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济南的冬天 课件(共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 济南的冬天 课件(共2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3.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7-17 08:51: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winter
In JiNan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24年秋季专用
学习目标
了解作家老舍的相关文学常识,积累“镶、着落、澄清”等字词,继续训练朗读
1
学习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品味课文精美的语言。
2
学习课文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体会景物描写中融人的作者的感情。
3
感受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4
走进作者
老舍
1899-1966
现代著名作家,著名作家,是语言大师,被誉为“人民艺术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生于北京一个城市贫民家庭。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开始用白话创作。1966年8月因被迫害而不幸逝世,终年67岁。老舍一生著作丰富。以描写城市人民生活著称,使用地道的北京口语,富有幽默感,作品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和浓厚的生活情趣。通俗易懂、朴实无华、诙谐幽默、具有较强的北京韵味儿
背景介绍
25 岁前一直生活在北京。
1924年,应邀去英国伦敦东方学院教中文。“假使让我‘家住巴黎’,我一定会和没有家一样的感到寂苦。”(《想北平》)
1929年,动身回国,因路费不足,在新加坡留了半年。
1930年,应邀到山东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授,并定居济南。
1931年,创作了《济南的冬天》。
老舍于1930年前后到山东,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任教7年之久,对山东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山东被他称为“第二故乡”。本文是老舍于1931年春天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写成的,原为一系列直接描写济南风景名胜的长篇散文《一些印象》中的第五节,虽系节选,但仍能独立成篇。
本文节选自《一些印象(四、五、六、七)》(《老舍全集》第十四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略有改动。老舍于1930年前后到山东,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任教7年之久,对山东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山东被他称为“第二故乡”。本文是老舍于1931年春天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写成的,原为一系列直接描写济南风景名胜的长篇散文《一些印象》中的第五节,虽系节选,但仍能独立成篇。
生字词
晌晴
晴朗无云
着落
可以依靠或者指望的来源

把物体嵌入另一物体内或围在另一物体的边缘
秀气
清秀,文中形容小山秀美小巧
水墨画
密密地开着的花
水藻
生长在水里的藻类植物的统称
澄清
文中指水清澈见底
蓝汪汪
形容蓝得发亮
文章梳理
写济南的冬天“温晴”的天气特点(1)
写济南冬天的山景、水色(2-6)
总结全文、抒发喜爱、赞美之情(7)
作者用什么样的方法写出济南冬天的总体特点?
温晴
与北平相比
与伦敦相比
与热带相比
无风声
无重霾
无度日
通过三组对比,突出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由“奇迹”、“怪事”、“害怕”引出“宝地”,文章紧紧抓住这一天气特点,描绘济南冬天的景色。
这些对比来自作者对济南冬天的感受,来自作者对济南的爱。
作者采用什么写作手法突出济南冬天的特点?这一段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采用对比手法。把济南和北平比较,突出济南没有风声;与伦敦比较,突出济南响晴;与热带比较,突出济南温晴。表达出作者对济南的热爱。
第一段是全文的总起,为下文作铺垫。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雪后山景“妙”在何处
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
松的翠与雪的白相映生色
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如洗的蓝天与似银的雪相映生辉
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
白雪与暗黄的草色,组成彩色的美景
课文写了济南冬天的哪些景物?

阳光朗照下的山
薄雪覆盖下的山
城外的远山

绿萍
水藻
垂柳
第二自然段怎样转入写阳光朗照下的山景?有何作用?
承上启下,用过渡句“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转到写冬天的山。
“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
拟人,烘托舒适温暖的环境。
第三自然段济南的山有什么特点?
“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
用“小摇篮”比喻小山围城的地理环境,用“看护者”比喻四周的小山,加上温存体贴的抚慰,写出这一圈小山的特别可爱。
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慈善”采用什么修辞?突出济南冬天的什么特点?
拟人。突出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 ,“妙”在何处?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雪后矮松比作日本的“看护妇”,以松尖的白雪比“一髻儿白花”,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雪后青松的秀美形态。
用了拟人的手法,“镶”字用的很妙,作者赋予山尖白雪灵巧的双手,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白色的山尖连接着蓝天,就像是一道银边围在蓝天边缘的秀美景观。
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将雪色和草色相间的样子比作带水纹的花衣,又将薄雪拟人化,生动形象地描绘出雪后小山娇美的姿态。
本段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最后一句既是与老天商量的语气,怕秀气的小山被大雪压垮了,又是一种赞美的口吻,流露出作者对济南小山的爱怜之情。表达了作者对玲珑秀美的济南小山的热爱、赞美之情。
冬天,济南的水有怎样的特点?

反倒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
绿
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

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细读课文,思考:标题可否换为“冬天的济南”
济南的冬天
“济南的冬天”表明所写的是济南这一特定地域的冬天;
济南的冬天
“冬天的济南”目的在于赞美“冬天”这个特定时令的济南。
这温暖如春、秀丽如画、天明水净的蓝水晶的世界就是冬天的济南呀!
艺术特色
直接抒发感情
如开头写“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通过对比,得出“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的结论。
创造意境,流露深情
如“请闭上眼想:一个老城……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等,在优美的意境中表达作者的赞美之情。
虚实结合,展开想象
一圈围城的小山会说出“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的细语,这些都是文章虚写的传神佳句,加上文章实写景物的形象,既摹状,又传神,充分表现了作者对冬天的济南的热爱之情。
文章在描写济南的冬天时,处处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主要运用了以上表现手法
教师总结
本文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作者抓住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以山和水为主要描写对象,用准确优美的文字,从不同角度描绘了济南冬天独有的美景,抒发了作者对济南山水的喜爱之情。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
下节课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