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小升初期末试卷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小升初期末试卷 (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0.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7-17 12:17: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六年级下学期期末测试卷
(用时:100分钟 总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分
得分
读拼音,写词语。(10分)
sōu jí  pì jìnɡ  ɡěnɡ yè  rè lèi yínɡ kuànɡ
( ) ( ) ( ) ( )
tài shān yōu yù kǒnɡ bù yì yán jiǔ dǐnɡ
( ) ( ) ( ) ( )
二、选择题。(10分)
1.下列四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相同的一组是(   )
A.擦黑板 察看  检查  喝茶
B.书籍  慰藉  急躁  集体
C.弓缴  角度  脚步  打搅
D.惆怅  忧愁  仇恨  酬谢
2.下面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轻歌曼舞  难以至信  天方夜潭  晴天霹雳
B.鬼哭狼嚎  淋离尽致  沧海一粟  怦然心动
C.迥迥有神  谨言慎行  杞人忧天  手到擒来
D.悻然离去  刨根问底  简明扼要  作茧自缚
3.下列对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张灯结彩(陈设,铺排) 重于泰山(比)
B.坚持不懈(松懈) 天涯海角(边际)
C.见微知著(明显) 舍本逐末(本来)
D.无缘无故(因由,原因) 卓有成效(卓越,高超)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北京的春节》的作者是被誉为“人民艺术家”的老舍写的。
B.看着眼前的毕业照,让我不由想起六年来和同学们一起春游、一起劳动、一起上课的情景。
C.暑假期间,杭州各影院上映了约20多部中外新影片。
D.往事桩桩件件,历历在目,那是我们记忆仓库里一颗颗流光溢彩的珍珠啊!
5.对下面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1)小秧苗整整齐齐排着队,向春风老师点点头,鞠个躬。
(2)弯弯的月亮犹如一只小船。
(3)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这就是养花的乐趣。
(4)黄河掀起了万丈巨浪。
A.比喻 拟人 排比 夸张  B.拟人 比喻 夸张 排比
C.夸张 比喻 排比 拟人  D.拟人 比喻 排比 夸张
三、按要求,写句子。(10分)
我国体育健儿顽强拼搏的事迹深深地激励着我们。(缩句)
我国的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修改病句)
外国游客看到中国的伟大工程怎能不赞叹不已呢?(改为陈述句)
4.鲜红的旗帜在风中飘扬。(改为拟人句)
5.老师笑着对我说:“去,赶紧把我们班的流动红旗拿上来。”(改为转述句)
四、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相关练习。(16分)
1.《学弈》中,两个人学下棋,学习效果不同,是因为虽与之俱学,但“一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人虽听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朱自清感慨时光飞逝,写道:“在___________的日子里,在__________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什么呢?”(2分)
3.我国绝大多数河流都是自西向东流入大海,正如汉乐府的《长歌行》所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诫我们要珍惜时光,努力学习。(4分)
4.春无踪迹谁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百啭无人能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清平乐》(2分)
5.请默写《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这首词的下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五.词句运用小能手(4分)
我们马上就要离开相处多年的同学了,在这离别之际,请用上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给你的好朋友写一段毕业赠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阅读短文,完成练习。(20分)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6分)
材料一:时下,“浮躁阅读”甚嚣尘上,正广泛地影响着我们的文化生活。欣赏电视剧《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代替了对原著的阅读;大部头的名著的缩写本就在身边;二十四史可以直接看现成的译文;学习古诗词只需熟读其中的“名句”;了解明清史实,去看看影视剧的戏说、演绎……对此,有人提出“文化传统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文化传统更具感召力和凝聚力”,呼吁我们强化“国学”的学习,发扬祖国传统文化。
材料二:朱永新教授等认为当前部分国民心态浮躁与疏远阅读、远离经典、缺乏应有的文化底蕴有极大的关联,因此,提出建立“国家阅读节”。余秋雨则明确表示反对。其理由是:一、现在已有“国际阅读日”,没有必要增加类似节日;二、在网络阅读日趋流行的今天,阅读不是欠缺,而是灾难;三、在今天,阅读不再重要,重要的是考察、游历、体验、创造。余秋雨说阅读能启发生命,但更多的是浪费生命。
不久,朱永新又发文《余秋雨先生,请不要误导中国人》。两种争论十分激烈,也在各地引发是否设立阅读日的讨论。
1.两则材料反映了一个什么现象?请用一句话概括。(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简要谈谈你对材料一中的现象的看法。(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是否需要设立“国家阅读日”?请根据你的体会简要写明理由。(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外阅读。(14分)
换一种方式试试
“换一种方式试试”,这是人们在生活中经常会做的一种选择。
美国有一个孩子,读书成绩很差,同学们看不起他,邻居们都认为他将来肯定一事无成。他也发愤努力过,可是毫无起色。但孩子的父亲却不责怪他,并尝试换一种方式来教育他。
有一天,父亲带他外出,途经一个小站时,父亲下车买东西,时间长了,汽车开走了。他很害怕。但到终点站一看,父亲却在不远处微笑着等着他。他急切地问父亲,怎么会先到终点的。父亲说,是骑马来的。接着,父亲意味深长地对他说:“到达目的地的方式不止一种。换一种方式,结果可能会更好。”
后来,这个孩子迷上了魔术,并表现出很高的天赋,在父亲的支持下,他刻苦训练,最终成为一位举世闻名的魔术师。他就是大卫·科波菲尔。
然而,“换一种方式试试”常常是说着容易,做起来难。因为我们往往会被某种社会习惯和思维定势所束缚。比如,“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于是,孩子从小就应当上好的幼儿园,念重点小学……今后才能考上名牌大学,有个好前途。可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不是每个孩子学习成绩都是优秀的。有的孩子学习成绩平平,甚至很差,但他在体育、文艺等方面有过人之处。所以,关键是教师和家长要真正了解孩子,然后要有勇气,冲破各种思想束缚,换一种适合孩子的方式去教育他。
大卫·科波菲尔说得好:“成功好比是远方的一个车站,为了到达目的地,大家都在赶车,没有上车的人,不得不等下一班车。殊不知,换一种方式,也许能更快地到达目的地。”
大卫·科波菲尔的父亲这样做了,他造就了一位世界著名魔术师。
成才如此,其他事情呢,也可以如此!
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4分)
(1)情况没有丝毫的好转。( )
(2)含蓄深远,耐人寻味。( )
(3)比别人优秀的地方,超过别人的地方。( )
(4)捆绑,指受到约束限制。( )
2.本文中“换一种方式试试”中引号的作用是 。(2分)
3.你怎么理解画“ ”的句子,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你的特长是什么?想要成功,你需要做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习作。(共30分)
社会是一所学校,生活是我们的良师。在受挫折时我们学会了坚强;在不利的环境中我们学会了生存;在怒火中烧时我们学会了忍耐;在别人遇到困难时我们学会了关心;被别人无意冒犯时我们学会了理解;被别人无心伤害时我们学会了宽容……
请以“我学会了________”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先补全题目。(2)语句流畅,书写工整,写出真情实感。(3)不少于500字。
参考答案
一、搜集 僻静 哽咽 热泪盈眶 泰山 忧郁 恐怖 一言九鼎
二、D D C D D
三、1.事迹激励着我们。
2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3外国游客看到中国的伟大工程赞叹不已。
4言之有理即可
5老师笑着对我说,去,赶紧把他们班的流动红旗拿上来。”
四、1.专心致志 惟弈秋之为听 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 思援弓缴而射之
2.逃去如飞 千门万户
3.百川东到海 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4.除非问取黄鹂 因风飞过蔷薇
5.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五、六年的时光一去不复返,曾经的你我就像并肩生长的两棵小树,就像二重唱里的两个声部,就像一起翱翔的两只小鸟。如今在我们挥手告别之际,请收下我最真挚的祝福。(言之有理即可)
七、(一)1.“浮躁阅读”甚嚣尘上,正广泛地影响着我们的文化生活。
2.我认为,我们要强化“国学”的学习,发扬祖国传统文化,远离“浮躁阅读”。
3.提示:理由充分即可。
(二)(1)毫无起色 意味深长 过人之处 束缚
(2)表示特殊含义
(3)通往成功的道路有很多,我们不要单纯地受社会习惯和思维定式的束缚,和大多数人选择同样的道路。要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尝试去换一种道路,或许能更快地到达成功的彼岸。
(4)提示:特长按自己实际情况写,需要做的可以是:和父母沟通,希望得到他们的支持;为了自己的目标努力学习,刻苦训练,坚持不懈等等。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