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活动6 酸、碱的化学… 配套教学设计(35)

文档属性

名称 实验活动6 酸、碱的化学… 配套教学设计(35)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4.5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5-12-28 17:00:36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酸的化学性质。
2、使学生逐步懂得从个别到一般的认识事物规律的过程(即从现象到本质)。
3、培养学生基本实验技能、协作能力。
4、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比较、归纳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
2、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
情感与态度:
1、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保持和增强学生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3、发展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2重点难点
(1)重点
酸的化学性质即酸与指示剂作用、酸与活泼金属反应、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
(2)难点
用微观粒子解释酸的化学性质的本质原因。
3教学过程
3.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教学过程
酸的化学性质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酸的化学性质。
2、使学生逐步懂得从个别到一般的认识事物规律的过程(即从现象到本质)。
3、培养学生基本实验技能、协作能力。
4、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比较、归纳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
2、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
情感与态度:
1、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保持和增强学生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3、发展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二.重点和难点
(1)重点
酸的化学性质即酸与指示剂作用、酸与活泼金属反应、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
(2)难点
用微观粒子解释酸的化学性质的本质原因。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
1.ppt展示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酸。
2.常见的酸:浓盐酸和浓硫酸有哪些物理性质。
3.稀释浓硫酸的方法是什么?
二.探究新知
(一)、将刚才提出的酸碱指示剂与稀盐酸和稀硫酸的变色反应动手实验,并将实验现象填在书中的表格内(54页探究)
【演示实验】酸与指示剂作用
实验完毕,请一组学生进行小结:紫色石蕊溶液遇酸变红色;无色酚酞溶液遇酸不变色。
设计实验:
盐酸中哪一种粒子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
猜想:盐酸中的H+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 。
1.在水中滴入紫色石蕊溶液
2.在氯化钠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溶液
3.在稀盐酸中滴入紫色石蕊溶液
结论:盐酸中的H+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
(二)、将锌粒、铜丝、镁条、无锈铁钉先进行打磨再分别加入到稀盐酸中,观察现象并做记录,最后将反应的方程式填写在书中的表格中。(54页探究)
【演示实验】酸与活泼金属的反应
实验完毕,请一组学生说出现象,并说明哪些金属可以与酸反应。再请一组同学将化学反应方程式写在黑板上。
【讨论】(1)上面反应的生成物有什么共同之处?
(2)利用上面的反应可以清除金属制品表面的锈,除锈时能否将金属制
品长时间浸在酸中?为什么?学生互相讨论回答。
结论:不同的酸在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所以酸能跟排在 H前面的金属反应,产生氢气
(三)、【演示实验】将一根生锈的铁钉分别放入盛有稀盐酸和稀硫酸的试管里,过一会儿取出,用水洗净,铁钉表面和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将现象填入表格中。实验完毕,请学生说出观察到的现象。
(1)氧化铁是金属氧化物还是非金属氧化物?
(2)那么氧化铜、氧化镁、氧化铝是哪种氧化物?既然氧化铁能与酸反应,那么这几种氧化物是否也能与酸反应呢?
(四)课堂小结
请同学们说说稀盐酸、稀硫酸这些酸都有哪些化学性质?
(五)课堂练习:
小明同学在做铝与稀盐酸反应的实验时,将未经打磨的铝片放入盛有稀盐酸的试管中,观察到放入铝片后并没有立即产生气泡,而是过了一会儿铝片表面才有气泡冒出,请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并写出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六)布置作业
五、板书设计:
酸的化学性质:
(1)能与指示剂发生变色反应:紫色石蕊遇酸变红;无色酚酞遇酸不变色
(2)能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氢气:
Mg+2HCl===MgCl2+H2↑ Mg+H2SO4===MgSO4+H2↑
Zn+2HCl===ZnCl2+H2↑ Zn+H2SO4===ZnSO4+H2↑
Fe+2HCl===FeCl2+H2↑ Fe+H2SO4===FeSO4+H2↑
(3)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Fe2O3+6HCl===2FeCl3+3H2O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