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二十三课《祖先的摇篮》 课时 一、二
教材分析 《祖先的摇篮》是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该课文以诗歌的形式,描绘了祖先们生活在原始森林中的美好场景,通过“摘野果”、“掏鹊蛋”、“和野兔赛跑”等生动具体的活动,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面。教材旨在通过这篇课文,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渗透环保教育,引导学生关注并参与到保护自然环境的行动中来。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好奇心强,喜欢直观、生动的学习内容。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对《祖先的摇篮》这篇课文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能够初步理解课文大意,并掌握了一些生字词。但他们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还有待提高,尤其是对于课文中的情感体验和深层含义的理解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此外,学生对于环保知识的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目标 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第二小节中的关键词句,并能用自己的话概括出小祖先们在森林中的活动。 通过分段落学习、角色扮演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讨论交流,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保护森林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环保意识。 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通过角色扮演等情境活动,让学生感受小祖先们在森林中的快乐与自由,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第二小节中的关键词句,感受小祖先们在森林中的快乐与自由;通过讨论交流,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保护森林的方法。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中的情感体验,体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
教学方法 小组讨论法、练习法、讲授法
教具准备 PPT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单元整体入手,由诗题导入学习 教师行为: 开场白:“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开始一个新的单元学习,这个单元的主题非常有趣,叫做‘自然与想象’。你们知道吗?大自然是我们最好的朋友,它给了我们无尽的想象空间。那么,想象一下,如果我们能穿越时空,回到很久很久以前,去看看我们的祖先生活的地方,那会是什么样子呢?” 展示图片:“看,这张图片上的是什么?(展示摇篮的图片)对,是摇篮,它是宝宝最温暖、最安全的地方。那么,题目中的‘祖先的摇篮’又是指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祖先的摇篮》去寻找答案吧!” 板书课题:“《祖先的摇篮》” 读题质疑:“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有什么想问的吗?”(鼓励学生提问,如“祖先的摇篮在哪里?”“它是什么样的?”等) 学生行为: 认真聆听教师的开场白,对即将学习的内容产生好奇。 观察图片,理解“摇篮”的含义。 读课题,积极思考并提出问题。 师生示例对话:
教师:“有同学好奇地问,祖先的摇篮在哪里呢?”
学生:“可能是在很远很远的森林里吧!” 二、疏通词句为主,正确流利读文 教师行为: 初读全诗:“请同学们翻开书,自由朗读课文,标出小节的序号,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认读词语:“现在,老师来考考大家,这些词语你们会读吗?(出示词语卡片,如‘祖先’、‘浓绿’、‘摘野果’等)” 读好句子:“课文中有一些句子比较难读,比如变音字和长句子,我们一起来练习一下。”(教师示范,学生跟读) 问答游戏:“我们来玩一个问答游戏吧!老师问,你们答,记得要用课文中的句子来回答哦!”(如“祖先的摇篮是什么样子的?”“那苍翠的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摇篮。”) 学生行为: 自由朗读课文,标出小节序号。 认读词语,尝试自己读准字音。 跟读教师示范的难读句子,注意语音语调。 积极参与问答游戏,用课文中的句子回答问题。 师生示例对话:
教师:“祖先的摇篮里有什么?”
学生:“有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有摘不完的野果,有采不尽的蘑菇。” 三、抓词想象,品读第一小节 教师行为: 提出问题:“课文的第一小节就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宏大的画面,谁来读一读?”(请学生朗读) 图文结合:“看,这就是课文中的原始森林(展示图片)。现在,请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你站在这样一片森林里,会是什么感觉?” 抓词想象:“课文中用哪些词语来形容这片森林的?比如‘苍苍茫茫’,这个词让你想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抓关键词,感受森林的广阔无垠) 感受美:“除了大,这片森林还给你什么样的感觉?美吗?美在哪里?”(引导学生从“浓绿”、“真大”、“真有意思”等词语中感受森林的美) 想象朗读:“现在,请带着你的感受,再读一遍第一小节,让我们都能感受到那片原始森林的大与美。”(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行为: 朗读第一小节,初步感受文本内容。 闭眼想象,结合图片和词语,感受原始森林的广阔与美丽。 抓关键词语,表达自己对森林的感受。 有感情地朗读第一小节,尝试用声音传达自己的想象。 师生示例对话:
教师:“‘苍苍茫茫’这个词让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我想到了无边无际的绿色,好像永远都走不到尽头。” 四、拓展提升,深化理解 教师行为: 情境模拟:“同学们,我们已经感受到了原始森林的壮阔与美丽。现在,让我们来扮演一下小祖先,在这片森林里进行一场探险吧!想象一下,你们会在这里做些什么?会遇到哪些小动物或植物?”(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进行角色扮演和情境描述) 分享交流:“哪位小祖先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探险经历?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鼓励学生上台分享,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给予掌声鼓励) 情感升华:“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不仅了解了祖先生活的环境,还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那么,作为现代的小学生,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这份宝贵的自然遗产,让未来的孩子们也能看到如此美丽的森林呢?”(引导学生思考环保问题,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 学生行为: 积极参与情境模拟,发挥想象力进行角色扮演。 认真倾听同学的分享,给予鼓励和支持。 思考并回答教师提出的环保问题,表达自己对环境保护的看法和决心。 师生示例对话: 教师:“小明同学,你在森林里遇到了什么有趣的事情?”
学生:“我遇到了一只可爱的小松鼠,它正在树上欢快地跳跃,手里还抱着一个松果呢!我觉得这片森林真是生机勃勃,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五、布置作业 教师行为: “同学们,今天的学习非常精彩,你们不仅读懂了课文,还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了巩固今天的学习成果,老师给大家布置几项作业: 书写练习:请抄写课文中的生字词,注意笔顺和间架结构,每个字写三遍。 阅读拓展:阅读一篇关于原始森林的科普文章或故事,了解更多关于森林的知识和故事。 创意写作:以‘我心中的原始森林’为题,写一篇短文,描述你想象中的原始森林是什么样子,你可以加入自己的想象和创意。” 学生行为: 认真记录作业要求,准备回家后完成作业。 对作业内容产生兴趣,期待通过自己的努力,进一步加深对原始森林的认识和理解。 结束语: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了《祖先的摇篮》,感受了原始森林的壮阔与美丽。希望你们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继续保持这份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和热爱之情,用你们的眼睛去发现美,用你们的心灵去感受美,用你们的行动去保护美。下节课,我们将继续探索课文的其他部分,期待你们的精彩表现。下课!”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教师行为: 复习词语:“上节课,我们走进了《祖先的摇篮》,学习了很多生字词。现在,老师来考考大家,看谁能又快又准地读出这些词语。”(出示词语卡片,如‘祖先’、‘浓绿’、‘苍苍茫茫’等,学生抢答。) 回顾第一小节:“记得我们第一小节描绘了怎样的原始森林吗?谁能用一句话概括一下?”(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板书关键词。) 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仿佛跟随小祖先的脚步,走进了那片神秘的原始森林。今天,我们将继续深入探索,看看祖先们在这片摇篮里还留下了哪些痕迹。” 学生行为: 积极参与词语复习,快速准确读出词语。 回顾第一小节内容,尝试概括并回答教师提问。 师生示例对话: 教师:“谁能告诉我,第一小节中的原始森林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学生:“我觉得那片森林非常广阔,而且充满了生机。” 二、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教师行为: 分段落学习:“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的第二小节。请一位同学朗读第二小节,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这一小节主要写了什么?”(学生朗读,其他同学聆听并思考。) 理解内容:“第二小节中,祖先们在森林里做了哪些事情?你能从课文中找到答案吗?”(引导学生找出关键词句,如“摘野果”、“掏鹊蛋”、“和野兔赛跑”等。) 情感体验:“想象一下,如果你是小祖先,在森林里摘野果、掏鹊蛋,会是什么样的心情?你能用词语来形容一下吗?”(鼓励学生表达个人感受,如“快乐”、“自由”、“兴奋”等。) 学生行为: 认真聆听同学朗读,思考并回答问题。 从课文中找出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发挥想象力,用词语表达个人感受。 师生示例对话: 教师:“你觉得小祖先们在森林里掏鹊蛋的时候,心情是怎样的?”
学生:“我觉得他们一定很开心,因为掏鹊蛋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三、角色扮演,情境再现 教师行为: 分组准备:“现在,我们来进行一个角色扮演活动。请同学们自由组合,选择第二小节中的一个场景进行准备。你们可以是小祖先,也可以是森林里的动物或植物。”(学生分组准备,教师巡回指导。) 情境表演:“准备好了吗?请各组上台表演,其他同学认真观看并给予掌声鼓励。”(各组依次上台表演,展示祖先们在森林中的生活场景。) 学生行为: 自由组合,选择角色并准备表演。 积极参与情境表演,展现祖先们在森林中的生活。 认真观看他人表演,给予掌声和鼓励。 师生示例对话: (在表演“摘野果”的场景时)
教师:“这位同学演得真好,我仿佛看到了小祖先们兴奋地摘着野果。你能告诉大家,你为什么这么开心吗?”
学生(扮演小祖先):“因为这里的野果又大又甜,我可以尽情地享用它们。” 四、拓展延伸,环保教育 教师行为: 讨论交流:“通过今天的学习和表演,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祖先们在森林中的生活。但是,现在的森林正面临着许多威胁,比如砍伐、污染等。作为现代的小学生,我们应该怎么做来保护森林呢?”(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 总结提升:“同学们说得非常好!保护森林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我们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比如节约用水、减少浪费、植树造林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未来的孩子们也能看到如此美丽的森林。”(教师总结并板书关键词。) 学生行为: 积极思考并讨论保护森林的方法。 认真聆听教师总结,记录关键词。 师生示例对话: 教师:“谁能告诉我一个具体的保护森林的方法?”
学生:“我们可以节约用水,因为水对森林的生长非常重要。” 五、布置作业与拓展提升 教师行为: 布置作业: 书写练习:“今天的学习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课文,现在请大家拿出练习本,抄写第二小节中的几个重点句子,注意书写工整,每个句子抄写两遍,并尝试背诵。”(教师边说边在黑板上示范书写,提醒学生注意字的结构和笔顺。) 创意绘画:“除了用文字表达,我们还可以用画笔来描绘祖先的摇篮。请大家回家后,发挥你的想象力,画一幅‘我心中的原始森林’的画,可以是你在课文中的想象,也可以是你希望未来的森林的样子。”(鼓励学生发挥创意,不拘泥于课文内容。) 家庭分享:“回家后,和家人分享今天学习的课文,并告诉他们你从中学到了什么,特别是关于保护森林的重要性。也可以请他们分享自己小时候关于森林的记忆或故事。”(通过家庭分享,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环保意识的传播。) 拓展提升: 课外阅读:“为了更全面地了解森林和环保知识,老师推荐大家阅读几本关于原始森林和环保的绘本或故事书,比如《森林报》、《小熊维尼与森林的朋友们》等。下周我们将举行一次‘森林小博士’分享会,期待大家带来精彩的分享。”(教师简要介绍推荐书目,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实践活动:“同学们,我们可以将保护森林的意识付诸行动。下周,我们将组织一次校园植树活动,大家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准备一些小树苗或者种子,亲手种下一片绿色,为校园增添生机,也为地球母亲贡献一份力量。”(教师简要介绍植树活动的安排和意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学生行为: 认真记录作业要求,准备回家后完成作业。 对创意绘画和课外阅读产生兴趣,期待通过自己的努力,进一步加深对原始森林和环保的认识。 积极参与家庭分享,与家人分享学习成果和环保理念。 热情响应植树活动的号召,准备材料并期待参与实践活动。 结束语: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不仅深入了解了祖先们在森林中的生活,还学会了如何珍惜和保护我们的大自然。希望大家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继续保持这份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用实际行动去守护我们的绿色家园。下节课,我们将进行创意绘画展示和植树活动的准备,期待大家的精彩表现。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