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荷塘月色》课件 (共47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4.2《荷塘月色》课件 (共47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5.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7-16 17:03: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7张PPT)
荷塘月色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课前回顾
描写荷花的诗句: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小池》 宋·杨万里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纳凉》 宋·秦观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唐·李白
课前回顾
描写月色的诗句: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唐·王建
语言建构与运用:
了解朱自清生平、创作特色和文章的写作背景。
思维发展与提升:
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理清文章的脉络,理解文章的主旨,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审美鉴赏与创造:
品味语言,学习体会情景交融的写法。
文化传承与理解:
学习欣赏和鉴赏散文。
教学目标
二、作家作品
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朱自华,号实秋 ,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今连云港市东海县平明镇),后随父定居扬州。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二、作家作品
1916年中学毕业后成功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9年开始发表诗歌。1921年,加入文学研究会,成为“为人生”代表作家。1922年,与叶圣陶等创办了我国新文学史上第一个诗刊——《诗》月刊,倡导新诗。次年,发表长诗《毁灭》,引起当时诗坛广泛注意,继而写《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被誉为“白话美术文的模范”。1924年,诗文集《踪迹》出版。1925年,应清华大学之聘,任中文系教授。创作由诗歌转向散文,同时致力于古典文学研究。三·一八惨案后,他撰写《执政府大屠杀记》等文章,声讨军阀政府暴行。1928年,第一部散文集《背影》出版。1930年,代理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次年,留学英国,并漫游欧洲数国,著有《欧游杂记》《伦敦杂记》。1932年归国,继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一二·九运动中,他同学生一道上街游行。抗日战争爆发后,随校南迁,任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教授。1946年10月返北平,受校方委托主编《闻一多全集》。同时,积极参加各项民主活动。1948年8月12日因胃穿孔病逝于北平,年仅50岁。
二、作家作品
三、故事背景
三、故事背景
《荷塘月色》作于1927年7月。1925年暑假后,北京清华学校加办大学部,成立国文系,俞平伯推荐朱自清为该校教授。8月,朱自清来到北京清华大学任教,此时的他单独而来,住在清华园的古月堂,家眷仍然留居白马湖。10月20日,朱自清在《语丝》第48期中发表诗作《我的南方》,表达对南方的怀念。“我的南方,我的南方,那儿是山乡水乡!那儿是醉乡梦乡!五年来的彷徨,羽毛般地飞扬!”此时距离他北大毕业,正好五年。1927年1月,朱自清接着北来,住在清华园西院,从此定居北京。该年7月创作了散文《荷塘月色》。
荷塘:指朱自清先生当时任教的北京清华大学清华园里的荷花池,是本文所要描绘的特定处所。
月色:月光。点明了时间,是一个有月亮的夜晚。月色是文章描绘的中心,它是作者心目中向往、追求的和谐宁静的境界。
解题
四、整体感知
积累字词
xiè   pì duó wěng mí niǎo nuó
煤屑路 幽僻 踱着 蓊郁 弥望   袅 娜
sè bó qiàn yuán zhào liǎn jū  
羞涩 斑驳 倩影 媛女 櫂 敛 裾
fàn zhuì shāo xì hān wǎn
梵婀玲 点缀 树梢 空隙 酣眠 宛然
积累字词
蓊蓊郁郁:草木蓬勃茂盛的样子。
霎时:极短的时间,片刻。
袅娜:①形容草或枝条细长柔软。 ②形容女子体态轻盈柔美。如温情脉脉。②用以形容水没有声音、好像深含感情的样子。
朗照:朗,明亮。明察,明鉴的意思。
整体感知
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第 1 自然段)观景前: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和缘由。(心境:“颇不宁静”)(欲排烦恼,寻找宁静)
第二部分(2—3 自然段)去荷塘:通往荷塘的小路、树木、月色。/行在小路时的感受。(小径漫步,表达感受) ——淡淡的哀愁
第三部分(4—6自然段)观荷塘:荷塘美丽的景色。/塘中的月色。 /荷塘四周的景物。 (观景绘景,抒发情感)——淡淡的喜悦。
第四部分(7自然段到最后)离荷塘:联想古代江南采莲的旧俗。在思乡与遐想中踱回家门。
五、文本研读
五、文本研读
快速阅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原文探究
1.本文写了朱自清一次怎样的经历
2.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月下散步
——暗线:情感变化(情感)
——明线:空间变化(游踪)
出门
不宁静
求宁静
出宁静
得宁静
小径
归来(联想)
荷塘

五、文本研读
五、文本研读
阅读第一段:(1)怎么理解“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结合全文和背景分析)
原文探究
揭示全文主旨
1、对现实的不满;
2、对个人和国家前途的忧虑;
3、对美好自由生活的向往。
五、文本研读
阅读第一段:(2)作者为什么突然惦念起荷塘来了?
原文探究
第一句是全文的“文眼”
作者是为了排遣内心的烦恼,找寻片刻的心灵的宁静而去荷塘边的。
五、文本研读
有感情的阅朗读课文4—6段,概括每段所写的内容,看看作者着重以哪些景物来写荷塘?
原文探究
第四段:月光下的荷塘
第五段:荷塘上的月色
第六段:荷塘四周的景色
五、文本研读
重点赏析第四段:
原文探究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五、文本研读
为什么要用“亭亭的舞女的裙”来比喻荷叶呢?
原文探究
“亭亭”一词表现了荷叶的风姿秀丽,“舞女裙”的比喻,恰到好处地写出了荷叶临风摇曳的姿态。
五、文本研读
找出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并分析在描写这些景物时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原文探究
荷塘
月色
四周
荷叶、荷花、荷香、荷水
塘中景物、月光、光影组合
树色、灯光、蝉蛙声
五、文本研读
作者对荷叶的描写十分生动,那又是怎样描写荷花的呢?
原文探究
荷花
有袅娜地开着的
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正如一粒粒的明珠
又如碧天里的星星
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拟人
比喻(博喻)
五、文本研读
博喻,就是用几个喻体从不同角度反复设喻去说明一个本体,博喻能将事物的特征或事物的内涵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表现出来,运用博喻能加强语意,增添气势。博喻有两种方式:
原文探究
一、用多个喻体描绘本体的一个方面。
二、用多个喻体描绘本体的几种状态。
这里用博喻写出了月光下的荷花的各种姿态。
五、文本研读
为什么要用“袅娜”和“羞涩”来形容荷花?
原文探究
“袅娜”“羞涩”本来都是描摹女子的姿态、神情的,这里用来写荷花,赋予了物以灵动的生命力,绘出了荷花的神韵,倾注着作者的主观感情,可以激发读者的想像。
五、文本研读
怎么理解“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一句?
原文探究
用“歌声”比“清香”这是一种特殊的比喻—通感。而这样的感觉也只有在静静的月夜下才感受得到,就更突出了宁静的氛围。
(指一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感觉的印象,即“感觉的相通与转移”)
通感:
五、文本研读
通感是一种特殊的修辞。通感是把人们的各种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通过比喻或形容词沟通起来的修辞方式。通感就是移觉。
举例:
(1)她笑得很甜。(视觉转为味觉)
(2)人靓歌甜。 (听觉转为味觉)
(3)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嗅觉转为听觉)
(4)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和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视觉转为听觉)
通感:
五、文本研读
赏析第五段:这一段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荷塘上的月色的
原文探究
先写月光,再写月影,最后写光与影
五、文本研读
小组讨论:这一段有几个字用的特别好,请大家仔细读文章,画出你觉得用得好的字,并说出它“好”的理由。
原文探究
“泻”,照应“月光如流水一般”中的“流水”这个喻体,增强动感,表现了月辉照耀、一览无余的情景。
“浮”,水气轻轻升腾,慢慢扩散、弥漫,以动景写静景,以“青雾”衬“月光”,表现了月光的朦胧、淡雅。
“洗”,“牛乳”的比喻承上文“泻”字而来,一个“洗”字表现了月光洁白柔和而又鲜艳欲滴。
“笼”,“梦”的比喻承上文“浮”字而来,一个“笼”字表现了月光下叶子与花的轻飘柔美的姿容,衬托了月光的朦胧、柔和。
五、文本研读
为什么说“泻”“浮”二字点活了月光和雾气呢?可否用“照”替代“泻”,用“漂”替代“浮”呢?
原文探究
“泻”的范围广,与“流水”相照应,而且有动态美,显得生动活泼。“照”的范围窄,不能与“流水”相照应,有点呆板,显得不灵泛。“浮”写出了深夜水汽由下而上轻轻升腾,慢慢扩散弥漫的情状,描绘雾的轻飘状态。
五、文本研读
写光与影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好处?
原文探究
运用了比喻与通感的手法。将视觉形象化为听觉形象,光与影的黑白块儿仿佛变成了活泼跳跃的音符,化静为动,写活了。光与影的和谐分布与名曲的优美、悠扬、和谐动听,两相烘托,扩大了意境。
五、文本研读
赏析第六段:作者写荷塘四周的景色,具体写了哪些景物?它们有怎样的特点?
原文探究
写了树色、远山、灯光、蝉声、蛙声。写景的立足点是写树,描绘了淡月下树木繁多蓊郁,树色阴暗迷蒙的特点。
五、文本研读
朗读《采莲赋》《西洲曲》
思考:作者回家的路上,想到江南采莲的情景有什么作用
原文探究
关于采莲的热闹、嬉戏的情景,进一步反衬此时此地“荷塘月色”的“静”。荷塘的美景引动作者内心的乡思,青年男女美好的情思引发了作者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
五、文本研读
赏析:“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原文探究
最后画龙点睛“: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含蓄地揭示出“心里颇不宁静”的原因所在。文章这样的结构严谨细密,脉络清楚,又不露人工斧凿的痕迹,达到了散文“形散神不散”的可贵境界。
五、文本研读
作者返回家中,他的心境如何?“不宁静”最终得到解脱了吗?
原文探究
回到家中,“什么声息也没有”,与开头的环境相比,此时更加死寂。作者的忧愁不仅没有缓解,反而陷入更深的寂寞与痛苦。一方面在结构上与开头形成呼应,另一方面又强化了内心的“不宁静”。
六、本课总结
写景的特点
第一 ,融情入景,情景交融。作者将自己此时的感情巧妙的融入到对眼前景物的描绘之中,收到了情景交融的效果。
第二,抓静态与动态的结合,把荷塘写“活”。而且作者笔下的景物都是“动”的,“静”不过是动的瞬间表现,动与静相互衬托,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美。
第三,抓虚实的结合,写出了散文的神韵。作者通过想象和联想所描绘出来的景物的特点就是“虚”。对眼前景物客观特点的描绘就是“实”
六、本课总结
在我们的眼前,展现出这样的画面:荷叶田田,荷花朵朵。明月泻银辉,清风送荷香。这清新、神秘、静谧的荷塘就是作者心灵的避难所。暂时的宁静让作者获得了精神升华,弓|发出他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希望同学们能常走近自然中,用善感的心灵去体会,以自己独特的角度去发现万物之美。
七、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
1、背诵第四、五自然段;
2、写篇读后感放在周记本上,不少于500字。
感谢观看
下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