森林会议决定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国际金融秩序建立;由材料“苏联代表认为,会议对于维护并加强世界和平与安全均具有重要意义。”可知维护并加强世界和平与安全;根据材料“法国代表回顾了货币与经济会议的多次失败后,”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布雷顿森林会议推动全球经济发展。
(2)本题属于原因类和评价类材料分析题。原因:结合所学浮动汇率的影响进行回答,如浮动汇率可以让汇率与市场供求关系相匹配,从而降低汇率波动风险,增加国际贸易的预测性和稳定性;浮动汇率可以通过市场机制调节汇率,促进国内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资源配置的合理化,提高经济效率;浮动汇率可以激发创新动力,促进企业的竞争力,因此,浮动汇率没有引发经济萧条等严重后果。评价:结合所学知识,美国停止美元兑换黄金是为了保卫美国已经非常有限的黄金储备,以稳定美元的汇率、美国停止美元兑换黄金使得美国霸主地位开始衰落;根据材料“......直接导致布雷顿森林体系固定汇率制度的崩溃,引起世界哗然。在各国讨论应对这一重大变故之时......”并结合所学知识国际货币金融市场极度混乱。
17.(1)①法国:1913年前较快增长;20世纪前半期增速明显下降;1950—1970年,高速增长。②英国:总体上平稳缓慢增长:20世纪前半期增速有所下降;1950—1970年,恢复增长。③美国:1913年前高速增长;20世纪前半期增速明显下降,但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仍保持优势;1950—1970年,恢复高速增长。④德国:1913年前较快增长;20世纪前半期增速下降;1950—1960年,高速增长;1960—1970年,增速有所放缓。
(2)在第②时段,两次世界大战和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导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速普遍下降,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加大政府对经济的全面干预,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经济危机,经济增速仍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保持优势。在第③时段,二战后,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借鉴罗斯福新政的经验,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促进了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高速增长;二战后建立了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稳定了国际金融和贸易秩序,有利于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二战后,英法德等欧洲国家接受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援助,逐步走向联合,也促进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高速发展。
主要经验:经济发展需要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和周边环境;世界各国需要不断调整生产关系,实施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经济政策;各国要加强经济交流和合作,促进国际金融和贸易的体系化和制度化建设。
教训:战争和掠夺不符合本国和世界的发展利益:金融战和贸易战等反全球化措施使经济危机愈演愈烈。
【详解】(1)根据材料“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可知,法国:1913年前较快增长;20世纪前半期增速明显下降;1950—1970年,高速增长;英国:总体上平稳缓慢增长:20世纪前半期增速有所下降;1950—1970年,恢复增长;美国:1913年前高速增长;20世纪前半期增速明显下降,但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仍保持优势;1950—1970年,恢复高速增长;德国:1913年前较快增长;20世纪前半期增速下降;1950—1960年,高速增长;1960—1970年,增速有所放缓。
(2)根据材料“1913年——1950年......1950年——1960年”可知,针对法国、英国、美国和德国任意一国的两个时间段进行论述,总结出主要经验和教训。1913年——1950年,这个阶段,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和1929年爆发的资本主义大危机,面对战争和危机,各国是如何应对的,其经验和教训;1950年——1960年,在这一阶段,二战结束,美苏成为战争的大赢家,资本主义世界出现新的变化,国家干预经济,促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大发展,同时也促进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发展,从以上方面可以对经验进行总结和吸取教训等。本题目要史论结合,论据充分,言之有理即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