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活动6 酸、碱的化学… 配套教学设计(173)

文档属性

名称 实验活动6 酸、碱的化学… 配套教学设计(173)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3.0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5-12-28 15:58:20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掌握酸碱的性质
2:掌握常见H+、OH-的检验
知识与技能:1、掌握酸碱的性质以及H+、OH-的检验
2、培养观察和动手能力
3、培养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教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实验,培养学生实验技能、分析能力及与他人交流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辩证地看待物质的利弊,掌握其性质,合理地利用它们。
2新设计3学情分析
学生刚学完酸碱的性质,对酸碱的性质容易混淆,必定对后面盐的学习造成困难,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实验,让学生进一步认识酸和碱的性质,同时培养学生实验技能、分析能力及与他人交流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4重点难点
酸碱的性质
5教学过程
5.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教学过程
(一):引入:回顾学习酸碱度性质,并填写导学案中的酸和碱的知识。
温习知识:
酸的通性 ( H+ )
(     )
( ) 酸 ( ) ( ) ( )
碱的通性 ( OH- )
( )
( ) 碱 ( )
( )
学生代表演示实验:
先取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中,再滴入2滴酚酞试液,继续逐滴滴入稀硫酸反应观察现象?
教师提出新问题:溶液中含有那些溶质?如果不滴入酚酞,溶液中溶质又有哪些情况?
学生活动:
取用2-3ml左右的氢氧化钠溶液在试管中,滴入5-6滴盐酸,观察现象
现象:
反应方程式:
提问:(1)反应进行了吗?写出反应方程式
(2)是否刚好完全反应?溶液中有哪些溶质?
假设与猜想:
猜想一:
 
猜想二:                
 
猜想三:                    
教师提示:
有没有最简单的方法证明溶液中有哪些物质存在?并在点滴板上进行实验证明。
学生展示:实验用的药品并描述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教师提问:根据实验结论,还有其他方法证明各组溶液的
成分吗?
仪器盘中提供有以下药品:
紫色石蕊试液 、硝酸银溶液、硫酸铜溶液、碳酸钠粉末、氢氧化钠溶液、盐酸锌粒、生锈的铁钉、PH试纸、标准比色卡、胶头滴管、玻璃棒、点滴板、镊子。
根据各组实际情况,尽可能设计方案证明
方案
步骤
现象
结论
方案一方案二方案三方案四方案五
学生展示同时,在多媒体上显现出相应内容
总结归纳:
证明溶液中有H+、OH-有哪些常用方法?
学生反思:我发现实验中哪些异常现象?我有哪些疑惑?
学生展示我的收获
课堂练习:小试牛刀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