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活动6 酸、碱的化学… 配套教学设计(66)

文档属性

名称 实验活动6 酸、碱的化学… 配套教学设计(66)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5.0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5-12-28 17:17:36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理解NaOH的有关性质及反应原理,初步掌握NaOH变质程度探究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
2学情分析
通过初中化学学习,同学们初步掌握了化学的基本知识,但对于化学题中的探究性问题仍然是一大难点,为了提高同学们解决探究性问题的能力,本节课设计了与NaOH有关的几个探究性问题。
3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NaOH的相关化学性质,培养探究性学习能力。
2、教学难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有关NaOH的探究复习
教学过程:
(一)复习NaOH的化学性质(学生叙述)
(二)关于NaOH化学性质的探究
(1)溶液中的OH-使酚酞溶液变红
提问:NaOH溶液中存在着哪些粒子?
学生回答:NaOH溶液中存在着H2O、Na+、OH-等三种粒子.现在我们一起来探究究竟是什么粒子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的。
【教师演示实验1】
①在第一支干净的试管中加入2mL蒸馏水,再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观察溶液是否变色。说明 ______;
②在第二支干净的试管中加入2mL氯化钠溶液,再滴入几滴酚酞溶液,观察溶液是否变色。说明 ______;
③在第三支干净的试管中加入2mL澄清的石灰水(氢氧化钙溶液),再滴入几滴酚酞溶液,观察溶液是否变色。说明 ______;
④取2mL碳酸钠溶液于试管中,再滴入几滴酚酞溶液,观察溶液是否变色。说明 ______;由此说明不只是碱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2)氢氧化钠部分性质的探究
例1、下面是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氢氧化钠部分性质的探究过程:
(1)用手触摸②的烧杯外壁,感觉发烫,这是由于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时会 放热 (填“吸热”或“放热”),该溶液呈 无 色;③中的溶液显 红 色.
(2)从③到④溶液的颜色变化不明显,说明④中的溶液呈 碱性 性(填“酸”或“碱”).
(3)c溶液和a溶液对比,c溶液颜色更浅.
【提出问题】
为什么继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气体溶液颜色会更浅?
【设计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c溶液滴入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
溶液中含较多的CO32﹣或HCO3﹣

另取少量c溶液滴入硝酸钙溶液
无明显现象
溶液中没有大量的 碳酸根 离子
【实验结论】
根据甲、乙两个实验得出的结论,写出甲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HCO3+HCl=NaCl+H2O+CO2↑ .
【实验反思】
同种反应物在不同的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时,可能得到不同的产物.如:碳在氧气中燃烧可以生成 二氧化碳 或 一氧化碳 .
(三)关于NaOH变质的探究
【教师演示实验2】
Ⅰ:取少量该样品配成溶液于试管中,向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酚酞溶液变红,说明该样品中有NaOH。(学生分析回答这个结论是否正确)
Ⅱ:向上述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该样品中有Na2CO3。
如果要探究NaOH变质程度,以上两步探究操作可行吗
请同学们通过讨论,设计探究方案。
【学生探究活动】
Ⅰ:取少量该样品配成溶液于试管中,向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氯化钙溶液,并不断振荡.有______生成.说明原固体中一定有______.
Ⅱ:取步骤Ⅰ试管中的少量上层清液,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______色.说明原固体中一定有______.[实验结论] ____________
例2、兴趣小组同学为了探究实验室中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的成分,进行了有关实验.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以下探究活动:[对固体猜想]猜想Ⅰ:全部是NaOH;猜想Ⅱ:全部是Na2CO3;猜想Ⅲ:______混合物.[查阅资料](1)氯化钙溶液呈中性.(2)氯化钙溶液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CaCl2+Na2CO3=CaCO3↓+2NaCl[实验探究2]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取少量该样品配成溶液于试管中,向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氯化钙溶液,并不断振荡.有______生成.说明原固体中一定有______.(2)取步骤(1)试管中的少量上层清液,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______色.说明原固体中一定有______.[实验结论]猜想Ⅲ成立[反思与评价](1)氢氧化钠固体露置于空气中容易变质,请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2)在上述[实验探究2]中,小明提出可用氢氧化钙溶液代替氯化钙溶液,你认为该方案______(填“可行”或“不可行”).理由______.[理解与应用]
氢氧化钠溶液容易变质,必须密封保存.实验室必须密封保存的药品还有很多,试另举一例:______.解:【对固体猜想】Ⅲ:氢氧化钠可能是部分变质,含有NaOH和Na2CO3;故填:是NaOH和Na2CO3;【实验探究2】根据实验结论氢氧化钠是部分变质,含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二者都显碱性,因此先加入氯化钙检验碳酸钠并除去碳酸钠,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剩下的氢氧化钠显碱性能够使酚酞试液变成红色;故填:白色沉淀;Na2CO3;红;NaOH;【反思与评价】(1)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故填:CO2+2NaOH═Na2CO3+H2O;(2)因为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产生沉淀的同时还产生氢氧化钠对氢氧化钠的检验产生干扰,因此该方案不可行;故填:不可行;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会产生氢氧化钠;【理解与应用】(1)因为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因此都需要密封保存;故填:浓盐酸(或浓硫酸等);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