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1.春秋时齐侯约集诸侯伐楚,楚人质问为何伐楚,齐国国相管仲告知楚人是因为楚对周王室久未上贡祭祀用品,楚国君主听后感到理亏。这从本质上反映出( )
A.楚国对周王室没有尽到朝贡义务
B.周王室已经失去天下共主地位
C.周王与诸侯之间是一种主从关系
D.齐国进攻他国破坏了分封制度
2.下表所示为战国时期发生的部分重大事件。这些事件表明( )
时间 事件
公元前453年 韩、赵、魏三家卿大夫瓜分晋公室土地
公元前403年 周威烈王正式册封韩、赵、魏三家大夫为诸侯
公元前334年 魏惠王和齐威王在徐州会盟,互相承认对方为王
公元前288年 秦昭襄王约齐湣王同时称帝,秦为西帝,齐为东帝
A.诸侯国间的矛盾日趋尖锐
B.周天子已丧失天下共主地位
C.卿大夫成为新的统治阶级
D.新旧势力间的矛盾不可调和
3.战国中期以后,秦国已普遍采用牛耕,而在秦国以外的其他地区,牛耕发展则较为缓慢。这可以用来说明秦国( )
A.最早出现牛耕技术
B.农业耕作方式向其他地区扩展
C.青铜农具已被摒弃
D.农业生产技术已发生巨大变化
4.晋文公即位之初就下令“通商宽农、懋穑劝分”;卫文公制定了“务财训农、通商惠工”等政策;齐桓公主持的葵丘之盟也有保护客商,不阻碍粮食流通的内容。材料表明( )
A.各国统治者放弃抑商政策
B.商人的政治地位普遍提高
C.诸侯国较为重视商业活动
D.重商政策有利于兼并战争
5.先秦时期实行井田制,商鞅变法时曾采取“决裂阡陌,教民耕战”的措施。此举直接意图是( )
A.提升官吏素质 B.修造战斗装备
C.鼓励积极垦耕 D.抑制工商行业
6.有学者引用商鞅变法“内行刀锯,外用甲兵”“轻视教化”“轻罪重罚”“监禁庶民”等措施,来证明其个人悲剧不可避免。该学者意在说明商鞅变法( )
A.峻法少恩,激化社会矛盾
B.废除井田,破坏传统体制
C.重农抑商,违背经济规律
D.严令分家,加重民众负担
7.出身于春秋后期鲁国没落贵族家庭的孔子针对礼崩乐坏、社会动荡的形势,就伦理和政治重建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主张。他主张( )
A.尊崇儒术,表彰六经
B.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C.仁者爱人,为政以德
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8.春秋战国时期不仅是大一统国家建立的重要酝酿、准备阶段,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从思想文化角度看,“源头活水”在当时表现为( )
A.商鞅变法 B.百家争鸣
C.铁犁牛耕 D.诸侯纷争
9.“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这体现了诸子百家中哪一学派的思想主张( )
A.墨家 B.儒家
C.道家 D.法家
10.体现“官不私亲,法不遗爱;上下无事,唯法所在”思想的学派是( )
A.法家 B.墨家
C.道家 D.阴阳家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战国时代,随着兼并不断,此前较小的国,这时多已灭亡;诸大国地益广,兵益多,进而互相吞并。而位处不同区域的华夏政权楚、燕、赵、秦等国与周边少数民族出现同源共祖的观念,为秦最终建立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打下根基。
——整理自吕思勉《吕思勉讲中国史》等
材料二 先秦诸子,关于政治社会方面的意见,是各有所本的,而其所本亦分新旧。儒家,是综合自上古至西周的政治经验所发生的思想。法家,是基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形势所发生的思想。先秦诸子所想解决的,都是人事问题,而人事问题,则以改良社会的组织为其基本。粗读诸子之书,似乎所注重的,都是政治问题。
——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战国末期蕴含的“统一”因素。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秦统一的开创性意义。(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和法家为解决“人事问题”提出的主张,并分析其时代背景。(10分)
12.下面为《春秋》所载四类会盟活动统计简表(单位:次)。春秋时期的会盟活动反映了( )
隐公 桓公 庄公 闵公 僖公 文公 宣公 成公 襄公 哀公 总计
天子 与 诸侯 6 1 1 1 1 1 1 11
诸侯 与诸侯 8 8 4 12 4 8 3 6 6 3 57
诸侯 与卿 大夫 2 4 3 5 8 3 15 14 14 5 60
卿大 夫与 卿大夫 1 3 1 3 4 10 10 9 31
总计 11 12 7 26 14 15 23 31 31 18 159
A.传统宗法制度的式微
B.周天子统治尚能维系
C.儒家的政治功能凸显
D.争霸战争的社会现实
13.“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连称,本义指衣冠华美又重礼仪。华夏作为文化、政治实体,在春秋战国时被周边民族认同。这说明( )
A.华夏认同观念在春秋战国时期已出现
B.血缘成为维系文化、政治认同的纽带
C.全国性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已形成
D.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间的差别已消失
14.据《史记·周本纪》载,周武王“率戎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以东伐纣”。而战国晚期,秦、齐、楚等诸侯国都拥有人数近百万的军队,连七国中最小的韩国也有30万兵力。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 )
A.军事理论的形成 B.生产方式的变革
C.政治制度的演进 D.地形地势的利用
15.战国时期,关东六国国君任相多用其宗族及国人。数代秦王所用秦相,商鞅为卫人,楼缓为赵人,张仪、魏冉、范雎为魏人,蔡泽为燕人,吕不韦为韩人,李斯为楚人。据此可推知( )
A.秦国官僚制相对完善
B.秦国用人政策不断改变
C.六国严格遵行宗法制
D.法家人物在六国遭排挤
16.中华文化重视以人为本。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种“仁者爱人”的思想体现在政治伦理上就是民本思想。下列项中,反映孔子民本思想的是( )
A.无为而治 B.“相生相胜”
C.反对苛政 D.“兼爱”“非攻”
17.荀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儒家学者,他的学生韩非、李斯则是法家学派代表人物。下列能代表三人在治国方略上共同主张的是( )
A.“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
B.“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C.“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D.“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夏、商、西周时期,形成了以“礼”治国的制度体系。“礼”实际上是一种等级制的生活和行为方式,专为贵族所有,即所谓“礼不下庶人”。到了春秋战国,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以法治国的学说和法治逐渐兴起。
——张海鹏等《中国近代通史》第五卷
材料二 到战国末土地买卖的频繁,促进了新兴地主的形成和发展。当然,当时地主土地来源并不仅限于购买,更多的还是来自封建国家的赏赐。……贫富迅速分化使新兴的地主阶级取得了大量的土地,同时也获得了政治上的统治权。
——摘编自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材料三 春秋战国的法治思想主要是为了巩固君权,关于平民的政治权利,在战国的法令法规中,根本找不到任何影子。
——摘编自王利玲、李成生《春秋战国与古希腊的“法治”思想之比较》
(1)根据材料一,指出先秦时期国家治理的制度体系发生的变化,并说明孔子对此所持的观点。(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春秋战国时期经济领域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4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现象出现的原因。(6分)
1.C
2.B
3.D
4.C
5.C
6.A
7.C
8.B
9.C
10.A
11.(1)因素:兼并战争;大国形成;华夏认同观念。(2分)
开创性意义:建立了第一个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奠定了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的治理模式。(2分)
(2)主张:儒家提出仁、礼、为政以德、仁政、隆礼重法、君舟民水等思想;法家提出以法为工具管理国家/依法治国,变法革新,实现中央集权,实行君主专制。(5分)
时代背景:社会大变革/社会转型;政治上,分封制、宗法制遭到破坏,诸侯争霸,战乱频繁,主要诸侯国进行变法改革;经济上,铁犁牛耕出现,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产生,生产力水平提高,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上,旧的贵族等级体系逐渐瓦解,新兴地主阶级/士阶层崛起;思想上,学术下移,私学兴起。(5分)
12.D
13.A
14.B
15.A
16.C
17.A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荀子将法纳入自己的礼学体系,提出了隆礼重法的治国方略;而韩非、李斯为法家学派代表人物,主张严刑峻法、以法治国,故而“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符合三人的共同主张,故选A项;B项为孟子的主张,主张通过实行仁政治理天下,并未体现法家思想,排除;C项是孔子主张进行德治和教化的思想,并未体现法家思想,排除;D项是老子“无为”思想的体现,排除。]
18.(1)变化:从夏、商、西周时期的以“礼”治国到春秋战国时期以法治国。(1分)
观点:孔子希望恢复西周等级森严的礼乐制度,主张“克己复礼”,使每个人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使社会能够君臣有别,长幼有序。(3分)
(2)变化:新兴地主正在形成和发展,贫富分化加速。(2分)
原因:铁制农具、牛耕的使用和推广,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2分)
(3)中国幅员辽阔,内陆平原广阔则更适合也需要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集权国家;春秋战国时期农耕文明发展,小农经济兴起,出于巩固统治和国家发展的需要强化了对平民的政治控制;春秋战国时期,国家逐步从分裂走向统一,中央集权思想产生;同时百家争鸣兴起,法治思想和集权思想被多数统治者所采纳,难以形成民主思潮。(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