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知道工业流程题的形式、考查的关注点;
⑵、了解常见的工业流程题的突破点。
2、过程与方法:
⑴、通过精选素材,案例分析,让学生能够自己发现规律;
⑵、通过交流与讨论,让学生明确工业流程题的解题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明确化学对于人类社会的作用,使学生建立学好化学改善生活的信心;
⑵、帮助学生树立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思想,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学情分析
分析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他们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当他们在解决酸碱盐实际问题时,发现涉及到的知识不再是以前所学过的简单的复分解反应或是其他化学方程时,而是一连串相关知识串联,他们自然会想进一步研究和探索去解决问题。
而从学生的认知结构上来看,前面我们已经将初中化学全部知识学完,这就为我们总复习打下了基础,更好的应用酸碱盐知识去解决工艺流程题。
3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通过例题的分析,找到工业流程题的一般规律、解题突破点、常用方法等有用信息。
2、教学难点:
寻找和总结规律。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简单介绍工艺流程题及结构:
认识工业流程题:
就是利用文字、图表、框图和箭头的形式把化工生产的过程模拟出来,并根据流程中涉及的化学知识设置问题,从而构成一道化学试题。
工艺流程题的结构:
题头:以文字形式出现。提供必要的信息,简单介绍工艺生产的原料、目的和原理。
题干:以框图和箭头的形式呈现。将原料到产品的主要生产工艺流程呈现出来。
题尾:把要考查的化学知识融入到生产过程中设置成一系列问题,构成一道完整的试题。
活动2【导入】二、工艺流程题涉及到的核心知识
近5年的工艺流程题,主要考查到的知识点:
活动3【讲授】三、例题分析,总结规律
例: (广东)氯化铁能腐蚀铜,工业上常用此原理生产印刷线路板。以下是印刷线路板的生产及废液的处理过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②中发生了两个反应:2FeCl3+Fe=3FeCl2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滤渣的成份有_________,步骤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流程中可以循环、回收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
活动4【讲授】四、课堂小结:
工艺流程题的解题步骤:
阅读题头-----就是从题头中获取相关信息,弄清楚化工流程的最终目的;
精读题干-----就是仔细分析流程图的每一步骤。主要从这几个步骤:
①原料涉及了哪些物质?(写在原料框格);
②加入辅料有没有过量的物质?与哪些物质发生了化学反应?(圈出过量物质,写出相应化 学方程式);
③这些反应的结果怎样?对最后的产品有什么影响?(将反应产物及过量物质、未反应的物 质带到下一步骤);
④采用什么方式提纯分离最终的产品?
(1)关注“箭头”:
①从上往下的箭头表示添加的辅助原料;②从左往右的箭头表示流程顺序和步骤;③逆转箭头表示可循环利用。
(2)关注方框内所指;
(3)关注流程“三线”和“核心”:
浏览设问-----就是根据题目设置的问题,找到题干中对应的步骤,找出关键词,仔细辨析,正确作答。特 别要注意书写规范,表述准确。
活动5【练习】五、学以致用
练习1[2012·梅州]粗盐中含有MgCl2、CaCl2等杂质,工业提纯粗盐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1)Ca(OH)2溶液的pH____(填“>”“=”或“<”)7。步骤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③操作a的名称是______。步骤④加入适量盐酸的目的是除去滤液中的Na2CO3和___。
(3)若步骤①和步骤②的顺序颠倒,则最后所得的精盐水中还含有_______。
练习2:(2014呼和浩特)有一种工业废水,其中含有大量的硫酸亚铁,少量的硫酸铜以及污泥。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既经济又合理的方法回收铜和硫酸亚铁晶体。方案流程如下:
(1)步骤①中需采用是实验操作是______(填操作名称),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2)步骤②中:需加入的物质是过量的___________;(3)步骤③中:需加入适量的物质是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4)某同学认为经过步骤②后所得固体就是纯净的铜,不需要进行步骤③,你认为是否合理?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