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15.2 广播和电视
1.了解无线电广播的大致工作过程
2.大致了解电视的工作过程
学习目标
我们可以每天都看电视,那么声音和图像是怎样传过来的呢?
新课导入
新知讲解
音频、视频和射频信号 调制
一
音频
视频
射频
音频信号:由声音转换成的电信号,频率在几十赫到几千赫之间。
视频信号:由图像转换成的电信号,频率在几赫到几兆赫之间。
射频电流:频率很高的电流。
声音和图像信息都要“搭载”在电磁波上才能传送至远方,必须把声音和图像经过话筒和摄像机变成电流信号才能实现这种“搭载”。实现上述“搭载”的过程称为调制。
1.调幅(AM):中、短波广播是用音频信号去控制射频信号,让射频电流的幅度随音频电流变化,称为调幅。
调幅AM
2.调频(FM):电视节目的声音和调频广播是用音频信号去控制射频信号,让射频电流的频率随着音频电流变化,称为调频。
调频FM
声音是怎样从广播电台传来的?
1.无线电广播信号的发射由广播电台完成
无线电广播的发射和接收
二
话筒——将声信号转换成电信号
调制器——将音频电信号加载到高频电流上
天 线——产生电磁波将高频载波信号发射到空中
2.信号的接收由收音机完成。
接收天线:接收到各种各样的电磁波。
调谐器的旋钮:选出特定频率的信号。
天 线——接收各种各样的电磁波
调谐器——接收音机或电视机选择需要电台的载波信号(解调)
解调器——从载波信号中复原音频信号
扬声器——将音频电信号转换成声音
电视用电磁波传递图像和声音信号。
电视的发射和接收
三
电视演播
1.图像信号工作过程
高频振荡器产生
高频振荡电流
信号发射机房
声音信号
图像信号
发射天线
2.电视接收机工作过程
传递信息的电信号有两种: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
例如话筒将声音转换成电流时,电流的频率和幅度全都“模仿”着声音的频率和幅度变化,所以这种信号称为模拟信号。
现在的中波(AM)和调频(FM)广播与部分电视中的声音和图像使用的都是模拟信号,录音带和一些录像带上记录的也是模拟信号。
模拟信号的特点是连续变化,如图所示。
模拟信号的缺点是放大时会使信号的“形状”改变而造成失真,传输过程中受到的干扰不易排除。
例如汽车发动机的火花塞工作时会产生电磁波,使得电视画面上出现杂乱的点或条纹。
计算机中的信息,无论文字、声音、图像都是用二进制数“0”和“1”编码的,称为数字信号。
数字信号的特点是跳跃变化,“0”代表低电压、“1”代表高电压。
如图所示为字母“K”的数字信号,它的编码是“01001011”。
数字信号的优点是易于用计算机做高速和复杂的处理,抗干扰能力强,能够进行高密度的存储等。
1.无线电广播和电视台发射都是利用电磁波传输信号,关于它们的不同,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广播电台发射电磁波需要发射天线,而电视台发射电磁波不需要发射天线
B 广播电台发射的电磁波传播速度比电视台发射的电磁波传播速度小
C 广播电台发射的电磁波的频率比电视台发射的电磁波频率大
D 广播电台发射的电磁波只有声音信号,而电视台发射的电磁波既有图像信号,又有声音信号
D
当堂检测
2.用无线电波来传递信号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发射电磁波要有振荡器、调制器和天线
B.接收电磁波要有天线、调谐器等
C.用电磁波能传递图像
D.收音机、电视机、DVD都是电磁波的接收装置
D
3.用收音机收听无线电广播时,收音机中承担选台工作的是( )
A.接收天线 B.调谐器
C.检波器 D.扬声器
B
4.中央电视台“黄石月·中华情”中秋晚会在黄石成功举办,晚会通过CCTV-1、CCTV-4、CCTV-9三大频道同时并机直播,观众在家中选择不同频率观看电视直播时,实际上是在改变( )
A.电视台发射的电磁波的波速
B.电视机接收的电磁波的波速
C.电视台发射的电磁波的频率
D.电视机接收的电磁波的频率
D
广播和电视
无线电广播
的发射和接收
信号的发射——广播电台
信号的接收——收音机
电视信号的发射和接收
声音信号的产生、传播和接收
图像信号的产生、传播和接收
课堂小结
音频、视频和射频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