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母情深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五年级
设计理念:
《慈母情深》这篇课文,文章描写细腻,情感真挚。根据本文的特点,结合新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抓住母亲的外貌、神态、动作等词句去体会辛苦劳作的母亲爱儿之情,理解文本的同时,更应关注文章中的反复手法的运用,让学生学习作者的这种表达方法。
教学目标:
1.认识“魄”“抑”等10个生字,会读“辞退、攥着、颓败 ”等重点字词,读准多音字“龟”。
2.从句子中的细节描写中体会“慈母情深”。
3.体会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的表达效果。
4.从反复品读中感悟到人物的形象特征,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从重点句、段中体会母亲的慈祥、善良和我对母亲的感激与崇敬之情。
2.品味感触使用反复出现手法所起到的作用。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梁晓声的作品《母亲》片段
小视频
图片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感悟解题。
1、(出示)看了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感受吗?
它赞美的是母爱,说明母爱是平凡的,因为充满在我们身边,但是母爱更是伟大的,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著名作家梁晓声的作品,一起带着赞颂的情感读一下课题(指板书)
2、简介梁晓声。(出示课件)
请大家看作者介绍,看完的同学请举手。
1、边默读课文,边想想课文主要内容。
大家只要填括号里的词语,写完了吗?看看你们写的对不对。(出示答案)
是的,课文中的买书,是生活中的一件小事情,粱晓声就是用生活小事写出了母亲的慈爱与伟大。
2、学习词语,
自由读后齐读。
3、学习“攥”谁来读读这个字?理解它的意思吗?那把你们的手紧紧地攥紧下。
学习多音字“龟”。
这里有一个多音字,龟裂,这个词什么意思?(出示图片)爆裂的口子比较大,就像干旱的田裂开的口子。
这是谁的手呀?母亲的手为什么龟裂?(出示图片)
指名回答
研读重点,体悟母爱。
1、课件出示学习要求:从16—19自然段中,“我”看到工作中的母亲是什么样子的?在文中用“__”画出描写母亲的句子。并说明刻画了一个怎样的母亲。
2、学生相互交流,后全班交流。
细节一:16自然段——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重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凑到缝纫机板上。周围几只灯泡烤着我。(16自然段 外貌描写——瘦弱 辛劳)
①“看见一个极其重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凑到缝纫机板上”这句为什么不直接说“看见我的母亲弯曲着瘦弱的脊背,头凑到缝纫机板上?”为什么自己的母亲都不能很快地识别?
②瘦弱这个词是描写一个人的什么?这段话是写母亲的哪方面?体现了母亲什么形象?
预设:
①在前面的课文中,我们知道母亲在阴暗、狭小、嘈杂的环境中,刺眼的灯泡下,要不断地辨认才能确认到底哪个人是自己的母亲,而不是一眼就能看出。
②这段话是对母亲的外貌刻画,说明了母亲很瘦弱是个辛劳的女人。(板书:外貌、瘦弱、辛劳)
③作者详细地描述了自己看见的和感受到的,让我们真实地感受到了母亲工作有多么辛苦。
④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来理解。(课件出示《母亲》片段)
六十年代初期,大多数老百姓家境艰难。当年,父亲远在外地,三年才回来一次。母亲是临时工,在一个街道小厂上班。她每天不吃早饭,带上半饭盒生高粱米或大饼子,悄无声息地离开家,回到家里的时间总在七点左右。母亲加班,我们就一连几天,甚至十天半月见不看母亲的面孔,就为了那每月27元的工资。一元五角钱,相当于有的家庭几天的生活费。要本买一元五角钱的书就是最大的奢侈了。即使是这样,每次我要钱买书,母亲都很大方,从不让我难堪!至今我都珍藏着我的第一本课外书《青年近卫军》。
重点点拨:
详细地描述了“我“见到母亲后的所见所感,要让学生感受到母亲的艰辛和“我”内心的复杂感觉。
细节二:19自然段——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的眼睛。
①“这段话是对母亲的什么描写”?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②反复出现“我的母亲”,你感受到“我”怎样的心情?
预设:
这段话是描写母亲的动作和神态,体现了母亲疲惫的形象。(板书:疲惫)
②“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这几个分开的动作描写,让我从中感受到母亲长时间俯身工作,身体十分疲惫不堪了。“我”当时的心情是震惊的、心疼的。
重点点拨:
反复出现的三个“我的母亲”,表现出“我”的心情随着发现母亲而变化,从一开始看到不敢相信母亲竟然如此瘦弱,疲惫,到确认后的震惊,心疼。以及“我”内心的复杂感受。
②反复出现“我的母亲”,你感受到“我”怎样的心情?
预设:
这段话是描写母亲的动作和神态,体现了母亲疲惫的形象。(板书:疲惫)
②“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这几个分开的动作描写,让我从中感受到母亲长时间俯身工作,身体十分疲惫不堪了。“我”当时的心情是震惊的、心疼的。
重点点拨:
反复出现的三个“我的母亲”,表现出“我”的心情随着发现母亲而变化,从一开始看到不敢相信母亲竟然如此瘦弱,疲惫,到确认后的震惊,心疼。以及“我”内心的复杂感受。
细节三:32自然段——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立刻又陷入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
从“坐“”弯“”俯“等这几个动词,内心会有怎样的触动?。
反复出现的四个“立刻“,你从中又感受到了什么?
这一段要怎样读,读出母亲的忙碌,读出母亲的辛劳来呢?
预设:
这几个动词可以看出母亲工作的辛苦。(板书:辛劳)
“立刻”一词反复运用,意在表明母亲为了维持一家人的生活而拼命挣钱,完全没有喘息的时间,完全是争分夺秒地工作。朴实的话语,却让人感受到母爱的这份深情就藏在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艰辛劳作中。
母亲是拼命地干活啊!给点掌声,母亲是争分夺秒地干活,请你们带着感情读读句子。学生练读后齐读,读出母亲拼命干活争分夺秒干活的样子。
重点点拨:“立刻“反复出现的作用,作者这样写,能看出他对母亲是格外心疼的。
运用词句的反复,情感升华。
1、创设情境:请根据这个场景,再发挥你的想象,运用反复的手法把句子真完整。(播放视频)
这位妈妈一想到孩子没吃饭,立刻 ,立刻 ,立刻 ,有一天,不小心把饭洒了,这位妈妈又立刻 ,再骑自行车把饭送到孩子手中。
请用反复的手法写写自己的妈妈。
总结全文。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知道了运用细节描写表现了母亲的慈爱、善良对孩子深沉的爱,能够突出的体现人物的形象特征。文中反复出现的词句,能够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特别是刚才我们又练习了这种反复手法写句子,相信大家以后在写人的文中,能够用好这一方法,
最后,我提议,一起来朗诵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献给天下所有平凡而伟大的母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