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短诗五首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诵五首短诗,了解诗歌的内容。
2.抓住诗歌意象,理解诗歌凝练而含蓄的语言。
3.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思考诗歌中蕴含的哲思。
【情境导入】
同学们,诗歌是一首永恒的歌,是一条岁月的河。生命如歌,岁月如梭。是歌,你方唱罢,我即来和;是河,流向远方,永不停歇。今天,让我们走进五位诗人的诗歌,去品味他们诗歌中所蕴含的哲思。
【新课解读】
《月夜》
一、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朗读诗歌。
2.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3.找出最能表现主旨的句子。
明确:
1.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2.作者:沈尹默(1883-1971),原名君默,浙江吴兴(今湖州吴兴区)人,诗人、书法家。主要作品有《秋明室杂诗》《秋明长短句》等。
写作背景:当时的中国正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其生存环境正如诗中所描述的冬天里的“月夜”一样。
3.主旨句:却没有靠着。
二、精读诗歌——理解内容
1.诗中选取了哪几种意象 有何作用
明确:诗中选取了霜风、月光、顶高的树三种意象,烘托与高树并立的“我”。
2.如何理解“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这两句诗的深刻含意
明确:“我”和“顶高的树并排立着”,互为风景,互为映衬。“我”处在寒风孤独中,却并不靠着那高树,显示出“我”独立的人格和强烈的自我意识。
三、研读诗歌——探究写法
这首诗在艺术上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明确:这首诗在艺术上的突出特点是意境的创造,显得清新质朴,含而不露。四句诗含意很广,没有半个字的说教;且诗中的主体情绪与客观物象融为一体,创构出浑整的画面与意境氛围。而白描手法的运用,又使诗中“我”卓然独立的形象,在“霜风”“月光”的一“吹”一“照”中,显得越发清晰、生动,写意传神,颇有韵致。此外,诗以动词“照”“靠”押韵,却在每行诗末缀以一个轻声词尾“着”,使语气委婉,节奏舒缓自然,富有散文之美。
附板书设计:
月夜烘托“我”→坚强独立
《萧红墓畔口占》
一、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朗读诗歌。
2.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3.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4.题目中“口占”是什么意思 表明了什么
明确:
1.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2.作者: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梦欧,浙江杭县(今杭州)人,现代诗人、翻译家,为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等。
写作背景:写这首诗的时候,中国正处于战争中,在战乱的环境中,诗人走了六小时去给亡故的友人上坟,诗人饱受战乱痛苦,友人长眠于地下,隐喻的运用和克制的反讽让诗的韵味更为深长。
3.这首诗主要写了诗人拜谒萧红墓。
4.“口占”指即兴作诗词,不打草稿,随口吟诵出来。“口占”表明这首诗是作者情感的自然流露,不是刻意为之,而是情感沉淀和文学的素养聚合在一起产生的一种“裂变”,一种“反应”。特定的时代、特定的场景、特定的倾诉对象、特定的心情,这些要素汇流在作者的笔下,由此一挥而就,成就了不朽篇章。
二、精读诗歌——理解内容
1.首句“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专程来拜谒萧红墓,表明了什么 “寂寞”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明确:首句“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专程来拜谒萧红墓,足见诗人对萧红友情之深挚。
“寂寞”写出生活在敌占区的诗人又失去了一位志同道合的战友,心境无比孤寂、悲凉。
2.“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一句中,诗人为什么不说“墓畔”而说“头边”
明确:不说“墓畔”而说“头边”,蕴藏着诗人痛惜萧红的早逝,希望萧红仍然活着,幻想萧红只不过是暂时安睡等复杂的感情。
3.请说说结句“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蕴含着怎样的感情。
明确:这里蕴含的感情有伤悼,伤悼萧红不幸被黑暗势力和坎坷生活夺走了生命;有惋惜,惋惜萧红因早逝而不能在民族解放斗争中发出更多的光和热,不能在革命文坛上创作更多更出色的作品;还有羡慕,羡慕萧红已实现了永恒的超越,无须再在长夜漫漫中苦熬苦等了,羡慕萧红虽然是不幸的,却也是幸福的。
三、研读诗歌——探究写法
这首诗有什么艺术特点
明确:(1)充分展示了汉语的丰富、优美。
这首诗充分展示了汉语的韵味。全篇的文字非常朴素、简单。作者选择的词语非常精准,名词、动词、形容词、连接词、代词,每一个文字都安放在最合适的位置上,呈现着最佳的姿态,表达着最深切的情绪。
这些文字,在作者的笔下,饱含情感的温度,富有生命的态度,也具有灵魂的深度。
(2)文本的层次与结构非常协调。
这首诗的层次分明,结构和谐,外在的平和与内在的情感张力互相支撑,时间的连续展开,心情的慢慢沉郁,生者与逝者的对话,在空旷的世界中相互呼应。
附板书设计:
萧红墓
畔口占怀念之情
《断章》
一、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朗读诗歌。
2.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3.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
1.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2.作者:卞之琳(1910—2000),江苏海门人,诗人、翻译家。主要作品有诗集《鱼目集》《慰劳信集》《雕虫纪历》,合集《汉园集》等。
写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1935年10月,是一首精致的哲理诗。据作者自云,这四行诗原在一首长诗中,但全诗仅有这四行使他满意,于是抽出来独立成章,标题由此而来。
3.诗人通过对“风景”的刹那间感悟,涉及了“相对性”的哲理命题。
二、精读诗歌——理解内容
1.《断章》描写了哪两组意象 这两组意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观念
明确:第一组:当你站在桥上把周围一切活动当成风景来看的时候,楼上的人又把你当作风景的一部分来观赏。
第二组:明月的银光装饰了你的窗户,而你整个的形象或许又进入他人的梦中装饰了他人的梦。
通过这两组相关联的意象,诗人表达了一种相对的、平衡的观念,蕴含着深刻的人生体验,表现出深沉的哲理性思考,因而辞约意丰,令人回味无穷。
2.这首诗中,诗人是怎样用形象的画面来阐释抽象的哲理的
明确:《断章》的四行诗,是四个形象的画面。前两个画面,“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表面似乎互不相关,“桥上”“楼上”这两个地点,却在看风景时发生了联系。后两个画面,“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窗子与梦互不相关,却在“装饰”这一点上又发生了联系。十分平常的生活画面,几个毫不相关的事物,经过诗人精心构思与组合,变得耐人寻味。它阐释了诗人心中思考的“事物的息息相关”的抽象哲理。
三、研读诗歌——深入探究
有人说《断章》是一首情诗,还有人说它是一首哲理诗,你认为呢
明确:关于《断章》这首诗的旨意,历来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这是一首爱情诗,桥头的“你”在白天是楼上人心目中的风景,在夜晚是楼上人梦中的“装饰”。一个是白天夜晚都在关注着、想念着心中的人;另一个是被别人深爱着,自己却没有感觉。诗人自己说他的意思着重在“相对”上。他通过对自己刹那间感触的描述,巧妙地融入了他多年来的哲学深思:在同一时空中,作为主体的人或物,有可能变成客体,客体又可能变成主体。原来,《断章》的深刻哲理,就是通过两幅生动、优美的画面隐喻、暗示出来的,需要读者加上自己的人生感悟才能理解。而自己的理解就是一种创造。
附板书设计:
断章宇宙万物
息息相关
互为依存
《风雨吟》
一、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朗读诗歌。
2.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
1.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2.作者:芦荻(1912—1994),原名陈培迪,广东南海人,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桑野》《驰驱集》等。
写作背景:这首诗作于1941年12月,这正是中华民族遭受苦难最深重的时候。但在全国人民的心中,正积聚着愤怒的力量,将会有一场大风暴席卷中华大地,给中华民族带来新生。
3.诗人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展现了当时严峻的生存形势及国人的抗战热情,表达了诗人征服困境的勇气和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展现了诗人愿以天下为己任,征服每一个险涛恶浪的广阔胸怀。
二、精读诗歌——理解内容
1.“风从大地卷来,雨从大地奔来”两句诗中“卷”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明确:“卷”这个动词极为生动,描绘出“风”动荡、不安定,而且被裹挟着颇有气势地冲过来的动态。 而且,由于动词“卷”的生动使用,“大地”实际上已经被描绘成了大海,所以“大地”也是个生动的且更有主体地位的意象,它与“风”“雨”一起构成了一种气势恢宏、惊心动魄甚至有些让人畏惧的意境。
2.“郊原如海,房舍如舟”两句运用了何种修辞方法 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景
明确: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表现了一幅气势磅礴、意境雄浑的壮阔图景,一望无际的平原如汹涌澎湃的大海,正酝酿着更激烈的风暴,一个个分散的基层单位——房舍,被汹涌波浪所激,如一叶叶扁舟,摇晃不定,前景难测,凶险无比。大与小的强烈反差,给人造成极为深刻的印象。
3.题目中的“风雨”有着怎样的象征意义
明确:题目中的“风雨”不仅仅是指自然界中的风雨,对于“我”这样一个“年轻”没有人生阅历与生活经验的“舵手”来说,它也指人生的坎坷与遭遇。
三、研读诗歌——深入探究
有人认为“我有年轻舵手的心,在大地风雨的海上”破坏了风雨如磐的氛围,在艺术上是败笔,你怎么看
明确(示例):我不这么认为。如果没有这两句,本诗至多是一首出色地表现了自然景观的诗,可作为“题画诗”来看,别无意义;而有了这两句,特别是前一句,则使本诗霎时有了强烈的情感,并将这种情感有力地传递给我们年轻的“舵手”们。
附板书设计:
风雨吟广阔胸怀
《统一》
一、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朗读诗歌。
2.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3.“统一”是什么意思 这首诗为什么用“统一”做题目
明确:1.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2.作者:聂鲁达(1904—1973),智利诗人。获1971年诺贝尔文学奖。主要作品有《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漫歌》等。
写作背景:1949年2月聂鲁达离开智利,经阿根廷去苏联,并到巴黎参加世界和平大会。此后他到过欧、亚、美的许多国家,积极参加保卫和平运动,并继续从事诗歌创作。
1951~1952年暂居意大利,其间曾到中国访问。
3. “统一”是指部分联成整体,分歧归于一致。这首诗的题目表明了诗歌所写的内容具有“一致性”,并且题目新奇,引人入胜。
二、精读诗歌——理解内容
1.为什么说“繁多是个谎言” 请结合作者的回答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明确: 作者认为“一切果实并无差异”,因此“繁多是个谎言”。作者先写到了花,又写到了叶,然而不论它们拥有怎样的万象姿态,它们的本质都是为了结出果实,而果实的本质又都是为了生命的传递。从这点看,所有的花、叶、果实都有着自己的本质,且就生命传承的角度而言,这本质也并无不同。因此,繁多只是众多生物存在的表象,它们的本质都是相同的。
2.怎样理解“整片大地是一朵花”
明确:“花”是美好的,人人喜欢它,它代表美丽、和平。“整片大地”是说整个世界。这句话的意思是希望整个世界没有战争,人人平等,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向往,同时也表现了诗人为人类和平统一而奋斗的博大胸怀。
三、研读诗歌——深入探究
1.有人说“因为所有的叶都是这一片叶,所以认识了这一片叶也就能对所有的叶有所认识。”你认同这个观点吗 请说说你的看法。
明确:我认同这个观点,因为所有的叶都有着叶的共同本质,将零散的事物化繁多为统一,通过事物现象归纳出事物本质,从而达到对事物更清晰的认识,这也是人类本身所存在的认知规律。
2.这首诗在写作上有何特点
(1)以小见大。
诗人把自然界的小事物“叶”“花”“果实”“树”作为意象,由它们的相同推理出对立之中存在统一,再想到世界的和平统一,小事物中蕴含大主题,运用了“以小见大”的手法。
(2)语言明白如话。
这六句诗描写的是自然界中的“叶”“花”“果实”“树”,让人一看便知其意思,没有晦涩难懂之感,但联系时代背景和作者的思想,便能体会出其中蕴含的感情。
附板书设计
四、本课小结
优秀诗作的深层意蕴是不可穷尽的,就像一道包含无穷解的方程一样,具有多个层面,不同层面之间又互相交织与折射,从而使诗歌衍生出不同的含义来。不同的读者读同一首诗,由于生活环境、文化传统、艺术观念、鉴赏心境等的不同,会形成不同的审美期待,产生全然不同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