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四季之美》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2《四季之美》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7-17 10:13: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四季之美》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一)单元主题与地位
1.《四季之美》是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以“自然之趣”为主题,编排了《古诗词三首》《四季之美》《鸟的天堂》《月迹》四篇课文,旨在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中不同季节、不同地点的美好景致,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在本单元中,《四季之美》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它在前两篇古诗的基础上,以散文的形式展现了四季的美景,为学生提供了不同的文学体裁和表达方式;同时,又为后续学习《鸟的天堂》和《月迹》两篇课文,进一步感受自然之美打下基础。
(二)文本特点
1.按照时间顺序描写
o作者依次描绘了春天的黎明、夏天的夜晚、秋天的黄昏和冬天的早晨,条理清晰,结构严谨。这种按时间顺序的写法,符合五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助于他们学习和模仿。
2.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感受
o作者选取了常人不太关注的时间段,如黎明、黄昏、夜晚等,以独特的视角展现了四季之美。同时,对景物的描写细腻入微,如“鱼肚色的天空、微微的红晕、红紫红紫的彩云”等,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对自然的敏锐观察和深深热爱。
3.动态描写的精妙运用
o文中多处运用动态描写,使静态的景物富有动感和生命力。例如“即使是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有一只两只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这情景着实迷人”,通过“飞行”一词,将萤火虫的灵动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
(三)学情分析
1.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能够初步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情感。
2.但对于文中细腻的动态描写和独特的写作顺序,可能需要教师进一步引导和点拨,才能让学生深入体会和掌握。
(四)教学建议
1.识字教学
o可以结合词语和语境,让学生在阅读中识字,提高识字效率。
2.阅读教学
o引导学生多读多悟,通过反复朗读,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o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交流自己对四季之美的感受,培养合作学习能力。
3.写作教学
o指导学生模仿课文的写作方法,进行小练笔,描写自己眼中的四季之美。
二、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借助关键语句,联系上下文,初步体会景物的动态描写,感受四季之美。
3.体会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之情,激发学生对生活中美的观察与感悟。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o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四季不同的美。
o体会文中的动态描写,感受作者独特的审美视角。
2.教学难点
o学习作者按照时间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并能进行仿写。
四、教学方法
1.朗读感悟法
2.情境教学法
3.小组合作探究法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抓住题目,巧妙导入
1.(教师板书“四季”)提问激发兴趣:看到“四季”这个词,你的脑海中浮现出了什么?(春夏秋冬的不同景象,大自然的丰富多彩,还有雨雪霜雾等各种天气)
(教师接着板书“之美”)继续追问:这时,你又联想到了怎样的场景?(春天充满生机、万物复苏的美,夏天绿树成荫、繁茂昌盛的美,秋天天高气爽、果实累累的美,冬天白雪皑皑、银装素裹的美)
2.引导学生齐读课题,然后启发他们猜测:这篇课文主要描绘了什么?又是依据怎样的顺序来写的?
3.利用课件展示作者清少纳言的相关资料,指名学生朗读,进而引导学生提出疑问:这是一位怎样的女作家?她的作品语言具有怎样的特点?
(二)初读感知,学习字词
1.请同学们放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如果遇到难读的地方,就多朗读几遍,同时留心文中的生字。
2.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屏幕上的生字。
o首先是“凛、冽、逸”这一组。请大家准确读出它们的读音,再想一想可以用这些生字组成哪些词语,初步理解一下它们的意思。(“凛冽”形容非常寒冷,部首是两点水。要注意“逸”字,别漏写“兔”字上面的点。)
o接下来是“黎、晕、漆、幕、愈、旷、怡、逸、免”这一组。大家从易错字形、多音字、形近字等方面思考,说一说自己的预习成果。
o比如“晕”是个多音字,在“光晕、月晕、红晕”中读四声,在“晕倒、晕厥、晕头转向”中读一声。
o再看这些生字,可以通过形近字对比来记忆:幕和慕,愈和愚,怡和抬,免和兔。
3.老师来指导一下重点字形的书写。
o我们本课里上下结构的字,像黎、晕、幕、愈,在书写时要把各个部件压扁一些,以免整个字被拉长。
o还要注意“黎”字的下部和“漆”字的右下部不是“水”。
o写“逸”字的时候,要先写“兔”,再写“辶”。
4.下面进行小组合作。
o老师会给每个小组发放生词学习卡,小组内的同学可以认读、抢读、比赛读,也可以互相领读。
5.最后,大家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放声朗读。
(三)再读课文,把握内容
1.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描写四季之美的?
2.小组内交流讨论,互相倾听和补充。
3.指名回答,教师引导并总结:课文是按照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来描写四季之美的。
4.那么每个季节分别描写了哪些具有代表性的景物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圈画出相关的词语或句子。
5.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板书:
o春天:黎明、天空、彩云
o夏天:夜晚、萤火虫
o秋天:黄昏、归鸦、大雁、风声、虫鸣
o冬天:早晨、白霜、炭火
6.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简单概括每个季节的主要内容。
o春天的黎明,天空色彩变化,景色迷人。
o夏天的夜晚,萤火虫翩翩飞舞,充满趣味。
o秋天的黄昏,归鸦大雁、风声虫鸣,温馨和谐。
o冬天的早晨,白霜炭火,温暖闲适。
7.让学生思考:作者在描写四季之美时,重点突出了什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重点突出了每个季节独特的动态之美)
(四)拓展质疑,布置作业
1.拓展思考
o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经历过的四季美景,与文中作者所描绘的四季之美进行对比,谈谈感受。
o展示一些与四季相关的优美图片或诗句,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四季美的感受。
2.质疑问难
o鼓励学生提出自己在阅读过程中仍然存在的疑问,或者对课文内容、写作手法等方面的困惑。
o教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梳理和解答,对于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在后续的学习中共同探讨。
3.布置作业
o抄写文中的生字词,加强记忆。
o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尝试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o仿照课文的写作手法,写一写自己眼中的某个季节的美,字数不限。
第二课时
(一)研读课题,自然带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领略了《四季之美》这篇课文,今天让我们再次深入走进这美妙的四季。
2.请大家一起齐读课题,思考:“四季之美”这个题目传递了怎样的信息?
3.学生自由发言,可能会提到“四季都有美的地方”“重点写四季美的特点”等。
4.教师引导:题目简洁而富有诗意,让我们仿佛看到了一幅幅美丽的四季画卷。那么作者究竟是如何展现这四季之美的呢?让我们一起去文中寻找答案。
(二)探究文本,感悟“美”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中描写春天黎明的段落,静下心来思考:春天的黎明美在哪里?
o文中写道:“东方一点儿一点儿泛着鱼肚色的天空,染上微微的红晕,飘着红紫红紫的彩云。”
2.引导学生仔细品味文中的语句,比如“鱼肚色的天空、微微的红晕、红紫红紫的彩云”。
o提问:“鱼肚色的天空是什么样的?(鱼肚色是一种淡白色中略带点青蓝色,就像鱼肚子的颜色,给人一种清新、宁静的感觉)微微的红晕给天空增添了怎样的色彩?(红晕让天空有了一丝温暖和柔和的色调,仿佛是大自然轻轻抹上的一笔淡彩)红紫红紫的彩云又让你联想到了什么?(彩云的色彩丰富而绚丽,让人联想到天空正在举办一场盛大的色彩盛宴)”
o帮助学生理解这些色彩的细腻变化,感受春天黎明天空色彩的丰富与柔和。
3.进一步启发学生:“这些色彩的变化给你一种怎样的感受?”
o学生可能会回答:“让人感觉很轻柔、很梦幻,仿佛置身于一个美丽的童话世界。”
4.指导学生带着轻柔、梦幻的感觉有感情地朗读这部分内容。
o教师可以进行示范朗读,让学生注意语速的缓慢、语调的轻柔,强调重点词语的读音,如“鱼肚色”“微微”“红紫红紫”,引导学生读出春天黎明的宁静与美好。
1.让学生自由朗读描写夏天夜晚的段落,然后思考并找出自己认为最能体现夏天夜晚美的句子。
o文中这样描述:“夏天最美是夜晚。明亮的月夜固然美,漆黑漆黑的暗夜,也有无数的萤火虫翩翩飞舞。即使是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有一只两只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这情景着实迷人。”
2.重点聚焦于“即使是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有一只两只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这情景着实迷人”这句话。
o提问学生:“为什么说这情景迷人?”
o引导学生想象在细雨朦胧的夜晚,萤火虫闪烁着微光飞行的画面,感受那种灵动、神秘的美。(萤火虫在细雨中飞行,微光闪烁,忽明忽暗,仿佛是夜空中的精灵在跳舞,给黑暗的夜晚带来了一丝生机和浪漫)
o让学生说一说自己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3.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这种美,配上轻柔的音乐进行配乐朗读。
o提醒学生要读出夏天夜晚的活泼与浪漫,注意语调的起伏和节奏的轻快。
1.安排同桌合作朗读描写秋天黄昏的部分,读完后相互交流:秋天的黄昏美在何处?
o文中提到:“秋天最美是黄昏。夕阳西沉,夜幕降临,那风声、虫鸣,听起来也愈发叫人心旷神怡。”
2.关注“夕阳西沉,夜幕降临,那风声、虫鸣,听起来也愈发叫人心旷神怡”这句话。
o引导学生闭上眼睛,倾听教师对风声、虫鸣的描述,感受大自然的声音带来的宁静与美好。(风声轻柔地吹过,带着丝丝凉意;虫鸣声此起彼伏,仿佛在演奏一场秋天的交响乐)
o提问:“听到这样的声音,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o帮助学生理解在秋天的黄昏,风声和虫鸣构成了一曲和谐的乐章,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3.组织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一部分学生读描写景色的句子,一部分学生读感受的句子,感受秋天黄昏的独特韵味。
1.组织学生齐读描写冬天早晨的段落,然后展开讨论:冬天的早晨有怎样的美?
o文中写道:“冬天最美是早晨。落雪的早晨当然美,就是在遍地铺满白霜的早晨,或是在无雪无霜的凛冽的清晨,也要生起熊熊的炭火。手捧着暖和的火盆穿过走廊时,那闲逸的心情和这寒冷的冬晨多么和谐啊!”
2.深入理解“落雪的早晨当然美,就是在遍地铺满白霜的早晨,或是在无雪无霜的凛冽的清晨,也要生起熊熊的炭火。手捧着暖和的火盆穿过走廊时,那闲逸的心情和这寒冷的冬晨多么和谐啊!”
o联系生活实际,提问:“在寒冷的冬天,当你靠近温暖的火源时,是什么样的感受?”(身体感到温暖,内心感到惬意和舒适)
o让学生体会在寒冷的冬天,火盆带来的温暖以及那种闲适的心情。
3.指导学生带着温暖、闲适的心情朗读这部分内容,注意语速适中,语调要传达出内心的满足与惬意。
(三)深入研读,提炼写法
【引导发现写作顺序】
1.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课文,想一想作者在描写四季之美时,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的?”
2.学生通过阅读和思考,能够明确:“作者是按照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来描绘四季的美景的。比如,春天写的是黎明,夏天写的是夜晚,秋天写的是黄昏,冬天写的是早晨。”
3.教师结合课文总结:“就像课文中,春天,作者写道‘东方一点儿一点儿泛着鱼肚色的天空,染上微微的红晕,飘着红紫红紫的彩云。’这是春天黎明的景色;夏天,‘夏天最美是夜晚。明亮的月夜固然美,漆黑漆黑的暗夜,也有无数的萤火虫翩翩飞舞。即使是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有一只两只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这情景着实迷人。’这是夏天的夜晚之美。大家看,这样按照时间顺序来描写,是不是让我们清晰地感受到了四季的更替和景色的变化?”
【感受动态描写之妙】
1.让学生再次默读课文,找出文中运用动态描写的语句。
o例如:“东方一点儿一点儿泛着鱼肚色的天空,染上微微的红晕,飘着红紫红紫的彩云。”(通过“泛着”“染上”“飘着”这些动词,生动地展现了春天黎明时天空色彩的动态变化过程。)
o“即使是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有一只两只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飞行”一词让我们仿佛看到了萤火虫在夜空中轻盈舞动的姿态。)
o“夕阳西沉,夜幕降临,那风声、虫鸣,听起来也愈发叫人心旷神怡。”(“西沉”“降临”写出了太阳和夜幕的动态,风声、虫鸣让我们感受到秋天黄昏的声音之美也是动态的。)
o“手捧着暖和的火盆穿过走廊时”(“捧着”“穿过”表现了人物的动作,使冬天的早晨有了动态感。)
2.组织学生讨论:“同学们,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这些动态描写给你们带来了怎样的感受?它们有什么作用呢?”
o学生交流后得出:“这些动态描写让景物不再是静止的画面,而是充满了生机和活力,仿佛就在我们眼前真实地发生着,使我们能更好地感受到四季景色的独特魅力。”
3.教师强调:“大家说得非常好!动态描写就像给我们的文章注入了生命力,让它变得更加生动、鲜活,更能吸引读者。这是我们在写作中可以多多运用的技巧。”
【体会独特选材视角】
1.提问学生:“作者选取了四季中哪些特别的时刻来展现美?”
o学生回答:“春天的黎明、夏天的夜晚、秋天的黄昏、冬天的早晨。”
2.引导思考:“那为什么作者选择这些时刻,而不是其他常见的时间呢?比如春天不写盛开的花朵,夏天不写炎热的中午?”
o经过讨论,总结出:“这些时刻往往是人们容易忽略的,但作者却能从中发现独特的美。比如春天的黎明,天空色彩的变化细腻而迷人;夏天的夜晚,萤火虫的飞舞增添了浪漫的氛围;秋天的黄昏,风声虫鸣让人感到宁静与温馨;冬天的早晨,手捧火盆的闲逸给寒冷带来了温暖。这展现了作者敏锐的观察力和独特的审美眼光。”
3.教师点拨:“所以同学们,在我们写作的时候,也不要总是写那些大家都写的常见场景,可以像作者一样,从与众不同的角度选材,这样能让我们的作品更具新意,更能吸引读者。”
【品味语言之优美】
1.请学生找出文中自己觉得优美的语句,读一读,说一说好在哪里。
o比如“微微的红晕”“红紫红紫的彩云”“翩翩飞舞”等词语,感受语言的优美和精准。
o学生可能会说:“‘微微的红晕’让人能想象到那种淡淡的、柔和的红色,非常美妙;‘红紫红紫的彩云’,颜色的重复强调了彩云色彩的浓郁和丰富。”
2.教师举例分析一些修辞手法的运用,如“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这情景着实迷人”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萤火虫人的动作,使其更加生动可爱。
o教师讲解:“这里把萤火虫当作人来写,说它们在飞行,让我们觉得萤火虫好像有了自己的想法和情感,是不是更加生动有趣了?”
3.总结:“优美的语言能够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让读者更能沉浸在美的感受中。同学们在写作时,也要注意运用优美的语言,让自己的文章更精彩。”
(四)读写结合,升华学习
【模仿练笔】
1.引导学生回顾课文中作者描写四季之美的方法和语言特点。
o提问:“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作者是怎样展现四季的美的。那现在请大家回忆一下,作者在描写每个季节时,都运用了哪些精彩的词语和生动的描写手法?”
o学生思考并回答,如动态描写、优美的词汇、独特的视角等。
2.布置模仿练笔任务。
o教师说:“那现在请大家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季节,模仿作者的写法,写一写这个季节中的某个美丽的时刻。注意要写出动态的美,用上优美的词语。”
o学生开始写作,教师巡视并给予个别指导。
【展示交流】
1.邀请部分学生上台朗读自己的练笔作品。
o教师:“下面有请几位同学来分享一下他们的作品,大家认真听。”
2.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并进行评价。
o引导学生从词语运用、动态描写、整体感受等方面进行评价,如:“我觉得他用的‘XXXX’这个词特别好,让我感受到了XXXX。”或者“他描写的XXXX的动态,非常生动,让我好像看到了一样。”
3.教师进行总结性评价,肯定优点,提出改进建议。
【拓展阅读】
1.教师推荐相关的描写四季的优秀作品,如朱自清的《春》、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等。
o说:“同学们,关于四季之美,还有很多优秀的作品值得我们去阅读。老师给大家推荐几篇,课后大家可以读一读,进一步感受不同作家笔下的四季。”
2.简单介绍推荐作品的特点和精彩之处,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总结升华】
1.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o提问:“这节课我们深入研读了《四季之美》,学习了作者的写作方法,还进行了自己的创作。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o学生自由发言。
2.总结:“四季之美,美在大自然的每一个瞬间。希望同学们今后能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一颗感受美的心灵,用文字记录下更多美好的瞬间。”
六、板书设计
(一)四季之美
季节 独特之美 写作手法
春 黎明 色彩变化 动态描写
夏 夜晚 萤火虫飞舞
秋 黄昏 风声虫鸣
冬 早晨 白霜炭火
(二)作者情感
对自然的热爱与赞美
七、教学反思
《四季之美》是一篇景中有情,情中有景的优美散文。在教学这篇课文后,我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深入的反思。
成功之处:
1.引导学生感受文本之美
o在教学中,我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如自由读、指名读、齐读、配乐读等,让学生充分感受课文语言的优美和意境的美妙。学生在朗读中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四季不同的美景,如春天黎明的色彩变化、夏天夜晚萤火虫的飞舞、秋天黄昏的温馨以及冬天早晨的闲适。
o运用多媒体展示四季的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四季之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景象。
2.注重写作方法的指导
o本文的一个重要写作特点是动态描写。在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关注文中的动态描写语句,如“即使是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有一只两只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这情景着实迷人”,让学生体会动态描写使景物更加生动鲜活的作用。
o同时,我还引导学生分析作者按照时间顺序描写四季之美的写作思路,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有效的方法指导。
3.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能力
o在初读课文和理解字词环节,我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生字词问题。在理解课文内容和探讨写作方法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在交流中互相启发,共同提高。
不足之处:
1.对学生个性化理解的关注不够
o在教学中,更多地关注了课文的整体理解和主流观点,对于学生提出的一些个性化的理解和感受,没有给予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深入探讨,可能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拓展。
2.课堂时间把控不够精准
o在引导学生体会四季之美的环节,花费了较多的时间,导致后面的写作练习和拓展阅读环节时间较为紧张,学生没有充分的时间进行展示和交流。
3.教学评价不够全面
o在学生回答问题和朗读展示时,评价语言不够丰富和具体,没有充分肯定学生的优点,也没有针对不足之处提出明确的改进建议,对学生的激励和指导作用发挥不够充分。
改进措施:
1.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体验,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感受,营造更加开放和包容的课堂氛围。
2.进一步提高课堂时间管理能力,在教学设计时更加合理地安排各个教学环节的时间,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够扎实有效地完成。
3.丰富教学评价语言,多从不同角度对学生进行评价,既要关注知识的掌握,也要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情感态度和学习方法,让评价更具针对性和指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