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四课《小公鸡和小鸭子》 课时 一、二
教材分析 《小公鸡和小鸭子》是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中的一篇富有教育意义的童话故事。该课文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和生动有趣的情节,展现了小公鸡和小鸭子之间纯真的友情和相互帮助的精神。课文以第二、三自然段为重点,详细描述了小公鸡和小鸭子在河边捉虫、互相帮助克服困难的场景,旨在引导学生体会友情的珍贵和合作的重要性。 教材在编排上注重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情感价值观的培养。首先,通过丰富的词汇和生动的描述,为学生提供了学习新词语和运用语言的良好素材。其次,课文中的情节设计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易于引起学生的共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合作意识。最后,教材在课后练习中设计了多种形式的作业,旨在巩固学生的语言基础,同时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他们好奇心强,喜欢模仿和表演,对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有着浓厚的兴趣。然而,由于他们的词汇量有限,语言表达能力尚待提高,因此在阅读理解和语言运用方面可能会遇到一定的困难。 针对以上学情特点,教师在设计《小公鸡和小鸭子》第二课时的教学时,应注重以下几点:一是通过复习旧知,巩固学生的语言基础,为新课学习做好准备;二是通过精读课文和角色扮演等环节,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友情的珍贵和合作的重要性;三是通过拓展延伸和语言实践等活动,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四是布置形式多样的作业,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同时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直观演示、情境创设、互动讨论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为不同水平的学生提供适切的支持和帮助,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
教学目标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公鸡和小鸭子之间的友情和相互帮助的精神。 能够复述课文中的主要情节,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学习并运用课文中的新词语进行造句,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情感,复述故事。 教学难点 运用新词语进行造句,准确表达思想。
教学方法 小组讨论法、练习法、讲授法
教具准备 PPT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图片引入,激发兴趣(5分钟) 教师行为: 手持小公鸡和小鸭子的图片或玩偶,面带微笑走进教室。 “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两位新朋友,你们想认识它们吗?”(展示图片/玩偶) “看,这是谁呀?”(指向小公鸡) “对,这是小公鸡。那这位呢?”(指向小鸭子) “没错,是小鸭子。它们今天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想和我们一起学习呢!让我们一起和它们打个招呼吧!” 学生行为: 学生好奇地观察图片/玩偶,兴奋地回应:“小公鸡好!”“小鸭子好!” 师生示例对话:
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和’字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吗?”
学生:“是和我们一起的意思。”
教师:“非常棒!那我们一起把课题读出来吧!”
学生齐读:“小公鸡和小鸭子。”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0分钟) 教师行为: “现在,请同学们竖起小耳朵,听老师读一遍课文,注意听准字音哦!”(教师范读课文) “老师读完了,你们想不想自己读一读呢?请翻开课本,遇到不认识的生字,请拼音朋友来帮忙。”(学生自读课文) “同学们读得很认真,现在请你们数一数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并用小铅笔在段落前标上序号。”(学生数段落,标序号) 学生行为: 学生认真听教师范读课文,尝试模仿发音。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借助拼音解决生字问题。 学生数段落,标序号。 三、学习生字,读准课文(25分钟) 1. 语境识字,体会生字用法(5分钟) 教师行为: “同学们,我们来看看这个句子,‘他们一块儿出去玩’。”(出示句子) “这里有个生字‘块’,跟老师读一遍。”(教师带读) “谁能用熟字换偏旁的方法来记住‘块’字呢?”(引导学生思考) “对了,‘快’字去掉竖心旁,加上提土旁就是‘块’。谁能给‘块’字找个朋友,组成词语呢?”(学生组词) 学生行为: 学生跟读“块”字。 学生尝试用熟字换偏旁的方法记字,如:“快”换成“块”。 学生积极组词,如:“一块石头”、“一块饼干”。 师生示例对话:
教师:“谁能用‘一块儿’说句话?”
学生:“我和好朋友一块儿去公园玩。” 2. 学习词语,读准生字字音(5分钟) 教师行为: “现在,我们来看这些词语,谁能大声读出来?”(出示词语卡片,教师带读) “去掉拼音,你们还能读准吗?试试看!”(去掉拼音,学生认读) 学生行为: 学生跟读词语,注意字音准确,尤其是“捉”、“急”、“喊”等生字的发音。去掉拼音后,学生自信地尝试认读,遇到不确定的生字时,会主动查看拼音或询问老师。 师生示例对话: 教师:“大家读得非常棒!现在,我们一起来玩个游戏,老师指哪个词语,你们就快速读出来,准备好了吗?” 学生(兴奋地):“准备好了!” (教师随机指词语,学生快速认读,课堂气氛活跃。) 3. 学习“不”字变调,读准句子(5分钟) 教师行为: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中文里,‘不’字有个特别的地方,它的声调会根据后面的字而变化。现在,我们一起来找找课文中的这些句子,看看‘不’字是怎么变的。”(教师出示带有“不”字的句子) “比如这句,‘我不会游泳’,这里的‘不’读第几声呢?对,是第二声。再来看这句,‘不行,不行,你会淹死的’,这里的‘不’又怎么读?”(引导学生发现“不”字的变调规律) 学生行为: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朗读句子,注意“不”字的声调变化。通过反复练习,学生逐渐掌握“不”字的变调规律。 4. 写字指导,练习书写(10分钟) 教师行为: “接下来,我们要学习写四个生字——‘说、听、河、哥’。首先,请大家观察这些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注意它们的笔顺和结构。”(教师在黑板上示范书写,边写边讲解要点) “现在,请大家拿出练习本,跟着老师一起写。注意坐姿端正,握笔正确哦!”(学生开始练习书写,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姿势和笔顺) 学生行为: 学生认真观察教师的书写示范,记住每个字的笔顺和结构。然后,学生按照教师的指导,在练习本上认真书写每个生字,注意保持字迹工整、美观。 四、巩固练习,拓展提升(10分钟) 教师行为: “同学们,现在我们来玩一个角色扮演的游戏。请两位同学分别扮演小公鸡和小鸭子,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简单的对话表演。”(教师邀请学生上台表演,给予鼓励和指导) “通过表演,我们不仅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接下来,请大家发挥想象力,想一想小公鸡和小鸭子之后还会发生哪些有趣的故事,并和同桌分享你的故事。”(学生开始讨论,分享自己的创意故事) 学生行为: 学生积极参与角色扮演游戏,通过表演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在分享创意故事时,学生发挥想象力,编出了许多有趣、温馨的故事情节,课堂氛围轻松愉快。 五、布置作业(5分钟) 教师行为: “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了。课后,请大家完成以下作业: 抄写今天学习的生字和词语各三遍,注意笔顺和结构。 朗读课文三遍,注意读准‘不’字的变调。 试着用今天学习的生字组词,并写一句话。 预习课文第二课时内容,思考小公鸡和小鸭子之间还发生了哪些故事。” 学生行为: 学生认真记录作业内容,表示会按时完成作业并预习下一课内容。 六、课堂总结(2分钟) 教师行为: “今天,我们通过学习《小公鸡和小鸭子》这篇课文,认识了新的生字和词语,学会了读准‘不’字的变调,还初步了解了小公鸡和小鸭子的不同生活习性。希望大家在课后能够继续巩固所学知识,期待下节课大家有更精彩的表现!” 学生行为: 学生点头表示明白,并期待下一节课的到来。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行为: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小公鸡和小鸭子》这篇课文,还记得我们学了哪些生字和词语吗?请大家来读一读。”(出示生字卡片,学生齐读) “非常好!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这篇课文,深入了解小公鸡和小鸭子之间的故事。” 二、精读课文,深入理解(15分钟) 教师行为: “请同学们翻开课本,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的第二、三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小公鸡和小鸭子在做什么?它们遇到了什么困难?又是怎么解决的?”(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现在,请几位同学来分享一下你们的发现。”(邀请学生回答,教师适时引导,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三、角色扮演,情感体验(10分钟) 教师行为: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感受小公鸡和小鸭子之间的友情,我们来进行一次角色扮演。请两位同学分别戴上小公鸡和小鸭子的头饰,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对话表演。”(教师分配角色,学生准备) “其他同学要认真观看,表演结束后,我们要评选出最佳表演奖哦!”(学生表演,教师和其他学生观看并给予掌声鼓励) 四、拓展延伸,语言实践(10分钟) 教师行为: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小公鸡和小鸭子之间的友情非常深厚。现在,老师想请大家用课文中学到的新词语来造句,比如‘一块儿’、‘捉虫’、‘急得直哭’等。”(学生尝试造句,教师点评) “接下来,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发挥想象力,编一个小公鸡和小鸭子之间新的故事。可以是它们一起冒险,也可以是它们帮助其他小动物的故事。”(学生小组讨论,编故事) 五、分享交流,总结提升(10分钟) 教师行为: “请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分享你们编的故事。”(学生代表上台分享,教师和其他学生认真倾听) “同学们的故事都非常精彩,想象力丰富,语言流畅。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深入理解了课文内容,还学会了用新词语造句,编出了有趣的故事。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也能继续保持这种积极的学习态度和丰富的想象力。” 六、布置作业(5分钟) 教师行为: “今天的作业是: 用今天学到的词语各造两个句子,写在作业本上。 预习课文下一部分的内容,思考小公鸡和小鸭子还会经历哪些有趣的事情。 回家后将今天学到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并尝试让他们也编一个故事给你听。” 学生行为: 学生认真记录作业内容,表示会按时完成作业并期待下一课的学习。 当然,我们可以进一步拓展和提升《小公鸡和小鸭子》第二课时的教学,增加一些互动性和实践性的环节,以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并激发他们的创造力。以下是续写的教学过程,包括布置作业和拓展提升部分: 七、创意写作,深化理解(10分钟) 教师行为: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不仅被小公鸡和小鸭子的友情所感动,还学会了如何用语言去描述和创造故事。现在,老师想请大家完成一个小小的写作任务。请大家想象一下,小公鸡和小鸭子在帮助了其他小动物之后,它们决定一起去探险。请你们以‘小公鸡和小鸭子的探险之旅’为题,写一篇短文。在文章中,你可以描述它们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如何携手克服的,还可以加入一些你们自己想象的新朋友和新场景。” 学生行为: 学生拿出纸笔,开始构思并撰写短文。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注意语句的通顺和表达的清晰。 八、作品展示与评价(10分钟) 教师行为: “时间到!现在请几位同学自愿上来,分享你们写的‘小公鸡和小鸭子的探险之旅’。其他同学要认真听,并思考你可以从中学到什么,或者你有哪些建议可以给这位同学。” 学生行为: 学生上台朗读自己的作品,其他同学认真聆听并给予掌声鼓励。随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评价,提出建设性意见,如“我觉得这里可以描述得更详细一些”,“你的想象力真丰富,我很喜欢这个场景”等。 九、拓展阅读,丰富视野(5分钟) 教师行为: “同学们,除了我们课本上的故事,还有很多关于友情和探险的优秀作品。老师推荐大家课后可以阅读《好朋友的故事》这本书,里面有许多温馨感人的小故事,相信你们会喜欢的。同时,大家也可以尝试在图书馆或网上寻找更多类似主题的书籍,拓宽自己的阅读视野。” 学生行为: 学生记录下推荐书目,表示会在课后去阅读和探索。 十、延伸作业 (在原有作业基础上增加) 教师行为: “除了之前的作业,老师还想给大家增加一个任务。请大家在课后完成一篇读后感,主题是‘从《小公鸡和小鸭子》中学到的友情与勇气’。在读后感中,你可以谈谈自己对友情的理解,以及小公鸡和小鸭子的哪些行为让你感受到了勇气。同时,也欢迎你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类似经历或感受。” 学生行为: 学生认真记录新增的作业内容,表示会认真完成并期待分享自己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