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二轮专题——论据 课件(共26张PPT)+教学设计+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中考复习二轮专题——论据 课件(共26张PPT)+教学设计+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7-17 10:28:56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考复习专题——议论文论据》导学案
【学习目标】复习议论文论据的相关知识点。
一、回顾教材,考点探源
册数 篇目 考点探源
八下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九上 《敬业与乐业》
《论教养》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
《怀疑与学问》
九下 《山水画的意境》
《无言之美》
二、以文析法,归纳策略
(一)以文析法
1.《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列举举王阳明什么事例?想要证明什么?
议论文事实论据作用的解答方法 结论:
2.《敬业与乐业》:课文第三段引用孔子的话,有什么作用?
议论文道理论据作用的解答方法 结论:
3.《谈创造性思维》
有位同学想写一篇文章,论述“业精于勤”这个观点,他在班级搜集了这样三则材料作为论据,请你帮他选择下哪个论据写到文中较好。为什么?
材料一:李华同学学习上做到了三勤:勤用脑、勤用手、勤用口,三年来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材料二:张洁同学曾一度放松学习,成绩不理想。从这一学期以来,在师生的帮助下,他开始勤奋学习,并给自已立了一条规矩:今日事今日毕。凡是老师布置的作业和学习任务,他都当天完成。他坚持不懈,成绩迅速提高了。
材料三:邓璐同学每天从早到晚,埋头书本,甚至一边吃饭一边看书,常常看着看着,连饭都忘了吃。
议论文选择哪个论据写到文中较好的解答方法 结论:
4.《敬业与乐业》:作者在谈到“有业之必要”,举了孔子和百丈禅师的两个事例……参照这两种写法,试着为“有业之必要”列举几条理由,或为“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提供几个事例。
议论文补充论据的解答方法 结论:
三、以法析文,巩固策略
案例《山水画的意境》
本文探讨山水画的意境,却多以诗词为例;行文中,还引用了一些人们耳熟能详的语句。分别找出来,并说说它们的作用和表达效果。
四、以文测法,内化能力
1. 阅读《不妨“不求完美”》,回答问题。
不妨“不求完美”
(1)到某个地方做客,当地朋友少不了领着你参观这风景那名胜。末了,你要告辞,朋友却热情挽留,直说还有许多好地方没看完呢。你只好说:“留点遗憾,下次再来。”
(2)确实,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是要留点遗憾的。我们经常听到一种说法:××是遗憾的艺术。这个主语,可以用很多词替换,比如摄影,比如影视,比如建筑等。即便是人生,也是“不如意事常十之八九”,遗憾总是在所难免。
(3)既然如此,那么我们在生活中就应该对人对己都宽容一点,做人做事不妨“不求完美”。
(4)有的人,看到什么都想学,希望自己什么都懂、什么都会,做个“通才”,成为完美的全能者。于是,每天满怀激情,看到什么就学什么,整日忙得不亦乐乎,最后每样都只学了皮毛。如果用这样的完美标准要求别人,更会让自己失望不已。而有的人,能够认清自己或别人的不足,主动放弃让自己或别人做个“全能者”的想法,把时间和精力集中起来,在某几个方面甚至一个方面钻研得更深,反而能够“一招鲜,吃遍天”。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仅不可能什么都懂,也没必要什么都懂。古往今来,从来就没有哪个人什么都懂,能够一个人包打天下。
(5)过于追求完美的人,往往容易贻误时机,影响做事的效果。经常写时评的人都知道,一篇文章文从句顺,逻辑说得通,观点站得住脚,让人读得下去,就很不错了。至于“篇篇锦绣,字字珠玑”则是很难的,而且容易在过度修改中失去文章的时效性。过度的权衡,也必然会贻误做事的最佳时机。
(6)过于追求完美的人,其实更容易导致更大的不完美。《淮南子》里有一句话:“夫待騕袅、飞兔而驾之,则世莫乘车;待西施、毛嫱而为配,则终身不家矣。”意思说的是,如果非要等到騕袅、飞兔这样的良马才来驾车,那世上的人就没车可坐了;如果非要等到西施、毛嫱这样的美女才来结婚,那就一辈子别想成家了。事实就是如此,脱离实际,把要求定得太高,太追求完美,最后多半是不但这件事办不成,而且会失去更多。
(7)当然,我们在这里说的不妨“不求完美”,不是说降低要求或没有要求。相反在做事的过程中,要高标准要求自己,尽力追求目标,只是要给做事的最终结果一点宽容。
下面一则事例能否作为本文的论据?请简述理由。
林书豪虽然先天条件并不出色,但他苦练球技,成为NBA赛场上耀眼的明星。下面一则事例能否作为本文的论据?请简述理由。
林书豪虽然先天条件并不出色,但他苦练球技,成为NBA赛场上耀眼的明星。
2.阅读《找到自己的“燃”点》,回答问题。
找到自己的“燃”点
宋威
①“超燃”“燃爆了”“燃曲”“燃文”“燃创意”……不知不觉间,“燃”成为流行词。什么是“燃”?雄浑激越的音乐、紧张刺激的赛事、精彩纷呈的电影、振奋人心的演讲……某种意义上,令人热血沸腾、激情澎湃的事物,都可喻之为“燃”。
②人们欣赏“燃”、点赞“燃”,正因“燃”代表着一种昂扬向上的状态,洋溢着一种积极进取、充满阳光的精气神。有人说,一个人就是一种能源,人的一生就是燃烧,就是能量的充分释放。的确,相较于通过外在刺激获得短暂的亢奋或一时的热情,一个人只有点燃内心的火焰,才能让“燃”的状态恒久持续,进而迸发源源不断的力量。
③如果心不想走,脚就不会出发。状态能否“燃”起来,取决于心灵的温度。生活中,一些人曲解“平淡是福”,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种;一些人自诩“无欲无求”,不重过程、不问结果,在得过且过中沉沦;一些人自以为“聪明绝顶”,偷奸耍滑、华而不实,变得左右逢源、八面玲珑;一些人盲信“佛系人生”,凡事“意思意思”就行,失去了进取的意志。种种颓靡状态,皆因心态消极、意志消沉。“有理想的人,生活总是火热的”。
④实际上,人和万物一样,都有自己的“亮度”。即便是再平凡的个体,也有“燃”起来的可能。就像鲁迅先生所说,“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如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当代愚公”黄大发只是一名普通村支书,却立志“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历时36年,终于带领村民修成了一条绕三重大山、穿三道绝壁的万米水渠。“守岛英雄”王继才只是一名民兵哨所所长,却坚守开山岛32年,无论刺骨的寒风还是常年的孤独,都不曾让他退縮。状态的“燃”与否,无关职位高低、权力大小。站稳自己的位置,扛起自身的责任,哪怕只是微光,也能烛照一方。
⑤“燃状态”,也并不必然意味着鲜花和掌声。相反,还可能伴随着苦、累、痛,包含着责任、担当、付出。走不出“舒适区”,吃不了苦头,迈不过沟坎,一遇困难挫折便垂头丧气、满腹牢骚,这样的人,是难以葆有持久热情与动力的。不禁想起一部记录真实创业故事的电影《燃点》。影片中,创业者们向着自己的目标奋力进发,有的忙到抽不出时间见家人,有的每天睡眠时间少得可怜,有的事业坠入低谷……尽管充满痛苦、迷茫、徘徊,但他们都有着自己的“燃点”,有着为梦想不懈打拼的激情。一个人要想活成自己理想的样子,不正需要这样的奋斗姿态和价值追求吗?
⑥哲人有言,“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积极进取、不懈奋斗,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让自己“燃”起来吧。
(选自《人民日报》,2019年2月13日)
请结合所学课文中介绍的有关闻一多作为学者方面的内容,为本文补写一个事实论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6张PPT)
中考复习专题——论据
一、回顾教材,考点探源
册数 篇目 考点探源
八下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举王阳明的例子,想要说明什么?(旁批)
九上 《敬业与乐业》 作者在谈到“有业之必要”,举了孔子和百丈禅师的两个事例……参照这两种写法,试着为“有业之必要”列举几条理由,或为“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提供几个事例。(积累拓展)
《论教养》 先谈“无教养”的例子,再谈“有教养”的表现,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旁批)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 文章开头连续列举的三个“事实”,有什么作用?(思考探究)
《怀疑与学问》 摘抄、熟读课文所引用名言,并在课外搜集有关治学方法的名言警句。(积累拓展)
九下 《山水画的意境》 本文探讨山水画的意境,却多以诗词为例;行文中,还引用了一些人们耳熟能详的语句。分别找出来,并说说它们的作用和表达效果。(思考探究)
《无言之美》 你还能举出一些其他的例子吗?(旁批)
论据是议论文教学中重要的知识点,所以也是中考复习的一个重点。
复习中应该侧重引导学生掌握论据的特点、类型、作用,以及论据和论点的关系,学会辨析、概括、补充论据。
题型涉及到的考试方向:判断论据的类型、分析论据的作用、分析材料与论点的关系、补充论据。
发现
案例1.《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统编八下P82旁批)
列举举王阳明什么事例?想要说明什么?
二、以文析法,归纳策略
参考答案
列举王阳明格竹子苦思头痛而失败的例子,想要说明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是把探查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真实有力地论证了“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的观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要点
①概括事实论据:人物+事件(必须紧扣论点)
②事实论据的作用:列举了……(概括事例),真实有力地论证了……观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案例2.《敬业与乐业》(统编九上P20)
课文第三段引用孔子的话,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
引用孔子的话作为道理论据,充分有力地论证了“无业”的危害,从反面论证了“有业之必要”,具有权威性和科学性,使论证更具说服力。
要点
道理论据:引用了……的名言(格言、俗语等),论证了……的观点,具有权威性和科学性,使论证更具说服力。
案例3.《谈创造性思维》(统编九上教参P259,《谈创造性思维》“教学设计”)
有位同学想写一篇文章,论述“业精于勤”这个观点,他在班级搜集了这样三则材料作为论据,请你帮他选择下哪个论据写到文中较好。为什么?
材料一:李华同学学习上做到了三勤:勤用脑、勤用手、勤用口,三年来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材料二:张洁同学曾一度放松学习,成绩不理想。从这一学期以来,在师生的帮助下,他开始勤奋学习,并给自已立了一条规矩:今日事今日毕。凡是老师布置的作业和学习任务,他都当天完成。他坚持不懈,成绩迅速提高了。
材料三:邓璐同学每天从早到晚,埋头书本,甚至一边吃饭一边看书,常常看着看着,连饭都忘了吃。
参考答案
材料一侧重于“多”,即多用手、多用脑、多用口,成绩才能好。材料二重于“今日事今日毕”才能取得好成绩。材料三强调“勤奋”的观点,与“业精于勤”观点相似,所有选材材料三作文论据较好。
要点
首先分析每则材料表达的观点是什么,然后比较哪个观点与所要论述的观点相同或相似,作出判断。
案例4.《敬业与乐业》(统编九上P24积累拓展四)
作者在谈到“有业之必要”,举了孔子和百丈禅师的两个事例……参照这两种写法,试着为“有业之必要”列举几条理由,或为“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提供几个事例。
参考答案
“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的例子:居里夫人从成吨的工业废渣中提炼“镭”,数年如一日,非常枯燥与艰辛,但他们怀着找“镭”的梦想,从没有认为这项工作是无聊的,从没有抱怨叫苦而想放弃。
要点
①补充的论据要能证明论点。②论据要有代表性,力求大众化,尽可能是人所共知的。
归纳策略
1.辨明论据类型(事实论据还是道理论据),掌握概括事实论据的方法(人物+事件+结果)。
2.分析论据的作用
⑴事实论据:用“何人何事”真实有力地证明了……的观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⑵道理论据:深刻有力地证明了………的观点,具有权威性和科学性,使论证更具说服力。
3.理清论据和论点的关系
⑴选择哪个论据写到文中较好?先分析每则材料表达的观点,再比较哪个观点与本文(本段)相同或相似,作出判断。
⑵判断某则材料是否适合作为本文第X段的论据?先分析所给材料表达的观点,再明确各个段落表达的观点;最后将材料的观点与各个段落的观点进行比较,作出判断,分析材料表达的观点与哪一段的观点一致(相似)。
4.补充论据
补充事实论据或道理论据应注意以下几点:
⑴审清题目,明确题干要求补写的是事实论据还是道理论据。
⑵明确文章或段落论点,补写的论据要紧扣论点,有体现论点的关键词语,与论点一致。
⑶论据补写坚持“三要”:一要准确,二要真实,三要简洁。
答题模式
1.选文(第×段)运用了事实论据(道理论据),请分析其作用。
⑴事实论据:用“何人何事”真实有力地证明了……的观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⑵道理论据:深刻有力地证明了………的观点,具有权威性和科学性,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2.选文第×段运用的事例能否删去?请说明理由。
答法:①表明态度(一般是不能);②答事实论据的作用;③答删去后的不足:不能充分论证中心论点/削弱文章说服力。
3.先判定选择哪个论据写到文中较好(放在第X段)
(1)理由①:分析每则材料表达的观点,其中被选定的那则材料表达的观点与文中的……观点相同或相似。
(2)理由②:概括所给的论据,指出材料的观点是……,与第X段的观点一致(相似),从正面/反面论证了第X段的观点。
3.补写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1)事实论据:人物+体现该文或该段观点的关键词+事件+结果。
(2)道理论据:人物+道理/格言/名言/俗语/原理/定理等。
备注:若有句式上的要求,则要依照句式仿写。
三、以法析文,巩固策略
案例《山水画的意境》(统编九下P80思考探究二节选)
本文探讨山水画的意境,却多以诗词为例;行文中,还引用了一些人们耳熟能详的语句。分别找出来,并说说它们的作用。
例句(第3自然段):“在我们的古诗里,往往有很好的意境虽然关于‘人’一句也不写,但是,通过写景,却充分表现了人出思想感情,如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的诗句……使人深深体会到诗人的深厚的友情。”
(第4自然段):“毛主席的诗句,意境是很深的。如《十六字令三首》,每一首都是写景,每一字都是说山,但每一首、每一字又都充分表达了人的思想感情。……诗画有意境,就有了灵魂。”
作用:列举李太白的例子论证了通过写景,却充分表现了人的思想感情的观点,列举毛主席的《十六字令三首》,进一步说明“写景就是写情。诗画有意境,就有了灵魂“这一观点,真实有力地论证了论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例句(第6自然段):齐白石画虾,就是在长期观察中,在不断表现的过程中,对虾的认识才逐渐深入了,也只有当对事物的认识全面了,做到“全马在胸”“胸有成竹”“白纸对青天”“造化在手”的程度,才能把握对象的精神实质,赋予对象以生命。
作用:列举齐白石画虾的例子,其目的是为了说明意境的产生有赖于思想感情,而思想感情则有赖于长期的观察;真实有力地证明只有身临其境,长期观察,才会对事物有深刻的认识的观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例句(第7自然段):“例如毛主席的《沁园春·雪》开头几句‘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就充分体现了诗人胸怀和思想的崇高境界。”
作用:列举《沁园春·雪》的例子真实有力地论证了写诗、作画要“站得高于现实,这样来观察、认识现实,才可能全面深入”的观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例句(第10自然段):意境和意匠是山水画的两个关键,有了意境,没有意匠,意境也就落了空。杜甫说“意匠惨淡经营中”,又说“语不惊人死不休”。诗人、画家为了把自己的感受传达给别人,一定要苦心经营意匠,才能找到打动人心的艺术语言。
作用:引用杜甫的话,论证了意匠在诗歌、绘画中的重要性这一观点,具有权威性和科学性,使论证更具说服力。
四、以文测法,内化能力
阅读《不妨“不求完美”》,回答问题:
下面一则事例能否作为本文的论据?请简述理由。
林书豪虽然先天条件并不出色,但他苦练球技,成为NBA赛场上耀眼的明星。
参考答案
不能。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做人做事不妨不求完美”,而事例提供的论据是说明勤能补拙,与中心论点不相符。
四、以文测法,内化能力
2.阅读《找到自己的“燃”点》,回答问题:
请结合所学课文中介绍的有关闻一多作为学者方面的内容,为本文补写一个事实论据。不多于80字。
参考答案
闻一多先生因为对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产生的浓厚的兴趣,足不下楼,废寝忘食,完成《唐诗杂论》《楚辞校补》,结出累累硕果。
归纳总结
分类: 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作用:(1)事实论据作用:列举了什么事例(什么人什么事),真实有力地论证了……观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2)道理论据的作用:引用了……名言,论证了……观点,具有权威性和科学性,使论证更具说服力
概括所给的论据的观点
理清论据和论点的关系
判断与文中的……观点相同或相似
/判断与所放置的那一段的观点是否一致(相似)
事实论据:人物+体现该文或该段观点的关键词+事件+结果
补写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道理论据:道理/格言/名言/俗语/原理/定理等
论据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考复习专题——议论文论据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准确而迅速地把握议论文论据的方法。
2.熟悉议论文常见的论据,并领会其在文中的作用。
 3.熟知常见考查题型,通过实战演练提高议论文阅读解题能力。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顾教材,考点探源
(一)导入
众所周知,一篇好的议论文光有论点是不能让人信服的,还必须要靠论据把它支撑起来。所谓“论据”,就是指证明论点的材料。论据用得好,论点就能得到有力的佐证,让人信服;论据用得不力,论点就缺乏理由和根据,“立”不起来,难以服人。由此可见,论据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二)考点探源
1.回归教材,参考书本“旁批”和课后“思考探究”、“积累拓展”梳理下表。
册数 篇目 考点探源
八下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举王阳明的例子,想要说明什么?(旁批)
九上 《敬业与乐业》 作者在谈到“有业之必要”,举了孔子和百丈禅师的两个事例……参照这两种写法,试着为“有业之必要”列举几条理由,或为“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提供几个事例。(积累拓展)
《论教养》 先谈“无教养”的例子,再谈“有教养”的表现,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旁批)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 文章开头连续列举的三个“事实”,有什么作用?(思考探究三) 文中提到了四种“中国的脊梁”,你知道历史上哪些人物具有这样的品行?课外查找资料,搜集相关的人物事迹,与 同学交流(积累拓展四)
《怀疑与学问》 摘抄、熟读课文所引用名言,并在课外搜集有关治学方法的名言警句。(积累拓展)
九下 《山水画的意境》 本文探讨山水画的意境,却多以诗词为例;行文中,还引用了一些人们耳熟能详的语句。分别找出来,并说说它们的作用和表达效果。(思考探究)
《无言之美》 你还能举出一些其他的例子吗?(旁批)
2.通过对教材内容的梳理,我们发现:
(1)论据是议论文教学中重要的知识点,所以也是中考复习的一个重点。
(2)复习中应该侧重引导学生掌握论据的特点、类型、作用,以及论据和论点的关系,学会辨析、概括、补充论据。
(3)题型涉及到的考试方向:判断论据的类型、分析论据的作用、分析材料与论点的关系、补充论据。
二、以文析法,归纳策略
(一)以文析法
案例1.《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列举王阳明什么事例?想要说明什么?(统编八下P82旁批)
参考答案:列举王阳明格竹子苦思头痛而失败的例子,想要说明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是把探查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真实有力地论证了“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的观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归纳要点:①概括事实论据:人物+事件(必须紧扣论点)②事实论据的作用:列举了……(概括事例),真实有力地论证了……观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案例2.《敬业与乐业》(统编九上P20)
课文第3段引用孔子的话,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引用孔子的话作为道理论据,充分有力地论证了“无业”的危害,从反面论证了“有业之必要”,具有权威性和科学性,使论证更具说服力。
归纳要点:道理论据:引用了……的名言(格言、俗语等),论证了……的观点,具有权威性和科学性,使论证更具有说服力。
案例3.《谈创造性思维》(统编九上教参P259,《谈创造性思维》“教学设计”)
有位同学想写一篇文章,论述“业精于勤”这个观点,他在班级搜集了这样三则材料作为论据,请你帮他选择下哪个论据写到文中较好,为什么?
材料一:李华同学学习上做到了三勤:勤用脑、勤用手、勤用口,三年来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材料二:张洁同学曾一度放松学习,成绩不理想。从这一学期以来,在师生的帮助下,他开始勤奋学习,并给自已立了一条规矩:今日事今日毕。凡是老师布置的作业和学习任务,他都当天完成。他坚持不懈,成绩迅速提高了。
材料三:邓璐同学每天从早到晚,埋头书本,甚至一边吃饭一边看书,常常看着看着,连饭都忘了吃。
参考答案:材料一侧重于“多”,即多用手、多用脑、多用口,成绩才能好。材料二重于“今日事今日毕”才能取得好成绩。材料三强调“勤奋”的观点,与“业精于勤”观点相似,所以选材料三作为论据较好。
归纳要点:先分析每则材料表达的观点,再比较哪个观点与本文(本段)相同或相似,作出判断。
案例4.《敬业与乐业》(统编九上P24积累拓展四)
作者在谈到“有业之必要”,举了孔子和百丈禅师的两个事例……参照这两种写法,试着为“有业之必要”列举几条理由,或为“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提供几个事例。
参考答案:“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的例子:居里夫人从成吨的工业废渣中提炼“镭”,数年如一日,非常枯燥与艰辛,但他们怀着找“镭”的梦想,从没有认为这项工作是无聊的,从没有抱怨叫苦而想放弃。
归纳要点:①补充的论据要能证明论点。②论据要有代表性,力求大众化,尽可能是人所共知的。
(二)归纳策略
1.辨明论据类型(事实论据还是道理论据),掌握概括事实论据的方法(人物+事件+结果)。
2.分析论据的作用
⑴事实论据:用“何人何事”真实有力地论证了……的观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⑵道理论据:引用了……的名言(格言、俗语等),论证了……的观点,具有权威性和科学性,使论证更具有说服力。
3.理清论据和论点的关系
(1)选择哪个论据写到文中较好?
①把握文章的论点,明确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②分析所给材料,判断材料是事实论据还是道理论据,并明确材料所支撑的观点;
③将材料的观点与文章的中心论点或分论点进行对照,做出判断:如果材料的观点与中心论点或分论点一致,就说明该材料可以作为文章的论据,否则就不可以。
(2)判断某则材料是否适合作为本文第X段的论据?
先分析所给材料表达的观点,再明确各个段落表达的观点;最后将材料的观点与各个段落的观点进行比较,作出判断,分析材料表达的观点与哪一段的观点一致(相似)。
4.补充论据
补充事实论据或道理论据应注意以下几点:
(1)审清题目,明确题干要求补写的是事实论据还是道理论据。
(2)明确文章或段落论点,补写的论据要紧扣论点,有体现论点的关键词语,与论点一致。
(3)论据补写坚持“三要”:一要准确,二要真实,三要简洁。
(三)答题模板
1.选文(第×段)运用了事实论据(道理论据),请分析其作用。
⑴事实论据:用“何人何事”真实有力地证明了……的观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⑵道理论据:深刻有力地证明了………的观点,具有权威性和科学性,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2.选文第×段运用的事例能否删去?请说明理由。
答法:①表明态度(一般是不能);②答事实论据的作用;③答删去后的不足:不能充分论证中心论点/削弱文章说服力。
3.判定选择哪个论据写到文中较好(放在第X段)。
(1)理由①:分析每则材料表达的观点,其中被选定的那则材料表达的观点与文中的……观点相同或相似。
(2)理由②:概括所给的论据,指出材料的观点是……,与第X段的观点一致(相似),从正面/反面论证了第X段的观点。
3.补写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1)事实论据:人物+体现该文或该段观点的关键词+事件+结果。
(2)道理论据:人物+道理/格言/名言/俗语/原理/定理等。
备注:若有句式上的要求,则要依照句式仿写。
三、以法析文,巩固策略
案例:《山水画的意境》(统编九下P80思考探究二节选)
本文探讨山水画的意境,却多以诗词为例;行文中,还引用了一些人们耳熟能详的语句。分别找出来,并说说它们的作用。
参考答案:
例句:(第3自然段)“在我们的古诗里,往往有很好的意境虽然关于‘人’一句也不写,但是,通过写景,却充分表现了人出思想感情,如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的诗句……使人深深体会到诗人的深厚的友情。”
(第4自然段)“毛主席的诗句,意境是很深的。如《十六字令三首》,每一首都是写景,每一字都是说山,但每一首、每一字又都充分表达了人的思想感情。……诗画有意境,就有了灵魂。”
作用:列举李太白的例子论证了通过写景,却充分表现了人的思想感情的观点,列举毛主席的《十六字令三首》,进一步说明“写景就是写情。诗画有意境,就有了灵魂“这一观点,真实有力地论证了论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例句:(第6自然段)例如,齐白石画虾,就是在长期观察中,在不断表现的过程中,对虾的认识才逐渐深入了,也只有当对事物的认识全面了,做到“全马在胸”“胸有成竹”“白纸对青天”“造化在手”的程度,才能把握对象的精神实质,赋予对象以生命。
作用:列举齐白石画虾的例子,其目的是为了说明意境的产生有赖于思想感情,而思想感情则有赖于长期的观察;真实有力地证明只有身临其境,长期观察,才会对事物有深刻的认识的观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例句:(第7自然段)“例如毛主席的《沁园春·雪》开头几句‘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就充分体现了诗人胸怀和思想的崇高境界。”
作用:列举《沁园春·雪》的例子真实有力地论证了写诗、作画要“站得高于现实,这样来观察、认识现实,才可能全面深入”的观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例句:(第8自然段)“中国画不强调‘光’,这并非不科学,而是注重表现长期观察的结果。拿画松树来说,以中国画家看来,如没有特殊的时间要求(如朝霞暮霭等),早晨8点钟或中午12点,都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表现松树的精神实质。”
作用:举中国画家画松树没有特定时间的事例,论证了“中国画不强调‘光’,而是注重表现事物的精神实质”这一观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例句:(第10自然段)意境和意匠是山水画的两个关键,有了意境,没有意匠,意境也就落了空。杜甫说“意匠惨淡经营中”,又说“语不惊人死不休”。诗人、画家为了把自己的感受传达给别人,一定要苦心经营意匠,才能找到打动人心的艺术语言。
作用:引用杜甫的话,论证了意匠在诗歌、绘画中的重要性这一观点,具有权威性和科学性,使论证更具说服力。
四、以文测法,内化能力
1. 阅读《不妨“不求完美”》,回答问题:
下面一则事例能否作为本文的论据?请简述理由。
林书豪虽然先天条件并不出色,但他苦练球技,成为NBA赛场上耀眼的明星。
参考答案:不能。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做人做事不妨不求完美”,而事例提供的论据是说明勤能补拙,与中心论点不相符。
2.阅读《找到自己的“燃”点》,回答问题:
请结合所学课文中介绍的有关闻一多作为学者方面的内容,为本文补写一个事实论据。
参考答案:闻一多先生因为对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产生的浓厚的兴趣,足不下楼,废寝忘食,完成《唐诗杂论》《楚辞校补》,结出累累硕果。
五、归纳总结
总之,议论文中论据的作用不可忽视。大家在复习中要学会分析论据的类型、作用,分析材料与论点的关系,并能紧扣论点补充相关的论据。
板书设计
分类: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作用:(1)事实论据的作用:列举了什么事例(什么人什么事),真实有力地论证了……观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2)道理论据的作用:引用了……名言,论证了……观点,具有权威性和科学性,使论证更具说服力。
论据 概括所给的论据的观点
理清论据和论点的关系
判断与文中的……观点相同或相似
/判断与所放置的那一段的观点是否一致(相似)
事实论据:人物+体现该文或该段观点的关键词+事件+结果。
补写事实论据
(道理论据) 道理论据:道理/格言/名言/俗语/原理/定理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