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鲁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
综合拔高练
五年高考练
考点1 天气系统与天气
(2023江苏,11—13)蒙古气旋是发源于蒙古国的温带气旋。下图为“某年4月9日某时刻亚洲局部地区海平面天气图”。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1.图中蒙古气旋总体上( )
A.气压梯度小,冷锋活动弱
B.气压梯度大,冷锋活动强
C.气压梯度小,暖锋活动弱
D.气压梯度大,暖锋活动强
2.此刻影响西乌尔特地区的气团性质是( )
A.冷干 B.冷湿
C.暖干 D.暖湿
3.未来我国受该气旋过境影响最大的地区是( )
A.华中地区
B.华北地区
C.东北地区
D.西北地区
(2021辽宁,1—2)某年11月,华北一气象站(位置见图1)测得锋面过境前后近地面气象要素的变化数据,如图2所示。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4.锋面过境时,温度升高的原因是( )
A.暖锋影响,气团加热
B.风速增大,大气对流加强
C.水汽凝结,热量释放
D.地形影响,气流下沉增温
5.此次夜间突发性增温可能导致当地( )
A.空气污染加重
B.出现雾和霜冻现象
C.道路表面湿滑
D.作物呼吸作用减弱
(2021浙江1月选考,25)飞机飞过暖锋前缘晴朗的天空时,其排出的水汽常凝结成白色云带。这种云带能较长时间存在,人们常以此来预报暖锋的到来。下图为某时刻某区域等压线分布图。完成下题。
6.符合甲地沿线剖面天气系统分布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7.(2020山东,1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露点是空气因冷却而达到饱和时的温度,其数值越大,反映空气中水汽含量越大。一般情况下,温度相同时湿空气要比干空气密度小。两个温度相近的干、湿气团相遇所形成的锋,称为干线。下图为北美洲部分地区某时刻主要气象要素分布形势示意图,来自极地、太平洋和墨西哥湾的三种性质不同的气团,在落基山以东平原地区交绥形成三个锋:冷锋、暖锋和干线。
(1)用符号在图中适当位置绘出冷锋、暖锋。(4分)
(2)分析图中干线附近产生降水的原因。(4分)
(3)说明图示区域地形对干线形成的影响。(6分)
考点2 气压带、风带及其影响
(2022广东,9)某研究统计了50°N以北地区1979—2016年发生的所有气旋,并将中心气压值最低的前5%的气旋定义为超强气旋。下图示意该地区1979—2016年超强气旋总频数空间分布。据此完成下题。
8.影响图中北大西洋地区超强气旋生成的气压带、风带主要是( )
①副极地低气压带 ②副热带高气压带
③极地东风带 ④盛行西风带
⑤东北信风带
A.①③④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②④⑤
(2021海南,19—20)研究表明,中纬西风厚度从近地面可达对流层的上部,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近地面西风带会被破坏。下图示意亚洲部分地区某季节高空(海拔约5 500米高度)西风的位置。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9.此季节江西和湖北等地出现持续高温天气,其原因是( )
A.中纬西风向南快速移动
B.南海热带气旋活动频繁
C.西太平洋副高西伸登陆
D.北方冷空气快速向北退缩
10.图示高空西风( )
A.向南移动最远到30°N附近
B.南北移动是地球自转引起的
C.不受地转偏向力影响
D.南侧是副极地低压
考点3 气候的分布及其成因
11.[2020天津,17(2)(3)]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9分)
贵州省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岩溶地貌广布,旅游开发是当地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
(1)兴义气温年较差最大不超过 ℃。(1分)
(2)兴义与铜仁相比,冬季气温高,夏季气温低,分析其形成原因。(8分)
三年模拟练
(2023山东历城二中月考)下图示意2022年4月1—3日江苏省地面气象观测站的气象观测数据资料。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引起该地2—3日天气变化的天气系统是( )
A.冷锋 B.暖锋
C.气旋 D.反气旋
2.根据图示推测,该地出现了( )
A.寒潮 B.暴雨 C.大雾 D.大风
(2024山东日照开学考)下图示意某日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M是一个多分布于60°N附近半永久性的大气活动中心,其强度和位置对东亚的天气和气候有重要的影响。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3.M大气活动中心( )
①与冷暖气流相遇有关
②气流呈逆时针方向辐散
③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有关
④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无关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4.M大气活动中心偏强会( )
A.导致东亚出现暖冬现象
B.有利于东亚灾害天气减少
C.导致西北季风势力增强
D.有利于其南部P海域航海
(2024山东济宁期中)2022年3月25—31日,北美部分地区受到冷空气影响,出现降温。下图为31日地面天气形势图。据此回答下面三题。
5.下列地区中,近地面吹东南风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6.31日丁地的天气状况最可能是( )
A.风和日丽
B.连续性降水
C.狂风暴雨
D.沙尘漫天
7.造成此次降温的天气系统可能的移动方向是( )
A.向东 B.向南
C.向西 D.向北
下图示意亚欧大陆40°N附近东西两岸甲、乙两个测量站统计的1月、4月、7月和10月四个月的气候资料。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8.甲、乙两测量站相比( )
A.1月降水甲测量站比乙测量站多
B.气温季节变化甲测量站比乙测量站小
C.7月气温甲测量站比乙测量站低
D.降水季节变化甲测量站比乙测量站大
9.乙测量站1月降水较多,主要是受( )
A.西北风的影响
B.西风带的控制
C.沿岸暖流影响
D.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
热带辐合带是南北半球气流汇合的地带,主要分为季风辐合带和信风辐合带。位置离赤道较近时,表现为南北半球两支信风的辐合,称为信风辐合带;位置远离赤道时,表现为信风与季风的辐合,称为季风辐合带。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0.影响图中热带辐合带位置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海陆位置 B.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C.洋流性质 D.地形地势
11.当辐合带位置如甲图所示时( )
A.①表示东北季风,②表示西南信风
B.②为南亚地区带来丰沛降水
C.地中海沿岸地区高温多雨
D.北京地区漫天飞雪
在北半球中纬度锋面气旋发展的后期,若冷锋赶上暖锋,则东侧的暖锋向西、向南伸展,最后呈螺旋状环绕在气旋中心四周,形成类似于“暖心”的结构。这一过程被称为暖锋后弯卷入过程。下图示意冬季某时刻某地(37°N~41°N,59°W~64°W)300米高度气温与气旋中心。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2.图示范围内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最多可能相差 ( )
A.14.9℃ B.13.9℃
C.12.9℃ D.9.9℃
13.甲地短时间内迎来的天气变化是( )
A.风力加强,降水增多,气温升高
B.风力减弱,降水增多,气温下降
C.风力加强,降水减少,气温升高
D.风力减弱,降水减少,气温下降
下图为四地气温和降水量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4.①②③④四地气候成因最相近的是( )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④
15.①②③④四地对应的气候类型,以大洲为空间尺度计,分布数量最多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综合拔高练
五年高考练
1.B 2.C 3.C 4.D 5.C 6.C 8.A 9.C
10.A
1.B 图中信息显示,此时蒙古气旋与周围地区之间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大,且冷锋所处位置等压线比暖锋更密集,说明冷锋活动强于暖锋,B正确。
2.C 图中信息显示,西乌尔特位于冷锋前、暖锋后,受暖气团控制,且材料提示图示为4月份,处于回暖季,气温处于上升阶段,据此判断气团为暖气团;地处亚欧大陆内部,气候干旱,4月份更是处于干季。所以影响该地的气团性质为暖干,C正确。
3.C 受高空西风带影响,温带气旋总体向东北方向移动,图示我国东北地区位于该气旋移动路径上且距离较近,C正确。
4.D 由图文材料可知,此次锋面过境发生在11月的华北地区,且锋面过境前后均以偏北风为主,可推测为冷锋过境,A错误。冷锋过境时一般温度会降低,B错误。气象站西北部为山地,锋面过境时,受地形影响,气象站及其附近地区气流下沉,气温升高,水汽不易凝结,C错误、D正确。
5.C 此次夜间突发性增温,导致当地温度升高,上升气流增强,可能会减轻空气污染,A错误。降温时更易出现雾和霜冻现象,而夜间突发性增温,不易出现雾和霜冻现象,B错误。夜间突发性增温,导致道路表面解冻,路面湿滑,C正确。温度升高会加快作物的生命活动,从而加强作物的呼吸作用,D错误。
知识拓展
焚风效应
当潮湿空气越过高山时,常在山的背风坡山麓地带形成一种干燥高温的气流,称作焚风。焚风往往以阵风形式出现,从山上沿山坡向下吹。焚风在迎风坡成云致雨,在背风坡形成干热风的整个过程称为“焚风效应”。
一般来说,空气流动遇山地受阻时会出现爬坡或绕流。气流在迎风坡上升时,温度会随之降低。空气上升到一定高度时,水汽遇冷出现凝结,以雨雪形式降落。空气到达山脊附近后,变得干燥,在背风坡一侧顺坡下降并增温。因此,空气沿着高山峻岭沉降到山麓的时候,气温常有大幅度的升高。焚风强烈时,常常带来一系列灾害。
6.C 通过近地面气压场的分布可知,甲的东西两侧各存在一支低压槽,水平气流在低压槽处辐合上升,冷暖气团在此相遇形成锋面,构成了一个锋面气旋系统。在北半球,锋面气旋西侧为冷锋,东侧为暖锋,同时甲地既在暖气团的控制下又靠近低压中心,故盛行上升气流。图③中甲地东侧为暖锋,西侧为冷锋,且甲地位于暖气团一侧,盛行上升气流,与等压线分布图反映的天气系统一致,因此图③正确,选C项。
7.答案 (1)准确判断冷锋、暖锋位置,并用冷锋、暖锋符号绘制。如下图所示。
(2)干线东、西两侧温度相近的干、湿气团相遇,东侧的湿气团密度小,位于干气团之上,湿气团被迫抬升;抬升过程中,随高度增加,气温降低(达到露点后),形成降水。
(3)本区西部分布有南北向高大山地,来自太平洋的气团,在山地西侧的迎风坡降水后,湿度减小,越过高大山地在背风坡下沉增温;本区中部为面积广大的平原,地势平坦,下垫面性质均一,利于东侧墨西哥湾湿热气团的快速深入,气团性质变化小。(温度相近的两个干湿气团交绥形成干线。)
解析 (1)锋面是冷暖气团的交界面。根据图文资料可知,图示北部地区气温低,且盛行偏北风,应受来自极地地区的冷气团控制,图示西南部地区气温高、盛行偏西风,应受来自太平洋的暖气团控制,两种气团相遇形成锋面,因锋面附近为西北风,说明来自极地地区的冷气团势力强,为冷锋,在锋线南侧绘制小三角表示锋面移动方向。图示东南部地区气温高、盛行偏南风,应受来自墨西哥湾的暖气团控制,暖气团与北部冷气团相遇形成锋面,锋面南侧风力强,因此为暖锋,在锋线北侧绘制圆弧表示锋面移动方向。
(2)读图可知,图中干线东西两侧气团温度相差不大,但东侧气团露点明显高于西侧,因露点数值越大,空气中的水汽含量越大,因此东侧为湿气团,西侧为干气团。根据温度相同的湿气团密度小于干气团可知,干线东侧的湿气团密度小。因此,在两气团相遇的干线附近,密度小的湿气团位于干气团之上,气团运动使其抬升,随着高度上升,气温逐渐下降,当下降至露点时,水汽达到饱和,形成降水。
(3)干线是温度相近的干、湿气团相遇形成的锋。图示干线西侧为落基山脉,来自太平洋的气团在山地西侧迎风坡形成降水后,湿度下降,越过山地后在其东侧背风坡下沉增温,形成干线西侧的干气团。干线东侧为密西西比河平原与墨西哥湾沿岸平原,地势低平,有利于来自墨西哥湾的湿热气团深入,到达干线附近,与西侧干气团交绥,形成干线。
8.A 在50°N以北地区不会受到东北信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排除②⑤;50°N以北主要受副极地低气压带和极地东风带影响,①③对;北半球夏季,太阳直射点北移,该区域可受盛行西风带的影响,④对。故选A。
知识拓展
超强气旋的形成可利用冰岛低压的形成原理进行解释。陆地上的冷高压切断副极地低气压带,使低压保留在海洋上,盛行西风增强了海洋上的暖湿气团,极地东风增强了陆地冷气团,导致气团势力增强。
9.C 图中信息显示,高空西风跨纬度范围较小并且纬度位置较高,说明该季节为北半球夏季。我国夏季江西、湖北等地出现的持续高温往往是西太平洋副高西伸登陆形成的,C正确;中纬西风受西太平洋副高影响,向北快速移动,我国北方形成强降水,A错误;南海热带气旋影响不到江西和湖北地区,并且热带气旋影响下降水多,B错误;北方冷空气快速向北退缩不会造成该区域的持续高温,D错误。
10.A 图示高空西风为中纬度地区上空的气流,向南移动最远到30°N附近,A正确;南北移动是太阳直射点移动的结果,B错误;高空的风要受到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C错误;高空西风南侧是副热带高气压带,D错误。
11.答案 (1)16
(2)兴义比铜仁纬度低,冬季获得太阳辐射量较大(正午太阳高度更大,昼长更长);受冬季风影响较小。所以兴义气温较高。
夏季,两地获得太阳辐射量相近(兴义正午太阳高度更大,昼长较短);但兴义海拔较高。所以兴义气温较低。
解析 (1)由贵州1月、7月等温线分布图可以看出,兴义1月平均气温为6~8℃,7月为20~22℃,则其气温年较差为12~16℃,最大不会超过16℃。(2)兴义冬季气温高与纬度低有关,夏季气温低与海拔高有关。由图中可以看出,兴义比铜仁纬度低,冬季兴义正午太阳高度较大,昼长比铜仁长,获得太阳辐射量较大,受冬季风的影响小,气温高。夏季兴义正午太阳高度大,但是昼长较铜仁短,两地获得太阳辐射量相近,但是兴义海拔高,因而气温低。
三年模拟练
1.A 2.C 3.B 4.C 5.D 6.B 7.B 8.D
9.B 10.B 11.B 12.B 13.A 14.A 15.D
1.A 根据图示材料可知,该地2—3日气温呈下降趋势,出现了降雨天气,推测应为冷锋过境。
2.C 根据图示可知,相对湿度较大,说明空气中水汽较多,图中有段时间能见度非常低,且对应的气温呈下降趋势,由此推测该地出现了大雾天气,C正确;根据降温幅度判断该地没有出现寒潮灾害,A错误;根据雨量可知该地降雨不是暴雨,B错误;该地能见度低,说明大气运动弱,未出现大风天气,D错误。
知识拓展
雾是指在接近地球表面、大气中悬浮的由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水汽凝结物,是一种常见的天气现象。当气温达到露点温度时(或接近露点),空气里的水蒸气凝结生成雾。
3.B 根据材料“M是一个多分布于60°N附近半永久性的大气活动中心”分析可知,M为阿留申低压。1月份,北半球为冬季,因热力性质差异亚欧大陆形成高压中心,将南移的副极地低气压带切断,使其保留在海洋上,③正确、④错误;副极地低气压带是盛行西风(暖气流)和极地东风(冷气流)相遇形成的,①正确;北半球低压中心,气压梯度力指向中心,再加上地转偏向力向右偏转,因此气流呈逆时针方向辐合,②错误。故选B。
4.C 阿留申低压势力偏强时,亚洲高压与阿留申低压之间的气压差加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增大,东亚冬季风(西北季风)势力增强,气温偏低,寒潮等灾害天气增多,A、B错误,C正确;阿留申低压势力增强,其南部P海域风力加大,不利于航海,D错误。
5.D 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并由高压指向低压,在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下,北半球近地面风向向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右侧偏,因此甲地和乙地均吹偏北风,丙地吹西南风,丁地吹东南风。故选D。
6.B 低压槽处往往容易形成锋面,一般在气旋偏西侧形成冷锋,偏东侧形成暖锋。因此,31日丁地即将经历暖锋过境,带来连续性降水,B正确。
7.B 造成此次降温的天气系统为冷锋,冷锋为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的锋。图示区域位于北半球,北部为冷气团,南部为暖气团,因此锋面移动方向为向南。故选B。
8.D 从图中可以看出,甲、乙两测量站1月降水量分别约为5毫米和120毫米,故1月降水甲测量站比乙测量站少,A错误。甲测量站最热、最冷月气温分别约为26℃和-4℃,温差约为30℃;乙测量站最热、最冷月气温分别约为23℃和10℃,温差约为13℃,故气温季节变化甲测量站比乙测量站大,B错误。甲、乙两测量站7月气温分别约为26℃和23℃,故7月气温甲测量站比乙测量站高,C错误。甲测量站降水量最大值、最小值分别约为180(毫米)和5(毫米),差值约为175(毫米);乙测量站降水量最大值、最小值分别约为120(毫米)和10(毫米),差值约为110(毫米),故降水季节变化甲测量站比乙测量站大,D正确。
9.B 甲、乙两测量站位于亚欧大陆40°N附近东西两岸,乙测量站冬季降水多,说明该测量站为地中海气候。1月,气压带、风带位置南移,此时乙测量站受西风带的控制,降水较多,B正确。
10.B 读图可知,甲图为季风辐合带,是北半球夏季,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气压带、风带随之北移,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形成西南季风,与东北信风相遇而形成季风辐合带;乙图为信风辐合带,是北半球冬季,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气压带、风带随之南移,东北信风越过赤道,与东南信风相遇而形成的信风辐合带。所以,影响图中热带辐合带位置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11.B 甲图为季风辐合带,②为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向右偏转形成的西南季风,为南亚地区带来丰沛降水,①为东北信风,A错误、B正确;甲图所示季节为北半球夏季,地中海沿岸地区炎热少雨,北京地区高温多雨,C、D错误。
12.B 图示等温距为2℃,气旋中心“暖心”的最高气温为14~16℃,冷空气最低温度为2~4℃,故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最多可能相差13.9℃,B正确。
13.A 据图可推知,未来一段时间内,锋面气旋继续发展,暖气团向冷气团一侧运动,甲地会经历一次明显的降水过程,气温升高,气压梯度力会增大,风力应该增大,故甲地短时间内迎来的天气变化是风力加强,降水增多,气温升高。
14.A 根据四地气温和降水量图可知,①地最低气温为0~10℃,②地最低气温小于0℃,都是雨热同期,分别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或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皆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所致;③地气候类型是全年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形成原因是常年受西风带控制;④地气候类型是冬雨夏干的地中海气候,形成原因是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因此四地气候成因最相近的是①②,故选A。
15.D 结合上题分析可知,①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或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分布在亚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和大洋洲;②地为温带季风气候,只分布在亚洲;③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和大洋洲;④地为地中海气候,分布在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和大洋洲。故选D。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