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春【统编(2024新版)七上语文最新公开课(分层作业)】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 春【统编(2024新版)七上语文最新公开课(分层作业)】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7-17 09:11:58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课 《春》分层作业
一、基础巩固
春天展现美丽的世界,春天带来崭新的希望。学完朱自清《春》一课,班级举办以“与春天有个约会”为主题的活动,请你完成相应任务。
【品春之美文】
1.小科从课文中摘录了一段文字,准备品味春之美,但其中有些字词她拿不准,请你帮她解决问题。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模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浑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 wǎn zhuǎn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liáo liànɡ地响。
(1)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酝酿( ) wǎn zhuǎn( )
应和( ) liáo liànɡ( )
(2)文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____改为____ ____改为____
(3)文段中有一个词语的感彩发生了变化,请找出来并解释。
【答案】(1) yùn niànɡ 宛转 yìnɡ hè 嘹亮 (2)模 摸 浑 混 (3)卖弄。本义是有意显示、炫耀(自己的本领)。这里是贬词褒用,生动地描绘出鸟儿在和煦的春风中尽情鸣叫的可爱情态。
【诵春之佳句】
2.小语在读下面的句子时,不知道朗读的重音和停顿该标在哪里,请你用朗读符号帮她标注出来。(标两处)(用“·”标示重音,用“|”标示较短的停顿,用“∧”标示较长的停顿)
呼 朋 引 伴 地 卖 弄 清 脆 的 喉 咙。
【答案】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
【解析】本题考查把握朗读技巧的能力。一般要根据句子的成分、语意划分停顿及标注重音。“呼朋引伴地卖弄”是谓语,“清脆的喉咙”是宾语,故应标注停顿为: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一句话里往往优先重读定语、状语、补语等修饰语,“呼朋引伴”和“清脆”都是修饰语,其中“清脆”写出了鸟儿声音的特点,内容上更重要,故应重读“清脆”。
【赏春之美景】
3.春天到了,小明同学去踏青,欣赏着春天的美景,情不自禁地拍了三张照片。他想各用一个成语给照片取名,请你帮他选择恰当的成语分别填在相应的括号里。(只填序号)
【答案】①C ②A ③B
【解析】认真观察照片,根据对成语的正确理解即可作出选择。“春暖花开”的意思是:春天气候和暖,百花盛开。“鸟语花香”的意思是:小鸟欢快地鸣叫,鲜花散发出阵阵芳香。“春回大地”的意思是:春天回来了,万物复苏。图①是破土而出的嫩芽,应选“春回大地”。图②是绽放的花儿,应选“春暖花开”。图③是小鸟停歇在花枝上,应选“鸟语花香”。
【学春之修辞】
4.小文发现朱自清善用比喻句,于是搜集并整理了几个句子,请你根据所给知识支架,分辨其比喻类型,并指出其本体和喻体。
比喻可分为明喻、暗喻和借喻。本体和喻体之间用“像”“好像”“仿佛”“如同”“……似的”等比喻词连接,是明喻;本体和喻体之间用“是”“就是”“变成”“成为”“等于”等词语,或者用破折号来连接,是暗喻;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而是借用喻体直接代替本体,是借喻。
(1)远处的高山,开满了鲜艳的花儿,像一匹五彩的锦缎。
______,本体是____________,喻体是________________。
(2)春天是一首美妙的乐曲,悦耳动听。
______,本体是______,喻体是________________。
(3)春风把枝头的花朵吹动了,我们拍手叫道:“一群蓝蝴蝶飞起来了!”
______,本体是____________,喻体是____________。
【答案】(1)明喻 鲜艳的花儿 一匹五彩的锦缎 (2)暗喻 春天 一首美妙的乐曲 (3)借喻 枝头的花朵 一群蓝蝴蝶
【集春之知识】
5.小文在活动中跟同学们分享了有关春天的小知识,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春》的作者朱自清,字佩弦,散文家、诗人、学者,代表作有散文集《背影》等。
B.在二十四节气中,属于春天的节气有四个,它们分别是立春、雨水、惊蛰和春分。
C.春,是四季的第一季,有三个月,即农历正月(孟春)、二月(仲春)和三月(季春)。
D.“东风”“杨柳风”在古典诗词中多指春风,它们常被用来代指春天。
【答案】B  
【解析】在二十四节气中,属于春天的节气有六个,它们分别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和谷雨。
【绘春之色彩】
6.请仿照下面画波浪线的句子补写,给春天绘色。
春天是红的,红的春联,红的桃花,红的脸颊; , ,
, ,春天是蓝的,蓝的天空,蓝的大海,蓝的梦想。
【答案】示例:春天是绿的 绿的小草 绿的树叶 绿的心愿
 【用春之诗句】
6.在学校组织的“校园诗词大赛”上,主持人出示了两幅图片,请你为它们配上恰当的描写春天的古诗词名句。
【答案】示例: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品春之韵味】
7.春联为春天增添了喜庆气氛和文化韵味,有一种对联叫“集句联”,是从名人诗文中分别选取两个句子,组成一对联句。有人用明代诗人薛蕙的诗句“水如碧玉山如黛”作为上联,请你从下列诗句中选出恰当的一句作为下联(  )
A.杨柳阴阴细雨晴(唐·武元衡)
B.一汀烟雨杏花寒(唐·戴叔伦)
C.新春偷向柳梢归(宋·张耒)
D.云想衣裳花想容(唐·李白)
【答案】D
【解析】对联具有字数相等、结构相同等特征。上联由两个主谓结构的短语组合而成,且第二个字和第六个字相同。四个选项中,与上联结构相同的只有D项。
二、能力提升
阅读《春》中的两段文字,完成11—15题。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1.给这两段文字各拟一个小标题。
第一段:
第二段:
【答案】 (示例)第一段:春草图  第二段:春花图
【解析】 第一段主要写春草,第二段主要写春花,据此拟写即可。
2.在写春草的段落里,作者为什么要写人们“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答案】 作者写人们的这一组活动,意在表现人们对春草的异常喜爱,也从侧面烘托了春草长势之旺;同时也表现了春天到来时,人和自然界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解析】 ①人们对春草乃至春天的情感;②春草的作用。抓住这两点进行分析即可。
3.“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下边哪一句诗描写的画面与它最接近?( )
A.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泊船瓜洲》)
B.离离原上草(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C.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D.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
【答案】 C “草色遥看近却无”写出了春草还没有完全长出来的画面。
4.“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这一句中的“闹”字换成“叫”字,好不好?为什么?
【答案】 不好。“叫”只是单纯的声音上的感受,“闹”不仅有声音上的感受,还有动作在其中,内涵要丰富得多。
【解析】 要先明确表态,即回答好或不好。然后再分析原词和换后的词的含义和表达效果,进而比较作答。
5.“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这句话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答案】拟人。生动地写出了百花竞相开放、充满勃勃生机的春景。
【解析】应了解常用修辞的特点及作用。
三、素养拓展
(2024福建漳州期中)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春风如贵客①
王永清
①惬意的日子,莫过于春天的周末,走出斗室,徜徉在春风拂面的盎然诗意里。阳光暖而不热,柔而不刺,像一个个快乐的音符,环绕在周围。春风带着湿润的芳香,轻轻地吹着,吹得人心里痒酥酥。享受着春风扑面的感觉,内心无比充盈敞亮。
②“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春风从《诗经》里穿越几千年的时光,款款走来,萌发出无比的生机。“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这是李白笔下的春风,既知情,又达理。徜徉在无边的春色里,感受“卷帘亭馆酣酣日,放杖溪山款款风”,多么闲适随意,让人舒适欲醉……
③最早感觉到春风的应该是大地吧。原本很僵硬的土地,在春风的吹拂下缓缓醒来,舒活舒活筋骨,发出细微的声响。虔诚地捧土在手,温凉、亲切,一股麻酥酥的喜悦,迸心而出。而大地下的小草,也攒足了力量,踮起脚尖生长,远望那褐色的土地一下子泛出了点点绿意,似一层薄地毯,向远处延伸,一直伸向天边。
④“春风柳上归。”春风刚起,人尚未知觉,河边的垂柳已迫不及待地露出淡淡鹅黄,远远看去像是笼在一团轻烟里。春风吹拂,柳枝婆娑,梦幻一般地撩拨着春水,于是,春水醉了,醉在深情似海的春的眸子里。春光活力四射地散播着它的热情,田里麦苗也有一拃高了,绿莹莹直逼人的眼。从此,越来越多的绿奔跑起来,铺展开来,浓郁成一道醉人的景色。
⑤“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河堤上,便有了许多放风筝的孩子,他们手里拿着各式各样的风筝聚在一起。风筝连着许多颗稚幼的心越飘越高,宛如轻盈的蝶、活泼的鸟,色彩缤纷、活灵活现。孩子们兴奋地叫喊着,不知疲倦地奔跑着,将早春闹得沸沸扬扬。
⑥春风一路吹来,各种花开始打苞、绽放。春天的迎春花,不仅开得最早,而且开得最勤快。迎春下垂的枝条随风娉婷,黄花绽放,一颦一笑都惹人喜爱。樱花开得阵势浩大。满满的一树树繁花,千变万化的形态,清婉无比的姿容,几乎是汹涌而来,美得让人振奋。接着油菜花、杏花、梨花……赶趟儿似的开放。花香就像打开瓶塞的酒,甘醇而浓烈,醉了整个春天。
⑦春风吹呀吹,在这样的春风里,诗歌、绿色、青春、美酒……那么多美好的事物都在迎风吹来。“美人如春风,着物物未知。”远处一树梨花灿然如雪,有一位美女倚树而立,吹一首箫曲《春风醉》,把春风吹得醉人,焕发生命的美景让人悦然心动。
⑧一年之计在于春。春给人带来新的希望,新的目标。春意正浓,春风正暖,春光正美,在这个万物勃发的春天里,与春共舞,去寻找心中那片迷人的绿洲。
(选自2023年2月14日《兰州晚报》,有删改)
【注】①[春风如贵客]语出袁枚的诗歌《春风》:“春风如贵客,一到便繁华。”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作者以富有诗意的语言描绘了自己笔下的春天,以“春风”为核心,写出了春风带给自然万物的影响。
B.第②段“卷帘亭馆酣酣日,放杖溪山款款风”写出春风带给人温凉、亲切的感觉。
C.第⑥段画线句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以“甘醇、浓烈”的味觉感受来形容花香。
D.文章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语言优美,富有感染力。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B项有误,“卷帘亭馆酣酣日,放杖溪山款款风”写出了春风给人的闲适随意、舒适欲醉之感,而“温凉、亲切”是手捧土壤时的感觉。
2.阅读第③—⑥段,看看作者描绘了哪些春日图景,填在下面横线上。(3分)
大地缓缓醒来,发出细微声响→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垂柳露出鹅黄,柳枝撩拨春水→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花朵打苞、绽放,花香甘醇、浓烈
【答案】小草攒足力量,踮起脚尖生长 田里麦苗长高,绿意直逼人眼 孩童不知疲倦,欢乐地放风筝(每空1分,共3分)
【解析】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结合第③段“而大地下的小草,也攒足了力量,踮起脚尖生长”,①处可概括为:小草攒足力量,踮起脚尖生长。结合第④段“春光活力四射地散播着它的热情,田里麦苗也有一拃高了,绿莹莹直逼人的眼”,②处可概括为:田里麦苗长高,绿意直逼人眼;结合第⑤段“河堤上,便有了许多放风筝的孩子,他们手里拿着各式各样的风筝聚在一起……孩子们兴奋地叫喊着,不知疲倦地奔跑着,将早春闹得沸沸扬扬”,③处可概括为:孩童不知疲倦,欢乐地放风筝。
3..阅读文章,回答下列小题。(6分)
(1)第③段画波浪线的句子是如何描绘出大地焕发生机的情态的?(3分)
【答案】示例一: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赋予大地以人的情态和动作,(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在春风的吹拂下,大地焕发生机的情态。(1分)【示例二】运用富有表现力的叠词、动词,(1分)“缓缓”醒来,“舒活舒活”筋骨,“发出细微的声响”,(1分)形象地写出了在春风的吹拂下,大地舒适自在、焕发生机的情态。(1分)
(2)赏析第④段画波浪线的句子中的加点词。(3分)
【答案】示例:“迫不及待”的意思是急迫得不能再等待,(1分)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突出了河边的垂柳在春风的吹拂下早早发芽的情状,(1分)抒发了作者对春天的盼望之情。(1分)
4.文章以《春风如贵客》为题有什么妙处?请简要分析。(4分)
【答案】“春风”点明了文章描写的季节,标题明确了文章的主题。(1分)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春风比作“贵客”,体现了春风的重要性,抒发了对春天到来的期盼、欣喜和欢迎之情。(2分)引用诗句为题,具有文采,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1分)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标题妙处的能力。“春风”点明了文章描写的季节是春天,同时标题明确了文章的主题。“春风如贵客”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春风比作“贵客”,体现了春风的重要性,表达了作者对春天到来的期盼、欣喜和欢迎。同时,引用袁枚《春风》中的诗句为题,具有文采,容易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关键点拨:分析标题妙处类题的答题角度: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等;②渲染气氛、营造氛围,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③概括或暗示文章的主要内容;④交代写作对象,点明主人公或线索人物;⑤点明/暗示/凸显文章主题;⑥寄托……的感情;⑦作为线索贯串全文;⑧设置悬念,吸引读者;⑨一语双关;⑩化用古诗词或歌词等/运用修辞,富有文采,生动形象。
5.本文和朱自清的《春》都展现了春天里自然万物蓬勃的生命力,请从抒情方式的角度简要分析这两篇文章抒发的情感。(4分)
【答案】朱自清的《春》一文寓情于景,(1分)通过对春天景物的细致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赞美之情;(1分)《春风如贵客》一文直接抒情,(1分)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同时呼吁大家珍惜春光,与春共舞。(1分)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的抒情方式和情感的能力。朱自清的《春》紧扣“春”这个主题展开描写,从盼望春天,到描写春天,再到赞颂春天,作者有条不紊地将一幅幅美丽动人且生机勃勃的春日图景呈现在读者面前,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赞美和喜爱。《春风如贵客》描绘了一幅幅生机盎然的春景图,“春意正浓,春风正暖,春光正美”等句直抒作者对春的喜爱和赞美;一年之计在于春,春给人带来新的希望、新的目标,文章也呼吁大家珍惜春光,“与春共舞,去寻找心中那片迷人的绿洲”。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课 《春》分层作业
一、基础巩固
春天展现美丽的世界,春天带来崭新的希望。学完朱自清《春》一课,班级举办以“与春天有个约会”为主题的活动,请你完成相应任务。
【品春之美文】
1.小科从课文中摘录了一段文字,准备品味春之美,但其中有些字词她拿不准,请你帮她解决问题。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模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浑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 wǎn zhuǎn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liáo liànɡ地响。
(1)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酝酿( ) wǎn zhuǎn( )
应和( ) liáo liànɡ( )
(2)文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____改为____ ____改为____
(3)文段中有一个词语的感彩发生了变化,请找出来并解释。
【诵春之佳句】
2.小语在读下面的句子时,不知道朗读的重音和停顿该标在哪里,请你用朗读符号帮她标注出来。(标两处)(用“·”标示重音,用“|”标示较短的停顿,用“∧”标示较长的停顿)
呼 朋 引 伴 地 卖 弄 清 脆 的 喉 咙。
【赏春之美景】
3.春天到了,小明同学去踏青,欣赏着春天的美景,情不自禁地拍了三张照片。他想各用一个成语给照片取名,请你帮他选择恰当的成语分别填在相应的括号里。(只填序号)
【学春之修辞】
4.小文发现朱自清善用比喻句,于是搜集并整理了几个句子,请你根据所给知识支架,分辨其比喻类型,并指出其本体和喻体。
比喻可分为明喻、暗喻和借喻。本体和喻体之间用“像”“好像”“仿佛”“如同”“……似的”等比喻词连接,是明喻;本体和喻体之间用“是”“就是”“变成”“成为”“等于”等词语,或者用破折号来连接,是暗喻;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而是借用喻体直接代替本体,是借喻。
(1)远处的高山,开满了鲜艳的花儿,像一匹五彩的锦缎。
______,本体是____________,喻体是________________。
(2)春天是一首美妙的乐曲,悦耳动听。
______,本体是______,喻体是________________。
(3)春风把枝头的花朵吹动了,我们拍手叫道:“一群蓝蝴蝶飞起来了!”
______,本体是____________,喻体是____________。
【集春之知识】
5.小文在活动中跟同学们分享了有关春天的小知识,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春》的作者朱自清,字佩弦,散文家、诗人、学者,代表作有散文集《背影》等。
B.在二十四节气中,属于春天的节气有四个,它们分别是立春、雨水、惊蛰和春分。
C.春,是四季的第一季,有三个月,即农历正月(孟春)、二月(仲春)和三月(季春)。
D.“东风”“杨柳风”在古典诗词中多指春风,它们常被用来代指春天。
【绘春之色彩】
6.请仿照下面画波浪线的句子补写,给春天绘色。
春天是红的,红的春联,红的桃花,红的脸颊; , ,
, ,春天是蓝的,蓝的天空,蓝的大海,蓝的梦想。
【用春之诗句】
6.在学校组织的“校园诗词大赛”上,主持人出示了两幅图片,请你为它们配上恰当的描写春天的古诗词名句。
【品春之韵味】
7.春联为春天增添了喜庆气氛和文化韵味,有一种对联叫“集句联”,是从名人诗文中分别选取两个句子,组成一对联句。有人用明代诗人薛蕙的诗句“水如碧玉山如黛”作为上联,请你从下列诗句中选出恰当的一句作为下联(  )
A.杨柳阴阴细雨晴(唐·武元衡)
B.一汀烟雨杏花寒(唐·戴叔伦)
C.新春偷向柳梢归(宋·张耒)
D.云想衣裳花想容(唐·李白)
二、能力提升
阅读《春》中的两段文字,完成11—15题。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1.给这两段文字各拟一个小标题。
第一段:
第二段:
2.在写春草的段落里,作者为什么要写人们“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3.“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下边哪一句诗描写的画面与它最接近?( )
A.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泊船瓜洲》)
B.离离原上草(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C.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D.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
4.“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这一句中的“闹”字换成“叫”字,好不好?为什么?
5.“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这句话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三、素养拓展
(2024福建漳州期中)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春风如贵客①
王永清
①惬意的日子,莫过于春天的周末,走出斗室,徜徉在春风拂面的盎然诗意里。阳光暖而不热,柔而不刺,像一个个快乐的音符,环绕在周围。春风带着湿润的芳香,轻轻地吹着,吹得人心里痒酥酥。享受着春风扑面的感觉,内心无比充盈敞亮。
②“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春风从《诗经》里穿越几千年的时光,款款走来,萌发出无比的生机。“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这是李白笔下的春风,既知情,又达理。徜徉在无边的春色里,感受“卷帘亭馆酣酣日,放杖溪山款款风”,多么闲适随意,让人舒适欲醉……
③最早感觉到春风的应该是大地吧。原本很僵硬的土地,在春风的吹拂下缓缓醒来,舒活舒活筋骨,发出细微的声响。虔诚地捧土在手,温凉、亲切,一股麻酥酥的喜悦,迸心而出。而大地下的小草,也攒足了力量,踮起脚尖生长,远望那褐色的土地一下子泛出了点点绿意,似一层薄地毯,向远处延伸,一直伸向天边。
④“春风柳上归。”春风刚起,人尚未知觉,河边的垂柳已迫不及待地露出淡淡鹅黄,远远看去像是笼在一团轻烟里。春风吹拂,柳枝婆娑,梦幻一般地撩拨着春水,于是,春水醉了,醉在深情似海的春的眸子里。春光活力四射地散播着它的热情,田里麦苗也有一拃高了,绿莹莹直逼人的眼。从此,越来越多的绿奔跑起来,铺展开来,浓郁成一道醉人的景色。
⑤“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河堤上,便有了许多放风筝的孩子,他们手里拿着各式各样的风筝聚在一起。风筝连着许多颗稚幼的心越飘越高,宛如轻盈的蝶、活泼的鸟,色彩缤纷、活灵活现。孩子们兴奋地叫喊着,不知疲倦地奔跑着,将早春闹得沸沸扬扬。
⑥春风一路吹来,各种花开始打苞、绽放。春天的迎春花,不仅开得最早,而且开得最勤快。迎春下垂的枝条随风娉婷,黄花绽放,一颦一笑都惹人喜爱。樱花开得阵势浩大。满满的一树树繁花,千变万化的形态,清婉无比的姿容,几乎是汹涌而来,美得让人振奋。接着油菜花、杏花、梨花……赶趟儿似的开放。花香就像打开瓶塞的酒,甘醇而浓烈,醉了整个春天。
⑦春风吹呀吹,在这样的春风里,诗歌、绿色、青春、美酒……那么多美好的事物都在迎风吹来。“美人如春风,着物物未知。”远处一树梨花灿然如雪,有一位美女倚树而立,吹一首箫曲《春风醉》,把春风吹得醉人,焕发生命的美景让人悦然心动。
⑧一年之计在于春。春给人带来新的希望,新的目标。春意正浓,春风正暖,春光正美,在这个万物勃发的春天里,与春共舞,去寻找心中那片迷人的绿洲。
(选自2023年2月14日《兰州晚报》,有删改)
【注】①[春风如贵客]语出袁枚的诗歌《春风》:“春风如贵客,一到便繁华。”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作者以富有诗意的语言描绘了自己笔下的春天,以“春风”为核心,写出了春风带给自然万物的影响。
B.第②段“卷帘亭馆酣酣日,放杖溪山款款风”写出春风带给人温凉、亲切的感觉。
C.第⑥段画线句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以“甘醇、浓烈”的味觉感受来形容花香。
D.文章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语言优美,富有感染力。
2.阅读第③—⑥段,看看作者描绘了哪些春日图景,填在下面横线上。(3分)
大地缓缓醒来,发出细微声响→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垂柳露出鹅黄,柳枝撩拨春水→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花朵打苞、绽放,花香甘醇、浓烈
3..阅读文章,回答下列小题。(6分)
(1)第③段画波浪线的句子是如何描绘出大地焕发生机的情态的?(3分)
(2)赏析第④段画波浪线的句子中的加点词。(3分)
4.文章以《春风如贵客》为题有什么妙处?请简要分析。(4分)
5.本文和朱自清的《春》都展现了春天里自然万物蓬勃的生命力,请从抒情方式的角度简要分析这两篇文章抒发的情感。(4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