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纲要(上)》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教学课件)(共24张PPT含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教学课件)(共24张PPT含视频)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3.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7-17 07:53: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中国
古代史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
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中外历史纲要上
导入新课
皇帝的烦恼
人人都说皇帝好,其实皇帝也苦恼;
忠奸难辨睡不好,后宫争宠吃不消;
要是官吏选不好,贪污腐败治不了;
最怕地方造反了,身家性命也难保
说一说皇帝的烦恼是什么 又是如何解决的呢?
课时预览 时空坐标
220年
581年
618年
907年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两个趋势:
官僚政治发展日趋成熟
按财产征税的理念逐步确立
三省六部制——中央行政制度
三个创新:
魏晋南北朝
隋朝
唐朝
九品中正制、三省制、租调制
科举制形成、
三省六部制确立
科举制完善、租庸调制、两税法
科举制——选官制度
两税法——赋税制度
一个继承:唐承隋制
挖掘制度创新与国家发展的互动关系,关注在制度创新过程中体现出的“公开公平公正”的理念。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高度繁荣,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的新成就。
学习目标
1、时空观念:通过时空观念掌握科举制度隋朝创立,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1300多年,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780年唐朝实行两税法。
2、史料实证:运用史料实证探究汉代察举制,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隋唐时期的科举制,魏晋南朝和隋唐时期的中枢政务机构,唐朝租唐调制和两税法
3、历史解释:明确历史解释研思汉唐时期选官制度演变、“汉承秦 解释 制”和隋唐时期中枢政务机构的变动,唐朝的纳绢代役
课标要求 学习目标
4、唯物史观:立足唯物史观认知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制度建 树体现了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
5、家国情怀:渗透家国情怀感悟科举制使一批出身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加政权。
一、选官制度
1、九品中正制
政治之基 选官制度——核心素养落实
581年
时空观念
察举制
九品中正制
汉末动荡
士族没落
察举弊端
科举制
强化考试
BC202
220年
两汉时期
589年
魏晋南北朝
隋唐…
想一想,隋唐以前中国选官制度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呢?
世袭制
前475
夏商西周
战国时期
军功爵制
历史纵横:汉末社会动荡,“人口流移,考详无地”,察举制所依赖的乡里清议失去了社会基础。当时,选官多操纵在地方大族名士手中。他们交结朋党,干扰选拔
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油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乐府诗集·杂歌谣辞·后汉桓灵时谣》
思考:结合历史纵横,归纳九品中正制产生的背景及其影响
摆脱
适应
一、选官制度
1、九品中正制——曹魏创立
政治之基 选官制度——核心素养落实
家世、道德、才能
家世
成为维护
士族特权的工具
士族没落新兴地主阶级崛起
标准单一化
特权垄断化
背景
(1)汉末动荡,察举制失去社会基础;
(2)抑制地方大族,集权中央;
(3)察举制自身弊端,不适应选拔需求
弊端
科举制
应运而生
选拔权由中央到地方
选拔范围
世家大族
君主强化
权力的需要
继承两汉乡里评议人物的传统,实行初期起到了选拔人才 的作用。又将评议权收归中央,在一定时期内加强了中央集权
积极影响:
咏史(左思)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
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
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察举虽由地方官掌握,但前提往往是被选拔人当地的士人舆论。中正评定人才,越来越依据士人的家世…父祖为高官者,在选举上占了越来越大的便宜。久而久之,门第高者品级就高,门第低者品级就低,连中正本身的公正性也逐渐丧失。终于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 的局面。
—张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导论》
至南北朝,有识者对士族政治以及九品中正制多有批评。君主为了改变门阀势盛,威权下移的局面,开始启用寒庶,典掌机要。标准由出身门第变为以文化考试为主,考试逐渐居于选用官制度的中心环节。
——《阎步克自选集》
阶段 皇帝 对科举制的贡献
创 立 隋文帝 开始采用分科考试
隋炀帝 设进士科,科举制度形成
完 善 唐太宗 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为主
武则天 扩大科举取士的人数,开创殿试、武举
僵 化 唐玄宗 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
一、选官制度
2、科举制
政治之基 选官制度——核心素养落实
发展历程
自我检测
一、选官制度
2、科举制——选官制度逐渐走向成熟和完善
政治之基 选官制度——核心素养落实
政权开放
阶层流动
公开:自由报考
公平:考试才学
根据材料分析科举制创新在哪?
唐代改成自由竞选,所谓“怀牒自列”,既不需要地方长官察举,更不需要中央九品中正评定;把进仕之门扩大打开,经由个人各自到地方政府报名,参加中央之考试。这制度,大体说来,较以前是进步的。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 盛于贞观、永徽 之际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其推重谓之“白衣公卿”,又曰“一品白衫”。其艰难谓之“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其有老死于文场者,亦无所恨。故有诗云:“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王定保《唐摭言》卷一
学思之窗
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约1300你那,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科举制对中国历代王朝的统治有什么影响?
使出身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与政权,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加强中央集权。
史料实证
一、选官制度
2、科举制——选官制度逐渐走向成熟和完善
政治之基 选官制度——核心素养落实
消极影响:
压抑个性
科举选拔标准单一
考试内容以儒学为主
阻碍科技的新发展
八股取士
严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察举制
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
世袭制
军功爵制
(1)选拔方式:趋向严密、科学。
(2)选拔标准:趋向公平、公正。
(3)选官权:从地方收归中央,中央集权强化。
(4)选官原则:逐步制度化,公开、公平、客观。
趋势:
请归纳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趋势
二、三省六部制
1、
政治之体 政权组织——核心素养落实
历代中枢机构的演变
三省六部制
隋唐
三省制
魏晋南北朝
尚书台
东汉
中朝外朝制
汉武帝
三公九卿制
秦代
三公
九卿
皇帝
皇帝
三公
九卿
皇帝
尚书台
三公
皇帝















政事堂
皇帝









中朝掌决策,外朝掌执行
虽置三公,事归台阁
中朝
运作方式:
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合署办公,其办公地点称为政事堂
内容
二、三省六部制
2、三省六部制
政治之体 政权组织——核心素养落实
历史解释
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
二、三省六部制
政治之体 政权组织——核心素养落实
唐代把相权分别操掌于几个部门,由许多人来共同负责,凡事经各部门之会议而决定。……唐制遇下诏敕,便先由门下省和中书省举行联席会议,会议场所称为“政事堂”。……政府的最高机构,则在政事堂。凡皇帝命令,在“敕”字下,须加盖中枢、门下之印,即须政事堂会议正式通过,然后再送尚书省执行。若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认为是违法的,不能为下面各级机关所承认。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分割相权,加强皇权
分工明确,提高行政效率
减少皇帝的决策失误,具有一定的公开性、民主性
三分相权
决策的程序性分工、家事和国事分离,节制君权
决策权和行政权分离,
职责分明,彼此制约
思考:三省六部制度有什么特点和意义?
特点:
意义:
史料实证
三、赋税制度
政治之用 赋税制度——核心素养落实
相地而衰征
齐国(春秋)
鲁国(春秋)
初税亩—履亩而税
两汉
编户齐民—租税轻,丁税重
魏晋、北魏
租调制
均田农民的赋税负担,以一夫一妇为单位,每年纳帛一匹,为调,粟二石,为租。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以人丁为标准
“调”以布或帛
“租”以粮食
成年男子负担徭役
1、租调制——魏晋时期
隋—唐初
租庸调制—只问丁身,不问财产
唐中后期
两税法—唯以财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
历史解释
三、赋税制度
政治之用 赋税制度——核心素养落实
2、租庸调制——唐朝
国朝著令,赋役这法有三:一曰租,二曰调,三曰庸……其取法也远,其立意也深,其敛财也均,其域人也固,其裁规也简,其备虑也周。有田则有租,有家则有调,有身则有庸。……以之成赋,则下不困而上用足。
——陆贽《均节赋税恤百姓第一条》
放松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农民有了较充分的生产时间;
减轻了农民负担,同时保证了国家财政收入。
租:粮食(粟)
调:帛或布
庸:纳绢代役
史料实证
三、赋税制度
政治之用 赋税制度——核心素养落实
3、两税法——唐
由于安史乱后出现的民户大迁徙和土地所有权的大规模转移,唐初实行的户籍制度和均田制度已经不能维持。天宝十三载编民900万户,其中缴纳赋税的课户为530万户。而乾元三年只有193万户编民,其中课户只有78万。就在这种情况下,朝廷的财政出现了严重危机。
——翁俊雄《唐后期民户大迁徙与两税法》
民众逃亡&土地兼并
均田制无法推行
租庸调制无法维持
政府财政收入锐减
政府财政危机
背景
三、赋税制度
政治之用 赋税制度——核心素养落实
3、两税法
凡百役之费,一钱之敛,先度其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郡县税三十之一,度所与居者均,使无侥利。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俗有不便者正之。其租庸杂徭悉省,而丁额不废,申报出入如旧式。其田亩之税,率以大历十四年垦田之数为准而均征之。
——《旧唐书·杨炎传》
③征税原则:量出以制入:中央政府确定总的税额,分配到各地征收,
内容
①征税标准: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
④征税时间:一年分夏秋两次征税
②征税对象:人口以居住地编入户籍,将客户纳入征税对象
三、赋税制度
政治之用 赋税制度——核心素养落实
赋税负担趋向合理,加强了中央的经济力量,加强了中央集权
每州各取大历中一年科率钱谷数最多者,便为两税定额。此乃采非法之权令,以为经制;总无名之暴赋,以立恒规。
——陆贽《均节赋税恤百姓第一条》
土地兼并盛行,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
3、两税法
影响
各州之间税赋轻重不均
各类加征及苛敛杂税没有真正减税
三、赋税制度
政治之用 赋税制度——核心素养落实
租庸调制 两税法
征税标准
征税项目
征税对象
征税次数
人不土断而地著,赋不加敛而增入,版籍不造而得其虚实,贪吏不诫而奸无所取。自是轻重之权,始归于朝廷。
——《旧唐书·杨炎传》
3、两税法
内容
人丁
财产
田租、户调、
力役、杂税等
户税、田税
授田农民
不分主客农商
一律纳税
旬输月送
夏、秋两季
减轻人身控制
扩大收税对象
精简税收时间
简化税收名目
赋税制度演变的趋势:
以人丁为主到以土地财产为主,
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逐渐松驰
从不定时收税到夏秋两税
赋税制度的变化
生产力发展状况
影响
两税法
租庸调制
均田制
决定
均田制
租庸调制
两税法
三、赋税制度
政治之用 赋税制度——核心素养落实
破坏
唯物史观
取代
适应
本课小结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政治之基选官制度
政治之体
三省六部制
政治之用赋税制度
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
内容
特点
意义
租调制
租庸调制
两税法
庶族地主经济力量崛起
均田制
唯物史观
D
1、唐代诗人刘得仁系皇亲国戚,其兄弟为达官显贵,而他“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唐宗室子弟李洞屡考不中,竟想去皇陵哭诉。两人的经历反映了唐代 ( )
A.科举考试不重考生诗才
B.选官制度阻断贵族入仕
C.中央政府剥夺宗室特权
D.科举取士体现公平公正
典型例题
典型例题
2、有学者在论述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从理论上说,官职之门向一切有才之士敞开,但实际上却有利于那些有足够财力进行多年的学习和准备的阶层。这并不意味着,统治中国的是世袭贵族阶层,相反,是一个由学者组成的统治集团,即文人学士集团。”材料意在说明 ( )
A.国家人才选拔以财力作为基础
B.文人学士集团成为贵族阶层
C世家大族垄断官场局面被改变
D.中国社会已经形成重学风气
c
典型例题
3、780年,宰相杨炎奏请唐德宗实行赋税制度改革,收税“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古代赋税制度逐渐由“舍地税人”朝“舍人税地”方向发展。这有利于 ( )
A.放松人身依附关系
B.保证农民生产时间
C.促进农产品商品化
D.催生新的经济因素
A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