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9 近代物理(原卷+解析卷)2024年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新高考专用)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09 近代物理(原卷+解析卷)2024年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新高考专用)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7-18 11:27:25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09 近代物理
1.(2024·山东·高考真题)2024年是中国航天大年,神舟十八号、嫦娥六号等已陆续飞天,部分航天器装载了具有抗干扰性强的核电池。已知衰变为的半衰期约为29年;衰变为的半衰期约87年。现用相同数目的和各做一块核电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衰变为时产生α粒子
B.衰变为时产生β粒子
C.50年后,剩余的数目大于的数目
D.87年后,剩余的数目小于的数目
2.(2024·安徽·高考真题)大连相干光源是我国第一台高增益自由电子激光用户装置,其激光辐射所应用的玻尔原子理论很好地解释了氢原子的光谱特征。图为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已知紫外光的光子能量大于,当大量处于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不同频率的紫外光有( )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3.(2024·湖南·高考真题)量子技术是当前物理学应用研究的热点,下列关于量子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普朗克认为黑体辐射的能量是连续的
B.光电效应实验中,红光照射可以让电子从某金属表面逸出,若改用紫光照射也可以让电子从该金属表面逸出
C.康普顿研究石墨对X射线散射时,发现散射后仅有波长小于原波长的射线成分
D.德布罗意认为质子具有波动性,而电子不具有波动性
4.(2024·河北·高考真题)锂是新能源汽车、储能和信息通信等新兴产业的关键材料.研究表明,锂元素主要来自宇宙线高能粒子与星际物质的原子核产生的散裂反应,其中一种核反应方程为,式中的X为( )
A. B. C. D.
5.(2024·江西·高考真题)近年来,江西省科学家发明硅衬底氮化镓基系列发光二极管,开创了国际上第三条技术路线。某氮化镓基材料的简化能级如图所示,若能级差为(约),普朗克常量,则发光频率约为( )
A. B. C. D.
6.(2024·广东·高考真题)我国正在建设的大科学装置——“强流重离子加速器”。其科学目标之一是探寻神秘的“119号”元素,科学家尝试使用核反应产生该元素。关于原子核Y和质量数A,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Y为 B.Y为
C.Y为 D.Y为
7.(2024·甘肃·高考真题)2024年2月,我国科学家在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大科学装置上成功合成了新核素,核反应方程如下:该方程中X是(  )
A.质子 B.中子 C.电子 D.粒子
8.(2024·江苏·高考真题)在原子跃迁中,辐射如图所示的4种光子,其中只有一种光子可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是哪一种(  )
A.λ1 B.λ2 C.λ3 D.λ4
9.(2024·福建·高考真题),则其中的X表示(  )
A. B. C. D.
10.(2024·广西·高考真题)近期,我国科研人员首次合成了新核素锇()和钨()。若锇经过1次衰变,钨经过1次衰变(放出一个正电子),则上述两新核素衰变后的新核有相同的(  )
A.电荷数 B.中子数 C.质量数 D.质子数
11.(2024·湖北·高考真题)硼中子俘获疗法是目前治疗癌症最先进的手段之一、是该疗法中一种核反应的方程,其中X、Y代表两种不同的原子核,则(  )
A.a=7,b=1 B.a=7,b=2 C.a=6,b=1 D.a=6,b=2
12.(2024·江苏·高考真题)用粒子轰击氮核从原子核中打出了质子,该实验的核反应方程式是,粒子X为(  )
A.正电子 B.中子
C.氘核 D.氦核
13.(多选)(2024·辽宁·高考真题)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是利用X光照射材料表面激发出光电子,并对光电子进行分析的科研仪器,用某一频率的X光照射某种金属表面,逸出了光电子,若增加此X光的强度,则(  )
A.该金属逸出功增大 B.X光的光子能量不变
C.逸出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增大 D.单位时间逸出的光电子数增多
14.(多选)(2024·浙江·高考真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相同温度下,黑体吸收能力最强,但辐射能力最弱
B.具有相同动能的中子和电子,其德布罗意波长相同
C.电磁场是真实存在的物质,电磁波具有动量和能量
D.自然光经玻璃表面反射后,透过偏振片观察,转动偏振片时可观察到明暗变化
15.(2024·浙江·高考真题)已知氘核质量为,氚核质量为,氦核质量为,中子质量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取,氘核摩尔质量为,相当于。关于氘与氚聚变成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核反应方程式为
B.氘核的比结合能比氦核的大
C.氘核与氚核的间距达到就能发生核聚变
D.氘完全参与聚变释放出能量的数量级为
16.(2024·浙江·高考真题)如图所示,金属极板M受到紫外线照射会逸出光电子,最大速率为。正对M放置一金属网N,在M、N之间加恒定电压U。已知M、N间距为d(远小于板长),电子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e,则(  )
A.M、N间距离增大时电子到达N的动能也增大
B.只有沿x方向逸出的电子到达N时才有最大动能
C.电子从M到N过程中y方向位移大小最大为
D.M、N间加反向电压时电流表示数恰好为零
(2024·上海·高考真题)神秘的光
光的行为曾令物理学家感到困惑。双缝干涉、光电效应等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实验。逐渐揭开了光的神秘面纱。人类对光的认识不断深入,引发了具有深远意义的物理学革命。
17.在“用双缝干涉实验测量光的波长”的实验中,双缝间距为d,双缝到光强分布传感器距离为L。
(1)实验时测得N条暗条纹间距为D,则激光器发出的光波波长为 。
A. B. C. D.
(2)在激光器和双缝之间加入一个与光束垂直放置的偏振片,测得的干涉条纹间距与不加偏振片时相比
A.增加 B.不变 C.减小
(3)移去偏振片,将双缝换成单缝,能使单缝衍射中央亮纹宽度增大的操作有 (多选)
A.减小缝宽 B.使单缝靠近传感器
C.增大缝宽 D.使单缝远离传感器
18.某紫外激光波长为,其单个光子能量为 。若用该激光做光电效应实验,所用光电材料的截止频率为,则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 。(普朗克常量为h,真空中光速为c)
(2024·上海·高考真题)氢的同位素
氢元素是宇宙中最简单的元素,有三种同位素。科学家利用电磁场操控并筛选这三种同位素,使其应用于核研究中。
19.原子核之间由于相互作用会产生新核,这一过程具有多种形式。
(1)质量较小的原子核结合成质量较大原子核的过程称为
A.链式反应 B.衰变 C.核聚变 D.核裂变
(2)核的质量为,核的质量为,它们通过核反应形成一个质量为的氮原子核,此过程释放的能量为 。(真空中光速为c)
20.某回旋加速器的示意图如图所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的匀强磁场仅分布于两个相同且正对的半圆形中空金属盒,内,且与金属盒表面垂直。交变电源通过Ⅰ,Ⅱ分别与,相连,仅在,缝隙间的狭窄区域产生交变电场。初动能为零的带电粒子自缝隙中靠近的圆心O处经缝隙间的电场加速后,以垂直磁场的速度进入。
(1)粒子在,运动过程中,洛伦兹力对粒子做功为W,冲量为I,则 ;
A., B., C., D.,
(2)核和核自图中O处同时释放,Ⅰ,Ⅱ间电势差绝对值始终为U,电场方向做周期性变化,核在每次经过缝隙间时均被加速(假设粒子通过缝隙的时间和粒子间相互作用可忽略)。核完成3次加速时的动能与此时核的动能之比为 。
A. B. C. D. E.
21.如图,静电选择器由两块相互绝缘、半径很大的同心圆弧形电极组成。电极间所加电压为U。由于两电极间距d很小,可近似认为两电极半径均为,且电极间的电场强度大小处处相等,方向沿径向垂直于电极。
(1)电极间电场强度大小为 ;
(2)由核、核和核组成的粒子流从狭缝进入选择器,若不计粒子间相互作用,部分粒子在电场力作用下能沿圆弧路径从选择器出射。
①出射的粒子具有相同的 ;
A.速度 B.动能 C.动量 D.比荷
②对上述①中的选择做出解释。(论证)
试卷第2页,共12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5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09 近代物理
1.(2024·山东·高考真题)2024年是中国航天大年,神舟十八号、嫦娥六号等已陆续飞天,部分航天器装载了具有抗干扰性强的核电池。已知衰变为的半衰期约为29年;衰变为的半衰期约87年。现用相同数目的和各做一块核电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衰变为时产生α粒子
B.衰变为时产生β粒子
C.50年后,剩余的数目大于的数目
D.87年后,剩余的数目小于的数目
【答案】D
【详解】A.根据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可知衰变为时产生电子,即β粒子,故A错误;
B.根据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可知衰变为时产生,即α粒子,故B错误;
CD.根据题意可知的半衰期大于的半衰期,现用相同数目的和各做一块核电池,经过相同的时间,经过的半衰期的次数多,所以数目小于的数目,故D正确,C错误。
故选D。
2.(2024·安徽·高考真题)大连相干光源是我国第一台高增益自由电子激光用户装置,其激光辐射所应用的玻尔原子理论很好地解释了氢原子的光谱特征。图为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已知紫外光的光子能量大于,当大量处于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不同频率的紫外光有( )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答案】B
【详解】大量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能够辐射出不同频率的种类为
辐射出光子的能量分别为
其中
,,
所以辐射不同频率的紫外光有2种。
故选B。
3.(2024·湖南·高考真题)量子技术是当前物理学应用研究的热点,下列关于量子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普朗克认为黑体辐射的能量是连续的
B.光电效应实验中,红光照射可以让电子从某金属表面逸出,若改用紫光照射也可以让电子从该金属表面逸出
C.康普顿研究石墨对X射线散射时,发现散射后仅有波长小于原波长的射线成分
D.德布罗意认为质子具有波动性,而电子不具有波动性
【答案】B
【详解】A.普朗克认为黑体辐射的能量是一份一份的,是量子化的,故A错误;
B.产生光电效应的条件是光的频率大于金属的极限频率,紫光的频率大于红光,若红光能使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可知紫光也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故B正确;
C.石墨对X射线的散射过程遵循动量守恒,光子和电子碰撞后,电子获得一定的动量,光子动量变小,根据可知波长变长,故C错误;
D.德布罗意认为物质都具有波动性,包括质子和电子,故D错误。
故选B。
4.(2024·河北·高考真题)锂是新能源汽车、储能和信息通信等新兴产业的关键材料.研究表明,锂元素主要来自宇宙线高能粒子与星际物质的原子核产生的散裂反应,其中一种核反应方程为,式中的X为( )
A. B. C. D.
【答案】D
【详解】根据核反应前后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得

故式中的X为,故选D。
5.(2024·江西·高考真题)近年来,江西省科学家发明硅衬底氮化镓基系列发光二极管,开创了国际上第三条技术路线。某氮化镓基材料的简化能级如图所示,若能级差为(约),普朗克常量,则发光频率约为( )
A. B. C. D.
【答案】C
【详解】根据题意可知,辐射出的光子能量,由光子的能量得
故选C。
6.(2024·广东·高考真题)我国正在建设的大科学装置——“强流重离子加速器”。其科学目标之一是探寻神秘的“119号”元素,科学家尝试使用核反应产生该元素。关于原子核Y和质量数A,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Y为 B.Y为
C.Y为 D.Y为
【答案】C
【详解】根据核反应方程
根据质子数守恒设Y的质子数为y,则有
可得
即Y为;根据质量数守恒,则有
可得
故选C。
7.(2024·甘肃·高考真题)2024年2月,我国科学家在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大科学装置上成功合成了新核素,核反应方程如下:该方程中X是(  )
A.质子 B.中子 C.电子 D.粒子
【答案】B
【详解】根据反应前后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得X是。
故选B。
8.(2024·江苏·高考真题)在原子跃迁中,辐射如图所示的4种光子,其中只有一种光子可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是哪一种(  )
A.λ1 B.λ2 C.λ3 D.λ4
【答案】C
【详解】根据光电方程可知当只有一种光子可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该光子对应的能量最大,根据图中能级图可知跃迁时对应波长为的光子能量最大。
故选C。
9.(2024·福建·高考真题),则其中的X表示(  )
A. B. C. D.
【答案】B
【详解】根据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可知,X的质量数为0,电荷数,则X为。
故选B。
10.(2024·广西·高考真题)近期,我国科研人员首次合成了新核素锇()和钨()。若锇经过1次衰变,钨经过1次衰变(放出一个正电子),则上述两新核素衰变后的新核有相同的(  )
A.电荷数 B.中子数 C.质量数 D.质子数
【答案】C
【详解】锇经过1次衰变后产生的新核素质量数为156,质子数为74,钨经过1次衰变后质量数为156,质子数为73,可知两新核素衰变后的新核有相同的质量数。
故选C。
11.(2024·湖北·高考真题)硼中子俘获疗法是目前治疗癌症最先进的手段之一、是该疗法中一种核反应的方程,其中X、Y代表两种不同的原子核,则(  )
A.a=7,b=1 B.a=7,b=2 C.a=6,b=1 D.a=6,b=2
【答案】B
【详解】由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可得

解得
故选B。
12.(2024·江苏·高考真题)用粒子轰击氮核从原子核中打出了质子,该实验的核反应方程式是,粒子X为(  )
A.正电子 B.中子
C.氘核 D.氦核
【答案】D
【详解】根据质量数守恒可知X的质量数为
根据电荷守恒可知X的电荷数为
可知X为中子。
故选D。
13.(多选)(2024·辽宁·高考真题)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是利用X光照射材料表面激发出光电子,并对光电子进行分析的科研仪器,用某一频率的X光照射某种金属表面,逸出了光电子,若增加此X光的强度,则(  )
A.该金属逸出功增大 B.X光的光子能量不变
C.逸出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增大 D.单位时间逸出的光电子数增多
【答案】BD
【详解】A.金属的逸出功是金属的自身固有属性,仅与金属自身有关,增加此X光的强度,该金属逸出功不变,故A错误;
B.根据光子能量公式可知增加此X光的强度,X光的光子能量不变,故B正确;
C.根据爱因斯坦光电方程
可知逸出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不变,故C错误;
D.增加此X光的强度,单位时间照射到金属表面的光子变多,则单位时间逸出的光电子数增多,故D正确。
故选BD。
14.(多选)(2024·浙江·高考真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相同温度下,黑体吸收能力最强,但辐射能力最弱
B.具有相同动能的中子和电子,其德布罗意波长相同
C.电磁场是真实存在的物质,电磁波具有动量和能量
D.自然光经玻璃表面反射后,透过偏振片观察,转动偏振片时可观察到明暗变化
【答案】CD
【详解】A.相同温度下,黑体吸收和辐射能力最强,故A错误;
B.根据
具有相同动能的中子和电子,电子质量较小,德布罗意波长较长,故B错误;
C.电磁场是真实存在的物质,电磁波具有动量和能量,故C正确;
D.自然光在玻璃、水面等表面反射时,反射光可视为偏振光,透过偏振片观察,转动偏振片时能观察到明暗变化,故D正确。
故选CD。
15.(2024·浙江·高考真题)已知氘核质量为,氚核质量为,氦核质量为,中子质量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取,氘核摩尔质量为,相当于。关于氘与氚聚变成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核反应方程式为
B.氘核的比结合能比氦核的大
C.氘核与氚核的间距达到就能发生核聚变
D.氘完全参与聚变释放出能量的数量级为
【答案】D
【详解】A.核反应方程式为
故A错误;
B.氘核的比结合能比氦核的小,故B错误;
C.氘核与氚核发生核聚变,要使它们间的距离达到以内,故C错误;
D.一个氘核与一个氚核聚变反应质量亏损
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是
氘完全参与聚变释放出能量
数量级为,故D正确。
故选D。
16.(2024·浙江·高考真题)如图所示,金属极板M受到紫外线照射会逸出光电子,最大速率为。正对M放置一金属网N,在M、N之间加恒定电压U。已知M、N间距为d(远小于板长),电子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e,则(  )
A.M、N间距离增大时电子到达N的动能也增大
B.只有沿x方向逸出的电子到达N时才有最大动能
C.电子从M到N过程中y方向位移大小最大为
D.M、N间加反向电压时电流表示数恰好为零
【答案】C
【详解】AB.根据动能定理,从金属板M上逸出的光电子到到达N板时
则到达N板时的动能为
与两极板间距无关,与电子从金属板中逸出的方向无关,选项AB错误;
C.平行极板M射出的电子到达N板时在y方向的位移最大,则电子从M到N过程中y方向最大位移为
解得
选项C正确;
D.M、N间加反向电压电流表示数恰好为零时,则
解得
选项D错误。
故选C。
(2024·上海·高考真题)神秘的光
光的行为曾令物理学家感到困惑。双缝干涉、光电效应等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实验。逐渐揭开了光的神秘面纱。人类对光的认识不断深入,引发了具有深远意义的物理学革命。
17.在“用双缝干涉实验测量光的波长”的实验中,双缝间距为d,双缝到光强分布传感器距离为L。
(1)实验时测得N条暗条纹间距为D,则激光器发出的光波波长为 。
A. B. C. D.
(2)在激光器和双缝之间加入一个与光束垂直放置的偏振片,测得的干涉条纹间距与不加偏振片时相比
A.增加 B.不变 C.减小
(3)移去偏振片,将双缝换成单缝,能使单缝衍射中央亮纹宽度增大的操作有 (多选)
A.减小缝宽 B.使单缝靠近传感器
C.增大缝宽 D.使单缝远离传感器
18.某紫外激光波长为,其单个光子能量为 。若用该激光做光电效应实验,所用光电材料的截止频率为,则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 。(普朗克常量为h,真空中光速为c)
【答案】17. B B AD 18.
【解析】17.[1]条暗条纹间距为,说明条纹间距

解得
故选B。
[2]加偏振片不会改变光的波长,因此条纹间距不变,B正确。
故选B。
[3]移去偏振片,将双缝换成单缝,则会发生单缝衍射现象,根据单缝衍射规律,减小缝的宽度、增加单缝到光屏的距离可以增大中央亮纹宽度。
故选AD。
18.[1]单个光子频率为
根据普朗克量子化思想,单个光子能量
[2]所用光电材料的截止频率为,则逸出功为
根据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可知,逸出光电子最大初动能为
(2024·上海·高考真题)氢的同位素
氢元素是宇宙中最简单的元素,有三种同位素。科学家利用电磁场操控并筛选这三种同位素,使其应用于核研究中。
19.原子核之间由于相互作用会产生新核,这一过程具有多种形式。
(1)质量较小的原子核结合成质量较大原子核的过程称为
A.链式反应 B.衰变 C.核聚变 D.核裂变
(2)核的质量为,核的质量为,它们通过核反应形成一个质量为的氮原子核,此过程释放的能量为 。(真空中光速为c)
20.某回旋加速器的示意图如图所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的匀强磁场仅分布于两个相同且正对的半圆形中空金属盒,内,且与金属盒表面垂直。交变电源通过Ⅰ,Ⅱ分别与,相连,仅在,缝隙间的狭窄区域产生交变电场。初动能为零的带电粒子自缝隙中靠近的圆心O处经缝隙间的电场加速后,以垂直磁场的速度进入。
(1)粒子在,运动过程中,洛伦兹力对粒子做功为W,冲量为I,则 ;
A., B., C., D.,
(2)核和核自图中O处同时释放,Ⅰ,Ⅱ间电势差绝对值始终为U,电场方向做周期性变化,核在每次经过缝隙间时均被加速(假设粒子通过缝隙的时间和粒子间相互作用可忽略)。核完成3次加速时的动能与此时核的动能之比为 。
A. B. C. D. E.
21.如图,静电选择器由两块相互绝缘、半径很大的同心圆弧形电极组成。电极间所加电压为U。由于两电极间距d很小,可近似认为两电极半径均为,且电极间的电场强度大小处处相等,方向沿径向垂直于电极。
(1)电极间电场强度大小为 ;
(2)由核、核和核组成的粒子流从狭缝进入选择器,若不计粒子间相互作用,部分粒子在电场力作用下能沿圆弧路径从选择器出射。
①出射的粒子具有相同的 ;
A.速度 B.动能 C.动量 D.比荷
②对上述①中的选择做出解释。(论证)
【答案】19. C 20. D E 21. B 电场力作为向心力,q、E、r相同,则由上式可知也相同,即动能相同
【解析】19.[1]质量较小的原子核结合成质量较大原子核的反应称为核聚变,C正确。
故选C。
[2]根据质能方程可知,此过程释放的能量为
20.[1]由于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洛伦兹力不做功,即,洛伦兹力的冲量,D正确。
故选D。
[2]由题意可知,核与核的电荷量之比为,,核与核的质量之比为,根据带点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周期
可知,核与核的周期之比为,核完成3次加速后,实际在磁场中转了2个半圈,时间为一个完整周期,则此时核在磁场中转了圈,只加速了1次。根据动能定理可知,对核有
对核有
解得动能之比为,E正确。
故选E。
21.[1]由题意可知,电极间可视为匀强电场,因此电场强度大小为
[2][3]由题意可知,电场力提供向心力,则
其中场强、半径相同,三种原子核电荷量相同,则三种原子的相同,即动能相同,B正确。
故选B。
试卷第2页,共12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6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