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1《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1《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7-17 10:20: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会认“暝、浣”等 6 个生字,会写“孙、泊”等 14 个字,会写“王孙、停泊”等 16 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枫桥夜泊》。
3.借助注释、插图理解诗词的意思,想象诗词描绘的画面,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o理解诗词的意思,想象诗词描绘的画面。
o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诗词的魅力。
2.教学难点
o体会诗人在诗词中表达的复杂情感。
o感受诗词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达方法。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朗读法、讨论法、想象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情境创设
(1)上课伊始,教师在多媒体上播放一段舒缓悠扬的古典音乐,如《渔舟唱晚》。
(2)同时,展示一系列精美的山水田园风光图片,包括幽静的山林、清澈的溪流、宁静的村庄、金黄的稻田等。图片切换时,配合着音乐的节奏,营造出一种宁静、优美、诗意的氛围。
2、谈话引导
(1)待音乐和图片展示完毕,教师用亲切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与学生交流:“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欣赏了美妙的音乐和迷人的风景。在这样的情境中,你们是不是感受到了一种特别的宁静和美好?其实啊,古代的诗人也常常被这样的美景所打动,并用他们的生花妙笔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词。今天,我们就要走进三位诗人的内心世界,去感受他们笔下的山水田园和离愁别绪。”
(2)教师在黑板上写下课题“古诗词三首”,并继续说道:“这三首古诗词分别是王维的《山居秋暝》、张继的《枫桥夜泊》和纳兰性德的《长相思》。让我们先来看看王维在《山居秋暝》中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二)初读诗词,整体感知
1、自主朗读
1)教师向学生明确朗读要求:“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三首诗词,注意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或者向同桌请教。同时,思考一下这三首诗词分别给你带来了怎样的初步感受。”
2)学生开始自由朗读,教师巡视,及时纠正学生的读音错误。
2、生字词教学
1)教师在多媒体上展示三首诗词中的生字词,如《山居秋暝》中的“暝、浣”,《枫桥夜泊》中的“泊、愁”,《长相思》中的“榆、畔、聒”等。
2)请学生认读,对于读错的字词,教师进行重点指导和纠正。
a)例如,“暝”字,强调其读音“míng”,意思是日落时分,天色将晚。
b)“聒”字,读音“guō”,可通过组词“聒噪”帮助理解,意为声音吵闹。
3)让学生通过组词、造句等方式加深对生字词的理解和记忆。
3、教师范读
1)教师进行范读,要求学生边听边注意诗词的节奏和停顿,感受诗词的韵味。
2)教师读完后,向学生提问:“同学们,你们注意到老师在哪些地方有停顿,哪些地方读得重一些吗?”
4、划分节奏
1)教师结合诗词内容和韵律特点,引导学生一起为三首诗词划分节奏。
a)如《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b)《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c)《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2)学生根据划分的节奏,再次自由朗读诗词,体会诗词的韵律之美。
5、整体感知
1)教师提问:“同学们,读完这三首诗词,它们分别描绘了怎样的画面或者场景呢?”
2)学生思考后,小组内进行交流。
a)对于《山居秋暝》,学生可能会说描绘了雨后的空山、明月、清泉、竹林、浣女等构成的清新宁静的画面。
b)对于《枫桥夜泊》,可能会提到月落、乌啼、霜天、江枫、渔火、寒山寺、客船等营造出的孤寂忧愁的场景。
c)对于《长相思》,或许会说出将士们跋山涉水、风雪交加中思念家乡的情景。
(三)精读诗词,理解诗意
1、诗句解读
1)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诗题“山居秋暝”,提问:“从题目中,我们能知道这首诗写的是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的景色?”(明确:秋天傍晚山中的景色)
2)逐句解读诗句:
a)“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引导学生理解“空山”并非空无一人的山,而是安静、清幽的山。新雨过后,傍晚时分,秋天的气息更加浓郁。教师进一步引导:“想象一下,雨后的空山,空气会是怎样的?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空气会弥漫着清新的水汽,混合着泥土的芬芳和草木的香气,深深吸一口,会觉得心肺都被涤荡得无比清爽。这种清新的气息给人一种远离尘嚣、身心放松的感觉,仿佛整个世界都变得宁静而祥和。)
b)“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提问“明月是怎样照在松间的?清泉在石上是怎样流动的?”让学生想象画面,感受宁静与清幽。教师补充:“那月光是不是如水般柔和地洒在松针上?清泉流动的声音是不是清脆悦耳?”(明月的光辉像是一层薄纱,轻柔地覆盖在松针之间。松针的轮廓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清晰,仿佛被镀上了一层银边。清泉在光滑的石头上流淌,有的地方形成小小的瀑布,水花飞溅;有的地方则是缓缓地漫过,发出叮叮咚咚的声音,如同精灵在弹奏着一曲夜的乐章。)
c)“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探讨“为什么会听到竹林中的喧闹声?莲动怎么就知道有渔舟归来?”体会诗人以动衬静的手法。教师引导:“浣女们归来时的欢声笑语在这寂静的山林中是不是显得格外清晰?莲动时的细微变化是不是更凸显了周围环境的安静?”(浣女们结伴归来,一路上的谈笑声在寂静的竹林中回荡。她们的声音充满了生活的气息,为这片山林增添了一份人间的温暖。而莲花的轻微晃动,在平静的水面上显得格外引人注目。这细微的动态,恰恰反衬出周围环境的宁静,只有在极度安静的情况下,这样微小的变化才能被察觉。)
d)“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解释“王孙”的含义,理解诗人对山居生活的喜爱和留恋。教师深化提问:“诗人为什么说即使春天的芳菲消逝了,他也愿意留在这山中?这反映了他怎样的心境?”(“王孙”原指贵族子弟,这里指诗人自己。春天的繁花虽然已经凋零,但秋天的山林有着别样的宁静和美丽。诗人愿意留在山中,是因为他厌倦了尘世的纷扰和喧嚣,渴望在这清幽的环境中寻找内心的平静和安宁。这反映了他对自然的深深眷恋,以及对淡泊、闲适生活的追求,体现了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质。)
2、诗意理解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整首诗的意思,教师进行指导和补充。
o示例:空旷的群山刚刚经历了一场清新的秋雨,傍晚时分,秋天的凉意逐渐袭来。皎洁的明月透过松林的枝叶,洒下柔和的光辉,清澈的泉水在山石上潺潺流淌,发出悦耳的声响。竹林中传来洗衣女子们归来的欢声笑语,荷叶轻轻摇动,原来是渔船顺流而下。就算春天的繁花已经凋谢,这秋天的山中美景依然让人心醉,诗人自愿留在这里,享受这份宁静与美好。
3、画面想象
1)教师引导:“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a)教师接着描述:“也许你能看到那皎洁的月光透过松针的缝隙,斑驳地洒在地上,像是一片片银色的鱼鳞;也许能听到清泉撞击石头发出的清脆声响,仿佛是大自然演奏的小夜曲;也许能闻到雨后山林中清新的泥土气息,混合着花草和树木的芬芳;也许能感受到秋风拂过脸庞的轻柔,如同母亲的手轻轻抚摸。”
2)学生交流分享自己想象的画面,教师给予评价和鼓励。
4、小组讨论
1)组织学生小组讨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从哪些词句中可以体会到?”
2)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进行总结归纳。(诗人通过描绘清新、宁静的山居秋景,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对山水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留恋。比如“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这句,直接抒发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喜爱,即使春天的美景消逝,他也愿意留在这宁静的秋山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两句通过对明月和清泉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也能体现诗人对这种宁静生活的追求。)
1、题目解读
1)教师在黑板上写下“枫桥夜泊”四个字,然后向学生提问:“同学们,当你们看到这个题目时,首先想到了什么?”鼓励学生自由发言,分享他们对题目的初步感受和想法。
2)接着,教师引导学生逐字分析题目。提问:“‘枫桥’是什么意思?谁能猜猜看?”学生可能会根据字面意思猜测是一座有枫树的桥。教师给予肯定,并进一步补充说明:“枫桥是江苏苏州的一座桥,因为桥边有很多枫树而得名。那‘夜’字又告诉了我们什么呢?”引导学生理解这是在夜晚发生的事情。
3)然后,重点讲解“泊”字。教师提问:“谁知道‘泊’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学生可能会回答是“停泊、停靠”的意思。教师继续追问:“那诗人把船停泊在枫桥边,在这样一个夜晚,他可能会做什么?又会有怎样的心情呢?”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想象。
4)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教师可以展示枫桥的图片或者相关的视频资料,让学生更清晰地看到枫桥的样子,感受其在夜晚的氛围。
5)最后,教师总结:“从题目‘枫桥夜泊’我们就知道,诗人在一个夜晚把船停在了枫桥边。那么在这个特别的夜晚,诗人究竟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又有怎样的感受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诗歌去寻找答案。”
2、诗句分析
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月落”这一景象,提问:“当月亮渐渐落下,天空会变得怎样?给人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学生可能回答:天空会越来越暗,让人感到有些压抑。)
2)接着探讨“乌啼”,教师问:“乌鸦的啼叫声在寂静的夜晚听起来是什么样的?会让你联想到什么?”(学生也许会说:乌鸦的叫声很凄厉,让人觉得心里发毛,可能会联想到不好的事情。)
3)然后分析“霜满天”,教师引导:“大家想象一下,满天都是寒霜,这是一种怎样的情景?你能感觉到寒冷吗?”(学生可能回答:感觉非常寒冷,周围的一切都好像被冰冻了。)
4)教师总结:“这一句通过月落、乌啼和霜满天,营造出了一种清冷、孤寂、压抑的氛围。”
1)教师先让学生描述他们心目中“江枫”的样子,然后提问:“江枫在秋风中摇曳,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给这个夜晚增添了什么?”(学生可能回答:江枫会发出沙沙的声音,让夜晚更加萧瑟。)
2)接着聚焦“渔火”,教师问:“那一点点渔火在江面上闪烁,和周围的黑暗形成了怎样的对比?”(学生也许会说:渔火显得很微弱,在黑暗中更突出了周围的孤寂。)
3)针对“对愁眠”,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诗人为什么会对着这些景象忧愁地难以入眠?他心里可能在想些什么?”(学生可能回答:诗人可能在思念家乡,或者为自己的前途担忧。)
4)教师总结:“这一句中,江枫、渔火与诗人的愁绪相互映衬,更加深了孤独和忧愁的情感。”
1)教师引导学生想象“姑苏城外寒山寺”的样子,提问:“寒山寺在城外,会给人一种怎样的感觉?”(学生可能回答:感觉很遥远、很清冷。)
2)然后探讨“夜半钟声”,教师问:“在半夜时分,突然传来的钟声会打破怎样的寂静?给诗人带来怎样的感受?”(学生也许会说:打破了夜晚的宁静,让诗人的内心更加不平静。)
3)针对“到客船”,教师引导:“钟声传到客船上,诗人此时会有怎样的反应?”(学生可能回答:诗人会更加感到自己的孤独和漂泊。)
4)教师总结:“这两句通过寒山寺的钟声,进一步烘托出诗人的愁思和孤寂,让整个夜晚显得更加深沉和凝重。”
1、背景介绍
1)教师开场:“同学们,在我们深入理解《长相思》这首词之前,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它的创作背景。”
2)介绍作者纳兰性德的生平。重点提及他的身份(出身贵族,是清朝初期的词人)、性格特点(多愁善感、重情重义)以及所处的时代背景(康熙年间,经常随皇帝出巡)。
a)讲述:“纳兰性德出生在一个显贵的家庭,但他却有着一颗细腻而敏感的心。在康熙年间,他多次跟随皇帝出行,路途遥远,环境艰苦。”
3)阐述这首词的创作契机。说明纳兰性德在随皇帝东巡山海关的途中,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和长途跋涉的艰辛,思念家乡,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长相思》。
a)强调:“当时,他们风餐露宿,翻山越岭,远离了温暖的家园和亲人。在这样的情境下,纳兰性德心中的思念之情愈发浓烈。”
4)展示相关的历史资料或图片,如清朝皇帝出巡的场景、山海关的地理风貌等,帮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当时的情景。
a)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从这些资料中,你们能想象到纳兰性德所经历的困难和他内心的感受吗?”
5)总结背景介绍的重点内容,强调背景对于理解词意和情感的重要性。
a)总结:“了解了这些背景知识,我们就能更好地理解纳兰性德在《长相思》中所表达的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在外漂泊的愁苦。”
2、意向分析
1)教师提问:“‘山一程,水一程’中,山和水这两个意象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a)引导学生思考山和水的路途遥远、艰难。
b)举例说明:比如爬山时的辛苦,渡水时的波折。
2)小组讨论:“这两个意象除了表现路途的遥远,还可能暗示着什么?”
a)总结学生的讨论结果,可能有对家乡的渐行渐远,对未来的未知等。
1)提问:“‘榆关’这个地方给你怎样的印象?”
a)介绍榆关的地理位置和重要性,让学生了解其在诗词中的象征意义。
b)引导学生体会诗人身赴榆关的使命感或无奈感。
2)对比分析:“将‘身向榆关那畔行’与‘心在故园’相对比,你能发现什么?”
a)让学生明白诗人身体与心灵的分离,突出对家乡的思念。
1)引导想象:“当你看到‘夜深千帐灯’这个画面,你能感受到什么?”
a)可能有壮观、孤独、寒冷等不同的感受。
b)让学生描述自己想象中的场景。
2)教师提问:“这众多的灯火与诗人的心情形成了怎样的对比?”
a)引导学生理解外在的热闹与诗人内心的寂寞之间的反差。
1)感受环境:“‘风一更,雪一更’描绘了怎样恶劣的天气?”
a)让学生描述风雪交加的情景,体会其中的艰难。
2)思考情感:“这样的环境如何加深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a)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想法。
1)理解“聒碎”:“‘聒碎’这个词用得好在哪里?”
a)让学生体会声音的嘈杂和令人心烦。
2)探讨乡心:“诗人的乡心为何如此强烈?故园又有什么是这里没有的?”
a)引导学生思考家乡的温暖、安宁等。
3、情感升华
【反复诵读,感受情感】
A.教师带领学生有感情地朗读《长相思》,要求学生注意语调、语速和重音,读出诗词中的韵味和情感。
B.学生自由朗读,边读边思考:这首词中最能表达作者情感的是哪一句或哪一个词?
C.请几位学生朗读,并分享自己的感受,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情境再现,深入体会】
A.教师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词中所展现的场景,如:“在那遥远的征途上,山一重,水一重,纳兰性德随着队伍艰难前行。夜晚,千帐灯亮起,却无法温暖他那颗思念家乡的心。风不停地刮,雪不断地下,嘈杂的声音搅扰着他的梦,让他无法回到那温馨的故园。”
B.让学生闭上眼睛,在教师的描述中想象画面,深入体会作者身处异乡的孤寂和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C.教师提问:“在这样的情境中,如果你是作者,你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引导学生换位思考,进一步感受作者的情感。
【讨论交流,升华情感】
A.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作者的思乡之情仅仅是因为路途的艰辛和环境的恶劣吗?还有没有其他更深层次的原因?”
B.各小组派代表发言,教师进行总结和补充。可能的原因有对亲人的牵挂、对故乡生活的怀念、对宁静和平生活的向往等。
C.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否也有过类似的思念和眷恋之情?这种情感对我们有什么意义?”
D.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感受,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思乡之情是人类共有的情感,它能让我们更加珍惜身边的美好,懂得感恩。
【联系生活,拓展情感】
A.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除了思乡之情,这首词还能让我们体会到哪些其他的情感?比如对国家的责任、对人生的感慨等。”
B.让学生结合自己的阅读和生活经验,谈谈对这些情感的理解。
C.教师总结:“《长相思》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的思乡之苦,还让我们体会到了他在责任与情感之间的挣扎,以及对人生的种种思考。这些情感都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能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生活的意义。”
4、拓展延伸
A.让学生交流自己还知道哪些描写山水田园或思乡的古诗词。
B.展示一些相关的古诗词,让学生读一读,感受不同诗人的表达方式。
5、总结归纳
1.回顾三首诗词的内容和所表达的情感。
2.总结学习古诗词的方法:读准字音、读出节奏、理解诗意、想象画面、体会情感。
6、布置作业
A.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枫桥夜泊》。
B.选择一首诗词,用自己的话把它改写成一篇短文。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古诗词三首的教学过程中,我有以下几点深刻的反思:
(一)成功之处
1.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运用了讲授法、朗读法、讨论法、想象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和感受古诗词的魅力。例如,通过多媒体展示图片和音乐,为学生营造出与诗词相符的氛围,帮助他们更好地进入诗词所描绘的情境。
在讲解诗词时,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2.注重朗读指导
强调了朗读在古诗词教学中的重要性,通过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划分节奏朗读等方式,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诗词的韵律美和节奏美,从而更好地理解诗词的内涵。
引导学生注意语调、重音和停顿,使朗读更具表现力,增强了学生对诗词情感的把握。
3.引导学生想象画面
鼓励学生根据诗词的描述,在脑海中构建出相应的画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让学生通过描述自己想象的画面,加深了对诗词意境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不足之处
1.对诗词背景知识的讲解不够深入
虽然在教学中对诗词的创作背景进行了一定的介绍,但还不够详细和深入,导致部分学生对诗人的情感和创作意图理解不够透彻。
今后应更加注重背景知识的拓展,让学生能更全面地了解诗词的文化内涵。
2.学生个体差异关注不足
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个体之间在理解能力和诗词基础方面的差异,对一些基础较薄弱的学生关注不够,导致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感到吃力。
今后应加强对个体差异的关注,采用分层教学或个别辅导的方式,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3.课堂互动不够充分
在小组讨论和学生发言环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互动不够热烈。
可能是问题设置不够合理或引导不够到位,今后需要精心设计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互动的质量和效果。
(三)改进措施
1.丰富背景知识讲解
收集更多与诗词相关的历史资料、作者生平故事等,以更生动有趣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帮助他们深入理解诗词的内涵和情感。
2.关注个体差异
提前了解学生的诗词基础和学习能力,在课堂提问和作业布置上进行分层设计,为基础薄弱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3.优化课堂互动
认真研究学生的兴趣点和心理特点,设计更具吸引力和启发性的问题,鼓励更多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发言。
采用多样化的互动方式,如小组竞赛、角色扮演等,提高课堂的活跃度。
总之,通过这次教学,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更好地领略古诗词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