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作业(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作业(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7-17 12:03: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作业(含答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震悚(sǒnɡ) 亘古(ɡènɡ) 酌油(zhuó) 诘问(jié)
B.粗拙(zhuō) 滞笨(zhì) 愧怍(zuò) 侮辱(wǔ)
C.镶嵌(qiàn) 门槛(jiàn) 忿然(fèn) 家圃(pǔ)
D.霹雳(pī) 取缔(dì) 自矜(jīnɡ) 撬开(qiào)
2.下面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纳凉 惭槐 绅士 不堪其忧
B.感慨 蝉蜕 争执 高枕而卧
C.盔甲 斟酒 规举 美不盛收
D.后窍 鉴赏 笃志 接然不同
3.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再塑生命的人》是美国作家、教育家、慈善家海伦·凯勒,再塑她生命的人是安妮·莎莉文老师。
B.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战国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C.《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弟子言行的一部著作,宋人把它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
D.《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他的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杂文集《华盖集》《热风》和散文诗集《野草》。
4.根据上下文提示默写。
(1)《论语》中孔子论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

《论语》中与“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

(3)《论语》中强调复习的重要性的句子是: , 。
(4)子夏曰:“ , ,仁在其中矣。”
(5)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 , 。
(6) ,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7)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8)李白的《峨眉山月歌》一诗中点明远游路线,抒发依依惜别之情的诗句是
, 。
5.综合性学习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热爱的老师,特别是那些给自己留下别样印象的老师。临近毕业,你所在的班级正在举行以“献给教师的歌——红烛颂”为主题的专题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任务。
(1)请根据示例,写两句连续的古诗句,形象地概括老师的崇高形象和伟大精神。
示例: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2)为了表达你对老师的尊敬和赞美之情,请以手机短信的方式给你最喜欢的老师发出祝福的话。你将对他(她)说些什么呢?
(3)教师节来临,学校《中学时代》编辑部打算办一期歌颂老师的专版,请你代编辑部写一份征稿启事。
6.下面这段文字有两处语病,请找出来并提出修改意见。
①2019年我国造林面积为707万公顷,治理沙漠面积约226万公顷左右,森林抚育面积760万公顷。森林面积在增加,石漠化土地面积在减少,年均缩减率为3.4705%。
②我国对地球环境的改善做出了极其卓越。
修改①:
修改②:
阅读与理解
(一)课内阅读
①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垫。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罢……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②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匾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匾和鹿行礼。第一次算是拜孔子,第二次算是拜先生。
③第二次行礼时,先生便和蔼地在一旁答礼。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我对他很恭敬,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节选自《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结合对全文内容的把握,谈谈选文第①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自选角度赏析选文第①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
选文第②段从哪些方面介绍了三味书屋?
4.从选文看,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二)课外阅读
柳思
①凭窗望去,窗前的几株柳树变黄变绿了,细软的枝条在暖融融的微风中摇曳着轻柔的身姿,似乎在告诉人们:春天来了!
②说实话,我对柳的喜爱正是从窗前的这几株柳开始的,它没有松树的挺拔、伟岸;没有杨树的修直,更没有迎春、连翘那鲜艳的颜色。在许多人眼里,它不过是一种极普通的树,但正是这种普通和平凡,深深地吸引了我,让我在四季的变化中感受到它的魅力和君子风范。春天嫩绿的柳芽有序地挂在一根根柔韧的柳条上,给人以勃勃生机;夏季,柳以宽阔的胸襟宽恕了蝉的聒噪,给世界以清凉;秋天,许多树都在炫耀自己的果实,唯独柳默默地低头不语;冬季,万物凋零,是它最早传递春的信息,把漫长的冬天变得短暂。所以,柳在平俗中露出的高雅远比粉饰平俗而自以为高雅的要真实可爱得多,它不愧为树中之君子。
③柳作为君子,有谦逊的美德。它总是长条低垂,以平和的心境待人待世,也从不邀功请赏;相反,随和地任人评说,全不计较其得失,把自己对生命的理解融会在实实在在、平平淡淡的追求中,乐观向上,积极进取,这本身就是何等的超凡脱俗呀!
④说柳是君子,还在于它大度宽容、与世无争。即使生存条件再差,哪怕是戈壁荒滩,也处之秦然,随遇而安,从容豁达,不讲怨言,认认真真过好每一天,以坦然的心境走自己的路,并总能驾起希望之舟。现今仍然健在的位于河西走廊的“左公柳”大概就是最好的说明。所以,柳活得最动人、最惬意,没有点君子的气量是很难做到的。
⑤柳是无私的,它将生命的种子藏于轻絮之中,随风飘散却从不选择明天的归宿,仅凭一截枝条,几捧沙土,便能重抖生命的旗帜,让春天得以延续。“无心插柳柳成荫”,从这句俗话里,我们足以看清柳的普通与平常,而柳所具有的顽强生命力和它那勃勃生机也在这句话中得到了更直白、更充分的评价。柳也在无私中实现了自身的价值。
⑥柳的普通向我们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人必须确定切合实际的人生目标,争取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不画地为牢,不作茧自缚,不过求,不过奢,进退从容,才为人生之要义。
本文赞颂了柳的哪些可贵品质?
文章意在写柳,但为何还写松树、杨树、迎春、连翘?
作者为什么说“柳是无私的”?
“无心插柳柳成荫”是一句俗语,和它相对应的、经常放在一起来说的另一句俗语是:
5.文章最后一段有何作用?
作文
十三四岁的你,刚刚走过童年最快乐的时光。因为走过,也许你收获了可贵的亲情;因为走过,也许你收获了难得的友情;因为走过,也许你还收获了来之不易的成功;因为走过,也许你还收获了……
请以《收获》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能表达出真情实感;③不少于500字。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一、1.B 2.B 3.B
4.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 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 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 回乐烽前沙似雪 遥怜故园菊 应傍战场开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5. (1)示例: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2)示例:拨动真诚的心弦,铭记成长的辛酸,成功的道路上永远离不开您,亲爱的老师,祝您永远幸福! (3)
征稿启事
为迎接教师节的到来,校刊《中学时代》特征求下列稿件:园丁颂歌、我最崇敬的人、我的老师等歌颂老师的诗歌、散文。 
来稿要求:字迹清晰,语言生动,有真情实感。请写明真实姓名和所在班级。 
稿件请送本刊编辑部。 
《中学时代》编辑部
2018年9月3日
6. ①删掉“约”或“左右”。 ②在“卓越”后面加“的贡献”。
二、(一)1.这一段在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承接上文百草园的生活,引出下文三味书屋的生活,表达了“我”告别百草园时内心的无奈与依恋之情。 2.用两个感叹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百草园的生灵们当成朋友,表达了“我”对百草园深深的依恋之情。 3.这一段从位置、环境、陈设三个方面介绍了三味书屋。 4.先生是一个和蔼、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二)1.谦逊;大度宽容,与世无争;无私。 2.用松树、杨树、迎春、连翘来衬托柳在平俗中透出的高雅。 3.它将生命的种子藏于轻絮之中,随风飘散却从不选择明天的归宿,仅凭一截枝条,几捧沙土,便能重抖生命的旗帜,让春天得以延续。 4.有心(意)栽花花不开 5.点明并深化文章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