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4古诗三首 夜书所见 教学设计 课件 预习卡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4古诗三首 夜书所见 教学设计 课件 预习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7-17 09:11:50

文档简介

4 古诗三首
预习目标一: 掌握字词 音 1.给多音字注音。 挑( ) 行( ) 处( ) ( ) ( ) ( )
形 2.形近字组词。 径( ) 残( ) 挑( ) 经( ) 线( ) 桃( )
义 3.多义字连线。 锅盖、膝盖 由上而下地遮掩,蒙上 盖住、遮盖 器物上部有遮蔽作用的东西 盖房、盖楼 造(房子)
预习目标二: 整体感知 读三首古诗,说说每首古诗都写了哪些景物?(圈一圈)
预习目标三: 思考质疑 想一想:这三首古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日积月累 积累关于秋天的古诗:
zèn
山行
赠刘景文
夜书所见
táng
sòng su shi
shao
[唐]杜牧
[宋]苏轼
[宋]叶绍翁
jing xie
xiāo
远上寒山石径斜,
荷尽已无擎雨盖,
萧萧梧叶送寒声,
canyou
ào
白云生处有人家。
菊残犹有傲霜枝。
江上秋风动客情。
tiǎo
停车坐爱枫林晚,
一年好景君须记,
知有儿童挑促织,
cheng

1i
霜叶红于二月花。
最是橙黃橘绿时。
夜深篱落一灯明。(共20张PPT)
夜书所见
0
读完课题,你知道了什么?
时间。这首诗是写晚上发生的事情。
0
释疑诗题
书:①书写;
②装订成册的著作;
③书信;
④姓。
夜书所见
了解作者
叶绍翁,南宋诗人,字嗣宗,号靖逸,他祖父曾是朝中丞相,后来被贬,叶绍翁受到牵连,从此家境日渐败落,常年独自漂泊在外。他的诗以七言绝句最佳,如《游园不值》《夜书所见》等。
初读古诗
夜书所见
[宋]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tiǎo
用细长的物件逗引
tiāo ( 挑选 、挑担子)
tiǎo ( 挑逗、挑战 )

夜 书 所 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注意断句,把诗句读通顺。
xiāo
tiǎo cù

0
再读古诗,注意节奏。
夜书所见
[宋]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请圈画出来。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古人常常触景生情,在看到梧桐和秋风的时候都会觉得孤单,思念家人。
梧叶
秋风
梧桐树的叶子。
秋天的风。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
——徐再思
“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
——周紫芝
感知“梧叶”
你能够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诗人这种思念?
“萧萧”给人一种清冷的感觉。
“送寒声”写出了客居在外的人的感受——冷。
客,诗人自指,说明诗人远在他乡。“动客情”点明诗人产生了思乡的愁绪。
【诗意】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吹来秋风,使出门在外的我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知:料想、推测。
促织:蟋蟀。
0
哪些是诗人看到的?哪些是诗人猜测的?
【诗意】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一点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你还能联想到其它的儿童生活的画面吗?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意欲捕鸣蝉,
忽而闭口立。
放纸鸢
捕鸣蝉
夜书所见
[宋]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思乡之情
寒冷凄凉
温馨快乐


押“ing”韵
送行 赠送
sònɡ
tiǎo
luò
挑战 挑逗
落日 落叶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想一想描写儿童的诗还有哪些,试着把它写下来。
作业布置
0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夜书所见
课时目标
1. 继续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了解古诗大意。
2. 引导学生想象古诗中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情感。
3.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赠刘景文》和《夜书所见》。
一、学习《夜书所见》,感受思乡之情
我们是运用什么方法来学习《山行》《赠刘景文》这首古诗的呢?(学生交流,教师总结)下面,我们就用同样的方法自学《夜书所见》。
作者简介:叶绍翁,字嗣宗,号靖逸,龙泉(今浙江丽水市龙泉市)人,南宋诗人。著有《四朝闻见录》,补正史之不足,被收入《四库全书》。其诗语言清新,意境高远。
(一)学生朗读《夜书所见》。
1.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出节奏。
2.结合注释初步理解诗句的意思
(二)理解诗意。
1.分析诗题“夜书所见”:
“书”是书写的意思。“夜书所见”就是在夜晚写下自己看到的景物。
2.走进诗句,理解诗意。
(1)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①借助注释了解“萧萧”在这里形容风吹梧桐树叶发出的声音;“客”说明诗人身在异乡。
②教师指导:这两句诗是写景,其中“送”字静中显动,引出“寒声”,渲染了环境的凄清幽冷,烘托羁旅者孤寂的情怀和凄凉的心境;“客情”即游子的思乡之情。可见诗人是触景生情。
③根据注释和插图,联想画面。
归纳诗意: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吹来秋风,使出门在外的我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写景)
(2)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①“挑促织”是“拨弄蟋蟀”的意思;“篱落”是“篱笆”的意思。(结合注释)
②根据注释和插图,联想画面。
归纳诗意: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一点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3.借助画面,体会情感。
引导学生感受古诗由悲到喜的变化:第一句中的“寒”尽显寒冷凄凉之意,转到第三句中的“挑促织”,则是一派温馨快乐。这勾起了诗人对家乡的追忆、留恋,更显客居他乡的孤寂无奈。
一“寒”一“明”,一悲一喜,触动了诗人思乡的情感。
4.拓展积累:读到“挑促织”,你还会联想到其它的儿童生活的画面吗?(拓展古诗)
放纸鸢、捕鸣蝉、挑促织(这些儿童生活画面让我们干到心情愉悦)
(三)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
朗读指导:《夜书所见》前两句写了诗人郁闷孤独之情,可提示学生结合画面体会作者的情感,进而把握朗读时舒缓的基调;后两句可以让学生想象情景,体会作者的所想所感,语气较前两句可以明快一些,最后一句的语调甚至可以作上扬的处理。
二、学习生字
学习三个生字。
三、作业设计
1.背诵三首古诗,默写《山行》;
2.积累关于秋天的古诗。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