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一2024高二下期期末试卷
语文试题
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具有独特的现代化属性和文化性质,既是相对世界文明、外
国文明而言的,也是相对中华民族传统文明而言的。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处
理好一些关系。
物质文明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也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物质基础,
对不断发展生产力、积累物质财富提出了新要求。精神文明是国家强盛、社会进步
的精神支撑,也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精神基础,对不断发展先进文化、丰富
精神财富提出了新要求。要处理好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二者犹如车之双轮、
鸟之两翼,必须并驾齐驱,比翼双飞,在“两个文明“协调发展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发展是硬道理,要一以贯之地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打牢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物质基础。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首先要求物质文明的丰
富,表现为人们物质生产的进步和物质生活的改善,核心动力是生产力的发展。应
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
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
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文化是软实力,要一以贯之地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巩固中华民族现代
文明的精神基础。精神文明建设,确立的是理想信念,弘杨的是思想道德,形成的
是文明风尚,促进的是人的身心全面发展。为此,要坚定文化自信自强,筑起中华
民族新的精神高地,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实
现精神上的完全独立自主,把文化自信融入全民族的精神气质与文化品格中,凝聚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精神伟力。
我们必须扎根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以现代文明因素
为中华文明注入新的活力与发展动力,让中华文明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
展中焕发新的时代光彩。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是在真空中生成的,而是在世界文明的万花筒中、在与其
他文明的互动过程中、在全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中生长的。要处理好民族性与世界
性的关系,在交流互鉴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以独立自主的基点塑造中华文明的现代形象,从“民族的”走向“世界的”。中华
文明是世界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
宏伟进程中叉焕发出新的光挥。中华文明既是人类文明史的“活化石”,又是现代文
明史的“亲历者”,有着鲜明和普遍的世界意义。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这要
求我们在体认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民族性的同时,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
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内在精髓发扬光大,挖据中华文明蕴含的具有普遍性的规律
高二诉文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