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2022—2023学年小升初语文试卷(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2022—2023学年小升初语文试卷(有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9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7-17 11:01: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年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小升初语文试卷
一、积累运用(40分)
1.(3分)将下面的句子正确、规范、整洁、美观地抄写在横线上。
我是中国人,我骄傲!我自豪!我是中国人,为了祖国的荣誉,我愿奋斗终身!
   
2.(5分)根据拼音和语境,填写合适的词语。
清晨,阳光míng mèi    ,我静静地yī wēi    在妈妈的怀里,妈妈温暖的手轻抚着我的脑袋,赐予我líng gǎn    ,此刻,我知道,我不能再yòu zhì    下去了,必须要努力,要有所jiàn shù    ,才能不辜负妈妈的爱。
3.(2分)下面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恐惧(jù) 凄凉(liáng) 湛蓝(lán) 粘稠(lián)
B.遮挽(wǎn) 目眩(xuàn) 正月(zhēng) 混乱(hùn)
C.鸿鹄(fú) 弓缴(zhóu) 要挟(xié) 诞生(dàn)
D.通宵(xiāo) 间断(jiān) 漩涡(xuán) 领域(lín)
4.(2分)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必须要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
B.别轻视!司空见惯的小事中藏着大世界。
C.“六一”节到了,处处火树银花,无不显示出浓厚的节日氛围。
D.不到万不得已,老师是绝不会请假的。
5.(2分)将下列加点的词语换成另一个词语,填在横线上,句子的意思不能改变。
A.你真是个捣蛋鬼,转眼的功夫,家就被你拆了。    
B.写作文时,一定要发挥合理的联想,写出来的文字才更具灵魂。    
C.老师急需帮助,而我恰好遇上,这是多么幸福的遇见呀!   
D.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6.(3分)结合生活实际,将下列句子按正确的顺序排在横线上。(写序号)
①①放上适量的盐、花椒粉、葱、酱油等调料搅匀,这样,一道可口的青椒肉丝就做成了。②将适量的瘦肉、青椒及葱、姜、蒜洗净待用。③将瘦肉先切成片再切成丝,同时青椒、姜和蒜也要切成丝,葱切成段。④将切好的肉丝加适量水溶好的淀粉搅拌均匀,使肉质更鲜嫩。⑤将事先准备好的蒜丝、姜丝下锅炒出香味,加入青椒丝翻炒均匀后倒入刚刚出锅的肉丝。⑥在锅中放入适量的菜油,开火,待油烧到温度有所升高,倒入肉丝翻炒不超过2分钟,把火关掉或调小,将肉丝盛出锅放盘子里备用。
   
7.(8分)按要求改(写)句子。
(1)老师说:“你们现在有多努力,以后你们就会有多幸运。”(改为转述句)
   
(2)知了在柳树上叫,一群不知名的鸟儿在柳枝间飞。(用上至少两种修辞手法,使句子更优美)
   
(3)他兴冲冲地冲进教室,兴高采烈地宣布了我们班综合评比拿下冠军的好消息。(修改病句)
   
(4)从下面的四个成语中,选择自己喜欢的成语写一句话。(至少选两个成语)
万不得已 心平气和 见微知著 司空见惯
   
8.(5分)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汤姆 索亚、乔埃、多萝茜都是《汤姆 索亚历险记》里的人物。    
(2)《匆匆》是一篇文笔优美的散文,作者是现代著名作家老舍先生。    
(3)“空城计”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三国演义》里面的经典章节。    
(4)《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主席为追悼张思德同志而写的一篇演讲稿,是一篇感人至深的记叙文。    
(5)“查”是多音字,在词语“姓查”和“检查”中分别读“zhā”和“chá”。    
9.(10分)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六年来我们积累了不少古诗及名言警句。让我们说话写文章更有文采,当看到同学浪费光阴不努力学习时,我会用《长歌行》中的“   ,   ”这两句来劝诫他。
(2)反动派不让鲁迅先生发表革命文章,但革命的春天是关不住的,真是“   ,   ”。
(3)小英雄被敌人抓住了,敌人对他说:“只要你说出八路军在哪里,马上就放了你,还给你糖吃。”可小英雄昂首挺胸说他要像石灰一样:  ,   。
(4)经历长时间的考验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坏、友谊的真假,正所谓“   ,   ”。
(5)《两小儿辩日》选自    ,它讲了两个小孩在辩论    的问题,一个从    角度出发,一个从    角度出发,于是他们得出了相反的结论。
二、综合实践(3分)
10.(3分)有同学认为,作为小学生的我们,主要任务就是读书,只要把成绩搞好就行,道德品质、生活技能这些都不重要,因为无论是现在考学校还是将来考工作,都是分数决定成败,不是其他。此观点你赞同吗?请说出你的理由。    
三、阅读理解(27分)
11.(9分)课内阅读
董存瑞舍身炸暗堡(节选)
董存瑞瞪着敌人的暗堡,两眼迸射出仇恨的火花。他跑到连长身边,坚决地说:“连长,我去炸掉它!” “连长,我掩护!”战友郅顺义也恳切地说。 连长和指导员商量了一下,同意了他们的请求。“同志们,扔手榴弹!”连长给战士们下了命令。 董存瑞抱起炸药包,郅顺义背起两兜手榴弹,同时跃出战壕,冲了上去。他们互相配合,郅顺义扔一阵手榴弹,董存瑞就向前跃进几步;郅顺义再扔一阵,董存瑞再跃进几步。跟在后面的战友把一捆捆手榴弹送到郅顺义手里。 敌人的机枪更疯狂了,子弹扑哧扑哧打在董存瑞身边,激起了点点尘土,四周冒起了白烟。董存瑞夹紧炸药包,一会儿忽左忽右地匍匐前进,一会儿又向前滚上好几米。敌人的机枪一齐向董存瑞扫射,在他面前交织成一道火网。突然,他身子一震,左腿中了一枪。他用手一摸,全是血。这时,他离暗堡只有几十米了。他隐蔽在一小块凹地里。郅顺义接二连三地扔手榴弹。趁着腾起的黑烟,董存瑞猛冲到桥下。 董存瑞看看四周,这座桥有一人多高,两边是光滑的斜坡。炸药包放在哪儿呢?他想把炸药包放在河沿上,试了两次,都滑了下来。要是把炸药包放在河床上,又无法炸毁暗堡。就在这时候,嘹亮的冲锋号响了,惊天动地的喊杀声由远而近。在这万分紧急的关头,董存瑞昂首挺胸,站在桥底中央,左手托起炸药包,顶住桥底,右手猛地一拉导火索。导火索哧哧地冒着白烟,闪着火花,火光照亮了他那钢铸一般的脸。一秒钟、两秒钟……他像巨人一样挺立着,两眼放射着坚毅的光芒。他抬头眺望远方,用尽力气高喊着:“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冲啊!” 巨大的响声震得地动山摇,前进的道路炸开了。战士们冲过烟雾,沿着董存瑞开辟的道路杀向敌军司令部,消灭了全部敌人。胜利的红旗在隆化中学上空迎风飘扬。
(1)课文通过对革命英雄的    、   、   等描写,刻画出了董存瑞为了解放事业    、   的光辉形象。
(2)文中有很多地方都对英雄人物都进行了细腻的刻画,如:从“两眼进射出仇恨的火花”等神态描写,可以清晰地感受到董存瑞对敌人的满腔仇恨和怒火,请你再试着找出一两句对董存瑞动作或是神态描写的句子,并说清楚从这个句子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句子:   
描写方法:   
感受:   
(3)读了本文,你有什么感受?生活在幸福时代的你想对革命英雄们说些什么?你能做些什么呢?
12.(7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练习
妈妈咽喉肿痛,眼睛也不舒服,让小明去药房买药,他买回了“二丁颗粒”,这药对妈妈的症状有作用吗?买回的药能吃吗?小明该怎么处理?
   
(2)药换回来了,小明该怎样给妈妈冲药喝?一天吃几次?
   
(3)爸爸和妈妈有相同的症状,但爸爸对蒲公英过敏,能吃这个药吗?你有什么解决办法?
   
13.(11分)课外阅读
   
①父亲早早去世,为了生计,母亲在家乡摆了个水果摊,每天天没亮就要起来张罗。到了七点左右,一切准备妥当了,于是用三轮的脚踏车,载着顺路的他和一车水果,在晨曦中一路奋进。 ②母亲的背驼得很严重。到了冬天,在这个北方的小城里,北风裹着雪花,一路肆虐(lüè nüè)。每当这个时候,母亲总是用力地挺直了背。躲在母亲背后的他,恍然发现母亲的驼背直了不少。 ③到了学校,他欢呼着跳下车,把这个惊喜发现告诉了母亲。他还沾沾自喜地叮嘱母亲,说不定蹬脚踏车有助于纠正驼背呢。母亲笑了笑,不以为意。可是懵(mēng měng)懂的他却天真地认为,如果母亲能直起背来,自己就不会被同学叫作“小罗锅”了。 ④母亲蹬脚踏车挺直的脊背,让他看到了希望。可是日复一日,他失望地发现,母亲蹬脚踏车时,脊背是直的,可一下车,却又成了驼背。于是,同学们的嘲笑始终伴随着他。 ⑤后来,他考上了大学,毕业后,留在了城市里。没过几年,他娶了个漂亮的妻子,也增添了一个可爱的小生命。母亲一直想过来看看孙女,可是他碍于面子,始终说自己忙,不断推脱。 ⑥直到有一天,他骑着自行车,送四岁的女儿去幼儿园。那天的北风格外地大,刮在脸上竟有些生疼。女儿惊叫了几声,于是他下意识地挺直脊背,挡住迎风而来的寒风。风像刀子一样在身上刮过,他却始终牵挂着后座上的女儿。 ⑦那一刻,他突然想起了老家的母亲。他也终于明白,那些风雨交加的早上,母亲奋力地挺直了一直被他嫌弃的驼背,为后座的他挡住了刺骨的风雪。母亲的背,因为爱而挺直。可他不知道的是,每次把他送到学校,回到水果摊后,母亲的背总会疼上大半天。这样的情景,在他年少时光中,日复一日地上演。 ⑧他的心里突然涌上了阵阵酸楚。母亲的背是驼的,爱却很直。每个子女的身前,都有一堵挡风遮雨的挺直脊背,那是一堵爱的厚墙。
(1)在文前的“______”处给短文加上合适的题目。
(2)用“\”划去文中加点字的错误读音。
(3)“母亲蹬脚踏车挺直的脊背,让他看到了希望”,根据你对选文的理解,你认为他的希望是什么?
(4)“母亲一直想过来看看孙女,可是他碍于面子,始终说自己忙,不断推脱。”结合短文,你觉得他“不断推脱”的真正原因什么?你赞同他的做法吗?为什么?
(5)文章的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每个子女的身前,都有一堵挡风遮雨的挺直脊背,那是一堵爱的厚墙”,说说这堵“厚墙”除了为我们遮挡了刺骨的寒风外还可能为我们遮挡了些什么?(最少写出两条)
四、习作
14.(30分)习作。
一篇好的作文是有灵魂的,作文的灵魂来源于一个“真”字,只有字里行间流淌着真情的作文,才能感动自己和他人,这次就让我们的真情自然流露,可以写你开心、感动、遗憾、盼望、愧疚、难过……的事情。 写作提示与要求:①题目自拟,450字左右;②选择一种你印象最深刻的感受,先回顾事情的经过,回忆当时的心情,然后理清思路写下来;③写的时候要把印象深刻的内容写具体,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④书写工整,卷面清洁,语句通顺,内容具体;⑤不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2023年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小升初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积累运用(40分)
1.【答案】 我是中国人,我骄傲!我自豪!我是中国人,为了祖国的荣誉,我愿奋斗终身!
【解答】故答案为:
我是中国人!我自豪,为了祖国的荣誉!
2.【答案】明媚 依偎 灵感 幼稚 建树
【解答】故答案为:
明媚 依偎 灵感 幼稚 建树
3.【答案】B
【解答】A.有误,粘:读“nián”时,指具有粘性。读“zhān”时。故“粘稠”的“粘”应读“nián”。
B.正确。
C.有误,“鸿鹄”的“鹄”应读“hú”;付出。读“zhuó”时意思为系在箭上的丝绳。
D.有误,间:读“jiàn”时,不连接,意思为两段时间相接的地方;在一定空间或时间内;量词;一会儿。故“间断”的“间”应读“jiàn”。
故选:B。
4.【答案】C
【解答】A.锲而不舍:这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荀子 劝学》,比喻有恒心,坚持不懈地努力。
B.司空见惯:也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唐代刘禹锡的《金陵五题 台城》,不足为奇,已经不足为奇。
C.火树银花:形容灯光和烟火灿烂绚丽。多用于节日夜晚。
D.万不得已:这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不得不如此。与语境相符。
故选:C。
5.【答案】A.调皮;
B.想象;
C.正好;
D.自豪。
【解答】A.捣蛋:借端生事,无理取闹。
B.联想:由某人或某事物而想起相关的别人或其他事物。故近义词为“想象”。
C.恰好:恰巧;正好。
D.骄傲:指自豪。故近义词为“自豪”。
故答案为:
A.调皮;
B.想象;
C.正好;
D.自豪。
6.【答案】②③④⑥⑤①
【解答】这是一道关于如何制作青椒肉丝的食谱说明,从准备食材开始、腌制,详细描述了制作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
首先,准备好食材。
接着,将肉类和蔬菜切成适当的丝状、姜、蒜切好(步骤③)。
然后,对肉丝进行预处理。
之后,开始烹饪过程。
紧接着,利用剩余的油炒香蒜丝,再加入青椒丝翻炒。
最后,添加调味料如盐、葱、酱油等,完成菜品的制作(步骤①)。
故正确的顺序是:②③④⑥⑤①。
故答案为:
②③④⑥⑤①
7.【答案】(1)老师说,我们现在有多努力,以后我们就会有多幸运。
(2)知了在柳树上唱歌,一群不知名的鸟儿像花仙子一样在柳枝间舞蹈。
(3)他冲进教室,兴高采烈地宣布了我们班综合评比拿下冠军的好消息。
(4)老师说:“虽然是一些司空见惯的事情,但是只要我们见微知著,也能发现真理。”
【解答】(1)考查了改写句子。把引号里的“你们”改为“我们”,冒号变逗号。
(2)考查了修辞手法。用上两种修辞写句子即可。
(3)考查了修改病句。“兴冲冲”“兴高采烈”意思重复。
(4)考查了造句。见微知著:看到事物的一点苗头。司空见惯:比喻常见之事。据此造句即可。
故答案为:
(1)老师说,我们现在有多努力。
(2)知了在柳树上唱歌,一群不知名的鸟儿像花仙子一样在柳枝间舞蹈。
(3)他冲进教室,兴高采烈地宣布了我们班综合评比拿下冠军的好消息。
(4)老师说:“虽然是一些司空见惯的事情,但是只要我们见微知著。”
8.【答案】×,×,√,×,√
【解答】(1)有误,多萝茜不是《汤姆 索亚历险记》里的人物。
(2)有误,《匆匆》的作者是朱自清。
(3)(5)正确。
(4)有误,《为人民服务》是议论文。
故答案为:
(1)×;
(2)×;
(3)√;
(4)×;
(5)√。
9.【答案】(1)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2)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3)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4)路遥知马力 日久见人心;
(5)《列子 汤问》一天中太阳是早上离人近,还是中午离人近 视觉 触觉。
【解答】(1)《长歌行》是汉乐府中的一首诗,“少壮不努力,到了老年再悲伤也没用了。
(2)“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出自《游园不值》。
(3)“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出自于谦的《石灰吟》。
(4)出自陈元靓的《事林广记》卷九:“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5)考查课文理解。《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 汤问》,还是中午离人近的问题,一个从触觉角度出发,说明了知识无穷无尽。我们要学习两小儿善于观察。
故答案为:
(1)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2)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3)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4)路遥知马力 日久见人心;
(5)《列子 汤问》一天中太阳是早上离人近,还是中午离人近 视觉 。
二、综合实践(3分)
10.【答案】我不赞同这个观点。虽然成绩重要,但是生活技能同样重要,这些技能对于一个人的独立生活和未来的职业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还有,虽然分数在考试和升学中起到了一定的决定作用,但它并不是唯一的评价标准。在现代社会,人们更加注重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评价。一个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和生活技能的人,更容易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取得成功。
【解答】写出自己的观点和理由即可。
故答案为:
我不赞同这个观点。虽然成绩重要,这些技能对于一个人的独立生活和未来的职业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虽然分数在考试和升学中起到了一定的决定作用。在现代社会。一个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和生活技能的人。
三、阅读理解(27分)
11.【答案】(1)神态 语言 动作 英勇无畏 视死如归;
(2)在这万分紧急的关头,董存瑞昂首挺胸,站在桥底中央,左手托起炸药包,顶住桥底,右手猛地一拉导火索。
动作;
从中可以感受到董存瑞英勇无畏,不怕牺牲的精神。
(3)读了本文,我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为了新中国英勇无畏,不怕牺牲的精神,新中国是无数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我们想对革命英雄们:“谢谢你们,正是你们的英勇牺牲,才换来了今天 的幸福生活,这盛世如您所愿。”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将来将祖国建设的更加富强。
【解答】(1)考查了了对人物描写的辨析。考查了对描写手法的辨析,我去炸掉它;结合“昂首挺胸”“站”“托”“顶”“拉”这些动词可知,董存瑞昂首挺胸,左手拖起炸药包,右手猛地一拉导火索”是对人物动作的描写,两眼迸射出仇恨的火花”“钢铸一般的脸”是对人物的神态描写、动作,表现了董存瑞炸碉堡时英勇无畏。
(2)考查了对描写方法的理解。结合(1)题的分析,并说清楚从这个句子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董存瑞昂首挺胸,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猛地一拉导火索”是对人物动作的描写,不怕牺牲的精神。
(3)考查了表达方法。本语段主要描写了董存瑞舍身炸碉堡前、中,表现了董存瑞英勇无畏。据此从革命先烈的英勇无畏、想法。
故答案为:
(1)神态 语言 英勇无畏 ;
(2)在这万分紧急的关头,董存瑞昂首挺胸,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猛地一拉导火索。
动作;
从中可以感受到董存瑞英勇无畏,不怕牺牲的精神。
(3)读了本文,我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为了新中国英勇无畏,新中国是无数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正是你们的英勇牺牲,这盛世如您所愿,努力学习。
12.【答案】(1)这药对妈妈的症状有作用,但是过期了,小明要重买一盒。
(2)应该用开水给妈妈虫一袋,一天三次。
(3)不能,因为这个要有蒲公英成分,可以买其他有相同功效的药。
【解答】(1)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结合“咽喉肿痛,这个药可以给妈妈用,到2023年6月29日。
(2)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结合“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一日3次”可知答案。
(3)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结合“紫花地丁、半边莲等”可知有蒲公英成分。可以换别的药。
故答案为:
(1)这药对妈妈的症状有作用,但是过期了。
(2)应该用开水给妈妈虫一袋,一天三次。
(3)不能,因为这个要有蒲公英成分。
13.【答案】(1)为爱挺直;
(2)lüè mēng;
(3)他的希望是母亲能通过蹬脚踏车让驼背逐渐挺直,使自己不再成为同学们嘲笑的对象。
(4)“不断推脱”的真正原因是为了不让妻子、女儿以及其他人看到母亲的驼背形象,担心他们会因此而看不起母亲。我不同他的做法。每一个母亲,无论高低贵贱,她们对子女的爱都是一样的伟大。母亲的身躯可能很弱小,但是足可以为子女撑起一堵爱的厚墙。
(5)作用:从内容上看,这段话揭示了母亲驼背的原因和母亲对他的爱,突出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从结构上看,这段话起到了总结上文母亲用力挺直背为他挡风雪的情节,同时又写出对母亲的感激和愧疚之情。“每个子女的身前,都有一堵挡风遮雨的挺直脊背,那是一堵爱的厚墙”,这堵“厚墙”除了为我们遮挡了刺骨的寒风外还可能为我们遮挡①世途的坎坷:无论是在学业、工作还是生活中,父母的爱都会是孩子最坚实的后盾,帮助孩子跨越坎坷,勇往直前。②未知的恐惧:面对未知的世界和未来,父母的爱会给予孩子勇气和信心,让孩子敢于探索、敢于尝试。
【解答】(1)考查给文章加标题。短文写了一位驼背母亲为了送孩子上学和卖水果脚踏三轮车尽力挺直脊背。当作者有了孩子后,都有一堵挡风遮雨的挺直脊背。“母亲的背是驼的,给人心灵的震撼。
(2)考查汉字读音。“肆虐”的“虐”的读音为:nüè。“懵懂”的“懵”的读音为:měng。
(3)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结合文章“他还沾沾自喜地叮嘱母亲。”“可是懵懂的他却天真地认为,自己就不会被同学叫做“小罗锅’了,让他看到了希望”可知,天真的以为蹬自行车让母亲的背变直。他的希望是母亲能通过蹬脚踏车让驼背逐渐挺直。
(4)考查内容的理解与概括。结合内容“他考上了大学,留在了城市里,他娶了个漂亮的妻子。母亲一直想过来看看孙女,始终说自己忙。”“不断推脱”的真正原因是为了不让妻子,担心他们会因此而看不起母亲,同时也反映了主人公在成年后对母亲的感激和愧疚之情,深刻地表达了母爱的主题,故我不同他的做法,无论高低贵贱。母亲的身躯可能很弱小。
(5)考查句段作用、思维的延伸与拓展,无论高低贵贱。母亲的身躯可能很弱小。”作用:从内容上看,突出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这段话起到了总结上文母亲用力挺直背为他挡风雪的情节。“每个子女的身前,那是一堵爱的厚墙”、工作还是生活中,帮助孩子跨越坎坷。②未知的恐惧:面对未知的世界和未来,让孩子敢于探索。
故答案为:
(1)为爱挺直;
(2)lüè mēng;
(3)他的希望是母亲能通过蹬脚踏车让驼背逐渐挺直,使自己不再成为同学们嘲笑的对象。
(4)“不断推脱”的真正原因是为了不让妻子、女儿以及其他人看到母亲的驼背形象。我不同他的做法,无论高低贵贱。母亲的身躯可能很弱小。
(5)作用:从内容上看,这段话揭示了母亲驼背的原因和母亲对他的爱。从结构上看,同时又写出对母亲的感激和愧疚之情,都有一堵挡风遮雨的挺直脊背,这堵“厚墙”除了为我们遮挡了刺骨的寒风外还可能为我们遮挡①世途的坎坷:无论是在学业,父母的爱都会是孩子最坚实的后盾,勇往直前,父母的爱会给予孩子勇气和信心、敢于尝试。
四、习作
14.【答案】
那天,我真的很感动
“樱花飞舞的初春,半空中落英缤纷,蓝紫色桔梗,将画面停顿。傍晚时分……”这是在春季里发生的事,在别人看来,这事微不足道,理所当然,但是在我的眼里却是那么伟大、崇高!
小学时,父母们一般都很为自己的儿女操心:在学校吃得好不好,学习成绩有没有下降,同学之间有没有矛盾……因此,大多数父母都不放心自己的孩子在校吃饭,所以他们都是自己做饭、送饭给孩子们吃。当然,我也不例外。每天,我的母亲都会准时送饭来。
那一次上学,早晨的天空阴沉沉的,我也没多在意,直到中午,天空下起了滂沱大雨,我这才开始担心:母亲会不会来送饭呢?当我快要放弃希望的那一刻,我突然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母亲!她大步流星地向我走来,她走到了我的身边说:“玲,今天学得怎样啊?”我高兴地说:“妈,我考了一百分!”妈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不要骄傲啊!继续努力啊!”我接过饭盒,突然,一个画面顿时让我心中猛然一惊:母亲的手上长满了老茧,那是一双饱经风霜的老人的手,粗糙不已,再看看那张脸,没有一丝血色,显得苍白无力,此时我有一种想哭的冲动。妈妈温柔地对我说:“发什么呆呢,快吃吧,趁饭还热着。”我这才缓过神来,母亲拍了拍我的肩膀,笑意十足地对我说:“我走了。”母亲便头也不回,再一次走进了雨幕中,她的身影从我的视线中缓缓地消失。我鼻子一酸,一股热流止不住地从我脸上淌了下来……
放学后,雨过天晴,但我心中总觉得有一丝散不去的愁云。我打开家门,走进去大声的喊:“妈,我回来了。”没有人回应,我觉着奇怪,推开房门一看,母亲正躺在床上,我走到她身边,母亲说了一句:“回来啦。”声音显然有气无力,模糊不清。我马上意识到不对,摸了摸额头,好烫!我赶紧给母亲去买药,在路上想:原来母亲中午是带病来给我送饭的,我居然连一句关心的话都没说……
夜晚,我躺在床上,看着天窗想了许久。母亲对子女的爱是多么平凡而又多么无私,可做子女的又有多少人能理解、感激?闭上眼睛,一股热泪从眼中再一次地涌出,我不想抹掉,只愿让它肆意地流着,流着……
那一天,我哭了,那是感动的泪,幸福的泪。
【解答】范文:
那天,我真的很感动
“樱花飞舞的初春,蓝紫色桔梗。傍晚时分……”这是在春季里发生的事,这事微不足道,但是在我的眼里却是那么伟大!
小学时,父母们一般都很为自己的儿女操心:在学校吃得好不好,同学之间有没有矛盾……因此,所以他们都是自己做饭。当然。每天。
那一次上学,早晨的天空阴沉沉的,直到中午,我这才开始担心:母亲会不会来送饭呢,我突然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母亲,她走到了我的身边说:“玲?”我高兴地说:“妈!”妈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不要骄傲啊!”我接过饭盒,一个画面顿时让我心中猛然一惊:母亲的手上长满了老茧,粗糙不已,没有一丝血色,此时我有一种想哭的冲动,快吃吧。”我这才缓过神来,笑意十足地对我说:“我走了,再一次走进了雨幕中。我鼻子一酸
放学后,雨过天晴。我打开家门,我回来了,我觉着奇怪,母亲正躺在床上,母亲说了一句:“回来啦,模糊不清,摸了摸额头!我赶紧给母亲去买药,我居然连一句关心的话都没说……
夜晚,我躺在床上。母亲对子女的爱是多么平凡而又多么无私、感激,一股热泪从眼中再一次地涌出,只愿让它肆意地流着
那一天,我哭了,幸福的泪。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