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复习巩固酸的化学性质。
(2)强化认识和实验探究酸的一些重要性质和用途。
(3)知道科学探究可以通过实验、观察等多种手段获取事实和证据,认识到科学探究既需要观察和实验,又需要进行推理和判断。
2.过程与方法
结合明确的学习任务,通过学生小组交流讨论,联系旧知,归纳分析把知识系统化从而形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课堂互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学生小组活动,合作学习提高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和利用集体的智慧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情分析
1、学生情况:本班学生基础较好,学生自觉性好,思维活跃,进取心强。所以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个特点,适当增大难度和增加容量,要让学生吃饱。
2、已学有关知识
(1)盐酸与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2)活泼金属与酸的反应;(3)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石蕊试液变红色;(4)酸碱指示剂;(5)盐酸、硫酸的物理性质
这些都是与酸有关的内容,因此学生对酸有了一定的认识,只是对酸的化学性质本质还不是很清楚,可以说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因此形成疑问:为什么酸的性质具有相似性?而本节课要就是由现象→本质,归纳出酸的性质。2、已学有关知识(1)盐酸与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2)活泼金属与酸的反应;(3)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石蕊试液变红色;(4)酸碱指示剂;(5)盐酸、硫酸的物理性质这些都是与酸有关的内容,因此学生对酸有了一定的认识,只是对酸的化学性质本质还不是很清楚,可以说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因此形成疑问:为什么酸的性质具有相似性?而本节课要就是由现象→本质,归纳出酸的性质。
3重点难点
重点:1、酸的化学性质:酸与指示剂、活泼金属、金属氧化物反应及相关的化学方程式。2、用所学知识点解决相关的中考试题。
难点: 酸的化学性质的微观解释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问题引入
【提问】如何检验一瓶无色液体是酸?
活动2【导入】新课教学:
酸的性质一:酸与指示剂作用
活动1:稀盐酸和稀硫酸与指示剂作用,用点滴板做微量实验,并口述实验现象,让学生初步认识酸,掌握酸与指示剂作用的变色情况。
活动2:鉴别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 对比分析指示剂变色的本质原因。
活动3:稀硝酸、稀醋酸与指示剂作用。
性质二:酸与活泼金属作用
活动1:“比一比,看谁写的对”,让学生回忆第八单元酸与活泼金属反应,并书写相关的化学方程式。重点练习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强化基础知识。
活动2:让学生表演镁、锌、铁、铜在稀盐酸中的现象,活跃气氛、活化知识,巩固旧知,展示才艺、张扬个性,培养协作精神。
提出问题:铁能与酸反应,铁生锈以后铁锈是否能与酸反应呢?
性质三:酸与金属氧化物作用
自主探究
活动1:“用稀盐酸除去铁锈,实验并能说出现象,写出化学方程式。
活动2:将锈铁钉放在NaCl溶液中,看能否除锈。
活动3: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三、知识点回顾:(明确本节课知识点,突出重点,强化记忆。
在此,教师应指出今天学习的三点性质,只是酸的化学性质的一部分,还有其它性质将在以后的章节中学习,让学生感觉出这节课与后面知识的联系,增强了课堂的完整性。)
①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无色酚酞溶液遇酸不变色;
②酸与金属活动顺序表中H以前的金属反应,越靠前的金属与酸反应越剧烈。
③酸能与一些金属氧化物反应,我们可以利用这一性质除锈。
在课堂反馈环节,我设计三个基础练习和一道能力提升和课外拓展题。三道基础练习针对酸的三条性质,使知识点串接起来,并联系中招(如第3题)强化重点。在课堂练习过程中及时解决学生在解题时可能出现的问题(例如第1题),要求学生说出解题原因,从而和以前学过的知识点联系起来,提高学生解题能力和应考能力。
能力提升题,锻炼学生分析、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大了课堂容量,增增加了本节课深度,但对学生来说难度稍大,需在课堂上酌情处理。课外探究活动题,把课堂知识延伸到课外,拓展本节课宽度,使化学知识和生活联系起来,增强学生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并建立唯物主义科学观,从而圆满完成本节课教学目标。
1、下列物质放入或通入水中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是( C )
A.Cu(OH)2 B.NaOH C.CO2 D.NaCl
2、下列金属与盐酸反应,剧烈程度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B )
A.Fe>Al>Mg>Zn B.Mg>Al>Zn>Fe
C.Mg>Fe>Al>Zn D.Zn>Fe>Mg>Al
活动3【练习】及时练习
三、学生练习
1、下列物质放入或通入水中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是( )
A.Cu(OH)2 B.NaOH C.CO2 D.NaCl
2、下列金属与盐酸反应,剧烈程度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Fe>Al>Mg>Zn B.Mg>Al>Zn>Fe
C.Mg>Fe>Al>Zn D.Zn>Fe>Mg>Al
3、把一个生锈的铁钉放入足量稀盐酸中,现象是 :铁锈消失,溶液变成浅黄色 ,相关的化学方程式是: 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一段时间后将出现的现象是: 铁钉表面有气泡放出,溶液变成浅绿色 ,相关的发一化学方程式是:Fe + 2HCl= FeCl2 + H2↑
活动4【作业】作业
见(作业资料)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