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守株待兔》教学设计(表格式,共两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5.《守株待兔》教学设计(表格式,共两课时)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7-17 17:07: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内容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五课《守株待兔》 课时 一、二
教材分析 《守株待兔》作为三年级教材中的一篇经典寓言故事,不仅具有鲜明的文学价值,还蕴含了深刻的教育意义。本课选入第二学段,旨在通过寓言这一文学形式,引导学生理解勤劳与侥幸心理之间的对立关系,以及这种对立对个人行为和结果的深远影响。教材设计上,通过紧凑的情节展开,让学生轻松把握故事的起承转合,同时,在故事结尾处留白,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鼓励他们从故事中提炼出寓意,并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反思。此外,教材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复述能力和想象力,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如自由朗读、默读思考、复述故事、角色扮演等,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正处于小学教育的中期阶段,他们的认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抽象思维能力和深度理解能力尚待提升。对于《守株待兔》这样的寓言故事,学生们往往能够被生动的情节所吸引,对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事件发展产生浓厚的兴趣。然而,要让他们从故事中提炼出深刻的寓意,并能够将这种寓意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相联系,还需要教师的有效引导和帮助。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同时,通过设计一系列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理解故事内容,体会寓意,从而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全文,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和寓意。 能够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体会并说出故事的寓意。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通过角色扮演等活动加深对寓言故事的理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深入理解课文,把握故事的经过和结果。 能够准确复述故事并阐述寓意。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提炼出深刻的寓意,并能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思考。
教学方法 小组讨论法、练习法、讲授法
教具准备 PPT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单元整体认知导入(约5分钟) 教师行为: 微笑走上讲台,手持课本,面向学生说:“同学们,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进入到一个非常有趣的学习板块——故事板块。在这个板块里,我们将一起探索许多精彩的故事。” 引导学生回顾:“大家还记得二年级时我们学过的《亡羊补牢》和《揠苗助长》这两则寓言吗?它们教会了我们什么道理呢?” 引导学生看课本目录,介绍本单元的学习内容:“这次,我们将围绕‘寓言’这一主题,学习更多有趣且富有哲理的故事。首先,我们来看看今天要学习的《守株待兔》。” 学生行为: 学生认真听讲,积极回忆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翻开课本,查看目录,对即将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 师生示例对话:
教师:“《亡羊补牢》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学生:“做错了事要及时纠正。”
教师:“很好!那《揠苗助长》呢?”
学生:“做事不能急于求成。” 二、学习寓言(约20分钟) (一)借助拼音读课文(约10分钟) 教师行为: 引导学生回忆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文言文是古人写的文章,我们怎样才能读懂它呢?”(学生回答:读通顺,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 布置任务:“现在,请大家借助拼音,先把课文的前半部分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 巡视课堂,观察学生朗读情况,适时给予指导。 学生行为: 学生翻开课本,借助拼音朗读课文前半部分。 遇到不认识的字,学生尝试通过拼音拼读,或举手询问老师。 师生示例对话:
教师:“哪位同学愿意来读一读这一段?”
学生A朗读课文,遇到“耕”字时稍有停顿。
教师:“很好,注意‘耕’字的发音是gēng,我们一起来读一遍。” (二)了解课文大意(约10分钟) 教师行为: 引导学生边读边借助注释理解句子意思:“现在,请大家边读边思考,借助注释,试着理解每句话的意思。” 提问:“谁能说说,这个故事的起因是什么?” 引导学生根据句子意思读出课文的停顿,示范朗读关键句。 学生行为: 学生边读边思考,尝试理解句子意思。 举手回答教师的问题,如:“这个故事的起因是农夫在田里耕作时,捡到了一只撞死在树根上的兔子。” 模仿老师的示范,注意停顿,练习朗读。 师生示例对话:
教师:“谁能来试着读出这句话的停顿?”(出示句子:“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学生B尝试朗读,教师给予点评并示范正确停顿。 三、学写生字(约10分钟) (一)自主记字(约2分钟) 教师行为:
“接下来,我们要学习几个生字。请大家先自己观察这些字,看看有什么特点,怎么记住它们。” 学生行为:
学生观察生字“守、株、宋”,尝试用各种方法记忆。 (二)观察分类(约2分钟) 教师行为:
“现在,我们来仔细观察一下这些生字,看它们各自有什么特点,我们可以怎样来分类记忆呢?比如,‘守’和‘株’这两个字,它们都是左右结构的,我们可以从它们的偏旁部首入手来记忆。” 学生行为:
学生按照教师的引导,观察生字的结构,尝试进行分类和记忆。有的学生可能会说:“‘守’字左边是‘宀’,像是一座房子,表示守护、保卫的意思;右边是‘寸’,可以理解为时间或分寸,合起来就是坚守岗位或时间的意思。” (三)指导书写(约4分钟) 教师行为: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如何正确书写这些生字。请大家拿出田字格本,先看老师示范。”
教师在黑板上或利用课件展示“守、株、宋”的书写笔顺和占位,强调关键笔画的书写要点,如“守”字的最后一笔是长横,要写得平稳有力;“株”字的木字旁要写得窄一些,让出空间给右边的“朱”字。 学生行为:
学生认真观察教师的书写示范,然后自己在田字格本上练习书写,注意每个字的笔画顺序和占位。教师巡视课堂,对书写不规范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四)学生练写(约2分钟) 教师行为:
“现在,请大家继续练习书写这些生字,注意保持正确的坐姿和握笔姿势。写完后,可以同桌之间互相检查一下,看看谁的字写得最工整、最漂亮。” 学生行为:
学生继续练习书写生字,完成后与同桌互相检查,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四、布置作业(约2分钟) 教师行为:
“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为了巩固今天所学的知识,我给大家布置几项作业。请大家回家后,继续练习朗读课文前半部分,注意读出停顿和感情。同时,把今天学过的生字每个写三遍,并尝试用这些生字组成词语或句子。另外,请大家预习课文的后半部分,思考一下故事的经过和结果会是什么。” 学生行为:
学生认真记下作业内容,准备回家后完成。 五、拓展提升(约3分钟) 教师行为:
“最后,我们来做一个拓展提升的小活动。大家想象一下,如果农夫一直守在树桩旁边等待兔子再次撞死,他会发生什么?这个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呢?请大家小组讨论一下,然后派代表分享你们的想法。” 学生行为:
学生分组讨论,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讨论结束后,各小组派代表上台分享,有的学生可能会说:“农夫如果一直等下去,他的田地就会荒废,最终会一无所获。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能抱有侥幸心理,应该通过勤劳和努力去获得收获。”通过这样的讨论和分享,学生对寓言故事的寓意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约5分钟) 教师行为: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守株待兔》的前半部分,谁能来复述一下这个故事的起因呢?” 学生行为:
学生举手回答,如:“农夫在田里耕作时,一只兔子撞死在树根上,农夫捡到了兔子很高兴。” 师生示例对话:
教师:“非常好!那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这个故事的经过和结果,看看农夫后来发生了什么。” 二、深入研读,理解故事(约15分钟) (一)朗读课文后半部分(约5分钟) 教师行为:
“请大家翻开课本,自由朗读课文的后半部分,注意读出感情和停顿。” 学生行为: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后半部分,教师巡视指导。 师生示例对话:
教师:“谁来试着读一读这一段,注意表达农夫的心理变化?”
学生C朗读,教师适时点评并纠正发音和停顿。 (二)理解故事经过和结果(约10分钟) 教师行为:
“现在,请大家默读课文后半部分,思考以下几个问题:农夫后来做了什么?他为什么这么做?结果如何?” 学生行为:
学生默读课文,思考问题并做笔记。 师生示例对话:
教师:“谁能来回答一下,农夫后来做了什么?”
学生D:“农夫后来每天守在树桩旁边,希望再有兔子撞死。” 教师:“他为什么这么做呢?”
学生E:“因为他想不劳而获,继续得到兔子。” 教师:“那结果呢?”
学生F:“结果农夫的田地荒废了,再也没有等到兔子。” 三、复述故事,阐述寓意(约15分钟) (一)复述故事(约10分钟) 教师行为:
“现在,请大家用自己的话,完整地复述这个故事。可以从故事的起因、经过到结果,尽量详细生动。” 学生行为:
学生准备后,轮流上台复述故事,其他同学认真倾听。 师生示例对话(略,根据实际复述情况进行点评) (二)阐述寓意(约5分钟) 教师行为:
“通过这个故事,你学到了什么道理?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 学生行为:
学生分组讨论,然后派代表分享。 师生示例对话:
学生代表G:“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能抱有侥幸心理,不能总想着不劳而获。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勤奋,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 教师:“非常棒!这正是《守株待兔》这个寓言故事想要告诉我们的道理。” 四、拓展活动,角色扮演(约10分钟) 教师行为:
“现在,我们来进行一个角色扮演的活动。请大家分组,选择故事中的角色进行表演,可以加入自己的想象和创意。” 学生行为:
学生分组准备,分配角色,进行排练。然后上台表演,其他同学观看并给予掌声和鼓励。 师生示例对话(略,根据实际表演情况进行点评) 五、总结回顾,布置作业(约5分钟) 教师行为:
“今天,我们深入学习了《守株待兔》这个寓言故事,不仅了解了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还从中领悟到了深刻的道理。希望大家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够勤奋努力,不抱侥幸心理。” 学生行为:
学生认真听讲,点头表示赞同。 布置作业: 将《守株待兔》的故事讲给家人听,并讨论故事的寓意。 写一篇小短文,谈谈你对这个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学生行为:
学生认真记下作业内容,准备回家后完成。 六、拓展提升(约10分钟) 教师行为:
“同学们,我们已经通过角色扮演深入体验了《守株待兔》的故事,现在让我们进一步拓展思维,将这个故事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教师展示情境:
“假设你是一名小农夫,你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小菜园。有一天,你在园子里发现了一种非常特别的蔬菜,它长得非常快,而且非常美味。你很高兴,于是你每天都去照顾它,希望它能长得更多更好。但是,有一天你听说了一个‘秘诀’,说只要在那个位置放一个特别的魔法石,蔬菜就会自动生长,不需要你再费力去浇水、除草。你会怎么做呢?” 学生行为:
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并分享自己的想法。 师生示例对话:
学生代表H:“我认为不应该相信这种不劳而获的‘秘诀’,因为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汗水,才能真正收获到美味和满足。” 教师:“非常好,H同学说得很对。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诱惑,想要找到捷径来达成目标。但正如《守株待兔》告诉我们的,真正的成功来自于不懈的努力和坚持。” 教师总结:
“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我们都应该脚踏实地,勤奋努力,不要总想着依靠运气或捷径。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成长和进步。” 七、延伸作业 教师行为:
“为了巩固今天的学习成果,并鼓励大家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我再给大家布置一个特别的作业。” 作业内容: 创意写作:以《假如我是农夫》为题,写一篇短文。在故事中,你可以选择继续等待兔子撞树,也可以选择放弃幻想,用勤劳和智慧去经营自己的田地。通过对比两种选择的结果,展现你的思考和感悟。 家庭讨论:与家人一起分享《守株待兔》的故事,并讨论生活中类似“守株待兔”的例子。讨论完后,请记录下你们的讨论内容和家人的观点,下节课与大家分享。 学生行为:
学生认真记下作业内容,表现出对作业的兴趣和期待。 教师结束语:
“同学们,希望你们能认真完成今天的作业,不仅巩固了课堂知识,还能在实践中加深对寓言故事寓意的理解。期待下节课与你们分享更多的思考和感悟。现在,下课!” 学生行为:
学生收拾好书本和文具,有序离开教室,对即将完成的作业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