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同步练习(基础卷)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同步练习(基础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9.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7-09 21:24:47

文档简介

部编版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同步练习(基础卷)
一、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太丘舍去    尊君在不   
非人哉    友人惭   
【答案】shě;fǒu;zāi;cán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字音的识记。依据平时学习积累作答。
故答案为:shě;fǒu;zāi;cán
【点评】本题考查重点词注音。 对于课文中出现的一些重点词要准确辨别读音,并能结合语境使用恰当。此题关键是平时的积累,积累生字词的读音书写。
2.(【精彩练习】8《世说新语》二则)文学常识填空。
刘义庆,    (朝代)   
家。他爱好文学,喜欢招纳文士,组织编写了   ,这是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课文所选两则分别出自   篇和   篇。
【答案】南朝宋;文学;《世说新语》;《言语》;《方正》
【知识点】作家作品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把握作家作品的能力。
刘义庆(403年~444年),字季伯,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人 ,南朝宋宗室、文学家。宋武帝刘裕之侄,长沙景王刘道怜次子,其叔父临川王刘道规无子,即以刘义庆为嗣,袭封南郡公。 永初元年(420年)封临川王,征为侍中。文帝元嘉时,历仕秘书监、丹阳尹、尚书左仆射、中书令、荆州刺史等。著有《后汉书》《徐州先贤传》《江左名士传》《世说新语》。
故答案为:南朝宋 ;文学;《世说新语》 ;《言语》;《方正》
【点评】本题考查把握作家作品的能力。这类题目的解答需要学生在熟悉并掌握相关名著内容及情节的前提下,根据题目要求作答。学生平时学习中应该多读名家名著,一方面扩展知识面,提高文学修养;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解答题目。
3.(2020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二单元第8课《世说新语》同步练习试卷)亲属关系是中国人最基本的伦理关系,请各用一个字将下列亲属关系填充完整。
父之兄曰(   ),母之弟曰(   ),兄之妻曰(   ),弟之子曰(   )。
【答案】伯;舅;嫂;侄
【知识点】称谓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古代文化常识。称父之兄曰伯父。父之弟曰叔父。伯与叔称其兄弟之子曰侄。母之弟曰舅,兄之妻曰嫂。据此填写即可。
故答案为:伯;舅;嫂;侄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对文化常识的掌握情况。要求考生注意平时的积累,注意对文本中出想的常识要识记,结合相关的资料以及生活进行全面了解。
4.(【精彩练习】8《世说新语》二则)给下列词语分类,将序号写在横线上。
①敝人②卑职③陛下④令尊⑤寡人⑥足下
⑦令郎⑧老朽⑨麾下①阁下①令爱②愚见
敬辞:   
谦辞:   
【答案】③④⑥⑦⑨⑩ ;①②⑤⑧
【知识点】其他常识;语言得体;称谓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敬辞谦辞的辨析能力。
敬辞,指语气恭敬的辞语,一般用于别人;谦辞,指表示谦虚的言辞,一般用于自己。敬辞一般包含“令”“惠”“垂”“赐”“请”“高”“贤”等;谦辞多含有“舍”“小”“老”“愚”“拙”“敝”“鄙”“卑”等。根据平时的积累,以及前面的分析,即可将题干中所给的词正确分类。
故答案为:③④⑥⑦⑨⑩ ; ①②⑤⑧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敬辞谦辞的辨析能力。需要结合自己平时对谦辞敬辞的积累解答。平时学习与阅读要注意积累,对古代文化常识进行分类,加强记忆。
5.(w8《世说新语》二则同步检测(原卷版))学了《陈太丘与友期》后,有一位同学根据课文内容出了上联,请你结合《咏雪》的有关内容对出下联。
上联:陈元方驳客义正词严
下联:   
【答案】谢道韫咏雪形神皆备
【知识点】诗歌对联
【解析】【分析】“陈元方”是人名,“驳客”是事件,“义正词严”是效果。注意上下联字数要相同。据此可以根据《咏雪》这篇文章的内容对出下联,人物:谢道韫;事件:咏雪;效果:形神皆备。
故答案为: 谢道韫咏雪形神皆备
【点评】本题考查拟写对联的能力。拟写对联的基本原则有:①对偶原则,要求上下联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应;②内容相关原则,要求上下联必须围绕同一话题,内容上或互补,或对立,或承接;③避免重复原则,避免上下联同一位置出现同一词语,也避免同一个字出现在上下联不同的位置;④上仄下平原则,即上联末字押仄声韵,下联末字押平声韵,这个原则在考题中一般放得较宽。
6.(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世说新语》两则咏雪同步练习)用原文《咏雪(世说新语)》填空
a交代咏雪背景的句子:   。
b咏雪的直接原因:   。
c两个比喻句:   。
d谢道韫对雪的描述是:   。
e补充点明谢道韫身份的句子(暗示谢太傅对谢道韫才气的赞赏):   。
【答案】交代咏雪背景的句子: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咏雪的直接原因:俄儿雪骤。;两个比喻句: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谢道韫对雪的描述是:未若柳絮因风起。;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知识点】咏雪(《世说新语》);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解析】【分析】“撒盐空中”亦不失为一种比方,雪,以其粉白晶莹飘散而下,谢朗就近取譬,用撒盐空中拟之,虽不高明,也差可形容了。
二、语言综合运用
(2024·绥化)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回答小题。
①“我一路向北,离开有你的季节□”《一路向北》的歌声一直在校园的上空回荡着,似乎预示着毕业季的到来。随手拿起拍立得,我们拍了张照片。记得那日,晚霞如橙,令人如痴如醉,晚风吹起我们的发梢。今天,考场外,柳条轻轻飞舞。风一如那日温柔,撩起我的记忆、bō动我的心弦。
②又是一年芳草绿,又是一季毕业时。青春的我们,信心满怀,背起行囊,奔向属于自己的诗和远方:睿智的我们,满怀理想,点燃青春,挥别昨日,开启一段斩新的人生旅途。即使选择了远方,我们就不怕风雨兼程。
③如诗如画的青春回忆总是赶不上生命的脚步,烟水迷茫的沧波永远落后于憧憬的丽帆。愿我们的青春岁月如同三月的樱笋,五月的榴锦一般,向阳生长,不负伟大时代,不负美丽韶华。
7.给加点字注音,按所给拼音写出汉字。
旅   途
bō   动
8.给□处填写正确的标点,找出并改正选文第②段中的一个错别字。
标点:      改   
9.第②段画线句子有语病,请结合语境将修改后的句子写下来。
10.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记得那日,晚霞如橙,令人如痴如醉。
B.这些复杂对立的情感,林林总总,会将这间小屋挤得满满的,间不容发。
C.互联网时代,“快餐”式阅读方式快速收集了络绎不绝的资讯。
D.富有创造力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11.下列有关语法知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风—如那日温柔”中的“温柔”和“烟水迷茫的沧波”中的“迷茫”都是形容词。
B.“背起行囊”“信心满怀”“如诗如画”“轻轻飞舞”四个短语结构类型各不相同。
C.“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句子的主干是“尊老爱幼是美德”。
D.“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一句中的“在世界桥梁史上”作定语。
【答案】7.lǚ;拨
8.……;斩;崭
9.既然选择了远方,我们就不怕风雨兼程。
10.C
11.D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形容词;常见易混成语辨析;并列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偏正短语;关联词使用不当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拼读和书写的能力,注意积累,掌握字词读音及字形写法。要特别注意多音字和形近字,不写错别字。
(2)本题考查学生词语掌握。注意积累,掌握字词含义及字形写法。要特别注意形近字,不写错别字。
(3)本题考查学生修改病句能力。学生在日常学习中要熟练掌握修改病句“增删调换”这四种方法。要尽量保持句子原意不变和尽量少改动。病句常见错误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表意不明、不合逻辑、歧义、分类不当、两面对一面。
(4)本题考查成语的正确使用能力。成语的理解与运用,首先要把握成语的准确含义,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做出分析与判断。成语的误用一般容易出现几种情况:张冠李戴、望文生义、重复赘余、自相矛盾、褒贬误用、不合逻辑、搭配不当、对象出错等等。
(5)本题考查综合知识。1)词性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拟声词、数量词、助词、数量词、介词等。2)常考短语类型有:并列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主谓短语。3)句子成分如下: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定语常在主宾前,谓前状语谓后补。
7.旅途 lǚ tú (名)旅行途中。
拨动 bō dòng 用手脚或棍棒等横着用力,使东西移动或分开。
故答案为:lǚ、拨
8.空格处形容歌曲内容未写尽,还有很多用省略号(......)。
斩新——崭新
斩 zhǎn 砍;砍断。组词:斩断
崭新 zhǎn xīn 极新;簇新。
故答案为:①……
②斩
③崭
9.关联词使用不当,应该是“即使......也”、“既然......就”。按照语境,关联词“即使......就”改为“既然......就”。
故答案为: 既然选择了远方,我们就不怕风雨兼程。
10.A 如痴如醉,好像喝醉了或傻了一样。形容对人或事物极为迷恋或陶醉,以至达到精神恍惚、不能自制的程度。使用正确
B 间不容发,两者之间容不下一根头发。比喻情势危急到了极点,也指天衣无缝,毫无破绽。使用正确
C 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船只等来往频繁,连续不断。不能形容资讯数量,使用错误。
D 孜孜不倦,勤勤恳恳,不知疲倦。使用正确
故答案为:C
11.D:错误。“在世界桥梁史上”在谓语前,应该是作状语,不是作定语。
故答案为:D
三、阅读理解
(2023七上·雷州期末) 阅读下面文言文, 完成各题。
【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咏雪》)
【乙】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
12.解释下面加点词语意思。
未若柳絮因风起(  ) 俄而雪骤(  )
元方入门不顾 (  ) 下车引之(  )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撒盐空中差可拟。
②君与家君期日中。
14.面对友人责骂自己的父亲,元方是如何回答的? 这表现出他怎样的特点?
15.《咏雪》结尾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何用意?
【答案】12.趁、乘 ; 急,紧;回头看 ; 拉,要和元方握手
13.①跟把盐撤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
②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
14.元方针锋相对地反驳友人,指出对方的无信、无礼,有理有据。表现了元方年纪虽小,但明白事理、聪慧过人。
15.是一个暗示,表明谢安赞赏谢道韫的才气。
【知识点】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根据文言文中某一内容谈观点;陈太丘与友期(《世说新语》);咏雪(《世说新语》);文言文翻译;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意义。翻译文言实词的意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的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同时还应结合具体的语境做出准确的判断。考题涉及的词语都来源于教材中所选的课文,这要求学生应加强对教材所选入的文言文诵读与掌握,解答根据所学过的课文,根据上下文做出判断。
(2)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文言文中重要句子翻译的关键是一定要回到原文的语境中,根据上下文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同时对语句中的重要实词、虚词做到准确的翻译。并按照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符合现代汉语的用词造句的标准。
(3)本题考查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找出相关的语句做出具体的分析即可。
(4)本题考查写作手法的赏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选文内容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语句来分析即可。
译文:
[甲]
谢太傅在寒冷的雪天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给子侄辈们讲解文章的义理。不久,雪下得急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 ”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另一个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乘风飞舞。“太傅大笑起来。她就是谢无奕的女儿谢道韫,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乙]
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正午。过了正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陈太丘的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 ”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友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君子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12.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1)句意:不如比作柳絮乘风飞舞。(2)句意:不久,雪下得急了。(3)句意: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4) 句意:下了车想去拉元方。
故答案为: 趁、乘 ; 急,紧;回头看 ; 拉,要和元方握手
13.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重点词有:(1)差:大体;拟:相比;(2)期:约定;日中:正午。
故答案为:①跟把盐撤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②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
14.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及人物形象。根据乙文”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可知,元方面对父亲友人的“非人哉”,不卑不亢,分条理罗列出父亲友人的过错,指出父亲友人不信守诺言,没礼貌的过失之处,据理力争维护父亲的形象,可见元方年纪虽小,但明白事理、聪慧过人。
故答案为:元方针锋相对地反驳友人,指出对方的无信、无礼,有理有据。表现了元方年纪虽小,但明白事理、聪慧过人。
15.本题考查内容理解。甲文结尾“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点明“兄女”的身份地位,暗含作者及谢太傅对谢道韫的欣赏,表明谢安赞赏谢道韫的才气。
故答案为:是一个暗示,表明谢安赞赏谢道韫的才气。
1 / 1部编版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同步练习(基础卷)
一、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太丘舍去    尊君在不   
非人哉    友人惭   
2.(【精彩练习】8《世说新语》二则)文学常识填空。
刘义庆,    (朝代)   
家。他爱好文学,喜欢招纳文士,组织编写了   ,这是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课文所选两则分别出自   篇和   篇。
3.(2020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二单元第8课《世说新语》同步练习试卷)亲属关系是中国人最基本的伦理关系,请各用一个字将下列亲属关系填充完整。
父之兄曰(   ),母之弟曰(   ),兄之妻曰(   ),弟之子曰(   )。
4.(【精彩练习】8《世说新语》二则)给下列词语分类,将序号写在横线上。
①敝人②卑职③陛下④令尊⑤寡人⑥足下
⑦令郎⑧老朽⑨麾下①阁下①令爱②愚见
敬辞:   
谦辞:   
5.(w8《世说新语》二则同步检测(原卷版))学了《陈太丘与友期》后,有一位同学根据课文内容出了上联,请你结合《咏雪》的有关内容对出下联。
上联:陈元方驳客义正词严
下联:   
6.(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世说新语》两则咏雪同步练习)用原文《咏雪(世说新语)》填空
a交代咏雪背景的句子:   。
b咏雪的直接原因:   。
c两个比喻句:   。
d谢道韫对雪的描述是:   。
e补充点明谢道韫身份的句子(暗示谢太傅对谢道韫才气的赞赏):   。
二、语言综合运用
(2024·绥化)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回答小题。
①“我一路向北,离开有你的季节□”《一路向北》的歌声一直在校园的上空回荡着,似乎预示着毕业季的到来。随手拿起拍立得,我们拍了张照片。记得那日,晚霞如橙,令人如痴如醉,晚风吹起我们的发梢。今天,考场外,柳条轻轻飞舞。风一如那日温柔,撩起我的记忆、bō动我的心弦。
②又是一年芳草绿,又是一季毕业时。青春的我们,信心满怀,背起行囊,奔向属于自己的诗和远方:睿智的我们,满怀理想,点燃青春,挥别昨日,开启一段斩新的人生旅途。即使选择了远方,我们就不怕风雨兼程。
③如诗如画的青春回忆总是赶不上生命的脚步,烟水迷茫的沧波永远落后于憧憬的丽帆。愿我们的青春岁月如同三月的樱笋,五月的榴锦一般,向阳生长,不负伟大时代,不负美丽韶华。
7.给加点字注音,按所给拼音写出汉字。
旅   途
bō   动
8.给□处填写正确的标点,找出并改正选文第②段中的一个错别字。
标点:      改   
9.第②段画线句子有语病,请结合语境将修改后的句子写下来。
10.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记得那日,晚霞如橙,令人如痴如醉。
B.这些复杂对立的情感,林林总总,会将这间小屋挤得满满的,间不容发。
C.互联网时代,“快餐”式阅读方式快速收集了络绎不绝的资讯。
D.富有创造力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11.下列有关语法知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风—如那日温柔”中的“温柔”和“烟水迷茫的沧波”中的“迷茫”都是形容词。
B.“背起行囊”“信心满怀”“如诗如画”“轻轻飞舞”四个短语结构类型各不相同。
C.“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句子的主干是“尊老爱幼是美德”。
D.“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一句中的“在世界桥梁史上”作定语。
三、阅读理解
(2023七上·雷州期末) 阅读下面文言文, 完成各题。
【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咏雪》)
【乙】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
12.解释下面加点词语意思。
未若柳絮因风起(  ) 俄而雪骤(  )
元方入门不顾 (  ) 下车引之(  )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撒盐空中差可拟。
②君与家君期日中。
14.面对友人责骂自己的父亲,元方是如何回答的? 这表现出他怎样的特点?
15.《咏雪》结尾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何用意?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shě;fǒu;zāi;cán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字音的识记。依据平时学习积累作答。
故答案为:shě;fǒu;zāi;cán
【点评】本题考查重点词注音。 对于课文中出现的一些重点词要准确辨别读音,并能结合语境使用恰当。此题关键是平时的积累,积累生字词的读音书写。
2.【答案】南朝宋;文学;《世说新语》;《言语》;《方正》
【知识点】作家作品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把握作家作品的能力。
刘义庆(403年~444年),字季伯,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人 ,南朝宋宗室、文学家。宋武帝刘裕之侄,长沙景王刘道怜次子,其叔父临川王刘道规无子,即以刘义庆为嗣,袭封南郡公。 永初元年(420年)封临川王,征为侍中。文帝元嘉时,历仕秘书监、丹阳尹、尚书左仆射、中书令、荆州刺史等。著有《后汉书》《徐州先贤传》《江左名士传》《世说新语》。
故答案为:南朝宋 ;文学;《世说新语》 ;《言语》;《方正》
【点评】本题考查把握作家作品的能力。这类题目的解答需要学生在熟悉并掌握相关名著内容及情节的前提下,根据题目要求作答。学生平时学习中应该多读名家名著,一方面扩展知识面,提高文学修养;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解答题目。
3.【答案】伯;舅;嫂;侄
【知识点】称谓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古代文化常识。称父之兄曰伯父。父之弟曰叔父。伯与叔称其兄弟之子曰侄。母之弟曰舅,兄之妻曰嫂。据此填写即可。
故答案为:伯;舅;嫂;侄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对文化常识的掌握情况。要求考生注意平时的积累,注意对文本中出想的常识要识记,结合相关的资料以及生活进行全面了解。
4.【答案】③④⑥⑦⑨⑩ ;①②⑤⑧
【知识点】其他常识;语言得体;称谓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敬辞谦辞的辨析能力。
敬辞,指语气恭敬的辞语,一般用于别人;谦辞,指表示谦虚的言辞,一般用于自己。敬辞一般包含“令”“惠”“垂”“赐”“请”“高”“贤”等;谦辞多含有“舍”“小”“老”“愚”“拙”“敝”“鄙”“卑”等。根据平时的积累,以及前面的分析,即可将题干中所给的词正确分类。
故答案为:③④⑥⑦⑨⑩ ; ①②⑤⑧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敬辞谦辞的辨析能力。需要结合自己平时对谦辞敬辞的积累解答。平时学习与阅读要注意积累,对古代文化常识进行分类,加强记忆。
5.【答案】谢道韫咏雪形神皆备
【知识点】诗歌对联
【解析】【分析】“陈元方”是人名,“驳客”是事件,“义正词严”是效果。注意上下联字数要相同。据此可以根据《咏雪》这篇文章的内容对出下联,人物:谢道韫;事件:咏雪;效果:形神皆备。
故答案为: 谢道韫咏雪形神皆备
【点评】本题考查拟写对联的能力。拟写对联的基本原则有:①对偶原则,要求上下联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应;②内容相关原则,要求上下联必须围绕同一话题,内容上或互补,或对立,或承接;③避免重复原则,避免上下联同一位置出现同一词语,也避免同一个字出现在上下联不同的位置;④上仄下平原则,即上联末字押仄声韵,下联末字押平声韵,这个原则在考题中一般放得较宽。
6.【答案】交代咏雪背景的句子: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咏雪的直接原因:俄儿雪骤。;两个比喻句: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谢道韫对雪的描述是:未若柳絮因风起。;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知识点】咏雪(《世说新语》);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解析】【分析】“撒盐空中”亦不失为一种比方,雪,以其粉白晶莹飘散而下,谢朗就近取譬,用撒盐空中拟之,虽不高明,也差可形容了。
【答案】7.lǚ;拨
8.……;斩;崭
9.既然选择了远方,我们就不怕风雨兼程。
10.C
11.D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形容词;常见易混成语辨析;并列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偏正短语;关联词使用不当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拼读和书写的能力,注意积累,掌握字词读音及字形写法。要特别注意多音字和形近字,不写错别字。
(2)本题考查学生词语掌握。注意积累,掌握字词含义及字形写法。要特别注意形近字,不写错别字。
(3)本题考查学生修改病句能力。学生在日常学习中要熟练掌握修改病句“增删调换”这四种方法。要尽量保持句子原意不变和尽量少改动。病句常见错误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表意不明、不合逻辑、歧义、分类不当、两面对一面。
(4)本题考查成语的正确使用能力。成语的理解与运用,首先要把握成语的准确含义,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做出分析与判断。成语的误用一般容易出现几种情况:张冠李戴、望文生义、重复赘余、自相矛盾、褒贬误用、不合逻辑、搭配不当、对象出错等等。
(5)本题考查综合知识。1)词性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拟声词、数量词、助词、数量词、介词等。2)常考短语类型有:并列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主谓短语。3)句子成分如下: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定语常在主宾前,谓前状语谓后补。
7.旅途 lǚ tú (名)旅行途中。
拨动 bō dòng 用手脚或棍棒等横着用力,使东西移动或分开。
故答案为:lǚ、拨
8.空格处形容歌曲内容未写尽,还有很多用省略号(......)。
斩新——崭新
斩 zhǎn 砍;砍断。组词:斩断
崭新 zhǎn xīn 极新;簇新。
故答案为:①……
②斩
③崭
9.关联词使用不当,应该是“即使......也”、“既然......就”。按照语境,关联词“即使......就”改为“既然......就”。
故答案为: 既然选择了远方,我们就不怕风雨兼程。
10.A 如痴如醉,好像喝醉了或傻了一样。形容对人或事物极为迷恋或陶醉,以至达到精神恍惚、不能自制的程度。使用正确
B 间不容发,两者之间容不下一根头发。比喻情势危急到了极点,也指天衣无缝,毫无破绽。使用正确
C 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船只等来往频繁,连续不断。不能形容资讯数量,使用错误。
D 孜孜不倦,勤勤恳恳,不知疲倦。使用正确
故答案为:C
11.D:错误。“在世界桥梁史上”在谓语前,应该是作状语,不是作定语。
故答案为:D
【答案】12.趁、乘 ; 急,紧;回头看 ; 拉,要和元方握手
13.①跟把盐撤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
②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
14.元方针锋相对地反驳友人,指出对方的无信、无礼,有理有据。表现了元方年纪虽小,但明白事理、聪慧过人。
15.是一个暗示,表明谢安赞赏谢道韫的才气。
【知识点】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根据文言文中某一内容谈观点;陈太丘与友期(《世说新语》);咏雪(《世说新语》);文言文翻译;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意义。翻译文言实词的意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的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同时还应结合具体的语境做出准确的判断。考题涉及的词语都来源于教材中所选的课文,这要求学生应加强对教材所选入的文言文诵读与掌握,解答根据所学过的课文,根据上下文做出判断。
(2)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文言文中重要句子翻译的关键是一定要回到原文的语境中,根据上下文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同时对语句中的重要实词、虚词做到准确的翻译。并按照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符合现代汉语的用词造句的标准。
(3)本题考查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找出相关的语句做出具体的分析即可。
(4)本题考查写作手法的赏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选文内容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语句来分析即可。
译文:
[甲]
谢太傅在寒冷的雪天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给子侄辈们讲解文章的义理。不久,雪下得急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 ”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另一个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乘风飞舞。“太傅大笑起来。她就是谢无奕的女儿谢道韫,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乙]
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正午。过了正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陈太丘的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 ”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友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君子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12.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1)句意:不如比作柳絮乘风飞舞。(2)句意:不久,雪下得急了。(3)句意: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4) 句意:下了车想去拉元方。
故答案为: 趁、乘 ; 急,紧;回头看 ; 拉,要和元方握手
13.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重点词有:(1)差:大体;拟:相比;(2)期:约定;日中:正午。
故答案为:①跟把盐撤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②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
14.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及人物形象。根据乙文”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可知,元方面对父亲友人的“非人哉”,不卑不亢,分条理罗列出父亲友人的过错,指出父亲友人不信守诺言,没礼貌的过失之处,据理力争维护父亲的形象,可见元方年纪虽小,但明白事理、聪慧过人。
故答案为:元方针锋相对地反驳友人,指出对方的无信、无礼,有理有据。表现了元方年纪虽小,但明白事理、聪慧过人。
15.本题考查内容理解。甲文结尾“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点明“兄女”的身份地位,暗含作者及谢太傅对谢道韫的欣赏,表明谢安赞赏谢道韫的才气。
故答案为:是一个暗示,表明谢安赞赏谢道韫的才气。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