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0课《精神的三间小屋》课时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0课《精神的三间小屋》课时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6.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7-17 09:5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0、精神的三间小屋
一、积累运用
1.下列加点字词的注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不知累积至那种广袤,需如何积攒(cuán)每一粒泥土、每一朵浪花、每一朵云霓
B.不要轻觑(qù)了事业对精神的濡养或反之的腐蚀作用。
C.也许因为我们不过是小小的草民,即便怀效仿的渴望,也总是可望而不可既,便以位卑宽宥(yòu)了自己。
D.你的一生,经历过的所有悲欢离和、喜怒哀乐,仿佛以木石制作的古老乐器,铺(pù)陈在精神小屋的几案上。
2.【未来畅想】下列语段中加点的词语,最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青春有你,一路同行。初入校园的你,对一切事物都充满了憧憬。希望现在的你,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自惭形秽。未来的你,要懂得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使事业和人生相得益彰;也要不断去努力,附庸风雅地去追求。我相信,不管你将去哪里,都会展现青年人的担当。
A.憧憬 B.自惭形秽 C.相得益彰   D.附庸风雅
3.[2023年1月广州花都区期末改编]选出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
A.培养学生在劳动中学习的习惯,无论对于个体还是对于国家都意义深远。
B.一个人是否拥有健康的体魄,关键在于持之以恒、科学健康地参加体育锻炼。
C.我们先辈们开启了丝绸之路,开辟了人类文明史上的大交流、大融合时代。
D.通过开展读美文、学礼仪等活动,让我们人中深切领悟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4.二十大以来,在党的旗帜下,我们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此学校开展以“奏响青春乐章”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参与。
【活动一:秀·奋斗青春】
A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应咳有奋斗精神。以梦为马,起而行之。奋斗不仅仅是一句口号,努力做好每一件事,完成每一项任务。B写妤一个个字,横平竖直,是奋斗;__________,是奋斗;攀登一座座山,勇往直前,也是奋斗……让每一次奋斗都化成绚丽的彩虹,成为青春最亮丽的底色。用青春之我,开创青春之人生,建设青春之中国。
(1)请将A句已成反问句。(不改变句意)
2)请参照B句中画线的部分,仿写句子。
【活动二:展·青春之姿】
活动要求录制一段不超过30秒的短视频,讲述你眼中的青春,发送视频至“青年文摘”公众号后台会话页面,带话题#我眼中的青春#。(参与方式见图1、图2)
3)请根据上图,用一段文字说明如何上传视频。要求:①信息准确;②语言简明、连贯:③不超过100字。
二、阅读理解
[2023·沁阳月考]
阅读下面两则文本,回答问题。
【文本一】
言为士则,行为世范
①2022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强调:“老师应该有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自觉,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以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激励着广大人民教师严爱相济、润己泽人、垂范世人。
②“言为士则,行为世范”出自南朝宋刘义庆著《世说亲语》开篇《德行第一》的第一则第—句,意厚说言行足以为士则、世范。该篇生动刻画了东汉名臣陈蕃(字仲举)的士大夫气概:“陈仲举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范晔在《后汉书》中直言,陈蕃“功虽不终,然其信义足以携持民心。汉世乩而不亡,百余年间,数公之力也”o
③这也就说明,所谓“言为士则,行为世范”,并不是说这些贤士大夫的每一言一行,世人都需要或者都能够复制模仿,而是说贤士大夫言行中体现出来的精神值得大家去认同,去发扬光大。正如文天祥在《正气歌》中赞颂的,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我们学习这些榜样,是要学习他们的精神,从中汲取我们立身处世、干事创业的力量。
④这种精神在当代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这个角度说,只要自己的言谈举止时时刻刻贯彻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能够做到“言为士则,行为世范”。鲁迅先生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些人是中国的脊梁。他们不是一个人两个人,而是一个巨大的群体,数千年来就在我们身边。我们现在有些人说起模范就反感,不愿意谈论崇高。这既是一种历史虚无主义,也是一种看不见身边真善美的表现。
⑤人人都可以“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知识分子和教师尤甚。这也就是为什么当北京币范大学启功教提议把“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作为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时,就迅速得到师生的认同。孔子说“道不远人”“人能宏道”,无论是“言为士则,行为世范”,还是“学为人师,行为世范”,都应该是当代知识分子尤其是为人师表者的自觉。
(《光明日报》2022年06月06日,有删改)
【文本二】
师为众人重,始得众人师
①人师,也是仁师。好老师要用爱培育定、激发爱、传播爱。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具有一种悲天悯人的仁爱之心,把自己的温暖和情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关注学生的知识诉求与情感需求,完成“传道”的使命,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②总书记指出,对教师来说,想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自己首先就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这句话精准地概括了“师范”的本义。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陶行知先生的一句名言。“人师”是中国文化传统中对教师的最高嘉许,学生尊重教师,不是因为教师的资历、头衔、职业,而是因为教师高尚的德行。
③正如唐代方干《清源标公》诗中所说:师为众人重,始得众人师。年到白头日,行如新戒时。”老师只有为众人所尊重,才能被众人推崇为师。一位教师,就是到了耄耋白头之日,在行为上还要像刚刚受戒的新人,时刻提醒自己谨言慎行,三省吾身。“人师”应该是每一位教师对自身的终身约束,是教师道德言行的自我戒律。
④所谓“戒律”,在当代语境下,可以理解为一种“初心”,一种“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一位受人尊重的“人师”,立该也是一位时时刻刻以身作则的初心保持者、道德持守者。
(《光明日报》2022年07月05日,有删改)
5.下列对两则文本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页是
A.两则文本引用古诗文句作为文章题目,既提示了文章的论题,又具有权威性。
B.【文本一】第②段引用范晔的话突出了陈仲举的功劳,强调其信义在当时的可贵。
C.【文本一】第⑤段用启功教授的事例证明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得到了师生的认同。
D.两则文本都主要采用了道理论证进行论述,并且语言都准确严谨,逻辑严密。
6.请简要分析【文本一】的论证思路。
7.两个文本都围绕“教师的道德修养”展开论述,但侧重点不同。请结合两个文本的内容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B
2.D  点拨:“附庸风雅”意思是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名士、人事有关文化的活动。贬义词,不符合“(未来的你)也要不断去努力……去追求”的语境。
3.A 点拨:B.两面对一面,可去掉“是否”;C.搭配不当,应把“开启”与“开辟”互换位置;D.成分残缺,去掉“通过”或“让”。故选A。
4. 1)示例;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怎能没有奋斗精神
2)示例:做好一道道题,认真严谨
3)先搜索到“青年文摘”公众号,找到“发消息”按钮并点击;等后台会话页面出现后,点击左下角按钮,切换对话窗口;然后,在对话框输入“#我眼中的青春#+故事名称”;最后,再上传已录制好的视频。
5.C
6.首先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点明本文的论点“老师应该旨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自觉”;接着介绍“言为士则,行勺世范”的出处及含义,并通过引用论证阐明“言为士则,亍为世范”的真正内涵;然后阐述在当代应该如何做到言为士则,行为世范”;最后重申观点:“言为士则,行为廿范”是当代知识分子尤其是为人师表者的自觉。
7.【文本一】侧重论述为人师表者要有“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觉,并从“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出处、内涵以又在当代应怎样做到“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等角度进行论述。【文本二】侧重论述“好老师要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援”,要给学生做好表率以赢得他人的尊重,这样才能成为“人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