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1古诗三首《三衢道中》表格式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1古诗三首《三衢道中》表格式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7-17 09:29: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单元 第1单元 课型 精读课文 课时 1课时 主备人
课题 《三衢道中》
目标 确定 依据 课标依据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自读自悟是阅读的基础。教师切忌用自己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遵循这一理念,我充分利用本课内容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读懂重点句、段、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材分析 《三衢道中》是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古诗三首》中的第三首古诗。本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是通过朗读和品味古诗词,引导学生感受古代诗人的情感世界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学情分析 《三衢道中》是一首描绘三衢山道中路途景色的古诗。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旅途中的所见所感的独特感受。诗中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和想象,展现出一幅清新自然、恬静淡雅的画面。通过学习这首诗,学生可以了解到古代诗人如何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察,进一步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这首诗也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语言素材和写作灵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
学习目标 评价任务
1.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 ★★
2.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
3.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
核心知识 核心能力
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难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核心问题 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微能力点 A5“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A2“数字教育资源获取与评价”
活动准备 布置学生课前预习,收集材料;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习任务 学生活动 教师组织 学习评价
一、导入 学生齐读课题,认识作者曾几。 1.古诗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今天这节课,咱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宋朝诗人曾几写的古诗,看看古人眼中、笔下的美景是怎样的。(板书课题《三衢道中》)   2.简介诗人曾几: 曾几(1085--1166),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南宋诗人。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其诗的特点讲究用字炼句,作诗不用奇字、僻韵,风格活泼流动,咏物重神似。 这个教学环节的好处在于,它首先强调了古诗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加深了学生对古诗文化价值的认识,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紧接着,教师简要介绍了诗人曾几的生平和创作特点,不仅帮助学生建立起对诗人的初步认识,还引导学生将诗人的生平与作品联系起来,为后续的诗歌学习打下了基础。这样的教学设计有助于学生从多个角度理解诗歌,不仅限于诗歌本身的内容,还包括了诗歌背后的文化、历史背景,以及诗人的个人风格等因素,从而更加全面、深入地理解诗歌的内涵和魅力。
二、研读文本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1.学生自由朗读古诗,熟读诗句,画出不理解的地方并解决问题。 2.学生自由认读生字,读准字音。 3.学生自由朗读古诗或者生字,再齐读。 4.学生根据教师划分的节奏朗读古诗,男女生分组读。 吟诵感悟,想象画面。 (1)但是:作者是在梅子黄时的季节去三衢道中的,他先坐船然后走山路。 生答:他看到了无数的绿阴,还听到了黄鹂的歌唱。 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1)生答:日日晴;喜悦。 (2)生答:一“溪”、一“山”、一“泛”、一“行”,不仅表 明作者的行程,还透露出作者的喜悦之情。 (3)生答:古诗的三四句。 生答:不减:并没有少多少,差不多。添:增添。 生答:不但;而且。 男女分工读。 4.学生配乐诵读。 图文对照,熟读成诵 学生自由交流,齐读古诗。 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学生自由交流对生字的记忆法,观察田字格中的写法,根据教师的范写进行练习,完成后进行展示并相互评价。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熟读诗句,勾画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自学。 2.要求把字读准确。遇到不认识的字读一读下面的拼音。 méi xī fàn jiǎn 梅 溪 泛 减 3.自由读,指名读。 师生共同正音:“泛、减”是前鼻音。 班优接龙抽选读,齐读。 4.老师范读,划出朗读节奏,男女生分组读。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吟诵感悟,想象画面。 1.带着问题,再读古诗《三衢道中》。 作者是在什么时间游于三衢山中的?他的行程路线怎样? (2)沿途作者都看到了什么?结合插图和注释进行想象,并与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一下。 (3)想一想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 2.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3.全班交流。 (1)梅子黄时,正值雨季,而天气却(学生填空:日日晴),给人以之情。(板书:梅黄一日日晴) 读第2句“小溪泛尽却山行”,说说这句话写了什么? (板书:溪—泛、山—行)“却”在这里是“再”的意思。 哪句话是写作者沿途所见?(出示3、4句)想象交流并有感情地读一读。   “不减”“添”分别解释成什么?(板书:不减一添)  正当诗人有些失望的时候,却看到树上黄鹂的美丽,听到其叫声,于是情不自禁地吟出了下面两句诗。齐读后两句。  引导学生用关联词语填写后两句。 绿阴不减来时路, 添得黄鹂四五声。 说出了诗人的惊喜心情,该怎么读这两句? 4.带着喜悦之情配乐诵读。 图文对照,熟读成诵 看图读文,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出感情。 指名带着感情配乐诵读诗词。 你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 4.齐诵本诗。 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梅 溪 泛 减 1.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形声字结构规律识记:梅 溪 泛 减 形近字比较:海一梅 喊一减 眨一泛 2.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位置及笔画,交流讨论。 “梅 溪 泛 减”都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3.教师示范,提示重点笔画。 提醒学生注意: “梅”右下的“母”笔顺是:竖折/竖弯,横折钩,点,横,点。 “溪”右边是“爫+幺+大”。“泛”的最后一笔是捺,要写得平一点,长一点。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5.拍照投屏展示,学生评价。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1.鼓励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学生在熟读诗句的过程中,能够初步感知诗歌的韵律和节奏,同时勾画出不理解的字、词,这有助于他们明确自己的学习重点和难点。通过借助工具书进行自学,学生能够独立地查阅、分析和理解这些字词的含义,从而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自主学习的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还加深了他们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2.这个教学环节的好处在于它直接针对学生的识字和发音问题进行了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通过要求学生读准每一个字,并在遇到不认识的字时查阅拼音,学生能够迅速掌握并巩固生字的发音,提高阅读的准确性。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还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阅读流畅性,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这种教学方式也鼓励了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更加主动和积极。 3.自由读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节奏和习惯进行初步的阅读感知,指名读则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阅读水平,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了直接观察和指导的机会。师生共同正音环节,特别是针对“泛、减”这两个前鼻音的强调,有助于纠正学生的发音错误,确保诗句的准确传达。班优接龙抽选读和齐读则进一步强化了全班学生对诗句的掌握和记忆,使学习氛围更加积极、有趣。整个教学环节不仅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准确性和流畅性,也增强了他们的学习参与感和自信心。 4.通过教师的示范、学生的模仿和分组朗读,有效地提升了学生对古诗的朗读技巧和节奏感。首先,老师的范读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标准的朗读样本,使他们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古诗的韵律和节奏。接着,通过划出朗读节奏,学生能够在朗读过程中更加准确地把握古诗的停顿和韵律,从而提升朗读的准确性和美感。男女生分组读的方式不仅增加了朗读的趣味性,也让学生在相互倾听中更加深入地感受古诗的韵味。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朗读能力,还让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古诗的美,提高了学生的文学素养。 吟诵感悟,想象画面。 1.这个教学环节通过设定具体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阅读和思考《三衢道中》这首古诗。首先,它要求学生识别作者游览三衢山中的时间,并理解他的行程路线,这有助于培养学生对诗歌细节的关注和分析能力。其次,通过让学生结合插图和注释想象沿途的景物,并与同学交流,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同时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最后,思考作者的心情则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增强对诗歌的感悟和理解。这一教学环节的好处在于它不仅提升了学生的阅读和思考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合作精神和想象力,使学习变得更加丰富和有趣。 2.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的教学环节好处在于能够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培养他们的独立学习能力,同时也通过小组互动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这种学习模式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和深度。 3.这个教学环节通过全班交流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三衢道中》这首古诗,并通过填空、解释、想象交流等多种形式,使学生更深入地感受到了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首先,通过填空的方式,帮助学生准确把握诗歌中描述的天气特点和作者的情感,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其次,通过解释词语和句子,使学生更加清晰地理解诗歌的内容和含义,为后续的朗读和感受诗歌情感奠定了基础。最后,通过想象交流和关联词语填写,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同时也帮助他们更加准确地把握了作者的情感变化,提升了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整个教学环节既注重知识的传授,又注重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在交流中不断进步,提高了学习的效果。 4.带着喜悦之情配乐诵读的教学环节好处在于,它能够有效地增强学生对诗歌情感的理解和体验。配乐诵读能够营造出与诗歌内容相契合的氛围,使学生更容易进入诗歌所描述的情境之中,从而更深刻地感受作者的情感。同时,配乐还能够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提高他们的朗读技巧,使他们在诵读中更加投入和自信。 图文对照,熟读成诵 这个教学环节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有效提升了学生对《三衢道中》这首古诗的理解和情感体验。首先,看图读文帮助学生通过视觉形象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阅读兴趣和想象力。接着,指名配乐诵读不仅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也让他们在音乐的熏陶下更加深入地感受到诗歌所表达的喜悦情感。其次,提问“你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促进了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最后,齐诵本诗则营造了一种集体参与的氛围,让学生共同体验诗歌的韵律和情感,进一步巩固了他们的学习成果。整个教学环节不仅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增强了他们的情感体验和审美能力。 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这个教学环节通过系统的生字教学和书写指导,有效地提升了学生对生字“梅、溪、泛、减”的识记能力和书写技巧。首先,通过形声字结构规律识记和形近字比较,帮助学生快速理解并记忆生字的字形和发音,增强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接着,通过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和笔画,引导学生理解汉字的结构和布局,为他们的规范书写打下基础。教师的示范和重点笔画的提示,让学生明确了书写的要点和难点,避免了常见错误。最后,通过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以及拍照投屏展示、学生评价等环节,及时纠正了学生的书写错误,并让他们通过对比和评价,进一步提升了自己的书写水平。整个教学环节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汉字识记和书写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审美能力,对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积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