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寓言二则 揠苗助长 表格式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2寓言二则 揠苗助长 表格式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7-17 09:57: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内容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十二课《揠苗助长》 课时 一、二
教材分析 《揠苗助长》作为统编版语文教科书二年级的内容,是一篇经典的寓言故事。该故事以生动的情节和鲜明的角色,向学生们传达了深刻的生活哲理。教材通过描述一个种田人因急于求成,违背自然规律而采取错误方法帮助禾苗生长,最终导致禾苗枯萎的故事,巧妙地揭示了“欲速则不达”的道理。这一寓言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成语“揠苗助长”的直接含义,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认识到尊重自然规律、循序渐进的重要性。 在教材编排上,《揠苗助长》作为第二课时出现,意味着学生已经对该故事有了初步的了解。因此,本课的教学重点应放在深入理解成语寓意、联系生活实际进行阐述,以及通过角色扮演等活动加深学生对故事人物性格及情节发展的理解上。同时,本课也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的良好契机,通过引导学生对故事进行多角度分析、讨论和创作,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学情分析 针对学习《沙滩上的童话》这篇课文的学生群体,我们可以做如下学情分析:首先,小学生正处于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的阶段,对充满奇幻色彩的故事有着天然的兴趣和喜爱,因此,这篇课文能够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其次,学生在之前的语文学习中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生字新词和阅读技巧,这为他们理解和分析课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然而,由于年龄和经验的限制,学生在理解人物复杂情感和深入挖掘课文寓意方面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分段朗读、分析对话、角色扮演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情感,并引导他们将所学内容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指导和帮助,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
教学目标 深入理解“揠苗助长”成语的寓意,能结合生活实例说明其道理。 通过角色扮演,加深对故事中人物性格及情节发展的理解。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深入理解成语寓意,并能联系生活实际进行阐述。 教学难点: 通过角色扮演,准确表现人物性格及心理变化,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方法 小组讨论法、练习法、讲授法
教具准备 PPT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5分钟) 教师行为: 手持一棵小苗模型,提问:“同学们,看看老师手里的小苗,你们知道它最需要什么吗?” 引导学生回答后,引出课题:“可是,有位种田人却急不可耐地想让小苗快快长大,结果却适得其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有趣的成语故事——《揠苗助长》。” 学生行为: 观看教师手中的小苗模型,思考并回答问题。 集中注意力,对新课产生好奇和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5分钟) 教师行为: 理解题目:“揠”是什么意思呢?谁能猜猜这个成语的大概意思?(引导学生猜测,然后揭示“揠”是拔的意思,整体意思是拔高禾苗帮助它们生长。) 朗读课文:“现在,请大家打开课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圈画出生字词语。” 文中识词:聚焦第一自然段,指导学生读好多音字“长(zhǎng)得(de)快些”和“我得(děi)想个办法帮它们长(zhǎng)。” 理解“自言自语”:“种田人在说这句话时,是怎样的心情和状态呢?谁来试着读一读,让大家感受到他的自言自语?” 学生行为: 朗读课文,圈画生字词语。 尝试读出多音字的正确读音。 通过朗读,体会种田人自言自语的心情和状态,并尝试表演。 三、品词析句,读懂故事(20分钟) 教师行为: 品读“为什么揠苗”: 读中感悟:“种田人为什么想要揠苗呢?请大家默读第一自然段,找出关键词语。” 体会“巴望”、感受“焦急”:引导学生通过时间中的感悟(如“天天到田边去看”)、比较中的感悟(如对比“他在田边转来转去”和“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识字中的感悟(如分析“焦”的字形字义)来体会种田人的心情。 指导朗读:“谁能用焦急的语气来读一读这段话,让我们感受到种田人的心情?” 交流讨论:“禾苗真的一点儿也没有长高吗?”引导学生理解禾苗生长的自然规律。 学生行为: 默读第一自然段,找出关键词语。 通过多种方式感悟种田人的焦急心情,并尝试用焦急的语气朗读。 参与讨论,理解禾苗生长的自然规律。 教师行为(继续): 品读“怎么揠苗”: 读中感悟:“种田人是怎么揠苗的呢?请大家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找出相关句子。” 体会卖力、辛苦::“种田人是一下子就拔完的吗?他是怎么做的?你能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他的卖力和辛苦?”引导学生关注“一棵一棵地往上拔”、“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等描述,体会种田人的辛苦和急于求成的心态。 启发想象:“想象一下,当时太阳火辣辣的,种田人满头大汗,却依然坚持拔苗。他的心里在想什么呢?”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进一步理解种田人的内心世界。 指导朗读:“现在,请大家带着这种卖力和辛苦的感觉,再读一读第二自然段,读出种田人的努力与无奈。” 品读“揠苗的结果”,回扣全文 读中感悟:“种田人这么努力,结果怎么样呢?请大家齐读第三自然段,找出答案。” 分析结果:“禾苗为什么都枯死了?种田人错在哪里?”引导学生理解种田人违背了自然规律,导致禾苗死亡,从而理解“揠苗助长”的寓意。 回扣全文:“回顾整个故事,你觉得种田人是一个怎样的人?你从他身上学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总结故事,提炼寓意。 四、拓展提升(10分钟) 情境模拟 教师行为:“现在,我们来进行一个情境模拟。假设你是种田人的邻居,看到他在拔苗,你会怎么劝说他呢?请和你的同桌一起,一个扮演种田人,一个扮演邻居,进行对话。” 学生行为:学生两两一组,进行情境模拟对话,尝试用所学到的道理和词语来劝说种田人。 五、布置作业(5分钟) 生字书写:在田字格里正确、规范地书写“筋、疲”两个生字,并组词练习。 词语抄写:抄写“筋疲力尽、明白”两个词语,每个词语抄写三遍。 复述故事:回家后,用自己的话将《揠苗助长》的故事讲给家人听,并告诉他们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创意写作:想象种田人听了邻居的劝说后,他会怎么做?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请写一篇小短文,题目自拟。 六、课堂总结(2分钟) 教师行为:“今天,我们学习了《揠苗助长》这个成语故事,知道了做任何事情都不能急于求成,要遵循自然规律。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都能牢记这个道理,做一个有耐心、有智慧的人。” 学生行为:学生认真聆听教师的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加深印象。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行为: 手持小苗模型,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揠苗助长》的故事,谁能用自己的话简要复述一下这个故事?” 请一位学生复述故事,教师适时引导并补充。 导入新课:“看来大家对这个故事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那么今天我们将更深入地探讨这个故事的寓意,并通过角色扮演来加深理解。” 学生行为: 积极思考并举手回答,复述故事。 聆听教师导入,对新课产生兴趣。 师生示例对话:
教师:“谁能告诉我,种田人为什么想要揠苗?”
学生:“因为他巴望自己的禾苗长得快些,所以想到了这个办法。” 二、深入理解寓意,联系生活(15分钟) 教师行为: 提问:“种田人的做法错在哪里?他为什么会犯这样的错误?” 引导学生讨论,理解种田人违背自然规律的行为及其后果。 提问:“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你能在生活中找到类似的例子吗?”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生活经验或听说的故事,将成语寓意与现实生活相联系。 学生行为: 小组讨论,交流想法。 举手发言,分享自己对寓意的理解和生活实例。 师生示例对话:
教师:“为什么我们不能像种田人那样急于求成呢?”
学生:“因为很多事情都有它自己的发展规律,我们不能随便改变它,否则就会像种田人一样,反而把事情搞砸了。” 三、角色扮演,深化理解(20分钟) 教师行为: 分配角色:种田人、邻居、旁白等。 指导学生准备台词,注意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心理变化。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鼓励观众认真观看并给予评价。 学生行为: 选择角色,准备台词。 认真表演,注意表情、语气和动作。 观看表演,积极评价并提出建议。 师生示例对话(角色扮演片段):
(种田人)(焦急地):“我得想个办法帮它们长!”
(邻居)(走过来,关切地):“你这是在干什么呀?怎么这样拔苗呢?”
(种田人)(自信满满地):“你不懂,这样它们就能长得更快了!” 四、创意写作,拓展延伸(15分钟) 教师行为: 布置写作任务:“现在,请大家想象一下,如果种田人听了邻居的劝说后,他改变了做法,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请写一篇小短文,题目自拟。” 提供写作指导,如如何构思情节、如何刻画人物等。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大胆创作。 学生行为: 认真思考,构思故事情节。 动手写作,注意段落分明、语句通顺。 完成写作后,可以轻声朗读自己的作品,进行初步修改。 五、展示与评价(10分钟) 教师行为: 邀请几位学生自愿上台朗读自己的作品,其他同学认真聆听。 组织学生进行评价,可以从内容、语言、创意等方面进行评价。 教师总结评价,鼓励学生的优点,指出不足之处。 学生行为: 勇敢上台,朗读自己的作品。 认真聆听其他同学的作品,积极评价。 接受教师和同学的建议,进行反思和改进。 六、课堂总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 教师行为: 总结本课学习内容:“今天我们通过复习旧知、深入理解寓意、角色扮演和创意写作等方式,进一步加深了对《揠苗助长》这个成语故事的理解。希望大家在生活中也能遵循自然规律,不急于求成。” 教师进一步强调:“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不仅要理解‘揠苗助长’这个成语的直接含义,更要深刻领会它背后的哲理——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自身的规律,我们不能仅凭主观意愿去加速或改变。这样的道理,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同样适用。希望大家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保持耐心,遵循规律,稳步前行。” 布置作业: “接下来,为了加深大家对成语寓意的理解,我给大家布置一项实践作业。请同学们回家后,与家人一起寻找并讨论一个现实生活中‘揠苗助长’的反面教材或正面案例。比如,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快速掌握某项技能,不顾孩子的兴趣和能力,强行报班补习,结果适得其反;或者,通过耐心引导和科学训练,孩子逐渐在某个领域取得了进步。请记录下这个案例,并尝试用‘揠苗助长’的寓意来进行分析和评价。明天课堂上,我们将分享大家的发现。” 拓展提升: 教师行为: “除了以上作业,我还想给大家一个拓展提升的机会。我们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组织一次小型的话剧表演活动,将《揠苗助长》的故事改编成现代版的短剧,融入更多的生活元素和创意。同学们可以自由组队,分工合作,编写剧本、排练表演。这不仅能锻炼大家的写作能力、表演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还能让我们对这个成语故事有更深入、更生动的理解和感受。” 学生行为: 学生们听到这个提议后,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积极性。他们开始兴奋地讨论如何改编故事、分配角色、设计场景等。有的小组甚至已经开始初步构思剧本,准备在课后进一步完善和排练。 通过这样的拓展活动,学生们不仅加深了对《揠苗助长》这个成语故事的理解,还培养了多方面的能力,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