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吕梁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 物理 (图片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山西省吕梁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 物理 (图片版,含解析)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9.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7-16 21:26: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QQABKYAEogCIAJBAAQgCUQHICAEQkBEAAQgOAEAAsAIAgBFABAA=}#}
{#{QQABKYAEogCIAJBAAQgCUQHICAEQkBEAAQgOAEAAsAIAgBFABAA=}#}
{#{QQABKYAEogCIAJBAAQgCUQHICAEQkBEAAQgOAEAAsAIAgBFABAA=}#}
{#{QQABKYAEogCIAJBAAQgCUQHICAEQkBEAAQgOAEAAsAIAgBFABAA=}#}
{#{QQABKYAEogCIAJBAAQgCUQHICAEQkBEAAQgOAEAAsAIAgBFABAA=}#}
{#{QQABKYAEogCIAJBAAQgCUQHICAEQkBEAAQgOAEAAsAIAgBFABAA=}#}
2024 高一期末 物理答案
1.【答案】B
【详解】运动员沿圆弧形弯道匀速率滑行,可看做匀速圆周运动。首先,匀速圆周运动虽然速度
大小不变,但速度方向时刻改变,所以匀速圆周运动必然是变速运动,且所受的合力不为零,AD
F m v
2
选项错误;向心力大小 恒定,方向不断变化但始终指向圆心,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加
R
速度大小也恒定,方向不断变化但始终指向圆心。所以所受合力不恒定,加速度也不恒定,不是
匀变速运动,故 B 正确 C 错误。正确选项 B
2.【答案】A
【详解】根据动能定理,物体动能的增量等于物体所受各力做功的代数和,即增加的动能为
WG W f Ek , Ek 1900J 100J 1800J ,A 正确 B 错误;机械能的减少量等于物体克服
阻力做的功,等于 100J,CD 选项错误.正确选项 A
3. 【答案】C
【详解】A.冲锋舟船头垂直河岸,则沿垂直河岸方向和平行河岸方向都有位移,可知合位移方
向不是垂直河岸,选项 A 错误;
BC.冲锋舟垂直河岸方向做匀速运动,沿水流方向先加速后减速,可知其行驶轨迹不是一条直
线,且合速度先增大后减小,选项 B 错误,C 正确;
D.若河宽不变,渡河的时间由船在垂直河岸方向的速度决定,因船头垂直河岸,则渡河的时间
为 t d ,与河水流速无关,选项 D 错误。故选 C。
v船
4.【答案】C
【详解】由题意可知,球面上 P、Q 两点转动时属于同轴转动,角速度大小相等,B 正确;
r r r r
由图可知,球面上 P、Q 两点做圆周运动的半径分别为 1 与 2 , 1 2 ,A 错误;
由 v=ωr r r可知,球面上 P、Q 两点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大小之比为 1 : 2 ,C 正确;
由 a r
2 r r
可知,球面上 P、Q 两点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1 : 2 ,D 错误
正确选项 C
5. 【答案】C
【详解】根据平抛运动规律 h 1 gt 2 , x vt 解得 x v 2h 得下落时间不同,A 错误;
2 g
初速度无法确定,B 错误;如果大人想要套中奖品 A,则大人应向后退适当距离,故 c 正确;小
孩在原地要想套中 B 奖品,如果抛出套圈的初速度大小不变,斜向下抛出,则套圈的水平分速度
将变小,竖直方向上由于具有了向下的初速度,套圈在空中的运动时间将减小,水平位移更小,
不可能套中更远的 B 奖品,故 D 错误;故选 C。
6.【答案】D
【详解】AB 项,机械能的变化量等于除重力以外的其他力做功。0~ x1的过程中曲线斜率越来越
大,说明拉力越来越大; x1处拉力最大,不一定合力最大,也不一定速度最大。A、B 错误。
CD 项,过 x2 后曲线斜率为零,对应于拉力为零,合力为 mg 向下,加速度为 g ,物体已经处于
减速阶段,则 C 项错误 D 项正确。本题正确答案为 D。
7. 【答案】D
【解析】A.P=Fv,前 8s 匀加速阶段,牵引力 F 恒定,v 增加,故功率增加,A 错误;
P 7 103
B.汽车做匀加速运动的牵引力最大,则有 F N 875N,故 B 错误;
v1 8
C.汽车在匀加速运动过程中牵引力做的功为 W = Fl,其中 l = 32m,F = 875N,
解得 W = 2.8 × 104J,故 C 错误;
1 1
D.8s ~ 18s 内汽车做变加速运动,根据动能定理得 Pt fs mv2m mv
2
2 2 1
其中在汽车匀速阶段有 P = fvmax
在汽车匀加速阶段有 F-f = ma,解得 f = 700N,m = 175kg,s = 95.5m,故 D 正确。
故选 D。
8. 【答案】AD
【详解】A. 飞船在近地圆轨道Ⅰ做匀速圆周运动,速度大小与第一宇宙速度相等,从Ⅰ轨道 A
点点火加速到Ⅱ轨道,未脱离地球,故飞船在Ⅱ轨道上 A 点的速度介于第一宇宙速度与第二宇
宙速度之间,故 A 正确;
B.出舱时宇航员完全失重,但依然受到地球的引力,故 B 错误;
( R 3R )3 3
C.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有 2 R T
2 ,解得
2 2 2 ,故 C 错误;
T T 22 1 T1
D.在 B 点要变轨到更高的圆轨道,需要点火使卫星加速,使卫星做离心运动,故 D 正确;
故选 AD。
9.【答案】 AB
【详解】运动员在做圆周运动的过程中,单杠对运动员可能为拉力,也可能为支持力,若运动员
恰好能够完成此圆周运动,则运动员在最高点的速度为零,此时手臂与单杠之间支持力大小等于
运动员的重力大小,故 AB 正确,C 错误;
D.从最高点到最低点的过程中,单杠对人的作用力一直与速度方向垂直,不做功,故 D 错误。
故选 AB。
10.【答案】ABD
【解析】通过 v t 图像分析可知,物块先向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再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最后
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可得传送带的运动方向是沿顺时针方向,A 正确;
在 t1 ~ t2 时间内,物块沿传送带向上加速运动,则有 mg cos > mg sin ,可见 > tan ,B 正确;
由 v t 图像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可知,0~ t2 时间内,物块的总位移沿传送带向下,高度下
降,重力必然对物块做正功,根据动能定理可知,0~ t2 时间内,传送带对物块做的功必然不等于
1 m(v2 v22 1 ) ,C 错误; 2
由能量守恒可知,物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一定等于物块机械能的减少量,D 正确。
正确选项 ABD
11.(8 分)
【答案】(1)2 分
(2)线性 2 分
y g x2 g(3) 2 2 分 2 2 分 2v0 2v0
2
【解析】(1)根据上表数据在坐标纸上描出O4 数据点,并绘制 y x 图像如图所示
2 2
(2)由 y x 图线为一条倾斜的直线可知,小球下落的高度 y 与水平距离的二次方 x 成线性关系。
1
(3) 2小球做平抛运动,水平方向有 x v0t ,竖直方向有 y gt ,消去时间 t
2
y g x2 k g联立可得 2 ,斜率 2v0 2v
2
0
12.(8 分)【答案】(1) B 2 分
(2) 1.00 2 分, 1.07 2 分
(3)不合理 2 分
【详解】(2)[1]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间时刻速度等于该段过程的平均速度,则打 C 点时的瞬时速
度为
v xBD (26.00 18.00) 10
2
C m / s 2.00m / s2T 2 0.02
在打 O 点到 C 点的这段时间内,重锤动能的增加量为
ΔE 1 mv2 0 1k C 0.5 2.00
2 J 1.00J
2 2
[2]在打 O 点到 C 点的这段时间内,重锤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
ΔEp mghOC 0.5 9.80 21.81 10
2 J 1.07J
(3)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从起始点开始,若机械能守恒应满足mgh 1 mv2
2
1
消去重锤的质量可得 1 v2
2
gh ,做出 v h的图像,若图像过原点,且其斜率等于当地的重力加速
2 2
度,才可判定重锤下落过程机械能守恒;因此,若只满足图像过坐标原点,并不能判定重锤下落过
程中机械能守恒,因此该同学的分析不合理。
13.(10 分)【详解】(1)结合万有引力定律,对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受力分析可知
2
F Mm G 2 (2 分)
F (R h)
解得M (1 分)
(R h) Gm
GMm 4 2
(2)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 m (R H ) (2 分)
(R H)2 T 2
T 2 (R H ) m(R H)解得 (1 分)
R h F
Mm v2 F(R h)2
(3)由题可知G 2 m (2 分) 解得: v (2 分) R R mR
14.(12 分)【详解】(1)运动员从 A 点运动到 B 点,
H L L tan 370 L重物上升的高度 0 (1 分) 解得: H (1 分) cos37 2
(2)运动员从 A 点运动到 B 点,重物重力势能的增加量为
E Lp1 mg L tan 37
1
mgL (2 分)
cos37 2
运动员的重力势能减少 E 3 (2 分) P2 mgLsin 37 mgL5
所以系统总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 1 E E E (1 分) P p2 p1 mgL10
(3)运动员与重物沿绳方向的速度相等,设运动员的速度为 v,则重物的速度
v物 v cos37
0 (2 分)
根据系统机械能守恒可知,系统减少的重力势能等于系统增加的动能,有
1 1 1
EP mv
2 mv2 mv2物 0 (2 分) 2 2 2
可得运动员在 B 点时,其速度大小为 v gL (1 分)
15.(16 分)【答案】(1)30N;(2)3.25m;(3) 17m/s
v
【详解】(1)根据题意,设铁球运动到圆弧轨道最底端时速度的大小为 0,铁球从圆弧轨道顶端滑
到轨道底端,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mgR 1 mv2 1 分 解得0 v0 8m/s 2
v2
在最底端有: F mg m 0N 1 分 解得: FN 30N 1 分 R
由牛顿第三定律知,铁球对轨道的压力大小 F压 FN 30N 1 分
(2)设铁球在斜面上的加速度大小为 a,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 sin 37 ma 1 分
a 6m/s2解得:
由运动学规律得铁球运动到 B 点的速度 vB v0 at1 5m/s 1 分
v2 v2
斜面的长度 AB 0 B 3.25m 2 分
2a
(用其他解法,只要正确均可给分)
(3)将铁球在 B 点的速度沿着水平和竖直方向分解有
vBx vBcos 1 分 vBy vBsin 1 分
从 B 抛出到与挡板碰撞时间内,铁球在水平方向 x vBxt 2 分 t=0.4s
竖直方向上,以竖直向下为正方向: vy vBy gt 2 分 vy 1m/s
2 2
则铁球与挡板碰撞时的速度大小 v vBx vv 1 分
v 17m/s 1 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