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六课《怎么都快乐》 课时 一、二
教材分析 《怎么都快乐》这篇课文是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中的一篇富有童趣和启发性的文章。课文通过描绘小朋友们在不同情境下都能找到快乐的场景,旨在引导学生理解快乐的多样性和无处不在,同时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教材设计巧妙,通过生动的语言和贴近学生生活的场景,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快乐的力量,学会珍惜和分享快乐。此外,课文还注重生字词的复习和巩固,旨在提升学生的识字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整体而言,该课文不仅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也符合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要求。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阶段,他们的注意力容易分散,但好奇心强,喜欢参与互动性强、趣味性高的课堂活动。在语文学习方面,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听说能力,但识字量有限,语言表达能力尚在发展中。因此,在教授《怎么都快乐》这篇课文时,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游戏互动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教师还应注重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理解和表达快乐,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文内容,还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表达的快乐情感。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论快乐的方式。 复习巩固生字词,提高识字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快乐的不同形式。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并表达自己的快乐体验。
教学方法 小组讨论法、练习法、讲授法
教具准备 PPT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引出课题(约5分钟) 教师行为: 展示图片(孩子们在玩游戏的场景),问:“同学们,看这些小朋友在干什么呢?他们看起来快乐吗?” 引导学生回答后,引出课题:“是啊,他们玩得很开心!那么,你们知道吗?其实,无论怎么玩,我们都可以找到快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怎么都快乐》。”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学生行为: 观看图片,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 跟着老师齐读课题。 师生示例对话:
教师:“看,这些小朋友在跳绳,多开心啊!你们平时喜欢玩什么游戏呢?”
学生:“我喜欢踢足球/画画/玩积木……”
教师:“很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快乐方式。那么,我们就来看看课文中的小朋友是怎么找到快乐的吧!” 二、出字谜,识记生字(约10分钟) 教师行为: 出示“怎”字的字谜:“心上有张口,下面是个言。”引导学生猜字谜,并组词。 类似方式继续出示其他生字,如“独、跳、绳”等,鼓励学生通过字谜、组词等方式识记生字。 学生行为: 思考并回答字谜,积极组词。 师生示例对话:
教师:“同学们,这个字谜谁来猜一猜?‘心上有张口,下面是个言’,是什么字呢?”
学生:“是‘怎’字!”
教师:“真棒!那谁能给‘怎’字组个词呢?”
学生:“怎么、怎样……”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约15分钟) 教师行为: 播放课文朗读音频,学生认真听读,注意字音和停顿。 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标出小节号。 出示课文中提到的游戏名字,如“跳绳、踢毽子、讲故事”等,引导学生读准字音,并发现这些词语都是动宾结构。 在不同语境中练习读准多音字“得”的字音。 指导学生读通句子,注意停顿和节奏。 学生行为: 认真听读课文音频。 自由读课文,标出小节号,读准字音。 跟着老师读游戏名字,注意动宾结构。 在不同语境中练习读准多音字“得”。 尝试读通句子,注意停顿和节奏。 师生示例对话:
教师:“大家听得很认真,现在请你们自己读一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确哦!”
(学生自由读课文)
教师:“课文里提到了哪些游戏呢?谁能来读一读这些游戏的名字?”
(学生读游戏名字)
教师:“你们发现了吗?这些词语都是什么结构呢?”
学生:“动宾结构!” 四、识记会写字(约10分钟) 教师行为: 出示会写字“玩、很、讲、许、当、音、行”,引导学生拼读。 采用加一加、换一换等方法帮助学生识记生字。 五、指导观察,书写汉字(约15分钟) 教师行为: 分类生字: 引导学生观察并分类这7个生字,指出哪些是上下结构(如“当、音”),哪些是左右结构(如“玩、很、讲、许、行”)。 书写上下结构的字: 示范“当”字:教师边写边讲解,“当”字上窄下宽,注意“彐”的写法,横折钩要写得舒展。 学生练习:学生在书写练习纸上尝试书写,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姿势和笔顺。 展示评价:选取几份学生作品进行展示,师生共同评价,强调书写规范和美观。 示范“音”字:强调“立”字作为偏旁时的变形,以及“日”字在下的位置。 同样进行学生练习、展示评价环节。 书写左右结构的字: 观察特点:引导学生观察左右结构的字,注意左右部件的宽窄比例和穿插避让。 示范“很”字:强调“彳”作为双人旁的写法,以及“艮”的笔顺和位置。 学生练习:学生在练习纸上书写,教师关注每个学生的书写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类似方式教授“讲、许、行”的书写,注意每个字的独特之处,如“讲”的言字旁和“井”的结合,“许”的言字旁与“午”的相对位置,“行”的双人旁与三横一竖的协调。 重点指导“玩、讲、许”: 强调这三个字在书写时的穿插避让关系,如“玩”字的“王”字旁与“元”的结合处要紧凑,“讲”和“许”的言字旁要写得略小,为右边的部件留出空间。 学生再次练习这三个字的书写,教师个别辅导。 学生行为: 认真观察教师的示范,注意每个字的笔顺和结构特点。 在书写练习纸上认真书写,注意保持正确的坐姿和握笔姿势。 积极参与展示评价环节,学习他人的优点,改进自己的不足。 师生示例对话: 教师:“同学们,看老师怎么写‘当’字,注意这个横折钩要写得舒展哦。” 学生(边观察边模仿):“老师,我懂了,横折钩要这样写。” 教师:“很好,现在你们试着在练习纸上写一写,注意字的结构和比例。” (学生书写后) 教师:“我们来看看这位同学写的‘当’字,大家觉得写得怎么样?” 学生:“他写得很工整,横折钩也很舒展。” 教师:“对,他写得很好。其他同学也要向他学习,继续努力哦!” 六、再读课文,巩固识字(约5分钟) 教师行为: 引导学生再次朗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同时巩固对生字的记忆。 出示生字卡片,随机抽取生字让学生认读,检查识字效果。 学生行为: 认真朗读课文,注意字音和停顿。 积极认读生字卡片上的生字,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七、布置作业,拓展提升(约5分钟) 教师行为: 布置作业: 抄写本课学习的生字,每个字抄写三遍,并组两个词。 朗读课文三遍,要求读得有感情。 尝试用本课学到的词语编一个简短的故事或句子,如“我喜欢和朋友们一起跳绳,因为怎么都快乐。” 拓展提升: 鼓励学生课后与家人或朋友分享自己平时喜欢玩的游戏,并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些游戏。 引导学生思考:除了课文中提到的游戏,还有哪些游戏也能带来快乐?可以尝试玩一玩,并记录下来。 学生行为: 认真记录作业内容,准备回家完成。 积极思考拓展提升的问题,期待在下一节课中分享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师生示例对话: 教师:“同学们,今天的作业大家一定要认真完成哦。回家后,你们可以试着用我们学到的词语编一个小故事或句子,明天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学生:“好的,老师,我一定会认真完成的!” 教师:“很好,老师相信你们都能做得很好。”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约5分钟) 教师行为: 展示生字卡片,随机抽取学生认读,复习上节课学习的生字。 引导学生回忆课文内容,简要概述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学生行为: 积极认读生字卡片,巩固生字记忆。 简要回顾课文内容,如“课文讲了小朋友在不同情况下都能找到快乐”。 师生示例对话:
教师:“谁能来认一认这个字?”(出示生字卡片)
学生:“这个字是‘玩’,我们上节课学过,可以组词‘玩耍’。” 二、深入理解课文(约15分钟) 教师行为: 分段朗读课文,每读完一段,引导学生讨论该段内容表达了什么快乐。 利用多媒体展示课文中的游戏场景图片,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课文内容。 提问:“文中提到的小朋友们在哪些情况下感到快乐?你为什么觉得他们快乐?” 学生行为: 认真听读课文,思考每段内容。 观看图片,结合课文内容回答教师提问,分享自己的感受。 师生示例对话:
教师:“第一段中,小朋友们是怎么玩的?他们快乐吗?”
学生:“他们在跳绳,看起来很开心,因为跳绳让他们觉得快乐。” 三、拓展讨论(约10分钟) 教师行为: 引导学生思考并分享自己平时的快乐方式:“你们平时喜欢怎么玩?什么时候感到最快乐?” 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快乐游戏图片或简单画作,并讲述背后的故事。 学生行为: 积极思考并分享自己的快乐经历,如“我喜欢和爸爸一起踢足球,因为可以锻炼身体,还能增进感情”。 展示自己准备的图片或画作,讲述快乐的故事。 师生示例对话:
教师:“谁愿意来分享一下你的快乐时光?”
学生:“这是我画的我和朋友一起画画的场景,我们一边画画一边聊天,特别开心。” 四、创意写作(约10分钟) 教师行为: 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和自己的生活经验,写一篇简短的小作文或诗歌,主题为“我的快乐时光”。 提供写作框架和关键词,帮助学生构思。 学生行为: 在作文本上开始写作,可以画画辅助表达。 完成后,轻声朗读自己的作品,检查是否有错别字或不通顺的地方。 师生示例对话:
教师:“现在请大家拿起笔,开始写一写你的快乐时光吧。记得用上我们学过的词语哦。”
(学生开始写作)
教师:“写好的同学可以轻声读一读,看看有没有需要修改的地方。” 五、展示与评价(约5分钟) 教师行为: 邀请几位学生上台朗读自己的作品,其他同学认真倾听。 引导学生从内容、语言表达、创意等方面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建议。 学生行为: 勇敢上台朗读自己的作品,展示自己的创意。 认真倾听其他同学的作品,积极参与点评,学习他人的优点。 师生示例对话:
教师:“谁愿意来读一读自己的作品?”
学生:“我写的是《和家人一起看电影》,我觉得和家人一起分享快乐时光特别幸福。”
(学生朗读)
教师:“你写得真好,把和家人一起看电影的快乐都表达出来了。大家觉得他写得怎么样?”
学生:“他用了很多我们学过的词语,而且写得很流畅。” 六、总结与作业(约5分钟) 教师行为: 总结提升: 教师:“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不仅复习了生字词,还深入理解了课文中的快乐情感。更重要的是,我们分享了各自生活中的快乐时光,感受到了快乐的多样性和无处不在。记住,快乐不仅仅来源于游戏和玩耍,它还藏在我们的家庭、朋友、学习以及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里。希望大家都能成为快乐的传播者,把快乐带给身边的每一个人。” 布置作业: 书面作业: “请大家回家后,继续完善并修改自己的《我的快乐时光》小作文或诗歌,尽量用上学过的词语和句子,让文章更加生动有趣。明天上课时,我们将评选出‘最佳快乐小作家’。” “复习本课生字词,每个字抄写两遍,并尝试用每个字组两个词,加深对生字的理解和记忆。” 拓展作业: “和家人一起制定一个‘快乐周末计划’,计划中要包含至少两种能让全家人都感到快乐的活动。周末结束后,请把你的快乐体验写成一篇小短文或画成一幅画,下周带来学校分享。” 思考作业: “思考一下,除了我们今天讨论的快乐方式,还有哪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保持快乐的心情?比如,阅读一本好书、听一首喜欢的歌、做一件好事等。请你在日记本上记录下你的思考,下周我们一起来交流。” 七、拓展提升(额外环节,可根据课堂时间灵活安排) 教师行为: 快乐分享角: 如果课堂时间允许,可以设立一个“快乐分享角”,让学生轮流上台,用一两分钟的时间分享自己当天或近期感受到的一件快乐小事。这不仅能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能让班级氛围更加温馨和谐。 快乐小贴士: 教师可以提前准备一些快乐小贴士,如“每天给自己一个微笑”、“和好朋友分享你的快乐,快乐就会加倍”等,通过多媒体展示给学生看,并引导他们讨论这些小贴士的实际意义和应用方法。 快乐歌曲/舞蹈: 最后,教师可以播放一首欢快的歌曲,邀请全班同学一起跳舞或做简单的身体律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结束本节课的学习,同时也将快乐的情绪延续到课后。