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同步训练(含答案)--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同步训练(含答案)--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7-17 08:19: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一、选择题
1.有学者认为,唐代前期中央各级行政机关以及地方诸道州府,行政上皆承受于尚书省。“有事皆申尚书省取裁闻奏,不能径奏君相;诏令制敕亦必先下尚书省详定,然后下百司”。由此可见,尚书省
A.剥夺中枢与门下省的权力
B.拥有起草诏令制敕的职权
C.阻隔皇帝与各州府的联系
D.成为全国行政运行的枢纽
2.唐初,将赋税征收对象定为21至59岁的成年男子。除租、调外,男子不去服徭役的可以纳绢和布代役,称为庸。以庸代役对农民来说最大的积极意义是
A.增加了绢布负担
B.保证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时间
C.保障了政府的赋税收入
D.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3.唐代后期,“阙下科名出,乡中赋籍除”。韩愈也自称“家贫不足以自活,应举觅官,凡二十年矣”。对此解读准确的是
A.科举成为享有经济特权的依据
B.科举有利于造就新的社会结构
C唐代后期国家的财政负担加重
D.唐朝科举制越来越受政府重视
4.历史学家武建国先生指出:“均田制的最后废弛,不复再现,并非完全是由于国家无田可授,其真谛,乃是庶族地主的发展壮大,土地私有制的日益发展和深化。”这一分析旨在说明
A.两税法的实施是均田制实施的必然结果
B.均田制的瓦解是两税法实施的必然结果
C.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是均田制瓦解的主因
D.庶族地主势力壮大是两税法实施的主因
5.科举制使官员选拔变得更加公开和公平,中国古代选官制度逐渐走向成熟与完善。下列关于科举制的发展历程表述错误的是
A.隋炀帝时,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B.唐高祖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两科为主
C.武则天首创武举和殿试
D.唐玄宗任用高官主持考试
6.汉承秦制,唐袭隋规。隋朝开创的政治经济制度为唐朝沿用且得以完善的有
①三省六部制 ②科举制 ③租庸调制 ④两税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7.“今台阁选举,涂塞耳目,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反映了中国古代某一选官制度的弊端。该选官制度是(  )
A.军功爵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8.唐代门下省审查诏令时,如认为有不合礼法、习惯等处,可以封还另议。所有诏令必须经过中书门下通过,并加盖“中书门下之印”后,才能颁行。这反映了当时(  )
A.中书门下掌握最高决策权力
B.皇权受到严重制约
C.行政体制对皇权的调节机能
D.三省之间相互牵制
9.隋文帝建立隋朝后,废除北周实行的仿照《周礼》的六官官制,建立以尚书、门下、内史三省以及尚书省六部为核心的朝政机构,三省长官均为宰相之职,“朝之众务,总归于台阁”这一改革,意在(  )
A.加强君主专制统治
B.减少国事决策失误
C.扩大宰相的管理权限
D.强化对地方的控制
10.《资治通鉴》载:“唐初赋敛之法曰租庸调……玄宗之末,版籍(登记户口、土地的簿册)浸坏,多非其实。及至德兵起,所在赋敛,迫趣取办,无复常准。”这反映出唐中期(  )
A.赋役制度亟需改革 B.藩镇割据日益加重
C.玄宗施政走向腐朽 D.户籍制度趋于消亡
11.[2023·辽宁辽阳高一期末]唐朝的三省六部制职责明确、组织完整,三省六部既分别有独立的官署,又有明确的统隶关系,这改变了长期存在的“三公”“九卿”职权笼统、施政混乱的现象。这表明三省六部制的实行(  )
A.规范了国家行政
B.促进了官僚政治模式的形成
C.保障了吏治清明
D.否定了三公九卿制的合理性
12.[2023·江苏徐州高一期末]有学者指出,新制度(两税法)的用意在于造成中央与各州之间的协议……在定额税制下,中央放弃了控制地方经济细节的权利,以换取一项定额缴纳税金的承诺。这表明两税法实施的意图是(  )
A.减轻民众的经济负担
B.调和中央与地方关系
C.消除地方割据的基础
D.保证政府的财政收入
二、综合题
13.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今制度弛紊,疆理堕坏,恣人相吞,无复衅(指田界)限。富者兼地数万亩,贫者无容足之居,依托豪强,以为私属;贷其种食,凭其田庐,终年服劳,无日休息;磐输所假,常患不充。有田之家,生食租税。贫富悬绝,乃至于斯,厚敛促征,皆甚公赋。
——《陆宣公奏议》
材料二 “户无主客,以居者为簿,人无丁中(丁:指21岁以上的男子,中:指16-20岁男子),以贫富为差……居人之税,秋、夏两入之……其租庸杂徭悉省,而丁额不废。”
——《新唐书》
材料三 每州各取大历中一年科率钱谷数最多者,便为两税定额,此乃采非法之权令以为经制,总无名之暴赋以立恒规。
——陆贽《翰苑集》卷22《中书奏议·均节赋税恤百姓第一条》
村料四 国家定两税,本意在忧人。厥初防其淫,明敕内外臣:税外加一物,皆以枉法论。奈何岁月久,贪吏得因循。浚我以求宠,敛索无冬春。织绢未成匹,缫丝未盈斤。里胥迫我纳,不许暂逡巡……昨日输残税,因窥官库门。缯帛如山积,丝絮似云屯。号为羡余物,随月献至尊。夺我身上暖,买尔眼前恩。进入琼林库,岁久化为尘。
——《白居易集》2《重赋》
依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评述两税法的背景、基本内容和利弊。要求表述成文,不超过200字。(16分)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一、选择题
1.有学者认为,唐代前期中央各级行政机关以及地方诸道州府,行政上皆承受于尚书省。“有事皆申尚书省取裁闻奏,不能径奏君相;诏令制敕亦必先下尚书省详定,然后下百司”。由此可见,尚书省
A.剥夺中枢与门下省的权力
B.拥有起草诏令制敕的职权
C.阻隔皇帝与各州府的联系
D.成为全国行政运行的枢纽
【答案】D
2.唐初,将赋税征收对象定为21至59岁的成年男子。除租、调外,男子不去服徭役的可以纳绢和布代役,称为庸。以庸代役对农民来说最大的积极意义是
A.增加了绢布负担
B.保证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时间
C.保障了政府的赋税收入
D.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答案】B
3.唐代后期,“阙下科名出,乡中赋籍除”。韩愈也自称“家贫不足以自活,应举觅官,凡二十年矣”。对此解读准确的是
A.科举成为享有经济特权的依据
B.科举有利于造就新的社会结构
C唐代后期国家的财政负担加重
D.唐朝科举制越来越受政府重视
【答案】A
4.历史学家武建国先生指出:“均田制的最后废弛,不复再现,并非完全是由于国家无田可授,其真谛,乃是庶族地主的发展壮大,土地私有制的日益发展和深化。”这一分析旨在说明
A.两税法的实施是均田制实施的必然结果
B.均田制的瓦解是两税法实施的必然结果
C.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是均田制瓦解的主因
D.庶族地主势力壮大是两税法实施的主因
【答案】C
5.科举制使官员选拔变得更加公开和公平,中国古代选官制度逐渐走向成熟与完善。下列关于科举制的发展历程表述错误的是
A.隋炀帝时,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B.唐高祖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两科为主
C.武则天首创武举和殿试
D.唐玄宗任用高官主持考试
【答案】B
6.汉承秦制,唐袭隋规。隋朝开创的政治经济制度为唐朝沿用且得以完善的有
①三省六部制 ②科举制 ③租庸调制 ④两税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A
7.“今台阁选举,涂塞耳目,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反映了中国古代某一选官制度的弊端。该选官制度是(  )
A.军功爵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答案:C
8.唐代门下省审查诏令时,如认为有不合礼法、习惯等处,可以封还另议。所有诏令必须经过中书门下通过,并加盖“中书门下之印”后,才能颁行。这反映了当时(  )
A.中书门下掌握最高决策权力
B.皇权受到严重制约
C.行政体制对皇权的调节机能
D.三省之间相互牵制
答案:C
9.隋文帝建立隋朝后,废除北周实行的仿照《周礼》的六官官制,建立以尚书、门下、内史三省以及尚书省六部为核心的朝政机构,三省长官均为宰相之职,“朝之众务,总归于台阁”这一改革,意在(  )
A.加强君主专制统治
B.减少国事决策失误
C.扩大宰相的管理权限
D.强化对地方的控制
答案:A
10.《资治通鉴》载:“唐初赋敛之法曰租庸调……玄宗之末,版籍(登记户口、土地的簿册)浸坏,多非其实。及至德兵起,所在赋敛,迫趣取办,无复常准。”这反映出唐中期(  )
A.赋役制度亟需改革 B.藩镇割据日益加重
C.玄宗施政走向腐朽 D.户籍制度趋于消亡
答案:A
11.[2023·辽宁辽阳高一期末]唐朝的三省六部制职责明确、组织完整,三省六部既分别有独立的官署,又有明确的统隶关系,这改变了长期存在的“三公”“九卿”职权笼统、施政混乱的现象。这表明三省六部制的实行(  )
A.规范了国家行政
B.促进了官僚政治模式的形成
C.保障了吏治清明
D.否定了三公九卿制的合理性
答案:A
12.[2023·江苏徐州高一期末]有学者指出,新制度(两税法)的用意在于造成中央与各州之间的协议……在定额税制下,中央放弃了控制地方经济细节的权利,以换取一项定额缴纳税金的承诺。这表明两税法实施的意图是(  )
A.减轻民众的经济负担
B.调和中央与地方关系
C.消除地方割据的基础
D.保证政府的财政收入
答案:D
二、综合题
13.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今制度弛紊,疆理堕坏,恣人相吞,无复衅(指田界)限。富者兼地数万亩,贫者无容足之居,依托豪强,以为私属;贷其种食,凭其田庐,终年服劳,无日休息;磐输所假,常患不充。有田之家,生食租税。贫富悬绝,乃至于斯,厚敛促征,皆甚公赋。
——《陆宣公奏议》
材料二 “户无主客,以居者为簿,人无丁中(丁:指21岁以上的男子,中:指16-20岁男子),以贫富为差……居人之税,秋、夏两入之……其租庸杂徭悉省,而丁额不废。”
——《新唐书》
材料三 每州各取大历中一年科率钱谷数最多者,便为两税定额,此乃采非法之权令以为经制,总无名之暴赋以立恒规。
——陆贽《翰苑集》卷22《中书奏议·均节赋税恤百姓第一条》
村料四 国家定两税,本意在忧人。厥初防其淫,明敕内外臣:税外加一物,皆以枉法论。奈何岁月久,贪吏得因循。浚我以求宠,敛索无冬春。织绢未成匹,缫丝未盈斤。里胥迫我纳,不许暂逡巡……昨日输残税,因窥官库门。缯帛如山积,丝絮似云屯。号为羡余物,随月献至尊。夺我身上暖,买尔眼前恩。进入琼林库,岁久化为尘。
——《白居易集》2《重赋》
依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评述两税法的背景、基本内容和利弊。要求表述成文,不超过200字。(16分)
【答案】背景:唐中期,土地兼并严重,农民的赋税负担沉重(4分)。内容:以土地和财产多少,一年分夏秋两季收税;取消租庸调制及各项杂税(4分)。利弊:利,改变了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松弛;多少改变了贫富负担不均的现象;扩大了纳税面,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4分)。弊,每州各取大历中一年科率钱谷数最多者,便为两税定额,造成农民负担加重(2分);地方官吏把苛捐杂税并入两税,加重了农民的负担(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