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1、理解商不变性质,能正确表述商不变性质。
2、经历猜想、验证、自主探究商不变性质的过程。
3、在探究商不变性质的过程中,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启蒙教育。
2学情分析
“商不变性质”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基础知识,它是进行除法简便运算的依据,也是今后学习小数乘除法,分数、比的基本性质等知识的基础。教材通过实例的分析、比较,使学生掌握商不变时被除数、除数的变化规律,从而抽象概括出商不变的性质。本节课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商不变的性质,并能运用商不变的性质进行简便计算。所以教材在编排教学内容时安排了准备题的四道填“>”“<”“=”,例1安排了以80÷40=2为主线,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边变。让学生在不断的观察中发现商不变性质,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以及发现规律探求新知的能力。例2安排了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缩小100倍,使竖式计算简便。
3重点难点
根据教学内容和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扶放结合,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探究,教师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围绕中心问题让学生通过自主实践相互合作,从而发现商的不变性质,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引导观察,比较相关算式的内在联系;动脑去想,抽象出“变与不变”的规律;动口去说,概括出商的不变性质。让学生在多种感官的协同活动中主动获取知识。“0除外”的问题采取了让步的教学策略,先避而不谈,通过练习适时点拔,加以完善,既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又能够帮助他们主动地构建认知结构,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商不变规律
一、 情景引入
填一填,在()里填×或÷,在{}里填数。
如:16( ){ } = 32 16乘2等于32。
16扩大2倍是32。
18( ){ } = 54
12( ){ } = 2 12除以6等于2。
12缩小6倍是2。
72 ( ){ } = 8
师:一个数乘几,就是这个数扩大几倍。一个数除以几,就是这个数缩小几倍。
[帮助学生理解乘与扩大、除与缩小之间的联系。]
活动2【讲授】商不变规律
二、探究新知
1、师:请你写几个商是2的算式。
学生活动:
生根据乘法口诀写商是2的算式
用推算的方法写商是2的算式
小组讨论后汇报
被除数和除数乘一个相同的数,商不变。
被除数和除数除以一个相同的数,商不变。
乘法口诀 用推算的方法
2÷1=2 2÷1=2
4÷2=2 20÷10=2
6÷3=2 200÷100=2
8÷4=2 2000÷1000=2
10÷5=2
师:这两组算式,从上往下看,你发现了什么有变化?什么没变化?从下到上呢?
[让学生直观而清晰地看到被除数和除数不同,而商却相同,巧设悬念使学生产生疑问,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师:用一句话表达。
师:50÷10=5
(50×4)÷ 10 = ?商不是5。
50 ÷(10÷2)= ?商不是5。
师:这句话要怎样修改一下?加“同时”两个字。
(50×4)÷(10×4) = 200÷40=5
(50÷2)÷(10÷2)= 25÷5=5
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一个相同的数,商不变。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除以一个相同的数,商不变。
师:这样完整吗?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0,行吗?
如:(50×0)÷(10×0) =0÷0
师:谁来完整地表达。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者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它们的商不变。也可以说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者缩小相同的倍数,它们的商不变。
字母:
a÷b=(a×c)÷ (b×c) 或
a÷b=(a÷ c)÷ (b÷c)(c不等于0)
[教师为学生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围绕中心问题让学生通过自主实践活动,大胆想象,勇于探索,相互合作,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留给学生足够的自主学习时间,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活动3【活动】商不变规律
三、巩固练习
3600÷200=(3600÷ )÷ (200÷ )同时除以100最佳
700÷25=(700× )÷(25× )同时乘以4最佳
6÷2= ÷4=36÷
÷170 = 119÷17 = 11900 ÷ =238 ÷
师:先找到一个标准对象。因为商不变,只要把除数和被除数要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就可以了。
[引导观察比较,探究规律,发现规律,表述规律,应用规律,培养学生的自主发现、抽象概括、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4【练习】商不变规律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探究,我们知道了商不变性质的规律,并能够用规律解决一些除法运算,请同学们利用商不变的性质,完成以下作业。
五、作业布置
1、口答:
4700÷100 6000÷1500
10000÷1000 1200÷300
师:被除数和除数同时缩小几倍,商不变。
2、巧算
475÷25 3500÷125 8400÷300
师:根据除数的特征来选择乘以几或除以几,别忘了被除数和除数同时发生相同的变化。
六、总结:
你有什么收获?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