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活动6 酸、碱的化学… 配套教学设计(26)

文档属性

名称 实验活动6 酸、碱的化学… 配套教学设计(26)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6.0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5-12-28 16:22:46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复习课《实验室废液成分的探究》
本课题体现了新教材的特点,以“实验室废液成分的探究”为题帮助学生复习酸的性质,并在实验中综合运用酸、碱、盐、氧化物及金属单质的知识,熟练化学反应原理。本节课的复习在完善酸碱盐之间的知识网络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2导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巩固酸、碱化学性质;熟练基本实验操作技能。
2、过程与方法 进一步认识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会应用酸、碱的化学性质验证物质成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探究,体验科学探究成功的喜悦;逐步树立爱护环境的环保意识;学以致用,体验化学科学的魅力。
3学情分析
新课结束后,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量基础知识和一些基本的实验方法,知道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具备了进行简单科学探究活动的能力。通过学生动手实验,激发学生的的探究热情,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加深对酸的通性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实验改进意识、创新意识和对化学知识的应用意识。
4重点难点
1、酸碱盐的化学性质;
2、掌握如何正确猜想废液成分并进行实验验证;
5教学过程
5.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由两幅图片,一幅是学生实验操作的图片,另一幅是,装废液的图片,提问,我们为什么要将实验后的废液装在废液缸中?
学生看见是自己做实验的图片,产生了兴趣,并积极讨论,得出一致结论:实验室的废液不可以随入下水道,否则会引发严重的后果。
活动2【讲授】提出问题,做出猜想
教师展示一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CO2后的废液, 问这废液中可能含有什么物质呢?要求学生交流讨论,进行合理的猜想,并填写在课堂导学案上。(用实物展台,展示两小组的猜想)
学生们提出猜想: 1、反应后的废液中含有CaCl2.
2、反应后的废液中含有CaCl2、HCl
3、反应后的废液中含有CaCl2、CaCO3
学生们小组讨论,并说出自己的想法,根据反应原理,得出废液中一定含有CaCl2,可能含有HCl,不含有CaCO3
教师总结学生的想法,并归纳出猜想废液成分的步骤:
1、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若发生几个化学反应,还需考虑混合后还可能发生什么反应
2、生成物在废液中一定有(可溶物);
3、反应物在废液中可能有(可溶物);(反应物在废液中不能共存)活动3【活动】设计实验,验证猜想
教师课前准备好分组实验用品: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后剩余的废液、碳酸钠溶液、紫色石蕊试液、PH试纸、生锈的铁钉、锌片、试管、玻璃棒、烧杯、胶头滴管
要求各小组先讨论实验方案,再动手实验验证猜想。
各小组组长说出设计的实验方案、实验现象与结论: 1、取反应后的废液,向其中滴加紫色石蕊 ,溶液变红;2、取样,用玻璃棒蘸取样品涂到PH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PH=2;3、将样品加入到盛有Zn片的试管中,Zn片表面产生气泡; 4、将样品加入到盛有生锈的铁钉 的试管中,铁钉表面的铁锈逐渐溶解;5、取反应后的废液,向其中加入Na2CO3溶液,刚开始时有气泡生成,继续滴加时,有白色沉淀出现
结论:废液中含有盐酸和氯化钙
活动4【讲授】废液危害与处理
学生交流讨论:酸性废液的危害:1.腐蚀铁质下水管道2.污染地下水3.污染土壤4.损害生活废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5.给饮用水安全带来隐患……
对于酸性废液:(教师给出几种物质,哪种物质最好?)
1.用氢氧化钠来中和
2.用熟石灰来中和
3.加入石灰石
4.加入生石灰
教师分析:氢氧化钠过量时,可能导致溶液显强 碱性;熟石灰、生石灰过量使废液呈弱碱性而且 生石灰与水反应时产生大量的热;石灰石不溶于 水即使过量对溶液酸碱性也没有影响。故最好的选择是:石灰石
活动5【练习】变式训练
变式练习1
甲、乙同学在学完酸的性质后,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结束,甲、乙同学依次将废液缓慢倒入同一洁净的废液缸中,然后进行讨论。
【观察与讨论1】甲同学在做实验时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于是对氢氧化钙溶液和稀盐酸能发生反应表示怀疑。但乙同学认为,甲同学实验时向氢氧化钙溶液中应先滴加几滴酚酞试液,再滴加适量的稀盐酸,当观察到__________。就可以说明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
【观察与讨论2】当甲乙同学沿废液缸内壁缓慢倾倒液体时,观察到废液缸中先有气泡,然后又出现了白色沉淀。经过讨论后确定,甲乙同学试管中废液含有的溶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均写化学式),才会出现上述现象。为了科学处理实验后产生的废液,甲、乙同学决定对废液缸中最终废液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提出问题】最终废液中含有什么溶质?(要求学生做出合理的猜想)
1、NaCl、CaCl2
2、NaCl、Na2CO3
3、NaCl
变式训练2
同学们在做NaOH溶液与CuCl2溶液反应,Na2SO4溶液与BaCl2溶液反应实验结束后,将废液倒入了一空烧杯中,最终烧杯中的物质呈蓝色浑浊。同学们决定对烧杯中的物质进行探究,于是将烧杯中的物质进行过滤。
如果过滤后发现滤渣为蓝色,滤液为无色,试回答下列问题:
(1)滤液为无色,说明上述四种物质中 全部参加了反应; (2)取适量滤液,像滤液中加稀硫酸,没有明显现象;另取少量少量滤液,像滤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滤液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 (3)综合分析,滤液中还可能有的溶质是 ; (4)同学们认为滤渣中除了氢氧化铜外还有硫酸钡,可选用 溶液来确定是否含硫酸钡。
活动6【活动】课堂总结,收获提高
酸的化学性质1、酸+指示剂的反应:使石蕊变红使酚酞不变色2、酸+活泼金属→盐+氢气3、酸+金属氧化物→盐+水4、酸+盐→新酸+新盐5、酸+碱→盐+水
活动7【作业】巩固提高
某兴趣小组发现一袋腌制松花蛋的泥料,配料表上的成分是氧化钙、纯碱和食盐。他们要探究在腌制松花蛋过程中都有哪些物质对鸭蛋起作用。于是取少量泥料在水中溶解,充分搅拌后过滤,取滤液探究其成分。【猜想与假设】他们都认为滤液中一定有NaCl和NaOH。生成氢氧化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对其他成分他们分别做出了如下猜想:小亮猜想:还可能有Na2CO3小强猜想:还可能有Ca(OH)2和Na2CO3你认为谁的猜想是错误的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还能做出的猜想是:还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活动与探究】小亮取一定量的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了几滴稀盐酸,振荡,没有气泡,于是他得出结论:没有Na2CO3。请你选择CO2以外的物质,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验证你的猜想。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