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我不能失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读“耀、庆”等5个生字。
2.正确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
3.结合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结尾处宋庆龄的话,体会并学习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
教学重点:正确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
教学难点:结合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结尾处宋庆龄的话,体会并学习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题入手,感知“信”的含义
1.据图猜字。
出示“信”的金文,请同学们猜猜这是什么字。
师:同学们,我们知道中国的汉字文化博大精深。你们看,这是一个字,你们猜猜看这是什么字?
生:信。
师:真厉害!一下就猜出来了! 为什么这样猜呢?
生:左边的部分像单人旁,右边也有一个口。
师:根据字形猜出来的,真聪明。那么信的本义是什么呢?
生:诚信。
2.出示《说文解字》中关于“信”的内容,了解“信”的本义为“诚”。引出孔子的名言“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引导学生理解含义。
师:说文解字这样描述:信,诚也。信就是诚实、诚信的意思。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你能根据信的本义说说孔子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
生:
师:这句话就是说人不可以不守信。所以说信是个美丽的字眼,而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就是与信有关的一个美丽的故事。同学们,请看老师写课题。
3.揭示并板书课题。
让我们一起来读一下。
师:同学们如果看课题就会发现,课题旁边还有一个小星号,这说明这是一篇——
生:略读课文。
师:略读课文就是要求我们用之前的学习方法自主的学习这篇课文。那么首先老师要问了,读着这样的课题,你会产生什么样的疑问呢?
4.引导学生质疑课题。
生:“我”指的是谁?“我”不能失信于谁?
师:相信这是很多同学们心中的问话,等我们读完课文后这些问题都会迎刃而解了。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自由朗读课文。
师: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读的时候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别忘了把自然段标上。
生:读课文。
2.检查生字词读音。
宋耀如 宋庆龄 盼着 叠花篮 道歉 不后悔
师:声音渐渐小了,都读好了吗?这些词语你会读吗?你来读第一行。
师:读得铿锵有力,两个后鼻音读得非常准确。来,我们一起来读一下。第二行,谁来?
师:来,咱们一起来读一下。
3.前两个词语是?他们是什么关系?文中还出现了哪些人物?你们能快速的找到他们吗?请你圈画出来。
补充:伯伯 妈妈 小珍
师: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这两个词语其实是什么?
生:人名。
师:知道他们俩个得关系吗?
生:父女关系。
师:其实这篇文章中还出现了三个个人物,你能快速地找到他们吗?
生:还出现了伯伯、小珍、妈妈。
师:没错,现在我们来想一想,这篇文章讲的是什么呢?接下来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本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4.思考: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引导学生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师:好,谁来说一说?请你看着前面说,不要看书,简单地讲一讲。
生:
师:老师能感觉到,他非常努力地想把一件事说清楚,咱们在说的时候,还可以让语言再简洁一点。谁能再简洁地说一说呢?
生:一天早晨,宋庆龄一家准备到伯伯家去做客。但是临出门前宋庆龄想起来要在家教小珍叠花篮,爸爸妈妈都劝她改天再教,但是宋庆龄还是决定留下来。
师:说得很清楚。那么读完课文现在我们知道了课题中地这个我指的是谁?
生:宋庆龄。
师:贴板书宋庆龄。
三、自主阅读,感受人物品质
1.思考:文中的宋庆龄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板书:守信)
师:那么此时你觉得小时候的宋庆龄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呢?生:信守诺言。
师:是一个信守诺言,也就是一个诚实守信的人。板书守信。
2.再次默读课文,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宋庆龄是一个诚实守信的孩子?请动笔用横线画下来,并在旁边写下自己的感受。
师:孔子说——
生: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师:可是呀,一个人要做到时时处处守信并不容易。下面请你默读课文,找找你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宋庆龄是一个守信用的孩子?请你用横线画出来,并试着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生:读课文。
3.同桌交流感受。
师:已经写好的同学可以小声跟同桌交流一下,我们再等一下其他同学。
4.全班交流:
师:咱们一起来交流一下。你从哪里看出来宋庆龄是个守信的孩子呢?
出示:“爸爸,我不能去了!我昨天和小珍约好了,今天她来我们家,我教她叠花篮。”庆龄说。(语言描写)
师:要去伯伯家看盼望已久的小鸽子了,但此时宋庆龄突然想起自己与朋友还有约定呢,她是怎么说的?
师:宋庆龄内心渴不渴望去看小鸽子?
生:渴望。
师:但她克制内心的渴望,选择坚持——
生:留下。(板书)
师:她真是个——
生:守信的好孩子。
师:那么这是人物的什么描写?
生:语言描写。
师:没错,那么爸爸是怎么劝说的呢?小珍同意了吗?她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
出示:“不行!不行!小珍来了会扑空的,那多不好啊!”庆龄边说边把手抽回来。(语言描写,动作描写)
师:庆龄说“不行不行”的语气是什么样的?
生:很坚决的。
师:从“抽”这个动作你又看出了什么?
生:他已经下定决心了!
师:没错,宋庆龄的态度是很坚决的。你能读得更坚决一点吗?
生:读。
师:刚才找的是小庆龄和爸爸的对话,自己把她俩的对话读一读。
生:自由读。
师:大家和老师合作来读一读。
师生共读。
师:当她想起约了小珍,教她叠花篮,她停住了脚步。多么守信用的孩子啊!还有吗?
出示:“不,妈妈。您说过,做人要信守诺言。如果我忘记了这件事,见到她时向她道歉是可以的,但我已经想起来了,就不能失信了!”庆龄坚定地说。(语言描写)
师:爸爸劝说不成,妈妈又来出主意,妈妈是怎么建议的?
生:明天见到她,向她道歉。
师:那她是怎么说的?
生:“如果我忘记了这件事,见到她时向她道歉是可以的,但我已经想起来了,就不能失信了!”
师:如果她没忘记还是去伯伯家,那就是明知故犯了。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宋庆龄不仅是个守信的人,还是个——
生:诚实的人。
师板书诚实。
师:我们再来把母女的话读一读,一二组当妈妈,三四组当宋庆龄。
庆龄仰着头回答:“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可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
师:还有那句话让你看出庆龄诚实守信呢?
师:庆龄等待小珍的时候是什么心情?想一想如果是你,是什么样的感受?
生:很无聊很没劲。
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她一会看书,一会弹琴,还总是弹不准,一直等到了中午。
师:为什么平时很熟的曲子,今天都弹不准了呢?
生:因为她心里一直想着小珍的事情,无法专心。
师:结果小珍来了吗?
生:没来。
师:唉,等了一个上午小珍都没来。她原本可以去伯伯家看鸽子的。庆龄想不想去伯伯家呢?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二女儿宋庆龄特别高兴,她早就盼着到这位伯伯家去了。师:听说去伯伯家宋庆龄特别高兴,所以我们读的时候要读出高兴的语气。我们一起读。
生:读。
师:同学们看图片,尖尖的嘴巴,红红的眼睛,真是好漂亮的小鸽子啊!去了伯伯家不仅能看小鸽子,伯伯还说准备——
生:送她一只呢。
师:这么漂亮的小鸽子你喜不喜欢?
生:喜欢!
师:虽然小庆龄很喜欢鸽子,但为了与小珍的约定还是留下来了,庆龄后悔了吗?
生:没后悔。
师:你觉得是为什么呢?
生:诚实守信是一个人应该具有的高尚品质,能够做到诚实守信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她很高兴她做到了我不能失信。
(点名两三位同学回答)
小结:此时的庆龄虽然不能到伯伯家去,不能去看那些可爱的鸽子,但是她并不后悔,这一切都是她心甘情愿的,因为她一直有这样一个信念——(引读:我不能失信)
5.指导朗读对话。四人一组,先组内分角色朗读对话,再全班展示。
师: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这个故事中很多的什么?
生:对话。
师:这篇课文的对话非常的精彩,如果我们读好它们,对我们理解宋庆龄的这种品质是非常有帮助的。那这样,我们就四个人一小组,来分角色读一读这一段对话。
生:分组读。
师:好,读完了吗?哪一小组愿意给大家展示一下?
生:展示。
师:读得真是绘声绘色,生动极了。听完他们的朗诵,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品质就更加明显了。
四、拓展延伸,联系生活实际
师:诚实守信是一种可贵的品质,你还知道哪些关于诚实守信的成语吗?
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关于诚信的词语,我们来读一读。
一诺千金 言而有信 一言九鼎
金口玉言 心口如一 言行一致
说一不二 抱诚守真 以诚相见
信誓旦旦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师:同学们知道这么多成语,真是博学多才。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关于诚信的小故事,请大家读一读。
生:读故事。
师:你是怎么理解最后曾子说的话的?
生:曾子认为不能欺骗小孩子,要言而有信,以身作则,孩子才会信任父母,听父母的话。
(师:在古代人们想吃一顿肉是很不容易的,普通的老百姓可能一年都吃不上一回肉。那为什么曾子还要杀猪呢?)
师:没错,曾子以身作则,面对小孩子都做到了——
生:诚实守信。
五、作业布置
下课后,老师希望同学们再找一找其他有关诚信的故事,读一读,在生活中也力争做到诚实守信。
板书设计:
我不能失信
想去伯伯家 诚 实
宋庆龄 坚持留下来 守 信
并不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